编辑推荐
适合中国读者的引进版服装设计与纸样图书,原版图书深受国内外读者好评!
本书以从设计概念到完成纸样为脉络,探索了平面纸样设计的相关过程,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基本技术,结合基本面料知识及款式设计和号型体系的相关内容,分步骤解说如何设计各种纸样。主要内容包括准备工作、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基本纸样的设计与制作、纸样与坯布试样、基本纸样的变化、创意纸样设计、纸样与科技。本书内容翔实,实用易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作为服装设计师和样板师的参考用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从设计概念到完成纸样为脉络,探索了平面纸样设计
的相关过程,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基本技术,结合基本面料
知识及款式设计和号型体系的相关内容,分步骤解说如何设计各
种纸样。主要内容包括准备工作、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基本纸样
的设计与制作、纸样与坯布试样、基本纸样的变化、创意纸样设
计、纸样与科技。
本书内容翔实,实用易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作为服装
设计师和样板师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丹尼克·春曼·洛(dennic chunman lo)(作者):伦敦时装学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创意样板课程主讲,有自己的服装品牌。
黎晶晶(译者):北京服装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是服装结构与设计。
内页插图
目录
目 录
第1章 准备工作
简介
人台与测量
了解面料
绘制款式图
第2章 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简介
第3章 基本纸样的设计与制作
绘制基本纸样
衣身基本纸样
袖子基本纸样
裙子基本纸样
连衣裙基本纸样
裤子基本纸样
纸样裁剪经验数据参照
第4章 纸样与坯布试样
折叠纸样
添加缝份、剪口和标记
运用样板师特有的专业语言
坯布试样
样衣的制作和调整
第5章 基本纸样的变化
增加分割线
消除分割线
省道转移
将省道变化为分割线
普利特褶&塔克褶
增加体积量感
领子
开口和系合
将衣身基本纸样变化为西装基本纸样
第6章 创意纸样设计
绳条编织服装
“T”型外套
斜裁筒裙
降落伞礼服
一片布造型:一块空白画布
居合道无尾燕礼服
第7章 纸样与科技
选择纸样设计软件
从基本纸样开始
数字化技术
放码、排料和输出
对未来的展望
重点词汇
规格尺寸表
附录
精彩书摘
第1章
准备工作
英国服装纸样裁剪设计与技术
简介
普通的感觉认知是纸样设计的关键。当你尝试着做一件东西时,无论是枕套、靠垫、桌布、围裙,还是一个简单的填充拼布绗缝的电脑包,在开始之前你需要对四件事有所了解:
1. 测量。
2. 可能会用到的材料。
3. 制作过程中会用到的技术,如机缝、手缝、敷牵条、黏合、包缝、绱拉链和钉扣等。
4. 最后,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计划制作不止一件,你需要做好记号。
把上面几点变成服装工业生产中的术语就是:
1. 在开始前,你要得到工作所需的相关部位的测量尺寸和规格。
2. 你需要了解将要制作的服装所使用的面料,这将会直接影响你设计纸样的方法,而且也会对缝份的确定产生影响。
3. 一个好的样板师也需要对结构有一定的了解。纸样设计不仅是绘制图形,也涉及合理安排各个衣片的结构以使它们共同完成一件服装的造型。要想深入理解这一点就需要你同时掌握缝纫技术。
4. 如果不是只做单件服装,还需要在纸样上做一些记号。这首先需要完善图纸,通过绘制纸样、试制坯布样衣并加以调整来完成。最终的纸样可以在生产中被多次使用。
小袖×1对
大袖×1对
前中心线
前片×1对
前片挂面×1对
一般专业绘图纸主要用硬牛皮纸(上图)或交叉点状绘图纸(spot-and-cross paper)(下图),但在实际应用中你几乎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纸来完成纸样设计。例如,回收的旧报纸就可以绘制成经济又有趣的系列纸样(参见第11页),但前提是能够看清在新闻纸张上所做的纸样记号,而且纸张不易被撕损。
有经验的样板师可以根据一系列的测量尺寸,用划粉在面料上制图。这样做需要经验、信心、练习和毕生专心钻研这一技术。但是,这种方法实际上只适用于家庭作坊式的制衣或是单量单裁的客户定制,因为这些方式不存在大批量生产,也就不需要做相应的记号。在服装工业的大规模生产中必须使用纸样,这些纸样通常是使用不易磨损的白纸、软卡纸和卡纸制成。
纸样精确地记录了服装的形状。服装的每一部分都会被单独画出来:袖子、前片、后片、育克、领子等。应该将一整套纸样存好、记录或是按系列分类,这样在今后的生产中可以随时调用。
一般来说,一旦有了通过纸样来制作服装的需要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建立基本纸样,以它为基础可以变化得到特殊的服装款式。在第3章中我们将会学习如何绘制基本纸样。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要先深入探讨两个前提因素——测量尺寸和规格尺寸以及纸样设计中面料所产生的影响。实际上还有第三个因素是样板师在绘制基本纸样前所需要的,那就是服装纸样绘制的初步想法。本章最后一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绘制款式图,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人台与测量
在开始绘制基本纸样之前,必须要考虑这件服装是为谁做的。这是一件:
1. 为自己做的服装吗?
2. 为特别的某个人做的服装吗?
3. 为了完成大学作业而做的服装吗?
4. 为一场服装秀做的服装吗?
5. 为工业化生产做的服装吗?
上述提到的各种不同的情况都需要选择不同的规格尺寸表和人台来满足合体性的需求。
个人规格尺寸表
当你给自己或特殊的某个人做衣服时,可以根据以下测量尺寸建立一个特殊的规格尺寸表 :
胸围
腰围
臀围
大腿根围
内裤缝长
外裤缝长或腰围至脚踝围间距离
膝围
脚踝围
腰长
腰围至中臀围间距离
腰围至膝围间距离
背腰长
肩长(颈根外侧点至肩峰点的直线距离)
前肩宽
后肩宽
胸宽
背宽
颈围
侧颈点至胸围水平线(又称乳高)
前腰长
后身长
臂根围
臂长(肩峰点至茎凸点的距离)
上臂长(肩峰点至肘点的距离)
腕围
运用针对个人的尺寸可以保证定制服装的合体,这是采用其他任何规格尺寸所不能达到的。例如,有些人的臂长会比平均值长些,有些人的腰围则小些。裁缝、婚纱设计师、高级定制产业不仅会运用针对个人的测量尺寸,而且他们还会为尊贵的客人和经常光顾的客人定制专属人台。例如,赫迪雅曼(Hardy Amies)
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Ⅱ)和纪梵希(Givenchy)为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m)定制的特殊人台。
人台规格表
大部分学校使用欧洲12号人台作为标准人台尺寸,现在也有使用10号人台的,因为走秀的模特尺寸是更为苗条一点的理想人体。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10号人台,秀场上也把4号服装当作一个更好的选择,模特的臀围尺寸很少有超过88cm的,而她们的身高却至少有176cm,内衣模特和大尺寸模特例外。
厘米制规格表
号型
胸围
腰围
臀围
背长
(Courtesy Kennett & Lindsell 公司)以上数据来源于Kennett & Lindsell BSD人台。人台有不同的号型规格和造型,标准人台不可能使每一个生产商(或品牌)都满意,根本原因是他们拥有不同的客户群。例如,一个具体测量方法见本书第239~240页规格尺寸表。——出版者注
为日本市场生产女装的公司需要一个胸围尺寸略小一些的人台,而腰长则要比欧洲市场的略长一些;一个为美国市场生产新娘装和晚礼服的公司所需的人台臀围要大一些。这些公司都要求人台能够符合他们的消费群体的特殊体型特征。这一现象在服装工业中十分普遍。
服装学院规格尺寸表
大部分服装院校所使用的人台主要是用来给学生做设计尝试、作业以及毕业表演秀。通过测量人台可以直接得到一个规格尺寸表。但人台的造型可能与人的体型相距甚远。因此,许多服装院校根据工业生产和在真人身上试样得到一个规格尺寸表,以此来提醒学生纸样设计和缝制工艺的对象是真正的人体而非人台。
前言/序言
好的,下面为您提供一份关于《英国服装纸样裁剪设计与技术:成衣与创意作品经典案例》一书的详细简介,这份简介将聚焦于该书未包含的方面,以满足您的要求。 图书简介:聚焦当代时装趋势、可持续发展与高级定制工艺的专业指南 书名:当代时装设计与结构解析:从概念到成衣的创新路径 内容概述: 本书并非一本关于传统英国服装纸样技术或成衣标准制版的工具书,它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前沿视角,深入探讨当代时装设计领域的演变、创意思维的构建以及特定专业技术在高端时装和艺术性服装创作中的应用。全书分为四个核心部分,每一部分都侧重于当前行业内备受关注且需要深度理解的议题,与基础的纸样裁剪和标准工业技术保持了清晰的区分。 第一部分:概念驱动的设计与叙事结构 本部分完全聚焦于设计思维的建立与概念的视觉化表达,而非具体的制版步骤或版型修正。它探讨了设计师如何从文化现象、社会思潮、艺术流派乃至非传统材料中汲取灵感,并将这些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被理解和实现的设计语言。 时尚的语境与文化解码: 深入分析当代时装秀场上的叙事策略,如何通过服装的轮廓、面料选择和细节处理,构建起与观众对话的深层含义。内容包括对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美学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案例研究,以及如何将非服装领域的艺术理论融入时装创作。 系列设计的情感地图: 教授如何绘制一份详尽的“设计情绪板”和“系列主题发展图谱”,这些图谱是指导后续技术实现的基础,强调的是概念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而非技术操作的规范性。 跨学科的灵感嫁接: 探讨建筑结构、生物形态学以及数字艺术对服装轮廓和结构的影响,重点在于如何“翻译”这些不同领域的语言,形成具有原创性的设计草图和初步构想。 第二部分:创新材料科学与面料的结构性运用 本部分完全回避了传统面料的特性分析(如棉、麻、化纤的基础处理),而是将重点放在前沿材料科学、生物材料以及功能性纺织品的结构性应用上。 未来面料的物理特性与形态控制: 详细介绍诸如智能纺织品(Smart Textiles)、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以及3D打印材料在服装结构中的潜力。重点是如何利用这些新材料的固有特性(如自支撑性、响应性或透光性)来取代或重新定义传统裁剪的需要。 面料的非传统处理技法: 探讨高级时装中常用于改变面料手感和视觉效果的化学处理、热塑性处理或激光蚀刻技术。这些技术往往直接作用于面料表面或内部结构,以创造出独特的体积感和纹理,这与常规的缝制和裁剪技术是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 可持续材料的结构挑战: 针对循环经济和零浪费设计理念,分析新型环保材料(如蘑菇菌丝体皮革替代品、回收海洋塑料纤维)在保持美学表现力的同时,如何克服其在结构稳定性上对传统纸样和缝纫技术的特殊要求。 第三部分:高级定制与雕塑性服装的结构解构 本部分着眼于服装作为三维艺术品的构建方式,它侧重于高级定制(Haute Couture)中那种极度依赖立体裁剪和内部骨架支撑的技法,而非工业化生产中的批量标准版型。 立体裁剪的结构性探索: 详述如何在人台上进行无平面图纸的直接塑形,特别是在处理极端廓形(如超大垫肩、戏剧性的褶皱和结构化裙摆)时,如何运用衬垫、骨撑(Boning)和内部框架来“雕刻”服装的形态,使其脱离人体自然轮廓。 内部支撑系统的设计与集成: 深入剖析高级定制服装内部的“建筑学”,包括如何设计和隐藏结构性的内衬、衬垫以及加固层,这些技术决定了服装最终的雕塑感和持久性。这部分内容是关于“看不见的结构艺术”。 手工技艺与细节的极限: 探讨在创意作品中,诸如复杂的立体贴花、刺绣的“三维化”应用,以及手工缝合对服装整体结构张力的影响。这部分关注的是工艺如何服务于艺术表达,而非量产效率。 第四部分:数字化设计工作流程与虚拟原型构建 本部分完全聚焦于现代设计流程的数字化转型,涉及3D服装设计软件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工具进行结构验证和虚拟展示,而非传统手绘或实物打样。 三维软件中的动态模拟与版型调整: 介绍如何使用专业的服装设计软件(如Browzwear, CLO 3D等)进行虚拟试穿和面料物理属性的精确模拟。重点在于如何通过调整软件参数来观察面料的悬垂性、褶皱生成和应力分布,从而在不裁剪一块面料的情况下优化设计。 参数化设计与自动化结构生成: 探讨如何利用算法和参数化设计工具来生成复杂、重复或高度定制化的结构图案,例如用于生成复杂的几何网格或基于数据的印花布局,这超越了传统的手工图案绘制范畴。 虚拟时装秀与数字资产管理: 分析数字孪生(Digital Twin)在时装设计中的作用,包括如何创建高保真的虚拟模型用于展示、营销乃至区块链应用,以及管理这些高精度数字资产的流程。 总结: 本书为寻求突破传统制版框架、专注于设计前沿、材料革新以及高级结构表达的专业人士和高级学生提供了一份深入的参考。它强调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创造新的结构”,而非“如何标准地复制现有结构”。它是一本关于当代时装结构思维、创新材料运用与艺术化实现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