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白马湖丛书:十位名师教<老王>》精选国内黄玉峰、曹勇军、程翔等十位知名语文名师同上经典课文《老王》的案例,并请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魏本亚等高校学者及全国其他知名语文特级教师进行观察、点评,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探讨语文的教学艺术。《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叙述了作者与老王的交往过程,表达了作者的反思与救赎的情感。
作者简介
魏本亚,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语文教育硕士导师组组长;全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首席专家,国培专家,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研修项目首席专家,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指导专家。
尹逊才,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在《语文建设》《教育导刊》《课程·教材·教法》等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项;承担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省级特级教师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2项;教育部考试中心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组命题专家、全国语文学习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学会副秘书长。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这十节课堂实录,深深地吸引了我。在我看来,每一篇实录都是生动的语文教学散文;读着这一篇篇实录,名师们的教学智慧让人惊叹,他们鲜明的教学个性生动形象地跃然于眼前。篇篇实录,真可谓异彩纷呈,让人百读不厌。
——苏立康
★中国的语文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课程改革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尤其是课堂教学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大家都想知道,但又很难说得清楚的一个问题。能否客观地呈现当下课堂教学的现状,给课程设汁专家、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客观事实,让大家冷静地思考语文教育的现状与未来?本书呈呈上十位特级教师同教《老王》课例,十位特级教师观察课堂,六位大学课程沦专家评点,以期走出一条语文课例研究的可行之路。
——魏本亚
目录
序言:寻找语文教学的本真(苏立康)
绪论:寻找语文教学的起点与终点——以《老王》教学为例(魏本亚)
高中篇
余映潮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夏雷震)
四、专家点评(时金芳)
黄玉峰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成龙)
四、专家点评(张秋玲)
秦晓华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仇定荣)
四、专家点评(尹逊才)
郑朝晖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袁向萍)
四、专家点评(步进)
黄厚江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陈国林)
四、专家点评(魏本亚)
曹勇军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曹国庆)
四、专家点评(周杰)
董旭午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蒋祖霞)
四、专家点评(魏本亚)
初中篇
刘金玉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凌宗伟)
四、专家点评(尹逊才)
程翔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岳亚军经志芹)
四、专家点评(张秋玲)
王君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丁卫军)
四、专家点评(步进)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教学应从何处起步。
教学应从何处起步是伴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一再被追问的问题,近年来的教学设计理论清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教学的起点应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学生已有能力与其新增能力之间的差值。了解、分析并清楚地知道学生学习某一新知识之前已具备了哪些先期知识,若要掌握这一新知识,还需要先学习哪些知识,或是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就能获取并掌握这一新知识,这是教学的起点与立足点,教师的教学就应该从这里起步。然而,黄老师的这节《老王》最令人遗憾之处就是忽略了上课地点及学生的变化。笔者曾有幸聆听黄老师在浙江省绍兴一中上这篇课文,那节课实现了真正的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教师教学问题的带动下,结合教师呈现的PPT文字解读,再加上教师适时四两拨千斤的点拨,学生的思维彻底地被激活了,学生对文中“老王”与“杨绛”这两个人物有了深刻、独到的认识,特别是对“杨绛”与“老王”在那个特殊时代的这份特殊关系形成了个性化的理解与反思。
然而,遗憾的是地点变了、学生也变了,学生在没有听教师讲解之前自读文章的理解更是不一样了。这点在两节课的第二个时段,学生尝试回答三个教学问题时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这~时段,在绍兴一中上课,共有9个学生,在23分钟的时间里全方面地阐释了自己对《老王》这篇课文的初步理解,其中阐释时间最长的用时3分钟,用时最短的也花费了40秒的时间。在23分钟的时间里,9个学生用了大约2500个汉字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与观点,用字最多的541字,用字最少的106字。除却时间长短之外,与徐州三中的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相比,绍兴一中的学生已经从文字的表面转述,透视到了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老王这么一个形象,有些同学的回答甚至颠覆了教学参考资料的权威说法(具体的作答内容,见下文)。徐州三中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这篇课文,但在这个环节只用时2分31秒仅有3个学生回应教师的提问,而且是在教师的追问中机械回应老师的连环问题。3个同学回答这三个问题共用了165个字,其中第二个学生仅仅说出了“我觉得她理解吧”。
……
前言/序言
白马湖丛书:十位名师教《老王》 引言 白马湖,这片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土地,孕育了无数闪耀的文学星辰。在这片沃土上,我们隆重推出“白马湖丛书”,旨在汇聚当今文坛名家,以其深厚的学养、独特的视角和精妙的解读,为读者呈现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文学盛宴。本册“白马湖丛书:十位名师教《老王》”,便是这一系列丛书中的扛鼎之作,它将带领我们走进王安忆女士那充满张力与洞察的文学世界,深入剖析其代表作《老王》的丰富内涵与艺术魅力。 《老王》作为王安忆创作生涯中的重要篇章,以其对时代变迁下个体命运的细腻描摹,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语言艺术的极致追求,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与赞誉。然而,文学作品的魅力往往是多层次的,需要有经验的导引者才能帮助读者拨开迷雾,触及作品的核心。正因如此,“白马湖丛书”策划了这一期,邀请了十位在文学评论、教学与创作领域享有盛誉的学者与作家,他们将各自秉持独特的学术旨趣与解读方法,为我们逐一剖析《老王》的方方面面,力求呈现一个立体、全面、深入的作品面貌。 本书特色与价值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十位名师”的阵容。这十位学者,或在王安忆的研究领域深耕多年,对她的创作脉络与思想演进了然于胸;或在叙事学、接受美学、心理学等领域拥有独到见解,能够从全新的角度审视《老王》;更有甚者,本身就是当代文学的杰出创作者,他们对文学创作的直觉与体悟,将为解读《老王》带来别样的火花。每一位名师的解读,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呼应,共同构建起一座理解《老王》的丰富宝库。 本书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深度解析,洞察精微: 十位名师将不仅仅停留在对情节的复述,而是深入到作品的肌理之中,挖掘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分析叙事结构的精巧,探讨语言风格的独特,以及其中蕴含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他们将引导读者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发现文本中的潜藏意义。 多维视角,拓展视野: 从文学史的角度,审视《老王》在王安忆创作体系乃至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困境;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作品对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关系的反映;从心理学的视角,剖析人物内心世界的幽微曲折。多样的视角将极大地拓展读者对《老王》的认知边界。 教学相长,学思并进: 对于文学爱好者而言,本书是一本绝佳的入门与进阶读物,能够帮助他们快速掌握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对于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与本科生而言,本书则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其中凝聚的学术成果与研究思路,将为他们的学术研究提供启发。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本书更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与教学范式,助力其在课堂上传递文学之美。 经典重读,历久弥新: 任何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值得反复阅读与深入品味。《老王》作为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佳作,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社会背景下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本书的名师解读,恰如为读者提供了一面面棱镜,折射出《老王》更璀璨的光芒,让经典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名师阵容与解读重点(示例性,非具体内容) 本书汇聚了十位在文学界享有崇高声誉的名师,他们各自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入的研究,对《老王》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虽然在此无法一一详述每位名师的具体论述,但我们可以预见,他们将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精彩纷呈的探讨: 第一位名师: 或将聚焦于《老王》的叙事结构与叙事策略。他/她可能会分析小说是如何通过非线性的叙事、多视角的切换来营造出一种扑朔迷离又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探讨“我”作为叙述者的定位与作用,以及这种叙述方式如何与作品的主题产生共鸣。 第二位名师: 或将深入剖析“老王”这一核心人物形象的塑造。他/她可能关注“老王”作为旧时代个体在大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变迁,分析其身上所折射出的历史印记、道德困境与生存智慧。对“老王”身上所体现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刻的同情与反思。 第三位名师: 或将从语言艺术的角度切入,解读王安忆在《老王》中对白话文的精妙运用。他/她可能分析小说中富有生活气息的口语化表达,以及这些语言如何在简洁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潜台词,探讨王安忆文字的“韧性”与“弹性”。 第四位名师: 或许会着重于时代背景与社会变迁对人物命运的影响。他/她可能会将《老王》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分析作品如何反映了特定时期社会结构的转型、人际关系的重塑,以及个体如何在这些变迁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第五位名师: 可能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讨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复杂性与代表性。他/她可能会分析“我”作为女性叙述者视角下的观察与体悟,以及作品中其他女性形象(如果存在)所展现出的不同生存状态与精神诉求。 第六位名师: 或将专注于小说中的空间意象与象征意义。他/她可能会分析“老王”的家、城市街道、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场景设置,是如何在文本中发挥作用,成为承载人物情感、折射时代风貌的重要载体。 第七位名师: 可能会运用心理学理论,解析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特别是“老王”和“我”之间的微妙心理互动,探讨他们之间看似疏离却又暗藏联系的情感张力。 第八位名师: 或将侧重于作品的接受史与批评史。他/她可能会梳理《老王》问世以来不同的评论声音,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学派对其解读的演变,展现《老王》作为一部经典作品的开放性与生命力。 第九位名师: 可能会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将《老王》与其他具有相似主题或艺术特征的作品进行对比,从而凸显《老王》的独特性与普遍性。 第十位名师: 或将以创作者的身份,分享自己对《老王》的阅读感受,以及这部作品在何种层面上对其创作产生了启发,从更感性的角度与读者进行心灵的沟通。 本书的阅读价值 阅读《白马湖丛书:十位名师教《老王》》,您将获得: 一次深度的心灵对话: 您将与十位学养深厚、洞察敏锐的名师一起,走进王安忆的内心世界,体会她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一次文学鉴赏的盛宴: 您将领略王安忆精湛的语言艺术,感受她对人物塑造的细腻笔触,沉浸在《老王》的艺术魅力之中。 一次知识的拓展与视野的飞跃: 您将接触到文学批评的最新成果,学习到多样的解读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一次对过往的回顾与对当下的反思: 《老王》所描绘的时代背景与人生境遇,将促使您回望历史,审视当下,思考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命运。 结语 “白马湖丛书”始终秉持着对文学的敬畏之心,致力于为读者呈现最优质的文学读物。本册《白马湖丛书:十位名师教《老王》》,无疑是这一宗旨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我们相信,通过这十位名师的悉心解读,您将能够以全新的视角,更深切地理解《老王》这部不朽之作,并从中获得智慧的启迪与精神的滋养。 愿本书能成为您阅读王安忆、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扇重要窗口,也愿您在白马湖的文学光辉中,发现更广阔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