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在家自己动手制作冰棍是件轻松又愉快的事。《我爱做冰棍》一书为你准备了50款来自世界各地的美味冰棍,有怀旧的奶油冰棍、水果冰棍,也有新潮的辣味冰棍、酒味冰棍,你还能学会条纹、涡卷等不同花样冰棍的制作技巧。在如今各种价格更高、花样更多的冰激凌和雪糕面前,冰棍渐渐成为“童年的回忆”,想在酷暑中重拾儿时冰爽畅快的感觉吗?那就试着自己动手做冰棍吧!
夏丽蒂·费雷拉(Charity Ferreira)是一位知名美食专栏作家,她和她研制的各种美味时常出现在《日落》和《好胃口》杂志,以及《洛杉矶时报》。她还出版了《冰淇淋甜品》、《甜食》等多部美食书。她毕业于加利福尼亚烹饪学院,并且是一位出色的甜点大师,可以登录她的网站了解更多美食信息。
前言…………………………………4
制作完美冰棍的工具、 提示和技巧……………………6
水果味冰棍…………………10
什锦水果冰棍………………………12
薰衣草柠檬冰棍……………………13
辣椒酸橙味菠萝冰棍………………14
墨西哥木瓜冰棍……………………16
紫苏李子冰棍………………………18
甜瓜冰棍……………………………19
木槿石榴冰棍………………………20
黑莓冰茶冰棍………………………22
香醋草莓冰棍………………………24
樱桃冰棍……………………………26
甜蜜100西班牙浓汤冰棍…………28
奶油冰棍……………………30
甜玉米帕里塔冰棍…………………32
大米布丁冰棍………………………34
焦糖牛奶冰棍………………………35
墨西哥巧克力冰棍…………………36
巧克力奶油冰棍……………………38
巧克力覆盆子冰棍…………………39
曲奇奶油冰棍………………………40
香蕉麦芽奶昔冰棍…………………41
草莓芝士蛋糕冰棍…………………42
印度酸奶风味芒果冰棍……………44
奶味椰子冰棍………………………46
小酸橙冰棍…………………………47
开心果藏红花冰棍…………………48
印度奶茶拿铁冰棍…………………50
越南冰咖啡冰棍……………………51
酸奶冰棍……………………………52
奇幻冰棍……………………54
果汁彩条冰棍………………………56
三级火箭形冰棍……………………58
新那不勒斯冰棍……………………60
覆盆子香草多层冰棍………………62
巧克力香草布丁漩涡冰棍…………64
奶酪覆盆子冰棍……………………66
橙子西番莲冰棍……………………67
根汁汽水冰棍………………………68
新奥尔良风味咖啡奶油冰棍………69
巧克力脆皮姜味冰激凌冰棍………70
成人冰棍……………………74
蚱蜢冰棍……………………………76
果汁朗姆酒冰棍……………………77
波旁威士忌桃子冰棍………………78
普罗塞克玫瑰花瓣冰棍……………80
萨芭雍巧克力屑冰棍………………82
内格罗尼鸡尾酒冰棍………………83
桑格利亚汽酒冰棍…………………84
巧克力吉尼斯黑啤酒冰棍…………85
附录1:资源………………………86
附录2:计量单位换算……………87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灾难,如果不是冲着朋友的极力推荐,我大概率会在书店里直接把它放回去。封面那种粗糙的亚麻布材质,加上字体选择的保守和呆板,完全没有现代出版物的时尚感。然而,一旦翻开内页,你就会立刻被内容所折服,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它的核心魅力在于对地域食材的深度挖掘。作者似乎跑遍了全国的各个角落,收集了那些濒临失传的、只在特定季节才能找到的“秘制”原料。他不仅仅是写了食谱,更是在为这些地方特产立传。比如,书中详细记录了西南山区一种高海拔生长的酸果,并配上了手绘的植物图谱,讲解了这种果实独特的酸度来源及其对口感的提升作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旅行,从北方的清爽薄荷到南方的浓郁椰香,每一种风味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地理故事。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食谱本身,它变成了一部带有美食元素的文化考察报告。对于那些追求纯粹、本真味道的食客来说,这本书简直是宝藏。
评分说实话,初次阅读时,我被书中的专业术语吓退了好几次。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科班出身的专家,他毫不避讳地使用了许多化学和物理学的专业名词,比如“乳化稳定性”、“相变点控制”等等。这让我的阅读体验一度变得有些晦涩难懂,感觉自己像是在啃一本高深的教科书,而不是一本轻松的消遣读物。但是,一旦我耐下性子,配合书后附带的“基础术语速查表”去理解这些概念,我开始意识到这种专业性带来的巨大优势。它提供了一种理解冷饮制作的底层逻辑,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操作层面。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配方,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告诉你如何根据环境变化(比如湿度过高或过低)来动态调整配方。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口感的心理学”,分析了不同质地如何影响我们对甜度的感知。这种深入骨髓的探究精神,让这本书在市面上那些浮于表面的“懒人食谱”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本真正可以让你从门外汉成长为行家的指南。
评分这本厚厚的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封面设计得很有心思,那种带着点复古气息的插画,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童年的夏日午后。我通常不太看这种“生活技能”类的书籍,但这本书的目录着实吸引了我。它没有那种枯燥的、流水线式的食谱排列,而是像一本带着温度的日记。比如,开篇第一章就讲了“记忆中的第一口甜”,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绘那种空气的湿度、阳光的角度,以及制作过程中那些细微的声响,比如冰块碰撞的声音、糖浆熬煮时冒出的气泡的“啵啵”声。读着读着,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香草和水果的芬芳。书中对食材的选择也极为讲究,提到了一种山区特有的野莓,光是描述它生长环境和采摘的艰辛,就足够让人肃然起敬。它不像那种追求效率的快餐指南,而是倡导一种慢下来的生活哲学。作者在文字中反复强调,制作的过程比最终的成品更重要,那种等待与期待的乐趣才是这份“甜蜜事业”的精髓所在。我尤其欣赏它对传统工艺的保留,比如如何用老式的压榨工具提取果汁,那种需要全身力气去完成的动作,被描绘得充满了仪式感。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教你制作冷饮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如何品味生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艺术手册。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是抱着一种非常挑剔的眼光来翻阅这本书的。我个人对那些“网红”食谱已经感到有些审美疲劳了,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浮夸,要么就是各种化学添加剂的堆砌。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使用任何花哨的辞藻,语言风格非常朴实,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在跟你娓娓道来。它的技术含量是体现在细节处的,比如,书中有一整节都在讨论“如何控制冰的晶体结构”,这涉及到温度的微小变化和搅拌的时机,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图表来支撑自己的论点,严谨得像是一本专业的食品科学教材。我尝试了其中一个关于“天然色素提取”的方法,它摒弃了所有人工色素,仅利用蔬菜和花卉的自然色彩,效果惊人。更让我佩服的是作者对“失败案例”的坦诚记录。他详细描述了某次因为湿度控制不当导致成品“沙化”的惨痛经历,以及他是如何通过调整配方比例和冷冻速度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这种毫无保留的分享,极大地增强了读者对作者的信任感,也让读者在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它不是那种只告诉你“做什么”,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令人费解,很多关键的步骤图像是被压缩在了页面的角落里,而且印刷质量也显得有些粗糙,某些色彩的还原度很差,让我很难判断出食材的真实色泽。然而,这本书的叙事手法却独树一帜,它采用了多线叙事结构,将制作过程穿插在几个不同家庭的故事线索中。比如,它讲述了一个年轻的糕点师如何通过改良祖传的冰镇甜点配方,最终在城市中获得了认可;同时,也穿插了一个老奶奶如何在炎热的夏天,用最简单的材料,为孙辈制作充满怀旧风味的冰饮的故事。这种人文关怀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情感的共鸣。书中的“工具箱”一章,也没有推荐任何昂贵的、需要海淘的专业设备,而是着重强调如何利用家中常见的锅碗瓢盆,发挥最大的创造力去达成目标。它鼓励的是一种“就地取材,回归本源”的制作态度,告诉我,真正的美味,从来都不是被昂贵的机器赋予的,而是源自于那份用心的对待。这本书,最终让我明白,制作冰品,也是一种与自己、与家人、与生活和解的美妙过程。
评分印刷精美装帧优秀热卖畅销年度重磅美食美洒食疗必读印刷精美装帧优秀读者好评读者推荐餐饮地图
评分哈哈,明年夏天一定要试试
评分夏季的好帮手 非常满意
评分不实用,我不喜欢。
评分彩色的看着舒服,不过还没有实际操作~
评分特别喜欢特别好推荐推荐
评分买来夏天做着玩的,还不错
评分一直都在京东买买买!
评分准备做好吃的,买来备着,夏天给女儿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