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做冰棍

我爱做冰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夏丽蒂·费雷拉 著,柳正奎 译,[美] 利·贝希 摄影
图书标签:
  • 冰棍
  • 自制冰棍
  • 夏日甜品
  • 儿童食谱
  • DIY美食
  • 冰凉解暑
  • 甜点
  • 零食
  • 美食教程
  • 亲子烘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0471425
版次:1
商品编码:11479754
包装:平装
开本:24开
出版时间:2014-07-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9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冰棍是夏季最受欢迎的冰点,几乎随处都可以买到。夏丽蒂·费雷拉编著的《我爱做冰棍》提供了50款不同口味的冰棍制作配方,其中包括传统的水果、奶油冰棍,也有创新的酒味冰棍,以及来自美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有特色的异域冰棍。用料简单,品种多,操作容易,内容丰富创新,图片精美,有品质保证。

内容简介

  炎炎夏日,在家自己动手制作冰棍是件轻松又愉快的事。《我爱做冰棍》一书为你准备了50款来自世界各地的美味冰棍,有怀旧的奶油冰棍、水果冰棍,也有新潮的辣味冰棍、酒味冰棍,你还能学会条纹、涡卷等不同花样冰棍的制作技巧。在如今各种价格更高、花样更多的冰激凌和雪糕面前,冰棍渐渐成为“童年的回忆”,想在酷暑中重拾儿时冰爽畅快的感觉吗?那就试着自己动手做冰棍吧!

作者简介

  夏丽蒂·费雷拉(Charity Ferreira)是一位知名美食专栏作家,她和她研制的各种美味时常出现在《日落》和《好胃口》杂志,以及《洛杉矶时报》。她还出版了《冰淇淋甜品》、《甜食》等多部美食书。她毕业于加利福尼亚烹饪学院,并且是一位出色的甜点大师,可以登录她的网站了解更多美食信息。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4
制作完美冰棍的工具、 提示和技巧……………………6
水果味冰棍…………………10
什锦水果冰棍………………………12
薰衣草柠檬冰棍……………………13
辣椒酸橙味菠萝冰棍………………14
墨西哥木瓜冰棍……………………16
紫苏李子冰棍………………………18
甜瓜冰棍……………………………19
木槿石榴冰棍………………………20
黑莓冰茶冰棍………………………22
香醋草莓冰棍………………………24
樱桃冰棍……………………………26
甜蜜100西班牙浓汤冰棍…………28
奶油冰棍……………………30
甜玉米帕里塔冰棍…………………32
大米布丁冰棍………………………34
焦糖牛奶冰棍………………………35
墨西哥巧克力冰棍…………………36
巧克力奶油冰棍……………………38
巧克力覆盆子冰棍…………………39
曲奇奶油冰棍………………………40
香蕉麦芽奶昔冰棍…………………41
草莓芝士蛋糕冰棍…………………42
印度酸奶风味芒果冰棍……………44
奶味椰子冰棍………………………46
小酸橙冰棍…………………………47
开心果藏红花冰棍…………………48
印度奶茶拿铁冰棍…………………50
越南冰咖啡冰棍……………………51
酸奶冰棍……………………………52
奇幻冰棍……………………54
果汁彩条冰棍………………………56
三级火箭形冰棍……………………58
新那不勒斯冰棍……………………60
覆盆子香草多层冰棍………………62
巧克力香草布丁漩涡冰棍…………64
奶酪覆盆子冰棍……………………66
橙子西番莲冰棍……………………67
根汁汽水冰棍………………………68
新奥尔良风味咖啡奶油冰棍………69
巧克力脆皮姜味冰激凌冰棍………70
成人冰棍……………………74
蚱蜢冰棍……………………………76
果汁朗姆酒冰棍……………………77
波旁威士忌桃子冰棍………………78
普罗塞克玫瑰花瓣冰棍……………80
萨芭雍巧克力屑冰棍………………82
内格罗尼鸡尾酒冰棍………………83
桑格利亚汽酒冰棍…………………84
巧克力吉尼斯黑啤酒冰棍…………85
附录1:资源………………………86
附录2:计量单位换算……………87

前言/序言


《星辰彼岸的低语:远古文明的密码与未知的航道》 内容梗概: 本书并非一本关于居家生活或美食制作的指南,而是一部深度探索人类文明起源、失落科技以及宇宙奥秘的恢弘巨著。它带领读者穿越时间的迷雾,潜入那些被历史尘埃掩埋的古老国度,试图破译那些隐藏在宏伟金字塔、神秘巨石阵以及深海遗址之下的科技密码。 故事的核心围绕着一个由当代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小组展开。他们偶然发现了一系列看似毫无关联的古代文物——一块刻有复杂几何图形的苏美尔泥板、一幅描绘着非地球星座图的秘鲁壁画,以及一份据称来自亚特兰蒂斯沉没之地的金属卷轴。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研究小组的努力下,逐渐拼凑出一幅令人震惊的图景:远古人类文明,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先进,甚至可能与地外的智慧生命有过接触。 第一部分:失落的曙光——文明的悖论 本书伊始,作者便抛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我们所熟知的“文明的摇篮”——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流域——可能并非真正的起点,而是某次巨大灾难后幸存者的“重建版”。 尼罗河之谜的深化: 深入探讨吉萨大金字塔的建造精度,挑战传统“石块堆砌论”。书中详尽分析了其中反映出的对地磁场、太阳常数乃至弦理论的惊人理解。重点分析了在埃及法老时代之前,是否存在一个更早的、掌握了声波或震动技术来处理巨型石材的“前王朝”文明。我们聚焦于一个被称为“奥西里斯之眼”的古老符号,它不仅出现在埃及神话中,更以变体形式出现在了太平洋岛屿的石刻上,暗示着全球性的知识传播网络。 印度河谷的数字几何: 对摩亨佐-达罗的城市规划进行精细的结构分析。书中提出,其精确的网格系统和排水设施,超越了当时社会组织能力的范畴,暗示了某种高度集中的、基于数学原理的中央控制系统。特别引入了对该地区发现的“印章”上所刻微小符号的重新解读,认为它们并非纯粹的文字,而是一种基于二进制或更高进制的算法代码。 跨越大陆的共鸣: 对比了中美洲玛雅文明、复活节岛巨石像与中国红山文化之间的地理鸿沟与概念上的相似性。作者提出,这些文明可能共享了一个共同的“源头知识库”,而这个知识库的载体并非文字,而是某种可被编码、存储和远程激活的“信息结构”。 第二部分:技术残片——古代科技的阴影 本书的第二部分着重于那些被主流科学界忽略或归类为“宗教文物”的古代遗物,试图将其还原为具有实际功能的科技设备。 巴格达电池的真相: 对流传的“巴格达电池”进行理论复原和实验推演。作者认为,如果其材质和组合方式并非用于简单电镀,而是作为一种高效的能量储存单元或某种低频共振发射器,那么它可以解释古代某些神殿或墓葬中记载的“永恒之光”或“神圣之音”。 声学武器与反重力猜想: 详细分析了印度吠陀文献中记载的“Vimana”(飞行器)的描述,并结合现代声学物理学进行建模。书中推测,古代文明可能掌握了利用特定频率的声波来抵消重力或进行物质塑形的手段。为此,研究小组前往了安第斯山脉,试图在那些被认为用于宗教仪式的洞穴中,寻找与特定频率共振的矿物结构。 星图的校准与时间锚点: 审视了中国浑仪、古希腊星盘以及玛雅的长历。研究发现,这些古代计时系统在计算特定天文事件(如超新星爆发、伽马射线暴)时,其精度指向了远超人类肉眼观测能力的时代。这强烈暗示了古代观测者拥有某种能够“看见”遥远过去或未来的工具。 第三部分:低语者与守卫者——文明的终结与信息传递 最后的篇章探讨了这些高度发达的文明为何突然覆灭,以及它们留下的“信息包”的目的。 大洪水的真实性质: 摒弃传统的水文解释,转而从地质板块运动和彗星撞击的角度,重构了导致全球性技术失传的灾难模型。核心论点是:灾难本身并非终结,终结的是“知识的载体”——那些脆弱的电子或化学存储介质被摧毁。 基因记忆与文化回响: 探讨了为何某些文化中会不自觉地重复某些复杂的数学或艺术模式(如斐波那契数列在不同文化中的独立出现)。作者提出了“跨代际知识传递”的假说,认为某些核心信息被编码进了人类的集体潜意识或非线性遗传信息中,等待特定的环境或刺激被“唤醒”。 远方的呼唤: 全书收尾于对“失落的航道”的展望。通过破译苏美尔泥板上的“天神降临”部分,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系列关于“引导者”的描述,它们似乎并非神祇,而是具有先进知识的“观察者”。这些观察者在文明衰落前,似乎留下了一份最后的、需要特定技术组合才能解锁的“时间胶囊”——一份关于宇宙未来走向的警告和指引。本书的结尾,正是对解锁这份胶囊所需要的知识体系的理论构建,邀请读者加入这场对未知航道的探索。 本书定位: 《星辰彼岸的低语》是一部严谨而富有想象力的非虚构探秘作品,适合对考古学、古代史、理论物理学交叉领域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它挑战既有历史观,引导读者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人类自身的根源与潜力。本书强调的是“求证的勇气”而非“既成的信仰”。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灾难,如果不是冲着朋友的极力推荐,我大概率会在书店里直接把它放回去。封面那种粗糙的亚麻布材质,加上字体选择的保守和呆板,完全没有现代出版物的时尚感。然而,一旦翻开内页,你就会立刻被内容所折服,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它的核心魅力在于对地域食材的深度挖掘。作者似乎跑遍了全国的各个角落,收集了那些濒临失传的、只在特定季节才能找到的“秘制”原料。他不仅仅是写了食谱,更是在为这些地方特产立传。比如,书中详细记录了西南山区一种高海拔生长的酸果,并配上了手绘的植物图谱,讲解了这种果实独特的酸度来源及其对口感的提升作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旅行,从北方的清爽薄荷到南方的浓郁椰香,每一种风味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地理故事。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食谱本身,它变成了一部带有美食元素的文化考察报告。对于那些追求纯粹、本真味道的食客来说,这本书简直是宝藏。

评分

说实话,初次阅读时,我被书中的专业术语吓退了好几次。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科班出身的专家,他毫不避讳地使用了许多化学和物理学的专业名词,比如“乳化稳定性”、“相变点控制”等等。这让我的阅读体验一度变得有些晦涩难懂,感觉自己像是在啃一本高深的教科书,而不是一本轻松的消遣读物。但是,一旦我耐下性子,配合书后附带的“基础术语速查表”去理解这些概念,我开始意识到这种专业性带来的巨大优势。它提供了一种理解冷饮制作的底层逻辑,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操作层面。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配方,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告诉你如何根据环境变化(比如湿度过高或过低)来动态调整配方。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口感的心理学”,分析了不同质地如何影响我们对甜度的感知。这种深入骨髓的探究精神,让这本书在市面上那些浮于表面的“懒人食谱”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本真正可以让你从门外汉成长为行家的指南。

评分

这本厚厚的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封面设计得很有心思,那种带着点复古气息的插画,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童年的夏日午后。我通常不太看这种“生活技能”类的书籍,但这本书的目录着实吸引了我。它没有那种枯燥的、流水线式的食谱排列,而是像一本带着温度的日记。比如,开篇第一章就讲了“记忆中的第一口甜”,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绘那种空气的湿度、阳光的角度,以及制作过程中那些细微的声响,比如冰块碰撞的声音、糖浆熬煮时冒出的气泡的“啵啵”声。读着读着,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香草和水果的芬芳。书中对食材的选择也极为讲究,提到了一种山区特有的野莓,光是描述它生长环境和采摘的艰辛,就足够让人肃然起敬。它不像那种追求效率的快餐指南,而是倡导一种慢下来的生活哲学。作者在文字中反复强调,制作的过程比最终的成品更重要,那种等待与期待的乐趣才是这份“甜蜜事业”的精髓所在。我尤其欣赏它对传统工艺的保留,比如如何用老式的压榨工具提取果汁,那种需要全身力气去完成的动作,被描绘得充满了仪式感。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教你制作冷饮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如何品味生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艺术手册。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是抱着一种非常挑剔的眼光来翻阅这本书的。我个人对那些“网红”食谱已经感到有些审美疲劳了,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浮夸,要么就是各种化学添加剂的堆砌。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使用任何花哨的辞藻,语言风格非常朴实,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在跟你娓娓道来。它的技术含量是体现在细节处的,比如,书中有一整节都在讨论“如何控制冰的晶体结构”,这涉及到温度的微小变化和搅拌的时机,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图表来支撑自己的论点,严谨得像是一本专业的食品科学教材。我尝试了其中一个关于“天然色素提取”的方法,它摒弃了所有人工色素,仅利用蔬菜和花卉的自然色彩,效果惊人。更让我佩服的是作者对“失败案例”的坦诚记录。他详细描述了某次因为湿度控制不当导致成品“沙化”的惨痛经历,以及他是如何通过调整配方比例和冷冻速度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这种毫无保留的分享,极大地增强了读者对作者的信任感,也让读者在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它不是那种只告诉你“做什么”,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的书。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令人费解,很多关键的步骤图像是被压缩在了页面的角落里,而且印刷质量也显得有些粗糙,某些色彩的还原度很差,让我很难判断出食材的真实色泽。然而,这本书的叙事手法却独树一帜,它采用了多线叙事结构,将制作过程穿插在几个不同家庭的故事线索中。比如,它讲述了一个年轻的糕点师如何通过改良祖传的冰镇甜点配方,最终在城市中获得了认可;同时,也穿插了一个老奶奶如何在炎热的夏天,用最简单的材料,为孙辈制作充满怀旧风味的冰饮的故事。这种人文关怀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情感的共鸣。书中的“工具箱”一章,也没有推荐任何昂贵的、需要海淘的专业设备,而是着重强调如何利用家中常见的锅碗瓢盆,发挥最大的创造力去达成目标。它鼓励的是一种“就地取材,回归本源”的制作态度,告诉我,真正的美味,从来都不是被昂贵的机器赋予的,而是源自于那份用心的对待。这本书,最终让我明白,制作冰品,也是一种与自己、与家人、与生活和解的美妙过程。

评分

印刷精美装帧优秀热卖畅销年度重磅美食美洒食疗必读印刷精美装帧优秀读者好评读者推荐餐饮地图

评分

哈哈,明年夏天一定要试试

评分

夏季的好帮手 非常满意

评分

不实用,我不喜欢。

评分

彩色的看着舒服,不过还没有实际操作~

评分

特别喜欢特别好推荐推荐

评分

买来夏天做着玩的,还不错

评分

一直都在京东买买买!

评分

准备做好吃的,买来备着,夏天给女儿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