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不给孩子童年留遗憾,温暖一生的幸福家庭指南!
★在孩子没有长大之前,让我们共度这些不可错过的美好时光!
★孩子一天天长大,有些事现在不陪TA去做就要来不及了!
★陪伴是爱的教育!趁着孩子还小,好父母不要失去做孩子成长参与者、指引者的珍贵机会!
★在孩子成为像我们一样复杂的大人之前;在孩子开始终日精打细算与单纯的快乐告别之前;在孩子脸上纯真的微笑逐渐消失之前,让我们一起与孩子完成这45件事情吧!
终日忙于工作的你,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与孩子已经渐渐疏离:你不再是孩子的倾诉对象,你们之间有了看不见的隔阂,那个天真无邪的小毛头已经长成和你差不多高的“大人”了,隐隐的失落感会浮上你的心头……
在韩国,有一位爸爸也在为同样的问题苦恼,但他决定通过努力重塑亲密的亲子关系。于是,他以“想跟孩子一起做的事情”为主题,对多位富有经验的教育专家及与自己有类似烦恼的朋友进行了采访,精粹出小学阶段一定要陪孩子做的45件事。
有些事再不陪孩子做就来不及了!长大以前,孩子需要跟你共享欢乐时光,需要更多的时间跟你单独相处……请你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再忙也要做个好妈妈,对孩子来说,陪伴才是最不可或缺的教育!
明鲁镇,韩国知名独立作家。毕业于延世大学法语系,后进入《体育朝鲜》工作,并在社会部和演艺部从事了3年记者工作。著有《独立作家》《写我的书》等单行本,及《汽车嗡嗡》《潘道龙的世界之旅》等畅销儿童书。
第一件事 孩子,我们一起享受漫步的美好时光
第二件事 对爸爸有什么不满意,尽管说出来吧
第三件事 嘘!这是只有我们才知道的秘密暗号
第四件事 找一个只属于我们的秘密基地吧
第五件事 带上行囊,我们去扎帐篷露营
第六件事 别只是读过就算,来跟我讨论这本书吧
第七件事 我的梦想是团购一次宇宙旅行
第八件事 站出来和我一起为挨骂的人做辩护
第九件事 再热情点!一起为我们喜欢的球队加油
第十件事 世界上没有100%的真实,这只是个善意的谎言
第十一件事 今天我们一起关心小虫子
第十二件事 走吧,爸爸带你去你梦想中的地方
第十三件事 去做志愿者吧,能帮助别人你就不是最弱小的
第十四件事 放轻松点,爸爸告诉你小孩儿是从哪里来的
第十五件事 什么是代沟?我们一起去看演唱会吧
第十六件事 我们做到了!自己奖励自己一次
第十七件事 人生的必修一课,我们一起来写遗书
第十八件事 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去参观博物馆
第十九件事 一起寻找回忆,去到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第二十件事 今天我们来读一读伟人传记
第二十一件事 你真棒!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你的优点
第二十二件事 我们一起学习吧,外语其实并不难
第二十三件事 最喜欢你做诗朗诵,自信又勇敢的孩子
第二十四件事 孩子,跟爸爸一起变身超级大厨吧
第二十五件事 为孩子养个宠物,给孩子加点责任心
第二十六件事 给身边的人写封感谢信,谢谢你们如此爱我
第二十七件事 一、二、三、四!跟爸爸一起做运动
第二十八件事 现在召开编辑会,新一期家庭报纸开始编排了
第二十九件事 安慰一下做错事的孩子吧,我们一起做补救
第三十件事 这个周末,我们一起去农村种菜吧
第三十一件事 砸开存钱罐,里面的钱花在自己想花的地方
第三十二件事 送一件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给孩子做礼物
第三十三件事 时间是怎样用掉的?跟孩子一起制作时间记录表
第三十四件事 浇水、施肥、晒太阳,跟孩子一起养株植物吧
第三十五件事 爸爸和你在一起,我们去攀岩吧
第三十六件事 闭上眼睛,我们一起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第三十七件事 冬天来了,我们去为孤寡老人送“爱心蜂窝煤”
第三十八件事 跟孩子一起给一年后的自己写封视频信吧
第三十九件事 共享冥想时间,生活太紧张我们需要静一下
第四十件事 爸爸也需要充电,我们一起学习吧
第四十一件事 记录每日消费,跟孩子一起制作月家庭账簿
第四十二件事 在适当的时候,跟孩子一起玩电脑游戏
第四十三件事 跟孩子一起祈祷,让心中充满美好祈愿
第四十四件事 从今天起,关心我们身边的环境和世界
第四十五件事 跟孩子一起,把目标写在纸上
对爸爸有什么不满意,尽管说出来吧
“来,说说吧。对爸爸有什么不满?”
那天,我们一家子刚外出用餐回来,围在一起吃着从冰箱里取出来的冰激凌。这时,我老婆开口了:“我说,最近看你好像不怎么关心孩子呀。”什么?这话我可完全不能接受。
“你说我不关心孩子?上个月孩子的开销不都是我挣的?辅导班,私人课程费、新买的演出服装……孩子吃的穿的用的,哪个不是我挣来的?别说孩子的老师叫什么,就连他那些朋友的名字我都能随口叫上三四个。而且,我每个星期都会抽出一个小时陪孩子玩,还时不时带孩子去洗洗桑拿。而且,我还辅导他的数学学习呢。”
我认为自己对孩子可算是尽了一个老爸的应尽之责,但我万万没想到,孩子竟然这样回答我:
“请老爸多关心一下我平时在校的学习情况!我钢琴课学的什么曲子,哪一天去上钢琴课,什么时候钢琴演出,也请老爸都记在心里!还有,你要多多鼓励我,说我‘做得好’!”
我着实吃了一惊。我与孩子一起度过了同样的时间,可我们记住的东西却如此地不同;我记住的是自己为孩子所做的事情,可孩子记住的却是我没有为他做的事情。
记得某位著名精神科医生也这么说过:“父母与孩子虽然住在一起,留下的记忆却是不同的。父母记住的永远是为孩子做过什么,而孩子记住的却永远是父母没有为他们做什么。”
即使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再多,孩子仍然不知感恩、满腹牢骚。他们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且父母还有许多许多没有做到的事。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对父母的关心要达到对自己的孩子生病时的关心程度才是孝道。
这就是身为父母的心情。可是孩子们却并不这样想。他们希望父母为自己做这个、买那个,希望父母关心关心自己这个、考虑考虑自己那点。对我这个老爸,孩子内心中竟然堆积着这样多的不满。要不是那天的聊天,我也无从得知孩子内心的这些想法。
自此以后,我开始变得更加忙碌了。在我的日历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孩子的考试时间、钢琴课时间、试演以及演出时间。今天,我也要问孩子一句:
“在学校里过得开心吗?”
要说一起度过时间最长的,肯定非家人莫属。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总会认为家人一定能够了解彼此的一切,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即使家人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在我们内心深处某个角落里仍然藏着一些没有说出来的东西。其实,一句话就可以将误会统统化解,比如孩子对父母的忽视,或是父母对孩子无意的伤害。
要想关系和好如初需要的是时间。要知道,身上的疤痕会很快痊愈,但心中的伤痕却不可能轻易地说抹去就抹去。我们对彼此想说的话越来越少,我们之间的心灵壁垒就会越筑越高。
我们需要拿出一些时间说一说对彼此的不满。或许话一出口,不满便会瞬间消失。只有对父母、兄弟姐妹敞开心扉,说出不满,你才能心无芥蒂地愉快生活。
找一个只属于我们的秘密基地吧
根洙又在学校惹祸了,被他打的孩子足足用了三周时间伤势才痊愈。学校对中学3年级的根洙做了停学处分。得知此事后,爸爸狠狠地给了根洙几巴掌要儿子改过自新。可是,过了几天,根洙突然离家出走了。
根洙的妈妈四处打听仍没有得到一点关于儿子的消息。
“是我做得过分了……要不然儿子怎么会离家出走啊。”
“儿子到底能去哪儿呢?身上就带了那么一点点钱……唉,在外面睡都没法睡,到了晚上天又冷。”
“和一群坏孩子打成一片,会不会也变成个坏孩子啊?”
一整个晚上爸爸妈妈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根洙离家出走四天以后,两人再也挨不下去了,于是去派出所报了案。回来的路上,根洙爸爸突然说了一句:
“我去江村一趟。”
“江村?为什么去那儿?”
“你不记得了吗?根洙上小学的时候,我和他去那儿旅行过。”
“记得……”
“那是那时候我们俩一块儿去过的地方。不管怎样,我去看看,到时候给你电话。”
根洙读小学5年级的时候,父子两个去江村的山谷旅行过。那天,在一家民宿店里,爸爸曾对儿子说道:
“根洙啊,爸爸对你也没有什么奢求,只要你身体健健康康的就好,明白吗?”
“我明白,老爸也要身体健康。”
“生活中,谁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一定要记着今天老爸说的话,OK?”
“那么说这里就是只有我和老爸知道的秘密场所了?”
“对,儿子,这里就是只有我们俩知道的秘密场所。”
爸爸刚刚走进民宿店,就发现儿子正在一个角落里狼吞虎咽地吃着拉面。
“爸爸……”
“带钱了吗?”
“嗯……”
爸爸走过去,与根洙坐在一起吃起拉面来。这天晚上,两人安静地交谈了许多许多。
“对不起,爸爸打你了。”
“不,是我错了……”
“我再不会那么做了。”
“我也再不会那么做了。”
夜空,一颗流星划过。
词典中对“秘密”一词是这样定义的:不泄露给他人的事情或一定不让他人知道的事情。
当秘密被共享时,人们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格外亲密。因为共享了一定不让他人知道的事情,两个人才会紧紧凝聚在一起。人是需要通过沟通交流才能生存的动物。如果在一起没有什么可以交流,两个人在一起就会感到尴尬,但如果能将自己的心事与另一个人分享,经常见面交流,两个人自然也会变得越来越亲密。
所以,相爱的人共享秘密、共享秘密的人最终相爱,都是真情的一种体现。爱与秘密的关系,就像上面说的一样。
与孩子发掘一个只有两个人知道的秘密场所怎么样?大家是否还有小时候与朋友在约定的秘密场所一起玩耍的记忆呢?
我跟自己的孩子做了这样一个约定:
“如果战争爆发,我们变成了离散家庭,我们就在战争结束一周后的上午10点在我们约定的秘密场所见面吧。”那么,属于我们的秘密场所又在哪儿呢?
嘘——
这是一个小秘密。
……
我是一个比较注重培养孩子艺术细胞的家长,所以当我翻到书中关于“周末创意生活”的那几章时,简直是惊喜连连。很多人会把小学阶段的教育等同于题海战术,这本书却大力提倡“生活即课堂”。它提供了一系列低成本、高趣味性的亲子艺术活动,比如如何利用废弃的纸箱创作一个家庭剧场,或者如何一起用自然界的材料制作四季主题的拼贴画。这些活动的设计非常巧妙,它们不仅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大量高质量的、不受打扰的亲子相处时间。这种“共同创造”的经历,远比单纯地报一个昂贵的兴趣班要有效得多,它建立的是一种基于共同兴趣的深厚情感联结。书中对于如何捕捉和记录这些“高光时刻”也有独到的见解,作者建议家长建立一个“闪光点档案”,专门记录孩子在非学术领域取得的微小进步和闪光瞬间,这极大地鼓舞了孩子,让他们明白了“优秀”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而不是只有分数这一根标尺。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充满生活气息的封面设计,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很亲切,就像是作者坐在你对面,拉着你聊家常一样。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说教指南,结果翻开目录,才发现内容真是五花八门,涵盖了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到更深层次的情感沟通,几乎把小学六年这个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所有“小插曲”都考虑进去了。比如,书中提到如何和孩子一起策划一次“家庭寻宝活动”,这个点子真是太棒了,它不仅仅是玩闹,更是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她没有堆砌那些高深的理论,而是直接给出了可操作的步骤和实例。我记得其中一个章节讲到如何引导孩子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没有采取“批评教育”,而是提供了一个情景模拟的对话脚本,让我这个平时束手无策的家长茅塞顿开。读完这部分,我立刻尝试在孩子遇到类似问题时用那种方式去引导,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孩子似乎更愿意敞开心扉了。这本书的文字流畅自然,丝毫没有那种刻板的教育腔调,读起来就像是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交流育儿心得,让人感到踏实又充满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十分用心,大开本,字体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服,即便是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也不会觉得吃力。我特别留意了书中那些关于“时间管理”和“自我驱动力培养”的部分。六年级,孩子面临着小升初的压力,学习任务陡增,家长常常会焦虑,担心孩子跟不上节奏。这本书并没有简单地给出“制定计划表”这种老生常谈的建议,而是着重探讨了“为什么孩子不愿意遵守计划”的内在心理因素。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即“将任务可视化和游戏化”。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他们家是如何用一个“能量积攒系统”来激励孩子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的,每次完成一项有难度的任务,就能点亮一个“能量水晶”,累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兑换一个家庭亲子时间,这种“延迟满足”的训练,对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长远规划能力,简直是立竿见影。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在于,它提供的是一套“思维工具箱”,而不是一套“死板的教条”,它教会我们如何去理解孩子在快速成长期所面临的心理变化,让我们能够更智慧地去应对那些突如其来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专家腔”,读起来感觉就像是邻居家那位总是把孩子教育得井井有条的阿姨分享的经验。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电子产品使用”这个敏感话题时的平衡感。她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禁用”策略,而是倡导一种“有意识地使用”和“共同制定边界”。书中提供了一份家庭电子产品使用协议的模板,这份模板非常人性化,它考虑到孩子的社交需求和学习工具的实用性,设定了明确的“价值交换”原则,比如,只有完成了当天的阅读目标,才可以解锁特定时长的娱乐时间。这种基于契约精神的引导,远比家长苦口婆心的劝导要奏效得多,孩子会觉得自己是规则的制定者之一,从而更愿意遵守。此外,作者还分享了如何引导孩子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深度学习的几个实用小技巧,比如如何甄选优质的科普视频和在线互动课程,这对于处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家长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的宝贵指引。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爱”与“规则”编织成了一张密不可分的网。很多家长在面对六年级孩子日益强烈的独立意识时,要么溺爱放手,要么过度控制,两极分化严重。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中间地带的哲学指导。它非常清晰地阐述了“放手”不等于“撒手不管”,而是要学会“退后一步,观察和等待”。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尊重孩子的秘密空间”的那一部分论述,作者建议家长在不侵犯安全底线的前提下,要学会克制自己“窥探”的冲动,去信任孩子有能力处理自己的“小世界”。这种信任的建立,是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基石。全书的叙事结构非常清晰,每一章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配有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工具总结,让人可以随时翻阅,找到对应当前困扰的解决方案。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孩子推着走的“救火队员”,而是成为了一个更沉着、更懂得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引路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