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画外”系列·画里画外:轻松学英语惯用语(上)

“画里画外”系列·画里画外:轻松学英语惯用语(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Rosalind Fergusson 著
图书标签:
  • 英语学习
  • 惯用语
  • 英语口语
  • 英语词汇
  • 英语语法
  • 英语教材
  • 趣味英语
  • 英语提升
  • 英语入门
  • 画里画外系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13548427
版次:1
商品编码:11507326
品牌:外研社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画里画外”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5
正文语种:英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画里画外”系列采用左页知识讲解、右页四格漫画的形式,知识讲解简练易懂,四格漫画轻松幽默。  本系列作者均为英国资深教师和教材编写者,保证了例句和故事语言的准确和实用。  “画里画外”创造了地道、轻松的语言环境,让学习者在语法、词汇、口语表达等方面得到整体提升。

内容简介

  《“画里画外”系列·画里画外:轻松学英语惯用语(上)》精选常用惯用语,采用对开页的编排形式,左页介绍一条惯用语,并给出例句体现实际用法。右页为四格漫画形式,内容幽默风趣,为惯用语提供常用的情景。《“画里画外”系列·画里画外:轻松学英语惯用语(上)》既可阅读,又可查阅,可帮助学习者轻松掌握惯用语,提高口语和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

  罗莎琳德·弗格森(Rosalind Fergusson),英国人,为资深英语老师,有25年编写英语学习书籍的经验。著作包括Chambers School Spelling (2003), Cassell Dictionary of English Idioms (1999), Macmillan Guide toEnglish Grammar (1988)等。

内页插图

目录

1 add insult to injury 雪上加霜2 the apple of someone's eye 掌上明珠3 as a matter of fact 事实上4 as blind as a bat 视力极差5 as good as gold 很乖6 as light as a feather 很轻7 as pretty as a picture 美丽如画8 as white as a sheet 脸色煞白9 at a loose end 无事可做10 at the top of your voice 扯开嗓门11 beat about the bush 转弯抹角12 beat someone hollow 大获全胜13 beggars can't be choosers乞丐没法挑肥拣瘦14 bend over backwards 竭尽全力15 be seeing things 产生幻觉16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两全其美17 bite off more than you can chew 不自量力18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 害群之马19 burn the midnight oil 熬夜20 catch someone red-handed 当场抓住21 come rain or shine 风雨无阻22 crocodile tears 假慈悲23 daylight robbery 漫天要价24 do a roaring trade 产品大卖25 do someone a power of good 大有好处26 do the trick 奏效27 donkey work 苦差28 donkey’s years 很久29 draw the line 拒绝30 easier said than done 知易行难31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黑暗中总有一线光明32 fight a losing battle 打一场无望取胜的仗33 follow in someone’s footsteps 效仿某人34 follow suit 跟着做35 forty winks 小睡片刻36 frighten someone out of their wits吓坏某人37 get cold feet 临阵退缩38 go out like a light 很快入睡39 go out of your way 想尽办法40 green with envy 非常嫉妒41 have second thoughts 改变主意42 have the last laugh 取得最后胜利43 hold the fort 代管44 in the nick of time 在紧要关头45 it is all Greek to me 一窍不通46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与邻居攀比47 kick yourself 后悔莫及48 know somewhere like the back of your hand了如指掌49 last but not least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50 leave no stone unturned 千方百计51 left, right and centre 到处52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泄露秘密53 like a bat out of hell 迅速地54 like a red rag to a bull 激起人怒火的事物55 like looking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大海捞针56 listen with half an ear漫不经心地听……
《指点江山:世界史上的关键转折点》 一部深度剖析人类文明演进脉络的宏大史诗 内容简介 本书《指点江山:世界史上的关键转折点》并非一部传统意义上的通史编年录,而是一部聚焦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那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奇点时刻”的专题研究。作者以锐利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史学功底,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准撷取出二十个最具影响力的转折点,深入剖析它们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对后世产生的不可逆转的影响。我们试图揭示,历史并非一条平滑的直线,而是由无数次关键选择和突发事件共同编织而成的复杂网络。 全书结构严谨,分为四大篇章,层层递进,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亲历那些塑造了我们今日世界的关键瞬间。 --- 第一篇:文明的曙光与地理的定型(远古至公元前500年) 本篇关注人类文明从蒙昧走向自觉的起点,特别是地理环境如何为不同文明的诞生设定了初始轨迹。 第一章:美索不达米亚的泥板与水权的博弈 详细探讨了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水系如何催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重点分析了汉谟拉比法典的诞生,它不仅是法律的雏形,更是社会权力结构和阶级分化的明确界限。我们将深入研究早期灌溉系统的管理模式,如何塑造了集权官僚体系的雏形,以及早期文字(楔形文字)对知识传播和统治巩固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章:尼罗河的馈赠与法老的永恒秩序 考察古埃及文明在地理上的孤立性如何保证了其长期稳定的发展。本书不满足于对金字塔的宏伟赞叹,而是侧重于分析“神权政治”的运作机制。我们探究了太阳历的精确性如何服务于农业和宗教,以及这种对“永恒”和“来世”的极致追求,如何固化了社会等级,并最终阻碍了其内部变革的动力。 第三章:雅利安人的迁徙与印度河谷的隐秘遗产 分析了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衰落的谜团,及其与雅利安人吠陀文化的融合过程。重点剖析了种姓制度(Varna System)的形成,这种基于血缘和职业的社会分层,如何在数千年间深刻地影响了南亚次大陆的社会活力与政治形态。 第四章:轴心时代的前夜:地中海沿岸的商业萌芽 聚焦于腓尼基人如何打破了内陆文明的壁垒,通过海上贸易建立起跨区域的交流网络。本书认为,腓尼基字母的发明是信息传播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它为后来的希腊字母系统奠定了基础,极大地降低了识字门槛,是思想解放的物质前提。 --- 第二篇:轴心时代的思想风暴与帝国的兴衰(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 本篇聚焦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性的思想觉醒期,以及早期大帝国的建立与崩溃。 第五章:雅典民主的悖论:自由与排他的辩证统一 深入剖析了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城邦民主制。我们不仅赞扬其公民参与精神,更着重分析了其内在的矛盾性:奴隶制和女性被完全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这种“有限的自由”是如何激发了哲学、戏剧和辩论的空前繁荣,并最终导致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毁灭性结局。 第六章:秦汉帝国的统一:中央集权的技术突破 着重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一系列“标准化”措施(文字、度量衡、车轨),这些措施是构建超大规模、多民族帝国的技术蓝图。我们研究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历史必然性,以及董仲舒将儒家思想“国家化”的过程,这是中国政治结构维持两千年的关键思想支柱。 第七章:丝绸之路的开辟:商品、疾病与信仰的第一次全球化 本书将丝绸之路视为早期全球化的原型。详细描绘了张骞出使西域不仅是政治军事的布局,更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催化剂。分析了香料、丝绸的贸易路线如何塑造了中亚绿洲国家的兴衰,以及佛教东传对中国文化结构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八章:罗马法的遗产:从共和到帝国的法律逻辑 罗马帝国留下的最持久遗产是其法律体系。本书重点分析《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法典》的发展脉络,探讨了罗马法中关于“私有财产神圣性”和“契约精神”的构建,这些概念如何渗透到后世西方法律体系的核心。 第九章:基督教的“逆袭”:从地下教派到帝国国教 探讨了基督教如何在罗马帝国衰落的大背景下,通过其强大的社区组织能力、对底层民众的吸引力,以及君士坦丁大帝的“米兰敕令”,完成了从边缘信仰到官方意识形态的转变。分析了这种宗教转型对西方世界后续政治权力和文化认同的重塑作用。 --- 第三篇:中世纪的转型与新世界的形成(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 本篇关注古典文明的碎片如何重组成新的社会形态,以及东西方文明的再次分流与交汇。 第十章:伊斯兰世界的兴起:跨越沙漠的知识整合 详述了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以及随后阿拉伯帝国的军事扩张。本书强调,早期伊斯兰文明的转折点不在于征服本身,而在于其对希腊、波斯和印度科学遗产的系统性继承、翻译和发展,特别是在代数学、医学和天文学上的突破。 第十一章:唐宋变革:技术创新驱动的社会结构重塑 聚焦于中国在宋代的技术飞跃——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大规模应用。这些技术革命如何催生了新的商业阶层(士绅),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并使得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第十二章:拜占庭的坚守与西欧的碎片化 对比了东西罗马帝国在五世纪后的不同命运。分析了查士丁尼法典的整理工作对保存古典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拜占庭帝国在东西方冲突中充当的“缓冲带”角色,这间接保护了尚未成熟的西欧免受早期穆斯林势力的全面冲击。 第十三章: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土地、效忠与地方权力 考察查理曼帝国解体后,欧洲如何进入一个以土地为基础,以个人效忠链条为纽带的政治结构。分析了庄园制度(Manorialism)的经济基础,以及这种极度分散的权力结构如何孕育了未来王权复兴的基础——地方贵族的独立性。 第十四章:黑死病:人口结构剧变与中世纪的终结 探讨了十四世纪黑死病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剧烈冲击。人口的骤减如何削弱了农奴对领主的依赖,提高了剩余劳动力的议价能力,从而为后来的雇佣劳动制和工资体系的建立奠定了人口学基础。 --- 第四篇:全球化的加速与现代世界的奠基(公元1500年至今) 本篇关注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文明碰撞,以及科学理性如何成为现代社会的主导力量。 第十五章:航海时代的开启:大西洋贸易的“哥伦布交换” 本书将哥伦布发现美洲视为一次生态灾难与经济革命的混合体。详细分析了新旧大陆间物种(玉米、马铃薯、烟草、天花)的交换,如何永久性地改变了全球人口分布、饮食结构和农业生产力。 第十六章:宗教改革的政治逻辑:个人信仰与世俗权力 不仅仅是神学争论,马丁·路德的教义挑战被视为对教皇权威的政治反叛。分析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如何确立了现代主权国家(Nation-State)的法律基础,标志着欧洲政治权力从普世教会向世俗君主制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第十七章:科学革命的范式转移:伽利略到牛顿 聚焦于科学思维从“目的论”向“机械论”的转变。通过对牛顿《原理》的分析,展示了数学化、实验化的方法论如何成为理解和改造世界的首要工具,为启蒙运动奠定了认知基础。 第十八章:启蒙运动:理性、权利与社会契约的重构 剖析了洛克、卢梭等思想家如何系统性地挑战君权神授的合法性,构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如何直接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行动纲领。 第十九章:工业革命的蒸汽与钢铁:生产力的爆炸 分析了英国煤炭、铁矿资源与技术创新(珍妮纺纱机、瓦特蒸汽机)的完美结合,如何引发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生产力飞跃。重点讨论了工厂制度的出现如何重塑了家庭结构、城市面貌和阶级关系。 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层根源与冷战的结构性矛盾 将两次世界大战视为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内部的结构性冲突的爆发。分析了凡尔赛体系的内在缺陷,以及雅尔塔体系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划分势力范围,催生了意识形态对立主导的“长期和平”与“局部热战”并存的冷战格局。 --- 结语:历史的启示与未来的不确定性 本书在结尾处没有提供简单的结论,而是引导读者思考,在当前的技术加速、全球互联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正处于何种新的“转折点”上?历史的经验是否能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伦理和全球治理的挑战提供有效的参照系? 《指点江山》旨在提供一种“高分辨率”的历史视野,让读者不再满足于对事件的简单叙述,而是深入探究那些决定命运的关键决策背后的逻辑、结构与偶然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定价相对适中,考虑到它作为一本辅助学习材料的定位,我觉得物有所值。我比较注重学习资源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很多市面上的惯用语书籍,收录的可能是一些过时的表达,或者过于书面化,在日常交流中根本用不上。我希望这本“画里画外”系列能紧跟当代英语的脉搏,收录一些当下非常流行的俚语和习语。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有足够的篇幅来解释这些惯用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和细微的语境差异。举个例子,“break a leg”和“good luck”虽然意思相近,但在什么场合用,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英语母语者朋友一样,手把手地告诉我这些微妙之处,那我就赚大了。我更看重的是深度解析而非数量堆砌。如果内容能够做到兼顾趣味性与学术严谨性,那它绝对是值得我反复翻阅的工具书。

评分

作为一名注重学习成果的读者,我非常关注配套资源的质量。一本好的语言学习书,现在很少是孤立存在的。我希望“画里画外”这个系列能提供一些额外的数字化支持,比如配套的音频资源,让我可以听听这些惯用语在标准发音下的语调和节奏,这对模仿和跟读至关重要。毕竟,很多惯用语的韵律感和连读方式,只看文字是体会不出来的。如果能有一个App或者链接,提供这些音频内容,甚至是一些简单的互动练习,那就太超值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摆在书架上的书,而是能融入我日常碎片化学习时间的一个多媒体学习工具。如果它能做到声音、文字、语境的完美结合,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远超其本身的价格。我希望它能真正成为我提升英语“语感”的利器。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抓人眼球了,色彩搭配既鲜明又不失稳重,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材。我一直觉得学语言最怕的就是枯燥,尤其是那些动辄几百条的词汇表,看两眼就想打瞌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个“画里画外”的系列名是不是暗示了它会用更生动的方式来呈现内容呢?我很期待它能跳脱出传统语法书的窠臼,毕竟,我们学惯用语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英语听起来更地道、更自然吗?如果只是死记硬背,那跟机器人说话有什么区别?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情景化的解读,比如某个惯用语在美剧里是怎么用的,或者在商务邮件里出现时该如何得体地应对。如果它能做到这一点,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像是提供了一把打开地道英语世界的钥匙。我希望它在排版上也能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体验,字体大小适中,留白充分,读起来不会有压迫感。总而言之,第一印象非常棒,充满了学习的动力。

评分

从我个人的学习习惯来看,我偏爱那些结构清晰、逻辑性强的书籍。我希望这本书在编排上能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许是按照主题分类,比如“职场交流类习语”、“表达情绪类习语”等等。这样,我就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学习重点和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去阅读和吸收。我特别反感那种把所有内容混杂在一起,缺乏脉络的书籍,读起来会让人感到非常混乱,效率极低。另外,如果这本书能够在每个惯用语的讲解后,提供一个简短的“文化小贴士”或者“常见误区提醒”,那就更完美了。这能帮助我们避免那些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障碍。总而言之,我期待的不是一本被动的知识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引导我思考和实践的学习伙伴,它的组织架构必须是服务于读者的学习效率的。

评分

我是一个对学习方法论很挑剔的人。传统的“英汉对照,例句一堆”的模式对我已经失效了。我需要的是一套能够真正帮助我内化这些表达的系统。我希望这本书在结构设计上能有所创新,也许是通过一些对比性的练习,或者让读者自己去构建情景。比如,它是否提供了一些自我测试的小环节,让我能在学完一组惯用语后,立刻检验自己是否真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了它们?如果它能引导我从“知道”到“会用”的转变,那就太棒了。毕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流,而不是考试。我对那些空泛的总结不感兴趣,我更喜欢看到清晰的、可操作的学习路径。如果这本书能告诉我,学习完这部分内容后,我应该去尝试在哪些场景下使用这些新学的表达,那它就完成了从“书本”到“工具”的升华。

评分

《“画里画外”系列·画里画外:轻松学英语惯用语(上)》精选常用惯用语,采用对开页的编排形式,左页介绍一条惯用语,并给出例句体现实际用法。右页为四格漫画形式,内容幽默风趣,为惯用语提供常用的情景。《“画里画外”系列·画里画外:轻松学英语惯用语(上)》既可阅读,又可查阅,可帮助学习者轻松掌握惯用语,提高口语和阅读能力。

评分

内容还不错,插图也很受孩子喜欢

评分

书非常有趣,可惜全套只有十本,

评分

都表示“同意”,用法有什么不同?“不同意”又该怎么表达?是否及物?快来《“画里画外”系列·画里画外:轻松学英语短语动词(上)》寻找答案吧!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书好,京东不错,还来。

评分

给孩子买的一套10本,他很喜欢!简直愛不释手,从中学到不少知识!

评分

不愧是大家之作,非常完美!塑封,精装,太满意了,值得推荐!

评分

很不错的书,孩子喜欢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