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时代,正是美国崛起的时代。摩根家族推动了美国的崛起,而美国的崛起也为摩根家族提供的腾飞的契机。摩根家族经历了一次次危机,又一次次安然度过危机,并在危机中迅速强大起来,它一次次拯救美国经济,却一次次遭人诟病,但它从不解释。方向苹著的《华尔街的拿破仑(摩根家族传)》为读者揭开了摩根家族的神秘面纱。
摩根家族被称为“金融世家”、“华尔街的朱庇特”、“金融界的拿破仑”,甚至“美国无形的政府”,可以说,今后全世界可能再也不会有哪家银行能像摩根财团那样强大,那样神秘和富有。它的成功,是华尔街成功的缩影。方向苹著的《华尔街的拿破仑(摩根家族传)》以详实的资料、流畅的笔法和精到的点评,为你全面解开这个号称“华尔街拿破仑”的摩根家族发家史、成长史和衰落史,透露了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人生智慧,揭示了摩根家族强大、富有的秘籍,可以使你从中汲取商业经营智慧。
方向苹,经济学硕士,媒体人,财经作家,现居北京,多年来研究和创作财经名人传记,曾在多家知名企业从事投资管理工作,撰写《不一样的性格色彩》等书。
第一章 遥远的l838年,俱乐部式的融资银行
创始人皮博迪的选择
英雄出少年
神圣的使命
类似俱乐部的商号
波折的财富积累
一次神秘的召见
“慷慨”的吝啬鬼
第二章 一个提议,十年的承诺
多事之秋
在逆风中前进
独具远见的投资
第三章 继承美国银行,更名J.s.摩根公司
摩根时代拉开序幕
家族往事
这是一次冒险
“他”是一个冒险家
J.P.摩根公司的前身
第四章 假如上帝要融资,他也要找摩根士丹利
迫不得已的分家
含着金汤匙而生
高贵血统的完美开局
要做就做到最好
兄弟连心,其利断金
创造神话
成就霸主之位
第五章 铁路之战,皮尔庞特的进击
奥萨铁路是我的
当机遇来敲门
中央铁路与摩根铁路
皮尔庞特?摩根的思考
双赢才是上策
听摩根的
荣升“铁路大王”
第六章 华尔街的拿破仑,三代美国总统为其打工
虎口夺食
战后绿钞大贬值
“金本位”之战
相信爱迪生
称霸华尔街
形的力量
第七章 煤铁联合,称霸美国钢铁业
向钢铁业进军
心动不如行动
一山难容二虎
钢铁“巨霸”
第八章 金融危机中的皮尔庞特,忙碌的岁月
1873年的恐慌
危机与机遇并存
名利双收
1007年的灾难
旁观还是拯救
恐慌来临
形势好转了吗
一个人拯救世界
第九章 战争中的财富,摩根家族的鼎盛时代
人生第一桶金
大发“国难财”
包销法国国债,成立辛迪加
“援助”墨西哥和阿根廷
一战前的英帝国
战争开始了
成为世界的债主
第十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家族也会分裂
罗斯福向摩根开战
疯狂的二十年代
真正的贵族
经济大萧条
剑指银行界
问罪摩根财团
强行被拆分
第十一章 家族色彩淡化与未来
家族色彩淡化
逐渐没落的“贵族”
风骨犹存
蛇吞象,东山再起
重整旗鼓,再创辉煌
越来越不“摩根”
光芒正在湮灭
今日摩根财团
附 九封摩根信札
第一封 学习中的成长
第二封 成长中的企业家
第三封 信念的力量
第四封 最需要计较的投资:婚姻
第五封 赚钱不等于冒险
第六封 金钱的作用
第七封 信用的宝贵
第八封 愉快地与银行合作
第九封 发挥自己的能力吧
蛇吞象,东山再起
一艘大船能否航行得更远,关键就在于掌舵者是否出色。虽然摩根公司的境况越来越不乐观,不过足够幸运的是,在摩根公司这段最黯淡、最艰难的岁月中,恰逢遇上了一位卓尔不群、十分有魄力的掌舵者亨利·亚历山大。这是一位富有智慧和才华的银行家,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摩根公司逐渐渡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甚至俨然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亨利·亚历山大是位非常出色的银行家,在纽约华尔街向来享有盛名。多年的商场生涯,使得他深谙斡旋博弈之术,非常懂得张扬与隐忍的平衡技巧,这在财大气粗的华尔街并不多见。当然,他的这些优点也给摩根公司带来了很多利益,例如,在他的斡旋下,以十分优惠的价格拿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旧楼;同时,在他的努力下,摩根公司与白宫的关系也得以缓和。事实上,亨利·亚历山大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虽然口口声声声称不与其他银行合并,但在私底下却在精心策划一场惊人合并大案。
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距离的,即使摩根公司对合并一事非常排斥,但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也不得不选择这条路。只是就算是合并,摩根公司也要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公司为合并对象。之所以拒绝大通银行的合并请求,主要还是因为大通银行的财力雄厚,而且与摩根公司的经营模式和风格相去甚远,因此,并不是特别好的合作对象。相比之下,反倒是位于纽约百老汇大街140号的担保信托公司比较合适,因为这家公司不仅实力不错,而且和摩根公司也比较志同道合,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其实这家担保信托公司和摩根公司也渊源颇深。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两者就是行业之间的盟友,摩根公司曾帮助担保信托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合并,并最终顺利将其打造成了当时美国最大的信托公司,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谓十分深厚。同时,这么多年以来,摩根公司的合伙人也一直在该公司担任着董事一职,甚至摩根公司的托马斯·拉蒙特还担任过其执行委员会的主席。也正因如此,担保信托公司才与摩根公司有诸多的共同点,可以说,两者之间有着历史的传承性和天然的接近性。
当然,两者之间除了共同点外,也存在着差异。其区别就在于担保信托公司比摩根公司要开明得多,它不像摩根公司那么顽固、那么守旧,而是在不放弃传统的同时,也不排斥新兴的行业游戏规则。正是由于担保信托公司的开明及灵活应变,才使得它在新时代、新环境中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其中它最令人艳羡的就是批发业务。在这一领域,它拥有着众多优质客户资源。毫不夸张地说,美国排名前100名的大公司几乎都是担保信托公司的客户,可谓行业内的个中翘楚。
但是,对于担保信托公司来说,还有一件事却不是那么尽如人意,那便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并不是那么受欢迎。这位董事长名叫卢瑟·克利夫兰,此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派银行家,具有很强的权力欲望,喜欢玩弄权术,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独裁者面孔,试图以个人意愿操控整个公司。然而,这位董事长的能力却很平庸,根本不足以担当此重任,于是,造成的结果就是注重个人权威多于公司利益,在整个公司中并不得民心。不仅如此,卢瑟·克利夫兰的不良形象还对公司的担保业务产生了影响,因此,担保信托公司的董事们一直以来对董事长都颇有怨言,而这种不满也最终在1958年爆发。
事情是这样的,到1958年的时候,担保信托公司的全体员工对卢瑟·克利夫兰的不满达到了一个高峰,于是他们计划在华尔街寻找一家比较靠得住的银行,然后希望借助公司合并将克利夫兰赶出去。这个时候,正值华尔街银行合并浪潮之际,物色一家怎样的银行作为其合作伙伴成为了重中之重。其实这个选择对于担保信托公司来说,早已经有了理想对象,那便是摩根公司是最佳选择。的确,摩根公司在担保信托公司员工的心目中,一直都有着无比高大的形象,甚至即使是最普通的一名小职员,也认为摩根公司最为合适,这名小职员这样说道:“我们曾认为摩根公司是一家不错的银行,只是由于它的贷款限额,在参与大笔贷款时,只能占一小部分,正因如此,摩根公司对此非常担心,而我们担保信托公司则可以弥补它的这一缺憾!”
于是,担保信托公司的董事们开始频繁拜访摩根公司,那么,摩根公司的态度会如何呢?会一口回绝吗?要知道,摩根公司的董事长亨利·亚历山大不久前才曾经信誓旦旦地说道:“摩根公司永远不与人合并。”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对于这桩送上门来的交易,亨利·亚历山大并没有像之前那样毫不留余地轻易拒绝。
因为这是一个很具有商业头脑的领导者,他经过仔细研究后,认为摩根公司与其合并其实是一个双赢的局面:首先,两家公司在气质上比较接近,有很多历史渊源;其次,担保信托公司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公司,因为担保信托公司在公共事业和铁路方面实力不俗,拥有不少大公司大客户,比如美国运通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及国际商用电器公司;最后,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两家公司合并,的确还可以优势互补,譬如美国钢铁公司是摩根公司的大客户,而伯利恒钢铁公司则在担保信托公司拥有账户。同样,摩根公司在西欧和美国西部声名斐然,而东欧和美国西南部则是担保信托公司的根据地。正是出于以上这些因素的考虑,使得亨利·亚历山大最终对两家公司的合并动了心。
然而,虽然两家公司都有了合并意向,但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一方面,担保信托公司要求在合并之后的新公司中占据主导地位,最好在公司名称上体现为担保—摩根之类的;另一方面,摩根公司董事长亨利·亚历山大当然不能接受。不过,这件事情很快就迎刃而解了,因为担保信托公司对其董事长克利夫兰实在是忍无可忍。为了将这位失去人心、令人讨厌的董事长给赶出公司,担保信托公司最终不得不首先做出了让步妥协。1958年12月,两家公司共同宣布进入合并流程。4个月后,摩根担保银行正式成立,新公司地址就在纽约百老汇大街140号。
从公司名称上就能发现,在合并之后的新公司中,摩根公司占据着领导地位。而新公司的董事长自然是非亨利·亚历山大莫属。不仅如此,两位副董事长也是由摩根公司的高层担任,而担保信托公司则只有一名董事保住了地位。如果要问那位不得人心的卢瑟·克利夫兰董事长去了哪里?他自然是悻悻地离开了。自此,摩根公司彻底完成了合并。在这次合并中,摩根公司与一家四倍于己的公司合并,并且最终掌握了主导权,可谓是一次名副其实的“蛇吞象”。此消息一经传出,华尔街一片哗然,人们已隐隐感觉到,摩根公司东山再起的脚步似乎已经无法阻挡了。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真是让我耳目一新,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历史读物那样,按照时间顺序一本正经地梳理事件,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加跳跃和碎片化的手法。它可能会突然从某个家族成员的童年回忆切入,然后又迅速转到一场激烈的商业谈判,再到另一个时代某个重要决策的背景分析。这种叙事方式虽然需要读者保持一定的专注度,但却非常有效地营造了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时代,亲历着这一切。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它不仅仅是记录了人物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深入探讨了他们为什么这么做。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动机、挣扎、以及内心的纠结,都被作者毫不保留地展现出来。这让书中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和真实,也让我更容易理解他们在历史洪流中的选择和命运。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史诗,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幅独立的画卷,而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则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它让我看到了历史事件的多重面向,以及个人选择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在历史转折点上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和家族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就像是历史舞台上的幕后操盘手,他们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改变历史的走向。我猜想,这本书应该会深入探讨这一点。我希望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财富积累,而是能够揭示这些家族在关键的历史时刻,是如何运用他们的智慧、资源和影响力,去影响国家政策、推动社会变革,甚至是塑造国际格局的。我很好奇,他们是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他们的决策背后,是否存在着某种超越物质层面的追求?例如,是否会有关于他们如何支持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或者参与慈善事业的篇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这些金融巨头们更为宏大的一面,他们不仅仅是逐利的商人,更是那个时代精神的塑造者和引领者。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权力”和“责任”这两个词有更深刻的理解,它们是如何被运用,又将如何塑造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时代的命运。
评分我最近刚读完一本关于某个伟大家族的传记,虽然它并非我一开始想象的那样,但却意外地给了我不少启发。我原本以为会看到很多关于商业帝国建立的细节,比如某笔巨额交易是如何达成的,或者某个创新是如何诞生的。但实际上,这本书更多地聚焦在家族成员的个人成长和性格塑造上。它细致地描绘了他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面临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最终影响了他们的事业和家族的走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某个后辈如何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领导者,其中经历的挫折、自我怀疑,以及最终如何克服困难,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任何一个辉煌的成就背后,都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坚韧和对自我的不断反思。它不仅仅是一部家族史,更像是一部关于成长、责任和传承的深刻寓言。我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做生意,更是如何成为一个人,如何在一个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它提醒我,任何宏伟的目标,都始于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对内心的坚定。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我的,那种略带复古的铜版纸质感,搭配着一幅描绘着宏伟建筑和模糊人影的插画,立刻就勾起了我对那个时代金融巨头的遐想。我猜想,它可能会讲述一段波澜壮阔的财富史,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名字,他们的智慧、野心、以及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捕捉机遇,甚至创造机遇。我特别期待看到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那些影响深远的商业决策,比如是如何在危机中站稳脚跟,又如何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在市场波动中寻找到新的增长点。同时,我也很好奇,在那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环境下,这些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维系的?他们是如何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和商业精神的?会不会有关于家族内部斗争、权力交接的故事?毕竟,任何一个庞大的家族,都少不了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和情感纠葛。而且,我一直对历史上的金融体系和运作模式很感兴趣,这本书如果能揭示一些当时的金融工具、交易规则,甚至是幕后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那就更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佳作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和事件堆砌,而是能够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金融世界的脉搏,以及那些决定时代走向的关键力量。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历史的进程并非是偶然的,而是由无数个细小的选择和无数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体汇聚而成的。我之前总以为,那些伟大的成就都源于一些天才般的灵光一闪,或者是一些惊天动地的事件。然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很多时候,成就来自于日复一日的坚持,来自于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来自于对每一次可能性的不放过。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那些“小人物”的描绘,那些在伟大人物身边默默付出,却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助手、幕僚,甚至是竞争对手。他们的存在,使得整个历史画卷更加丰富和完整。这本书并没有刻意去塑造某个“完美”的英雄形象,而是展现了人物的多面性,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他们的成功和失败,都如此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让我觉得,历史是可以被理解的,而那些伟大的人物,也并非遥不可及的神祇,而是与我们一样,会犯错、会迷茫,但却依然会努力前行的人。它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即使我们力量微小,但每一个人的努力和选择,都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评分多了解一点金融的知识,从摩根帝国开始吧
评分还好吧,第一次购买此类的书。
评分还还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不错!!!!!!!!!
评分还还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还好吧,第一次购买此类的书。
评分书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好 十分好 特别好 各种好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