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吉祥文字,200余幅珍贵图片
领会亚洲文字背后蕴藏的深厚内涵
展现设计大师森罗万象的设计视野
《文字的力与美》是杉浦康平多年深入研究、剖析亚洲各国文字的成果,其中又以汉字为全书的中心。全书根据文字装饰品的用途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甘露文字、穿着文字、头戴文字,运送文字以及文字与生活。
杉浦康平列举了大量饶富趣味的代表性文字,结合亚洲各地的风俗民情,以简明易懂的文字述说背后蕴藏的意义。此外,作者还为本书精心挑选了众多罕见的图片,尝试将他多年来深刻感受到的文字的力与美,更直观地传递给所有读者朋友。
著者:杉浦康平,1932年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系,神户艺术工科大学名誉教授。活跃于海报设计、书籍设计、图表设计、展览会策划等领域。20世纪70年代起致力于东西方设计思想的结合,创出许多作品,被誉为亚洲图像研究第一人。
1955年获“日本宣传美术会奖”,1982年获“文化厅艺术选奖新人奖”,1997年获“每日艺术奖”、“紫绶褒章”。编著《亚洲的宇宙观》《亚洲的图像世界》《造型的诞生》《生命树·花宇宙》《吞下宇宙》《叩响宇宙》,对谈集《亚洲的书籍?文字?设计》,集结杂志设计作品集《疾风迅雷》等。
译者:
庄伯和,1947年出生于台湾高雄市,祖籍福建泉州。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毕业。早期从中国艺术史研究及绘画创作入手,后深入艺术造型之比较与民俗艺术文化、生活美学探讨等,并实际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与田野调查。曾任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董事等。
著有:《审美的趣味》《永远的童颜》《民俗美术探访录》《台湾民艺造型》《台湾传统工艺》《台湾民间吉祥图案》《厕所曼陀罗》等。译有:《亚洲的图像世界》(杉浦康平著)等。
一、甘露文字
“寿”字结仙果
祈愿生男的花文字
祈愿五福捧寿的香炉寿字
融入虚空的香烟祝词
挂香的“线寿”文字
?芳香文字
注满“福”的美酒文字
融合为一的对极文字
大瓮的“水”字
镇火文字
映写闪亮的“川”、流动的“水”
招来丰饶的“山水”文字画
静心枯山水之“心”字
反映净土的梵字池
二、穿着文字
显示宇宙循环的文字意匠
“圆寿”“卍”裹身的蒙古盛装
镶嵌大宇宙的道士绛衣
呼应“寿”“福”的民间服装
开在“小袖”上的烂漫樱花文
?附丽身上的诗歌情趣
龙纹头冠上的“福”字
山神的“招富”文字
头顶宇宙圣字
静与动,奇状头盔的祈愿梵字
新娘头冠的金“蝠”、银“福”文字
花簪的“福”“寿”文字
异境诱惑,栉之文字
韩国荷包的庆“寿”文字
四、运送文字
吉祥八宝“寿”文字
抗风文字
气魄射眼,大渔旗文字
一宵梦幻的灯笼文字
旗帜林立,勇猛的“山笠”文字
喜轿的“凤喜”文字
五、文字与生活
祝贺新婚的结饰文字
鹤龟结,注连绳的“寿”文字
喜庆风筝的“龙”文字
大空瑞祥,大黑天的“龟”文字
大黑与惠比寿的“龟 (黑)”、“鹤(朱)”文字
空中飞舞的风筝文字
睥睨八方的立体文字
供奉锻冶神,一心打造的铁文字
岩户神乐舞,“日·月”文字
高举“日·月”文字的祭礼道具
“三” “产” “山”,夸示灵力的山文字
砚中仙境,气韵生动的文字
寄宿天空的文字
盘中竞赛的象戏文字
祈求女儿幸福的“喜”“富”文字
水烟管的“喜”梦文字
生产金丹,葫芦宇宙的“寿”文字
精炼 “金丹”的长生不老文字
秘藏符咒力的破魔文字群
防风魔的房帐文字
音响音灭的祈祷文字
声音的层云谱
声明谱的“妙”“色”字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听起来有点“学院派”的书持保留态度的,总担心它会枯燥乏味,充斥着晦涩难懂的理论。然而,《文字的力与美》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的行文流畅得像是小溪流水,即便是阐述复杂的修辞手法,作者也能用非常生动鲜活的例子来佐证,读起来毫无压力。我记得其中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通过调整句子的长短变化来控制阅读节奏,那段描述简直是舞台灯光师在调度光束,时而急促,时而舒缓,将读者的情绪牢牢掌控。我甚至尝试着在自己的日常邮件和工作报告中运用了书中的一些小技巧,效果立竿见影,连同事都好奇我最近的文字怎么变得如此有感染力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实用性,它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高谈阔论,而是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中的“武功秘籍”。它成功地将晦涩的语言学知识,转化成了人人可及的艺术创作指南,实属难得。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本以为它会偏向于教人如何“华丽辞藻”,如何堆砌辞藻来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但阅读过半,我发现自己完全错了。《文字的力与美》的核心,恰恰在于追求“精准”与“克制”。作者花了很大篇幅来论证“删减的力量”,如何通过精妙的留白和必要的省略,反而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书中有一节关于“节奏感”的分析,作者竟然能将语言的节奏类比于音乐的节拍,甚至细致到分析连音和断音对句子情绪的影响,这种跨界的类比,既新颖又极其到位。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表达变得更加凝练、更有分量,不再是那种空洞的、追求字数上的丰满,而是追求密度上的高品质。它让我明白,文字的最高境界,不是炫技,而是不费力地抵达人心,这才是真正的“力与美”的体现。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感觉”的读者,很多书读完后,除了留下一些零碎的知识点,便再无回响。但《文字的力与美》给我的触动是结构性的。它像是一次彻底的“大脑重塑”,让我开始审视自己过去对语言的粗糙使用。书中对“语境依赖性”的论述尤其让我震撼,作者通过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达,揭示了文字背后深藏的思维定势。我以前总以为,只要把意思准确传达就足够了,但这本书告诉我,文字的美感和力量,恰恰在于那些“未说出口”的部分。读到最后,我甚至开始对路边广告牌上的标语、电影里的对白产生一种新的审视角度,总会下意识地去分析它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而不是另一个。这本书不只是教你写得更好,它实际上是拓宽了你的感知边界,让你对周围的世界多了一层更敏锐的解读滤镜。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坦白说,是极具品位的。内页的留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营造出一种沉静的氛围,非常适合深夜独坐时细读。内容方面,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探讨“逻辑与情感平衡”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老练的智慧。他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清晰地展示了逻辑骨架如何支撑情感的血肉,以及情感如何赋予逻辑以温度和生命力。书中引用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这些案例的选择精准而富有启发性,绝非信手拈来,而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范本”。对于那些想要深入研究文学批评或者从事专业写作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石,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听见”文字背后的潜台词。它教会你的,是一种深层次的倾听能力。
评分这本《文字的力与美》简直是文学爱好者的福音!初捧此书,就被它那厚实的质感和封面设计所吸引,那种墨香似乎透过纸张便已扑鼻而来。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由文字构筑的奇妙世界。作者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令人叹为观止,他不仅仅是在罗列辞藻,而是在雕刻思想。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意境”的探讨,那种抽丝剥茧的分析,让我对那些曾经只是“感觉良好”的段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书中解析了某位古典诗人在运用一个偏僻动词时所蕴含的深沉情感,那种细腻程度,简直如同把显微镜对准了语言的细胞结构。每一次翻阅,都有新的感悟,像是在品尝一坛陈年的老酒,初品是甘冽,回味却是悠长。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阅读材料,而是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咀嚼,方能体会其精髓。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写作有热情,或者仅仅是想提升自己表达能力的人,它会让你重新审视你每天都在使用的“工具”——文字,并发现其中蕴藏的无穷力量和令人心醉的美感。
评分内容不错!搞活动买的,划算,买了好多慢慢看!
评分值得读一读。活动满的很值,
评分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
评分书店就看过了,在京东买很便宜,送货也快,省了三分之一的价格,这次买这一堆书省了一百多
评分又开始囤书了~~一年一度屯书季~价格很合适,正在慢慢啃
评分书不错,赶上活动,价格很给力
评分作者很有灵感,对历史以来各种场合(仪式、徽章、纹身、服饰等)中文字的设计进行了考察,解析了文字的结构、设计,分享了其中所包含的典故和故事。可读性很强,且具有启发力~
评分挺好的~值得细细研究。满意活动购买的。
评分真的很不错,要好好利用,好好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