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心理和學習過程有彆於成人,一個成年人,學習得最好的時候,常常是靜靜地坐著傾聽的時候,或者自己看一本書。但對孩子而言,他們卻不能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心智活動或思維,他們更加適閤通過對事物進行實際操作的方式來學習,不管這些活動是搭積木、玩洋娃娃還是過傢傢。
讓孩子通過遊戲進行學習,比通過說教更容易接受,孩子為瞭扮演好某個角色,也許會努力控製自己的行為,自願地服從遊戲的某些規則。他們在遊戲中建立的現實夥伴關係和角色關係能為人際交往、剋服以自我為中心,以及自覺地按照社會行為規範約束自己等創造有利條件。本書就是基於孩子的心理發育特點而寫,書中有孩子喜歡的故事,愛玩的遊戲,並通過這個過程,孩子的觀察力、語言錶達能力、想象力、注意力、創造力、動手能力、運動能力等情商與智商得以培養,達到讓孩子在玩中學的目的,真是孩子成長的好夥伴,傢庭教育的好幫手!
遊戲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實踐活動,能夠起到促進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幫孩子體驗成就感,有助於學習社會交往技能的作用。無論孩子在遊戲中扮演什麼角色,做什麼動作,他們的思維都在緊張地活動:想象遊戲的情節,發展和補充遊戲的內容等。這對孩子的認知、情緒情感和社會性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本書通過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講故事、做遊戲,讓孩子在玩中學,它就像一個學習營,集想象力、創作力、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能力、動手能力……情商與智商培養為一體,每個遊戲皆為孩子設計,都有非常明確的指嚮,讓孩子在玩中得到成長,暢“遊”童年!
張麗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後於中科院心理研究中心攻讀心理谘詢與治療專業。國傢認證注意力訓練師、學習能力指導師和親子溝通培訓師。現任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谘詢中心資深心理谘詢師,中國學習能力研究院高級講師,“貝都茵樂-育兒頻道”資深專傢和首席講師。
長期從事兒童心理教育谘詢和研究工作,尤其在培養孩子堅定的意誌、樂觀的性格、良好的生活習慣、文明禮貌的行為舉止以及幫助孩子剋服自卑、膽小、注意力不集中、過於自我等不良心理錶現和行為錶現方麵著長。到目前為止,已在全國做過1000多場演講,直接為傢長、教師及學生進行過500多場訓練,邊講邊練,互動體驗式的授課方式,深受老師與學生的歡迎。為數以萬計的孩子送去瞭成長的力量,其獨到、新穎的教養觀點,得到眾多傢長的認同和贊賞。
序
遊戲:讓孩子在玩中成長
前言
給孩子一個有“玩”的童年
Chapter 1 培養注意力的遊戲
遊戲1 小蝌蚪,在哪裏
遊戲2 摺小樹
遊戲3 森林大聚會
遊戲4 小棍子連連看
遊戲5 爸爸媽媽“說不同”
遊戲6 繩子傳感器
Chapter 2 培養想象力的遊戲
遊戲1 青蛙和蚊子
遊戲2 猜猜我是誰
遊戲3 紙箱變輪船
遊戲4 毛綫大魔法
遊戲5 超級聯想無極限
遊戲6 喜怒哀樂對對碰
遊戲7 故事接龍
遊戲8 寶寶長大後
Chapter 3 培養記憶力的遊戲
遊戲1 你能記住嗎
遊戲2 大傢一起來排隊
遊戲3 玩具故事會
遊戲4 找“大王”
遊戲5 聽故事找不同
遊戲6 過目不忘
遊戲7 七彩卡片
Chapter 4 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遊戲
遊戲1 創意撕紙
遊戲2 花樣毛綫
遊戲3 積木對對碰
遊戲4 變形金剛
遊戲5 數字變變變
遊戲6 捏捏沒有的
Chapter 5 培養動手能力的遊戲
遊戲1 給媽媽做項鏈
遊戲2 小球跳水池
遊戲3 自製水果串
遊戲4 夾豆豆
遊戲5 包糖果
遊戲6 樹葉書簽
遊戲7 漂亮的水族箱
遊戲8 遙控開汽車
Chapter 5 培養運動能力的遊戲
遊戲1 踩影子
遊戲2 鏡子中的“我”
遊戲3 看誰站得穩
遊戲4 小青蛙“跳跳跳”
遊戲5 熊來瞭
遊戲6 鴨子過橋洞
遊戲7 好玩的小皮球
Chapter7 培養語言能力的遊戲
遊戲1 小小郵遞員
遊戲2 介紹我自己
遊戲3 詞語接龍
遊戲4 什麼東西圓又圓
遊戲5 說說反義詞
遊戲6 我的小商場
遊戲7 以字連句
遊戲8 打電話
Chapter8 培養觀察力的遊戲
遊戲1 找不同
遊戲2 畫圖形
遊戲3 誰的傢
遊戲4 拼拼圖
遊戲5 走迷宮
遊戲6 看“圖”說話
遊戲7 看指示“尋寶”
遊戲8 配對對
遊戲9 襪子對對子
遊戲10 風景圖
遊戲11 五彩帽子
Chapter9 培養繪畫與音樂能力的遊戲
遊戲1 漂亮的樹葉貼畫
遊戲2 手影魔術
遊戲3 寶寶“齣書”瞭
遊戲4 老歌新唱
遊戲5 大傢一起唱
遊戲6 找朋友
遊戲7 聽音擊鼓
Chapter10 培養數字概念的遊戲
遊戲1 數字大碰撞
遊戲2 撿落葉
遊戲3 單雙跳
遊戲4 摸一摸、數一數
遊戲5 數字接龍
遊戲6 小兔鑽洞
遊戲7 小小售貨員
遊戲8 擲骰子走步
Chapter10 培養團隊閤作精神的遊戲
遊戲1 團結力量大
遊戲2 接力賽跑
遊戲3 老鷹捉小雞
遊戲4 大傢一起“走”
遊戲5 我們一起飛
遊戲6 花樣拍手
在眾多育兒書籍中,這本書的書名脫穎而齣,用一種極其貼近孩子天性、又直指教育本質的方式,點明瞭核心理念。我之所以被它吸引,是因為“會玩纔會學”這幾個字,準確地擊中瞭當下許多傢長在教育上的睏惑——如何在保證學習效果的同時,不剝奪孩子寶貴的童年樂趣?“講故事、玩遊戲”這些元素,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它們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天然的夥伴,也是最有效的學習載體。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雖然我不能具體描述,但它傳遞齣的那種輕鬆、愉快、充滿創意的氛圍,讓我對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可執行的方法,讓傢長們能夠真正將“玩”融入到學習中,而不是流於形式。我期待它能幫助我理解,如何通過遊戲來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空間想象力、語言錶達能力,以及如何通過講故事來激發他們的同理心、創造力和對世界的認知。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一本“玩伴式”的育兒指南,幫助我們用孩子最喜歡的方式,去“養”齣一個聰明、快樂、健康成長的孩子。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露著一股活潑靈動的氣息,我第一眼看到就被吸引瞭。封麵上那些色彩鮮艷的小圖案,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又像是在邀請我加入一場精彩的遊戲。書名本身就很有吸引力,“會玩纔會學”這個理念,一下子就觸動瞭我內心深處對教育的思考。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普遍比較大,很多傢長都在尋找更有效、更輕鬆的教育方式。這本書,顧名思義,強調的是“玩”在學習中的重要性,這讓我覺得非常新穎和貼閤實際。我一直認為,強迫式的灌輸很難讓孩子真正理解和吸收知識,而通過遊戲和故事,孩子們更容易産生興趣,主動去探索,去學習。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讓我看到瞭孩子學習的另一種可能性。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這本書,看看作者是如何具體闡述這個“玩中學”的理念的,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實用的方法和靈感,幫助我的孩子在快樂中成長,變得更加聰明。
評分當我第一眼瞥見這本書的名字——“會玩纔會學:講故事、玩遊戲,養齣聰明好孩子”,我就被深深吸引住瞭。這個書名簡潔有力,卻又道齣瞭教育的精髓。它擺脫瞭傳統教育中“學習即是枯燥”的刻闆印象,而是將“玩”提升到瞭一個全新的高度,將其視為學習的驅動力。我一直相信,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如果能將學習與玩耍巧妙地結閤起來,那無疑是最能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的途徑。書名中提到的“講故事”和“玩遊戲”,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與孩子互動最頻繁、最受歡迎的方式,這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一定會非常貼近生活,易於實踐。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具體的操作指南,教我如何通過有趣的故事情節,引導孩子理解抽象的概念;如何設計富含教育意義的遊戲,讓孩子在玩樂中鍛煉邏輯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打破育兒的迷思,用一種更輕鬆、更有效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長,真正“養齣”一個聰明、快樂、充滿好奇心的孩子。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上,我仿佛看到瞭一幅色彩斑斕的圖畫,充滿瞭童趣和活力,那是一種能瞬間點燃傢長心中期望的畫麵。書名“會玩纔會學:講故事、玩遊戲,養齣聰明好孩子”本身就如同一個響亮的口號,清晰地傳達瞭一種顛覆性的教育理念。我一直覺得,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模式,往往容易讓孩子對學習産生抵觸情緒,而這本書所倡導的“玩中學”的教育方式,則是一種更具智慧和人文關懷的路徑。我非常認同,當孩子們在玩耍中探索,在遊戲中學習時,他們的思維會更加活躍,吸收知識也會更加牢固,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得到極大的提升。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書籍,更像是開啓孩子智慧之門的一把金鑰匙,它承諾瞭一種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探索中成長的可能性。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瞭解書中提供的具體方法和案例,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全新的育兒視角,幫助我培養齣一個既聰明又快樂的孩子。
評分我一直對兒童教育領域的新理念很感興趣,尤其關注那些能夠真正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的書籍。當我在書店偶然看到這本書時,書名“會玩纔會學:講故事、玩遊戲,養齣聰明好孩子”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它所倡導的“玩中學”的教育哲學,與我一直以來所信奉的教育理念不謀而閤。我深信,孩子的童年不應該是被填鴨式的知識所充斥,而應該是充滿好奇、探索和快樂的。這本書的書名就充滿瞭積極嚮上的能量,它不僅僅是在說“學”,更是在強調“玩”的價值,並且明確瞭“玩”是“學”的基礎,這一點非常重要。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係列具體的、可操作的策略,指導傢長如何巧妙地將遊戲和故事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從而有效地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以一種更自然、更符閤孩子天性的方式去引導他們,最終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獨立思考、樂於探索的聰明孩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