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YS/T 5421-2014):有色金属矿山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Project Quality of Mining Equipment Installation in Non-ferrous Industry]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YS/T 5421-2014):有色金属矿山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Project Quality of Mining Equipment Installation in Non-ferrous Industr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编
图书标签:
  • 有色金属
  • 矿山设备
  • 安装工程
  • 质量检验
  • 行业标准
  • YS/T 5421-2014
  • 工程质量
  • 非金属矿山
  • 设备安装
  • 检验评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8024235401
版次:1
商品编码:11547803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Project Quality of Mining Equipment Installation in Non-ferrous Industry
开本:32开##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为适应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需要,规范和统一有色金属矿山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促进创建优质工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YS/T 5421-2014):有色金属矿山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YS/T 5421-2014):有色金属矿山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适用于有色金属矿山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YS/T 5421-2014):有色金属矿山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应与现行行业标准《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YS/T5419配合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1 总则
2 基本规定
3 竖井井架
3.1 井架钢结构现场拼装
3.2 井架钢结构拼装焊接
3.3 井架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
3.4 钢结构井架安装
4 矿井提升机
4.1 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安装
4.2 摩擦式矿井提升机安装
4.3 提升机无负荷试运转
5 给矿放矿设备
5.1 电动圆形翻车机安装
5.2 板式给矿机安装
5.3 电磁振动给矿机安装
5.4 槽式给矿机安装
5.5 链式、摆式给矿机安装
5.6 圆盘给矿机安装
5.7 星形给矿机安装
5.8 螺旋给矿机安装
5.9 惯性振动放矿机安装
5.10 胶带式电子秤安装
5.11 装矿闸门安装
6 破碎设备
6.1 颚式破碎机安装
6.2 旋回破碎机安装
6.3 圆锥破碎机安装
6.4 辊式破碎机安装
7 磨矿设备
7.1 主轴承座安装
7.2 筒体安装
7.3 传动装置安装
7.4 磨矿机试运转
8 选矿及脱水设备
8.1 筒式磁选机安装
8.2 浮选机安装
8.3 螺旋分级机安装
8.4 水力旋流器安装
8.5 中心传动式浓缩机安装
8.6 周边传动式浓缩机安装
8.7 周边传动式浓缩机耙架、传动机构安装
9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汇总
9.1 竖井井架
9.2 矿井提升机
9.3 给矿放矿设备
9.4 破碎设备
9.5 磨矿设备
9.6 选矿及脱水设备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前言/序言


冶金工程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 本书聚焦于冶金工业领域中,特别是针对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的设备安装与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一套严谨、系统的技术规范与实践指导。 本书旨在服务于冶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质量检验人员,确保冶炼装置投产的可靠性与长期稳定性。 第一部分:冶金工程基础与设备选型原则 本书首先对现代冶金工业,尤其是涉及到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的湿法冶炼和火法冶炼工艺进行了概述。阐述了不同冶炼流程对设备选型的特殊要求,例如高温、强酸、强碱环境下的材料兼容性与防腐蚀策略。 1.1 冶炼工艺流程与关键设备识别 详细解析了从矿石预处理(破碎、磨矿)到金属提取(浸出、电解或鼓风炉冶炼)的关键环节。重点分析了以下核心设备的安装前提条件: 浸出釜/反应器: 关注搅拌系统的动态平衡、耐腐蚀内衬(如橡胶、陶瓷或特种合金)的安装精度和密封性能。 过滤/沉降设备(如压滤机、真空皮带过滤机): 强调设备基础的沉降观测、滤板的均匀受力分布以及自动清洗系统的管路连接质量。 电解槽(特指电解精炼或粗铜/铝生产): 涉及大电流导电母线的精确对接、绝缘垫层的安装厚度控制,以及槽体内部的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的校准。 熔炼炉(如反射炉、闪速炉): 炉衬耐火材料的砌筑规范、燃烧器/电极的几何定位精度以及烟气排放系统的严密性。 1.2 设备基础设计与地质勘察 论述了重型冶金设备安装对基础的要求。基础施工必须严格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确定合理的承载力和地基处理方案。内容包括: 基础放线与高程控制: 如何在高精度要求下,利用全站仪或精密水准仪进行设备基座的定位复核。 二次灌浆技术: 强调使用高强度、低收缩性灌浆料,确保垫层与设备底座的有效接触面积达到规范要求的百分比。介绍了振动法与真空辅助灌浆的具体操作流程。 第二部分:机械安装工程的精度与对中技术 有色金属冶炼设备,尤其是连续化生产线,对机械部件的动平衡和几何精度有极高要求。本章提供了详细的安装验收标准。 2.1 旋转设备(泵、压缩机、搅拌器)的安装与对中 详细规范了离心泵、轴流泵及大型搅拌器的联轴器对中要求。 冷态对中标准: 阐述了径向和角向偏差的允许范围(以百分之一毫米为单位),并对比了传统的表盘指示法与现代激光对中技术的应用场景与精度差异。 热态补偿分析: 针对高温介质设备,引入了运行温度下的热膨胀计算模型,指导安装人员预留合理的轴承座偏差(预偏置)。 动平衡校验: 对于转速超过特定阈值的风机和压缩机,要求提供出厂动平衡报告,并规定了现场的振动烈度验收标准(基于ISO 10816系列标准)。 2.2 管路系统的安装质量控制 冶金管路往往输送腐蚀性介质、高温蒸汽或惰性气体,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 管系支吊架的布置: 明确了固定支座、滑动支座与导向支座的间距要求,以及抗震支撑的设置原则。 焊接质量验收: 针对压力容器及关键腐蚀管线,规定了焊缝无损检测(NDT)的比例,包括射线检测(RT)、超声波检测(UT)和磁粉探伤(MT),并详细说明了常见缺陷(如未焊透、裂纹)的判读标准。 预制件与现场接驳: 强调预制件的工厂检验报告,以及现场法兰连接时的垫片选型、紧固扭矩的施加顺序与均匀性。 第三部分:电气与自动化系统的集成调试 现代冶金工厂高度依赖自动化控制,本章侧重于现场电气设备与控制系统的集成质量。 3.1 电气设备安装的防潮与防爆要求 针对湿法冶炼车间的高湿度环境,详细规定了开关柜、控制柜和现场仪表防护等级(IP等级)的满足性检查。在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的区域(如氢气回收系统旁),必须遵循防爆电气安装规范。 3.2 仪表回路的校验与功能测试 强调了从传感器到控制室DCS/PLC系统的全回路验证。 零点与量程校准: 规定了压力变送器、流量计(如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现场负载测试和模拟信号注入测试流程。 联锁与紧急停车(ESD)系统测试: 模拟故障条件(如超温、超压、电机过载),验证安全仪表系统的动作时间与逻辑正确性,这是质量评定的核心环节。 接地与等电位连接: 详细说明了设备外壳、仪表屏蔽层与主接地点之间的低电阻连接校验方法,确保系统抗干扰能力。 第四部分:工程质量的系统评定与移交 本部分提供了将分散的安装工作转化为整体工程质量评估的方法论。 4.1 质量检验的层次结构 本书倡导分阶段、分专业的质量控制模式: 1. 原材料及过程检验(IQC & PQC): 钢材、焊剂、电缆的合格证查验。 2. 隐蔽工程验收: 基础钢筋绑扎、地脚螺栓预埋、管道内部清洁度等,必须在后续工序覆盖前进行书面确认。 3. 单机试运行(SAT): 检查设备在无工艺介质条件下的空载运行性能。 4.2 竣工验收与性能考核 阐述了最终竣工验收(PAC)的技术要求,包括: 几何尺寸最终复核报告: 确认所有关键部件(如主轴、皮带机中心线)在最终载荷下的位置。 工程文件归档: 强调“As-Built”图纸的编制、焊接记录本、调试报告和人员培训记录的完整性要求,作为工程质量的法定依据。 本书内容结构严谨,紧密围绕冶金工程安装的“精度、可靠性、安全性”三大核心要素展开,是确保有色金属冶炼项目一次性高质量投产的实用性技术手册。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矿山设计院的同志们来说,这本标准无疑是他们进行初步设计和深化设计的强大支撑。以前,我们在设计图纸中对设备安装的预留条件、预埋件的精度要求,常常需要反复与施工方和设备方进行三方会审才能确定最优方案,因为我们缺乏一个权威的行业共识作为出发点。有了YS/T 5421-2014,设计院可以直接引用其中的安装精度要求作为设计依据,例如对皮带输送机整体的直线度、大型储罐的坡度控制等,这些都有了明确的技术参数指导。这极大地缩短了设计周期,并从源头上保证了设计与未来现场施工的可行性和质量标准的一致性。此外,它对安全设施(如检修平台、防护栏杆)的设置也提出了明确的技术参数,这使得安全设计不再是事后的补救措施,而是贯穿于设计之初的内在要求。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有色矿山建设的规范化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它将设计、采购、施工、验收各个环节紧密地捆绑在了同一套质量标准之下,形成了一个良性的质量循环。

评分

从设备供应商的角度来看,这套标准是把双刃剑,但总的来说,我更倾向于认为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催化剂。以前,不同矿业公司之间对同一型号设备的安装验收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我们在不同项目之间切换时,需要重新调整我们的交付标准,增加了沟通成本和潜在的质量风险。现在,YS/T 5421-2014提供了一个全国性的、权威的基准线。虽然在初期,为了达到这个标准,我们确实增加了一些工艺流程和检测设备的投入,比如购置了更精密的激光对中仪和超声波探伤设备,但从长远看,这种标准化带来的效率提升和品牌信誉度的提高是无法估量的。它迫使我们这些设备制造商必须在出厂前的预装配和现场指导环节做得更细致,从而减少了现场安装的不可控因素。例如,标准对螺栓预紧力的检测规范,要求我们必须提供可追溯的扭矩记录,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工程服务的专业度。可以说,这本书把有色矿山设备安装的“江湖规矩”提升到了“国家标准”的层面。

评分

我所在的质检部门,过去最大的困扰就是如何量化“安装质量”这个抽象概念,特别是对于那些对精度要求极高的选矿设备,比如浮选机的搅拌系统、过滤设备的滤板对中性,过去往往依赖于厂商的自我声明和简单的目测。这本标准引入的很多量测方法和评级体系,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举个例子,它对提升机导轨的垂直度和平行度给出了分级的验收标准,不仅仅是合格与不合格,而是细化到了优良、合格、基本合格三个等级,并明确了每个等级对应的技术指标范围。这让我们的质检工作从“找茬”转向了“优化”。我们现在可以根据项目合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验收等级,从而指导施工方在初期就按照高标准进行施工,而不是等到最后才被动整改。更值得称赞的是,标准中对动态调试的验收要求也提了出来,比如电机振动值的限值、噪音水平的测试点位和环境要求,这些都是过去容易被忽略的环节,而恰恰这些环节决定了设备投产后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舒适度。这本书让我们的验收工作变得透明、科学且富有前瞻性。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项目经理,我更关注的是整个安装周期中的风险控制和文档管理。这套标准的价值,并不完全在于那些具体的数值指标,而在于它所构建的完整质量保证体系(QA/QC)。每一项检验点的设置,都对应着清晰的表格、记录要求和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过去,我们常常在项目结束时,面对堆积如山的施工记录,却找不到关键的几张原始数据,导致竣工验收异常艰难。这套标准明确要求在关键节点(如设备就位、焊接完成、初次通电前)必须签署检验确认单,并且这些单据必须是标准规定的格式。这极大地规范了我们的现场文档管理。通过遵循这些规范,我们不仅能确保安装质量本身,还能在发生事故或需要进行法务审计时,提供无可辩驳的证据链。它将安装的模糊管理推向了精细化、可追溯化的管理,是提高项目交付质量和效率的利器。

评分

这本《有色金属矿山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说实话,过去在验收新设备安装的时候,总感觉有些标准模糊不清,凭经验判断的成分太多,一旦出现问题,扯皮起来费时费力。这套标准横空出世,至少给了我们一个清晰、可操作的标尺。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上的考量,比如对于大型破碎机基础的沉降监测要求,不再是简单的一句“符合设计要求”,而是给出了具体的允许偏差值和测量周期,这才是真正能落地执行的规范。而且,针对有色金属矿山这种高腐蚀、高磨损的环境特点,标准中对防腐涂层的厚度和附着力测试流程也做了细致规定,这直接关系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非常实在。虽然初次接触时,厚厚的几百页让人望而生畏,但慢慢翻阅下来,能感受到编写组的用心良苦,他们显然深入了解了矿山安装的痛点。对于我们项目管理人员来说,这本书已经迅速取代了旧有的参考资料,成为我们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圣经”。它不仅仅是验收的依据,更是指导我们施工过程中的预防性检查清单,大大降低了返工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