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典籍选刊:养性延命录校注

道教典籍选刊:养性延命录校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 陶弘景 著,王家葵 注
图书标签:
  • 道教
  • 养生
  • 延命
  • 典籍
  • 校注
  • 内丹
  • 修身
  • 养性
  • 传统文化
  • 中国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03618
版次:1
商品编码:11562911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道教典籍选刊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道教典籍选刊:养性延命录校注》共分上下两卷,上卷叙教诫、食诫、杂诫、祈禳等项;下卷述服气疗病、导引按摩、房中术等项,主体由本经、校勘、注释三部分构成,并附录《太清道林摄生论》、《太清经辑注》两篇文献。

目录

前言
参考文献
养性延命录序
养性延命录卷上
教诫篇第一
食戒篇第二
杂诫忌禳害祈善篇第三
养性延命录卷下
服气疗病篇第四
导引按摩篇第五
御女损益篇第六
附录一 太清道林摄生论
附录二 太清经辑注

前言/序言


《道教典籍选刊:养性延命录校注》内容简介 《养性延命录》,又称《养性十八法》,是中国古代一本重要的道教养生著作,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此书不仅是道教思想在养生学方面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道教典籍选刊:养性延命录校注》旨在通过严谨的校勘和深入的注疏,将这部经典以最准确、最易理解的面貌呈现给广大读者,使其养生智慧得以传承与发扬。 《养性延命录》的作者,一般认为是魏晋时期著名道教学者陶弘景。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他集道教学者、医学家、炼丹家、文学家于一身,对道教理论、实践以及医学养生均有卓越贡献。其著述宏富,影响深远,《养性延命录》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精炼,涵盖了道教养生的方方面面,其核心在于“性命”二字的相互关联与延展。 “性”指人的精神、情志、心智;“命”则指人的形体、气血、生命力。养性,即养护精神,调和情志,使心性宁静;延命,即保养生命,强健体魄,从而延长寿命。《养性延命录》强调,性命本为一体,精神与形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只有做到性命双修,方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长寿。 全书共分为十八篇(或十八法,各版本略有差异),每一篇都围绕着养性延命的不同方面展开论述,其内容之丰富,视角之全面,在当时的养生著作中堪称典范。本书的校注工作,正是力求还原《养性延命录》的原始面貌,并对其深邃内涵进行清晰阐释。 校勘的意义与价值 《养性延命录》自问世以来,历经多次传抄、刻印,不同版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包括文字的讹误、章节的次序、篇名的变动等。这些差异若不经梳理,可能导致对原意的误读,甚至影响养生方法的实践。本次校注工作,汇集了国内各大图书馆、古籍善本收藏机构珍藏的多个重要版本,如宋本、元本、明本、清本等,对这些版本进行细致的比对,辨析字句的精微之处,考订其异同。 通过严谨的校勘,我们将力求呈现一个最为接近陶弘景原著的版本。这不仅是对古代先贤文献的尊重,更是为后学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学习和研究基础。读者可以通过校注本,更清晰地看到不同历史时期《养性延命录》的演变痕迹,理解文本的流传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其精髓。 注疏的深度与广度 除了校勘,本书的另一个核心价值在于其深入的注疏。养生理论往往与特定的哲学思想、医学观念、以及道教术语相结合,若无详细的解释,普通读者很难完全理解其深意。本书的注疏工作,将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道教思想的解读: 《养性延命录》深深植根于道教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内外兼修”等核心理念。注疏将结合《道德经》、《庄子》等道家经典,以及陶弘景本人的其他著作,深入阐释书中蕴含的道家宇宙观、人生观和养生观。例如,书中提到的“凝神”、“守静”、“胎息”等概念,都与道教内丹学的理论息息相关,注疏将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帮助读者理解其修炼的层次与方法。 2. 中医理论的阐释: 养生离不开中医的指导。《养性延命录》中许多养生方法,如食疗、导引、按摩、调息等,都蕴含着中医的辨证施治、阴阳五行、经络学说等原理。注疏将梳理这些方法与中医理论的联系,解释其在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滋养脏腑等方面的作用,使读者在实践养生法时,能有更科学的认识。 3. 古代生活常识的普及: 书中涉及的许多养生内容,如起居作息、饮食禁忌、季节养生等,都与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注疏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物产、风俗等,解释这些养生建议的合理性,并引导读者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借鉴和应用。例如,书中提到的“节饮食”,在古代可能侧重于避免过度肥甘厚腻,而在现代则可能需要关注均衡营养、减少加工食品等。 4. 术语的释义: 《养性延命录》中存在一些古代特有的术语,如“十二时辰”、“五脏六腑”、“八脉”等。注疏将对这些术语进行准确的释义,并追溯其源头,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书中的每一个概念。 5. 实践方法的指导: 养生最终要落实在实践上。注疏不仅解释理论,还将力求指导读者如何具体实践书中的养生方法。例如,对于导引、吐纳等技法,注疏将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动作要领、呼吸要法、意念引导等,使其易于学习和模仿。 《养性延命录》十八法的核心内容概要 虽然本书的重点在于校注,但作为简介,有必要对《养性延命录》原有的十八个主要内容方向进行概述,让读者对原著的养生智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 序言(或总论): 强调养性延命的重要性,揭示性命相依的根本原理。 2. 论长生之源: 探讨生命起源与衰老的内在机制,指出养生之道在于顺应自然,而非违背。 3. 论十二月养生: 根据不同月份的气候特点和人体生理变化,提出相应的起居、饮食、运动等养生建议,体现了顺应四时、天人合一的思想。 4. 论导引之法: 介绍一套包含多项肢体运动的导引术,旨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体质。 5. 论吐纳之法: 阐述正确的呼吸吐纳方法,强调通过调整呼吸来调和气息,宁心安神。 6. 论坐忘: 讲解“坐忘”的修养方法,即通过静坐,排除杂念,达到精神的虚静状态。 7. 论食饮: 提出合理的饮食原则,包括饮食的节制、选择、烹饪方法以及禁忌,强调“药食同源”的理念。 8. 论避死: 探讨如何通过养生来避免不必要的疾病和早逝。 9. 论止盗: 这里的“盗”并非物质上的盗窃,而是指损耗精神、耗费生命力的不良习惯和情志,如贪欲、嗔怒、愁思等。 10. 论闭精: 强调精气的固藏与宝贵,提出固摄精气的方法,防止其无谓的损耗。 11. 论节欲: 指出过度纵欲对身体和精神的损害,提倡节制房事,以保精养神。 12. 论养神: 侧重于精神层面的调养,教导如何安抚心神,减少忧虑,保持精神的充盈与平和。 13. 论行步: 介绍适宜的步行方法,强调步行的节奏、姿势与养生功效。 14. 论服药: 简述一些简便易行的药物养生方,但更侧重于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达到养生目的,而非单纯依赖药物。 15. 论房中术(或男女之道): 讲述男女在房事中的养生之道,强调适度与和谐,以求互益。 16. 论寒暑: 提出如何在寒冷和炎热的季节保持身体的健康,应对气候变化。 17. 论阴阳: 从阴阳平衡的角度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以及如何通过养生来维持阴阳和谐。 18. 论长生之术: 总结性的论述,再次强调性命双修、内外兼顾的长生之道。 本书的阅读价值与应用前景 《道教典籍选刊:养性延命录校注》不仅仅是一部学术研究的工具书,更是一部面向广大读者的养生实践指南。 对于学术研究者: 本书提供了高质量的古籍文本和详尽的学术注释,是研究道教思想、养生学、中国古代医学以及魏晋时期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料。 对于养生爱好者: 本书以清晰易懂的语言,阐释了历经千年验证的养生智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深入了解道家养生的核心理念,学习各种具体的养生方法,并在专业指导下,将这些古老的智慧应用于现代生活,改善健康状况,提升生命质量。 对于传统文化爱好者: 本书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哲学和医学思想的重要窗口。通过阅读,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命观和健康观。 本书的出版,旨在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全民健康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精心校注的《养性延命录》,让更多人认识到道家养生的价值,学习并实践其中的精髓,从而达到“养性以安神,延命以厚生”的理想境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偶然间在书店看到了这本《道教典籍选刊:养性延命录校注》。一开始被书名中的“养性延命”所吸引,但真正吸引我的是它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这本书并非单纯的养生指南,它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智慧的百科全书。从天文地理到人体生理,从季节变化到情绪起伏,书中都给出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独到的见解。校注者的用心可见一斑,他们不仅是对文字的解读,更是对古人生活方式和哲学思想的复原。那些看似简单的养生方法,背后却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顺应。阅读这本书,让我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古代书房,与先贤们一同探讨生命的奥秘,感受那份淡泊宁静的东方智慧。

评分

老实说,在拿到这本《道教典籍选刊:养性延命录校注》之前,我对道教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影视剧里那些腾云驾雾的神仙,以及一些听起来颇为玄乎的养生秘术。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以一种非常务实和科学的态度,将古人对生命本源的探索呈现在我面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精、气、神”三宝的阐述,这并非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与我们身体的实际运作息息相关。通过对这些概念的解读,我开始理解为何古人如此重视饮食、睡眠以及情志的调养。校注者的工作使得这些晦涩的古籍变得易于理解,那些详细的注释不仅解释了字词的含义,更阐释了其背后的深层道理。阅读的过程,更像是在接受一次中医与哲学的双重洗礼。它让我不再惧怕“延命”二字,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对生命质量的追求,一种对自身身心健康的负责。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华传统医学抱有极大好奇心的爱好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了解道家养生理论的书籍。《道教典籍选刊:养性延命录校注》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这本书的体例严谨,校注详尽,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原文、注释以及译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它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呼吸吐纳、饮食起居,到情志调适、养护身体的各种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形神合一”的强调,这与现代医学提倡的身心健康理念不谋而合。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学习到了许多实用的养生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生命,理解健康并非只是生理上的无病痛,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宁静与和谐。

评分

这本《道教典籍选刊:养性延命录校注》在我手中散发着一种古老而宁静的气息,仿佛捧着一本跨越千年的智慧。从封面上朴实无华的字体,到内页泛黄的纸张,无不透露着岁月的沉淀。我并非道学大家,对其中的奥妙也只是初窥门径,但即便如此,也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散发出的独特魅力。那些关于呼吸吐纳、导引按摩、以及药食同源的论述,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它不像许多养生书籍那样急功近利,而是循序渐进,强调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哲学。校注者的功劳不可忽视,那些细致的注解如同明灯,照亮了我理解古老文字的迷茫之处,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体味其精髓。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他们的智慧,汲取他们的经验。这种阅读体验是深刻而宁静的,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活得更健康、更长寿,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活得更有意义。

评分

拿到《道教典籍选刊:养性延命录校注》的时候,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只是觉得“养性延命”这个主题有点意思。但阅读过程中,我却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虽然古老,但在校注者的帮助下,显得格外清晰易懂。我尤其惊叹于古人对人体和自然的观察之细腻,他们能够从最细微之处发现生命的规律,并将其归纳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书中提到的很多理念,比如顺应四时,调和情志,虽然听起来朴素,但细细品味,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阅读这本书,就像在品一杯陈年的佳酿,初尝时或许平淡,但越品越有滋味,越发觉其内涵的丰富。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养生之道,并非追求速效,而是在于日积月累的坚持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评分

很不错的书,开始学习,竟然发现自己看竖版的书毫无压力

评分

学习领悟,活动优惠,送货较快

评分

非常不错,内容丰富,包装精美,总之不错!

评分

道教的书,买来扩充知识面,就是纸质略差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正版图书,做活动时买的,超实惠!

评分

京东物流还算温柔。但是包装实在太简陋。

评分

经典

评分

不错吧挺好的还可以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