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控江中学给人的印象历来是学生课业负担不重,这从课程表中可窥一斑。学校每天仅六节课,其余时间学生基本可自行支配,因而不少学生自诩高中三年生活是“玩在控江”。确实,从学校奠定“自主发展教育”的办学理念以来,任尔东南西北风,学校从不搞什么加班加点,从不让学生陷于题海,也从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学校之所以能够顶住“高考升学率”的重重压力,或者说是逆“应试教育”之道而行之,是因为对基础教育有着自己的认识。
内容简介
在轻松、愉悦、自主、有序的环境中,完成传统范式下苦行僧式的高中三年学校教育,且能实现自己的升学梦想,这是《“玩”在控江:师生课程体验案例集》案例想要传达的课程理念,也是引领控江中学的办学思想。“玩”在控江反映的不仅是社会口碑,也折射了一所高中在转型路上的执着追求。
《“玩”在控江:师生课程体验案例集》通过师生的笔尖,把“玩”在控江的课程体验通过一个个故事和案例,展现在读者面前。
如何培养会教书的老师和会学习的孩子,在这里或许能得到富有启迪的诠释。
目录
前言
一、“玩”在控江掠影
1 校园生活剪影
记边玩边学的控江日子
新生情迷开学季
行者有梦
2 课堂教学的“玩”经
课堂,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场域
问题驱动思维,思维活跃课堂
一份英语报纸,展开一个精彩的世界
教师搭台,学生唱戏
3 理科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
且“玩”且收获
物理课上的令狐冲喝酒实验
一个创意实验,不小心代表了中国——土耳其MEF国际科学研究
项目竞赛纪事
嘿嘿,好家伙
4 文科以学生为主的研讨模式
兜兜转转学文化
今天你炒股了吗
“控江公司”招聘活动
好玩,手工沙龙的课堂哲学
二、“玩”的层次境界
1 学生对高层次“玩”的追求
从控江“玩”到耶鲁——吴鸿智的故事
写给五岁的KJ行进管乐队
2 学生在“玩”中开阔知识面
别样的创新课
小众社团也有大学问
3 “玩”出美感
用镜头去发现美妙
做一片快乐的叶子
4 “玩”出理想
“玩”出几分领袖气质
播种理想的班会课
三、“玩”的哲学含义
1 “玩”与个性发展
社团:我的“地盘”我做主
充满火药味的读书活动
佳片有约:属于我们的电影频道
2 学生“玩”中的感悟
“菜鸟”创新科研体验记
助人快乐就是予己快乐
3 教师在学生“玩”中的感悟
一堂课改变了“精气神”
当男生遇到女生时
4 “玩”的基础
痴迷好玩的“科学魔法”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5 “玩”与学习
我是如何爱上语文的
可爱的化学——我的“炜”大计划
6 “玩”出才干
玩就玩出名堂——我的民乐社复兴之路
编辑部的故事
四、“玩”的价值取向
1 学生在“玩”中体会社会责任感
爱是永动的主旋律
扬帆之旅:学会关爱弱势群体
2 “玩”与自主发展教育
在2 01 2 年的新年狂欢
浓情五月天,青春进行时
3 教师对学生“玩”的支持
原来这样也可以
控江的假期传说
快乐英语,青春节拍——记KJOnIine英文报社
4 “玩”中的集体主义
玩拾农园野趣
一家子女篮社
5 学生的红色之旅、文化之旅
理解苦难的辉煌——记大别山红色之旅
平遥怀古——记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五、“玩”的成长记录
1 学生在“玩”中的成长
党课也缤纷——在辩论赛中树“三观”
电子社,让我迷上了动手做
做专业的“业余广播员”
2 教师伴学生“玩”的师生相长
我和我的那群孩子们
英语,让它走近你
3 “玩”的管理保障
创新素养培育试验中的“玩”与“乐”
自主发展,宽舒有道
学生社团,因“玩”而存在
头脑OM风暴,幕前之与幕后
玩转“文科周”
行规教育工作的控江特色
精彩书摘
1校园生活剪影
有谚语:“Au Worksandnoplay,makcs Ta Ckaduuboy”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好玩的。升高中时,我就对控江中学“玩中学”的学习理念心向往之,毕竟在现今考试的压力下,我们学生玩的时间势必被压缩。然而,久负盛名的“玩在控江”一说,是不是只是一个传说?让人不禁冀望马上如临其境,一试究竟。而刚入学时,年级大会上,毕业的师姐更是将控江的“玩”描述得动人之极,又让我平添几分惊诧:活动固然多,所耗精力必定不会少,会不会过犹不及,影响学习呢?
心里打着这样的“小九九”,可一进入校园生活,我就不由自主地投入了各种活动中,于是乎,在之后的两年间有了不少的“玩”的经历。
作为控江的特色之一,放学的选修课一定要排得满满当当。选修课中不乏像物理、化学兴趣实验,PS教程,手工艺术沙龙,心理辅导和心灵鸡汤,中国外国名著赏析等看似对考试“无用”的选修课。当然,也有主课辅助性的选修课,还有像《古文观止》导读这样间接有助于课内所学的课。近期又在原来篮球队、羽毛球队的基础上将体育选修的参与学生面扩大到全体学生,保证每个人每周有一节选修课参与体育锻炼。放学前最后的两节课上选修,自由选择,主副交错,既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又加强课内知识的学习。
除选修课以外,还有团学联学生组织、各种社团以及门类丰富的短期活动,比如创新赛、游园会、文科周、理科周、艺术节等。但是,精力有限,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留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两个活动,团学联的宣传部和参加创新大赛。
我高一一进校便人了团学联宣传部。高一的时候,海报并不像现在一样用电脑打印,而是手绘而成的。为了绘制海报,我们常常在学校里奋战到晚上7:30,学校的黑板报亦是如此。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宣传工作,宣传部的工作量之大,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学校的活动之丰富。在非考试周里,活动极其密集,短则两周,长则一目有余,就得出一次海报或黑板报,包括爱心拍卖、社团节、管乐队、游园会、艺术节、运动会。学姐有的放矢地放手让我们做,我便独立设计并绘制了很多海报和板极的图样,令我在平面设计上积累了大量经验。学姐耐心地为我纠正配色,构图上的不足;同伴边调着厚重的水粉颜料,边和我试着有着极其细微差别的灰色;辅导教师王独伊在黑板前前前后后好几次来审视和指导修改图案,这一幕幕都深印于我的脑海中。
高一时,十月是为期一个半月的艺术节,对于控江学子而言,艺术节可谓高中牛涯的一次盛事。宣传部担下了舞蹈大赛,这就不只是笔上功夫了。工作千头万绪,从买奖杯、请评委、幕后组织到预约场地和时间、卖票、制作售卖纪念品到最后演出,无不需要人际协调和组织能力。尽管高二的学长学姐承担了大部分的压力,活动还是占去了我们新成员不少的时间和经历,也是收获颇丰。两年一度的艺术节是控江学子最为期盼的文化盛宴。在这里,歌手、舞者、乐器控、配音爱好者、模仿秀高手、DV制作菜鸟、杂项表演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专属舞台(彩图1—1—1)。
宣传部的工作固然在我校园生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占据我最多时间和经历的活动却是创新大赛,这些经历,对我的一生都会有积极的影响力。
创新大赛作为控江中学极其重视的活动之一,在开学伊始就通知给我们每一个新生,鼓励学生参加。而科技总辅导老师则是尽心尽责。他重视着每个青涩的创意雏形。我还记得那个中午,我拉上朋友助胆,“尾随”着他,塞给他一张写着我现在看来天真的小创意的小纸头。他看完后,却是大加赞赏,很热情地将后续步骤告诉了我,于是我脑海中有了一个创新方法的雏形。接着,总辅导老师根据每名同学的课题特点为毫无经验的我们寻找合适的辅导教师。辅导老师更是尽心尽力地帮助我们克服软件和硬件上的诸多困难。
然而,客观的条件再好,主观的困难也是一定存在的,这是创新的方法和本质所决定的。在我一年半的创新活动中,和一同参加这个活动的所有同学一样,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比如学校的任课老师可能在课题的专业性上不够,就像我的第一个有关建筑的课题做起来很困难,因为我们学校并没有专学建筑的老师,不知道怎么用数字技术建立建筑模型,也不知道如何测试建筑设计的可行性;实验的找不到原材料或实验条件达不到太高的要求,比如一开始做建筑模型根本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哪里买得到,先后用牛奶纸盒和卡纸做,歪歪扭扭的;在创新大赛和自己的学习时间之间险些失去平衡;课题做到一半遇到阻力难以进行下去;论文不规范,或者不知如何写就。这些问题都很常见。
……
前言/序言
控江中学给人的印象历来是学生课业负担不重,这从课程表中可窥一斑。学校每天仅六节课,其余时间学生基本可自行支配,因而不少学生自诩高中三年生活是“玩在控江”。确实,从学校奠定“自主发展教育”的办学理念以来,任尔东南西北风,学校从不搞什么加班加点,从不让学生陷于题海,也从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学校之所以能够顶住“高考升学率”的重重压力,或者说是逆“应试教育”之道而行之,是因为对基础教育有着自己的认识。
首先,基础教育的“基础”究竟是什么?我们以为,“基础”的含义大致有二:一是基础的人格,二是基础的学力。学校如果在高中阶段能为学生奠定这两个基础,并能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张扬、兴趣有所培养,便自觉已圆满完成高中阶段的教育任务,决不好高骛远。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要着眼未来,要有科学的发展观。从一个人的成才之路来看,知识是必备的,但能力更不可或缺,一个人的成才有兴趣、志向、毅力、情感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所以,对我们从事基础教育的同仁来说,不能把眼光只盯住浮出水面的知识冰山,还要看看水面之下的学生的潜在能力,这些是一个人成才的真正力量和不竭动力。因而,评价我们现在的教育质量,不能只看考取大学或名牌大学的比例,而要看我们学生今后的潜力。所以说,对学校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还有待时日。
在我们看来,教学工作可清楚地分为三个层次:低层次的教学仅注重知识的灌输或传授,中层次的教学尚能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而高层次的教学则还应关注学生志向、兴趣、态度、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们现在的学生,决不是课上得少了,练习做得少了,而是主动获取的少了,自己思考消化的少了。不仅如此,现在的学生大多还得了两种严重的“缺钙”症,即“兴趣钙”的缺失和“志向钙”的缺失,这不仅使得我们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而且造就不了真正的人才。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者,首先在于他们喜爱学习,有事业追求,然后才会潜心钻研、百折不挠,最终走向成功。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有云:“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放眼我们的身边,刚进入小学接受启蒙教育的孩子,心理极为脆弱,就已经“起五更,睡半夜”,真切体验到读书是一件苦差事,并视学习为畏途;高三的学生更是“头悬梁,锥刺股”,不少学生高考刚结束就恨不得把教科书撕了方解心头之恨。我们的基础教育辛辛苦苦培养了一群怀有如此心态的学生,怎能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理想。
基础教育阶段,就教学工作的本质而言,我们以为,在课堂教学中授受知识,只是一种载体,而在此过程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树立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索精神和创新思维,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感意志,这应是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工作中为学生奠定的受用终身的“基础”。这才符合科学的教育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大可不必越俎代庖,去传授或者径直说是去灌输学生本可也本应在更高学习阶段获取的知识,以致本末倒置,而忽视了我们基础教育应该为学生奠定的“基础”。
因此,尽管身处控江这样一所享有相当社会声誉的市重点中学,事实上也倍感压力,我们却始终告诫自己要以平常心来从事这不平常的事业,不骄不躁,不急功近利,而要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我们始终紧扣“自主发展教育”的办学理念,逐步整合教育教学工作,并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摸索如何把对学生学习习惯、能力、志向、情感、意志等诸方面的培养纳入教学要求的方法,试图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真正奠定扎实的“基础”。
基于上述想法,我们大致采取了如下三项对策:
其一,必须让学生逐渐地适应自主发展教育。新生进校伊始,我们便以“自主发展教育”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介绍我们控江中学“自主发展教育”的办学理念,并着手引导学生完成“两个转变”:一是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二是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我们要求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设计、自我实践,并每逢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之后,要求学生对照当初自己的自我设计,分析达成度,并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再实践;在此过程之中,我们逐步强化对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
……
“玩”在控江:师生课程体验案例集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