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慢练学二胡1(附光盘)

细说慢练学二胡1(附光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岳峰 著
图书标签:
  • 二胡
  • 民族乐器
  • 乐器教学
  • 音乐教材
  • 慢练
  • 初学
  • 附带光盘
  • 艺术
  • 文化
  • 音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69146
版次:1
商品编码:1162224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附件:DVD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细说慢练学二胡》是为以拉琴为乐的二胡爱好者编写的,试图让读者通过学二胡、练二胡到品二胡、赏二胡这一过程,领略到中国音乐中无比动人的旋律、无比丰富的想象和无比多彩的世界风情。鉴于此,本系列教材精选了二百余首中国名歌(间有外国名歌)、中国民间音乐和戏曲、说明音乐片段等等,从学习二胡的规律出发,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使习琴者在轻松自然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学习二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演奏技巧,进而走进二胡之美的音乐世界。这些中外名曲,都是笔者在多年二胡教学中精心挑选的,不仅听起来悦耳动人,拉起来还顺指顺弓,特别适合于二胡演奏,相信您会在学习中感同身受。

作者简介

  岳峰,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二胡教学、演奏和理论研究工作。曾编撰二胡史学类书籍《音乐家储师竹》(2002)、《闵季骞民乐人生》(2013)等,编著教材《二胡基础教程》(1999)、《中老年二胡教程》(初、中级篇,2007、2010)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次应邀出席全国性学术会议作专题发言,因其文论视角独到、见解精辟、文风犀利而闻名业内。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女子二胡团队,是岳峰教授多年培养的一支艺术实践团队。该团队先后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演出,中国大学生艺术团赴俄访问演出等。曾荣获“香港首届国际胡琴团体邀请赛”一等奖,“香港首届国际江南丝竹邀请赛”二等奖(2010),“首届中日韩国际二胡大赛”重奏组金奖(2011),“第八届长三角地区民族乐团展演”优秀团队奖(2012),“第四届华乐之韵国际二胡比赛”最佳表演奖(2014)等多项殊荣。

目录

第一部分 开篇
一、 认识二胡
二、 学习前的准备
三、 定音和定弦
四、 基本姿势
五、 二胡的持弓
六、 二胡的持琴
七、 全身与琴的关系
八、 二胡的发音
第二部分 二胡D调、G调、F调一把位
一、 二胡D调(15弦)一把位
1、 空弦练习
2、 D调一把音位练习
3、 小星星
4、 划小船
5、 联欢舞
6、 二字连弓练习
7、 秧歌调
8、 摘辣椒
9、 鄂伦春小唱
10.小指练习
11.凤阳花鼓
12.保留指练习
13.紫竹调
14.四字连弓练习
15.八月桂花遍地开
16.小熊跳舞
17.山村初晓
18.杨柳青
19.半个月亮爬上来
20.美丽的姑娘
二、二胡G调
1.G调一把音位练习
2.生日歌
3.邀请舞曲
4.交城山
5.兰花草
6.拍手歌
7.打靶归来
8.军港之夜
9.牧童之歌
10.娃哈哈
11.嘀哩,嘀哩
12.满堂红
13.桔梗谣
14.山清水秀好风光
15.孟姜女
16.铺地锦
三、二胡F调
1.F调一把音位练习
2.康定情歌
3.卖报歌
4.长城谣
5.牧羊姑娘
6.敖包相会
7.我爱我的台湾岛
8.黄杨扁担
9.采花
10.采茶扑蝶
11.卖汤圆
12.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三部分 附录
一、 常用音乐知识
二、常用音乐术语及记号
三、常用二胡演奏符号一览表
四、参考书目
五、光碟及其说明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图书的详细介绍,内容不涉及您提到的那本书。 --- 书名:《中国传统音乐赏析与文化解读》 作者:李明远 编著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9月 定价:88.00 元 --- 内容简介:穿越历史的音符与民族的精神图腾 《中国传统音乐赏析与文化解读》是一部深度挖掘中国传统音乐精髓、系统梳理其发展脉络、并结合丰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剖析的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具的专著。本书旨在为广大学者、音乐爱好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立体的认知框架,理解这些流传千年的旋律如何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情趣。 一、 宏大叙事:从上古遗音到近现代流变 全书伊始,作者并未急于展现具体的曲目,而是将读者带入历史的长河。第一部分“溯源:早期音乐形态与礼制影响”详细考察了先秦时期乐律的起源,如《诗经》中的乐歌、宫廷雅乐的制度化构建,以及这些音乐在祭祀、朝会中所承载的政治与伦理意义。我们得以窥见“礼乐文明”如何奠定了中国音乐的基石——注重和谐、秩序与中正。 随后,本书深入探讨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音乐变迁。唐代作为中国古典音乐的鼎盛时期,不仅吸收了西域的丰富元素,形成了恢宏的燕乐体系,更在宫廷、民间和宗教音乐(如佛教音乐)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作者通过对敦煌壁画中乐器的描摹和文献的考证,重现了那个“万国来朝,乐舞升平”的盛世图景。 宋元时期的戏曲、说唱音乐的兴起,是本书的另一重点。宋代市民阶层的壮大催生了更贴近生活、更具叙事性的音乐形式。从宋词的音乐化处理,到元曲的成熟,再到明清传奇的精细化发展,音乐不再仅仅是庙堂的陈设,而是成为了百姓日常生活和情感表达的主要载体。 二、 深度剖析:主要音乐体裁的艺术特征 本书的精髓在于对中国传统音乐核心体裁的细致入微的分析。它摒弃了简单罗列曲目的做法,而是从体裁的生成逻辑出发: 1. 雅乐与庙堂之音的沉静之美: 探讨了雅乐的“中和之美”,分析了其在音高、节奏、配器上的严谨性,以及其在现代复原和保护中的挑战与意义。 2. 丝竹的灵动与叙事: 重点阐述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地域性合奏形式的特点。书中详细分析了这些音乐中特有的“散板—慢板—中板—快板”的结构处理,以及它们如何通过细微的节奏变化(如错位、滑音)来模拟自然声响和人物情绪的微妙变化。 3. 戏曲音乐的综合艺术魅力: 戏曲部分是本书的亮点。它不仅仅是曲牌和板式的介绍,更是对“唱、念、做、打”中音乐如何驱动叙事、塑造人物的剖析。例如,京剧的“板式系统”如何实现叙事张力的精确控制,昆曲的“水磨腔”如何体现婉约细腻的审美理想。作者特别指出,戏曲音乐是高度程式化、但又极具即兴发挥空间的典范。 4. 民歌与器乐的民间智慧: 在民歌部分,本书通过对陕北信天游、藏族山歌等不同地域民歌的对比分析,揭示了音乐如何作为族群记忆的载体,反映了劳动、爱情、苦难与庆贺。对于传统器乐(如古琴、琵琶),则着重分析了其“意在言外”的哲学意境,如古琴的“散音、泛音、按音”中蕴含的道家思想。 三、 文化解码:音乐背后的哲学与审美 《中国传统音乐赏析与文化解读》超越了纯粹的音乐学范畴,将音乐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解读。 1. 阴阳五行与音律: 作者详细论述了古代“五音观”(宫、商、角、徵、羽)与自然界、人体健康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不仅是科学的尝试,更是古代“天人合一”宇宙观在听觉领域的投射。通过对“工尺谱”等传统记谱法的解读,读者能体会到古人对音乐的记录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哲学实践。 2. 审美范式:从“雅”到“俗”的辩证: 本书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核心矛盾——对“中和”的推崇与对“个性和情感”的抒发之间的张力。雅乐追求“寂静、虚空”的境界,而民间音乐则追求“热烈、真实”的情感释放。理解这种辩证关系,是真正领悟中国音乐魅力的关键。 3. 现代视野下的传承与创新: 最后一章面向未来,讨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作者鼓励研究者和演奏者如何在尊重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和跨文化交流的视角,让这些古老的旋律重新焕发时代光彩。 总结: 《中国传统音乐赏析与文化解读》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清晰的逻辑结构和生动的文化叙事,为读者构筑了一座通往中国古典音乐殿堂的桥梁。它不仅是一本优秀的音乐入门读物,更是一份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精神内核的必备指南。阅读本书,如同亲耳聆听五千年历史的回响。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二胡充满向往,却又总是被各种理论知识吓退的“准乐迷”,我拿到这本《细说慢练学二胡1》时,心里是怀揣着一丝忐忑,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温柔鼓励的期待。书名里的“细说”二字,瞬间消除了我之前对二胡教程那种“高冷”的印象,它似乎在告诉我,“别怕,我会一点一点地给你讲清楚”。我尤其在意的是,这本书在讲解基本功时,会不会像很多教材那样,只是给出枯燥的图示和文字,而缺乏生动的引导?我渴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够用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比如通过一些形象的比喻,或者一些循序渐进的练习小品,来帮助我理解每一个指法的力度、每一个弓法的变化,以及它们如何最终汇聚成动人的旋律。我一直觉得,很多初学者之所以半途而废,是因为一开始就接触了过于复杂的理论,或者练习方法过于单一,导致难以获得成就感。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打破这个壁垒,用一种更贴近生活、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引领我走进二胡的世界,让我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能化为前进的动力。

评分

我曾经尝试过一些二胡教材,但总感觉它们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简略,很难真正触及到我学习的痛点。这次拿到《细说慢练学二胡1(附光盘)》,我怀着一种“再试一次”的心情,但这本书从封面的设计到内页的排版,都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对于“慢练”的解读。我一直认为,二胡这种乐器,它的魅力恰恰在于那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这种情感的流露,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日复一日、一丝不苟的“慢练”来沉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阐述“慢练”的理念,并给出具体的练习方法。比如,在指法练习部分,是否能够有足够多的、循序渐进的练习曲目,让我在掌握基本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指尖传来的微妙变化?在弓法方面,我特别希望能有详细的讲解,如何控制弓子的速度、力度和角度,才能拉出不同情感的音色?我非常期待,通过这本书,我能真正理解“慢练”的意义,并且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练习方法,让我在二胡学习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稳、更远。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位对二胡心向往之,却又长期在“听”与“练”之间徘徊的乐迷来说,《细说慢练学二胡1》的出现,无疑是一股清流。我一直觉得,二胡的魅力在于其深沉而又婉转的韵味,而这种韵味的背后,必然是扎实的基本功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书名中的“细说慢练”四个字,让我看到了作者的用心,它暗示着这本书并非敷衍的技巧堆砌,而是对二胡演奏艺术的一种细致入微的解析。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二胡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在演奏中的作用,包括琴弓的材质、二胡的张力等等,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音色的关键。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慢练”方法论,让我明白如何才能真正地将每一个音符、每一个乐句“练”到心坎里,而不是机械地重复。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找到学习二胡的正确方向,并且培养出耐心和毅力,最终能够用我的二胡,拉出属于自己的动人旋律。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让我印象深刻,那是一种很朴素但又不失韵味的风格,仿佛能感受到二胡那悠扬的琴声穿越时空而来。拿到书的那一刻,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虽然我不是专业的音乐人士,但二胡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情结。我一直觉得,学一门乐器,尤其是像二胡这样富有情感的乐器,最重要的不在于速成,而在于“慢练”。书名中的“细说慢练”四个字,正是我一直以来学习乐器的信条。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指法、弓法入手,一点一点地剖析,不急不躁,让每一个初学者都能扎实地掌握二胡的演奏技巧。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枯燥和瓶颈的方法。毕竟,音乐的学习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一种与内心对话的过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让我真正体会到“慢练”的精髓,找到学习二胡的乐趣,而不是把它当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光盘的附赠,更是让我觉得物超所值,我非常期待能通过光盘中的演示,更直观地学习每一个动作的细节,让我的二胡学习之路更加顺畅。

评分

收到《细说慢练学二胡1(附光盘)》这本书,让我对二胡的学习燃起了新的希望。我是一名对传统音乐充满热爱,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入门途径的业余爱好者。市面上很多二胡教材,要么内容过于庞杂,让我望而却步;要么讲解不够深入,让我感到困惑。而这本书的“细说慢练”理念,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我希望它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地为我解答每一个关于二胡的疑问。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是否能为我这样的零基础学习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从最基础的持弓、按弦开始,一步一步地引导我掌握二胡的基本演奏技巧。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丰富的练习素材,并且这些练习素材的设计能够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我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是能从中体会到音乐的乐趣。光盘的附赠,对我来说更是如虎添翼,我希望通过视频的演示,能够更直观地学习到老师的演奏姿势和技巧,从而更好地纠正自己的错误,提升学习效率。

评分

这本书很实用,通俗易懂,由浅入深,有视频,可以边看视频边看书练习,容易上手

评分

老人喜欢,不错的质量,值得购买

评分

东西不错,印刷很好

评分

很好的书哦,想学的话,建议买买看看啊!

评分

书很好,我很满意。纸质很赞,很是划算

评分

非常好的啦,水热的非常快。

评分

看了一点

评分

很不错,适合成人使用,字体大,好看!

评分

给老妈买的,她挺喜欢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