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茨威格的“世界公民”情怀。他不仅仅是一个奥地利的作家,他的生活足迹遍布欧洲,他的思想也深深地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书中那些关于他旅居欧洲各地的经历,那些与各国知识分子、艺术家、政治家之间的交往,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二十世纪上半叶欧洲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我看到了他如何与罗曼·罗兰、弗洛伊德等思想巨擘进行思想碰撞,如何参与到反战的和平运动中。更让我动容的是,当纳粹的阴影笼罩欧洲,他作为一个犹太人,所经历的流离失所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他被迫离开故土,在异国他乡辗转,心中对祖国的眷恋与对现实的绝望交织在一起,那种“无处容身”的孤独感,即使隔着文字,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这本书不仅仅是茨威格的个人回忆,更是一部时代的史诗,记录了一个知识分子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如何坚守自己的良知和信念,同时又饱受命运的折磨。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重新认识了斯蒂芬·茨威格的书。一直以来,我对茨威格的印象都停留在那些短小精悍、情感浓烈的短篇小说,尤其是《象棋的故事》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我习惯了他那种对人性深渊的精准描摹,对历史洪流中个体命运的细腻捕捉。然而,《遭遇这些事的人是我》让我看到了一个更为立体、更为鲜活的茨威格。他不再只是那个坐在书桌前,用文字编织悲欢离合的作家,而是切切实实地走在历史舞台中央,感受着时代巨变的洪流。书中那些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描述,那种亲历的震撼与痛苦,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战争对文明、对人性最残酷的摧残。他并没有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叙述者角度,而是用一种近乎坦诚的语气,讲述着自己的彷徨、不安,以及在时代巨变面前的无力感。他笔下的维也纳,那个曾经辉煌的“黄金时代”,在战火中逐渐凋零,这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通过他的文字,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我开始理解,为何他的作品中总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忧郁,原来那不仅仅是文学的想象,更是他生命体验的真实写照。
评分《遭遇这些事的人是我》给我最大的惊喜,是茨威格那份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即使在最黑暗的年代,也未曾熄灭。他热爱音乐,热爱戏剧,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书中描绘了他如何通过艺术来慰藉心灵,如何将他对艺术的理解融入到他的写作中。他不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深谙艺术精神的灵魂。他身上那种对文化的热情,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美的渴望,贯穿了他的一生。即使在流亡的困苦中,他也从未放弃对艺术的探索和传播。他所倡导的“欧洲精神”,那是一种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文化认同,是在战火与仇恨中,对人类文明共同价值的坚守。读完这本书,我仿佛与一位伟大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交流,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力量,那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茨威格在创作背后的挣扎与思考。我一直以为,像他这样才华横溢的作家,创作应该是顺畅而自发的。但《遭遇这些事的人是我》让我看到了他为一部作品付出的心血,他对历史细节的严谨考证,他对人物心理的深入挖掘。他不仅仅是依靠灵感,更是凭借着一种近乎执着的求知欲和对文学的敬畏心。他如何从浩瀚的史料中抽丝剥茧,如何将枯燥的史实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些过程的披露,让我对他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佩。尤其是他谈到自己创作《异端》、《菲特利希大帝》等作品时的心路历程,那种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对权力斗争的批判,以及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都让我看到了一个作家灵魂深处的炙热与担当。这本书仿佛是他与读者的“后台对话”,让我得以窥见他创作的“秘密花园”。
评分这本书让我对“流亡”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茨威格的后期生涯,几乎就是在不断的流亡中度过的。从奥地利到英国,再到巴西,每一次迁徙都伴随着痛苦和失落。他失去了熟悉的家园,失去了往日的社交圈,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对未来的确定感。书中那些关于他在异国他乡的孤独,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纳粹暴行义愤填膺的描写,都让我感受到了流亡者内心深处的挣扎。他努力地想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历史的巨轮却将他推向了更深的绝望。他用他那优美而伤感的笔触,记录下了流亡者群体的悲惨命运,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政治动荡中的无奈与抗争。这种经历,让他笔下的作品,无论是传记还是小说,都带着一种深刻的悲悯情怀。
评分茨威格的传记著作是传记的典范!感谢京东工作人员!
评分看了看还好,准备有时间了一口气看完
评分《昨日的世界》新译版,还不错
评分刚拿到手,看起来还不错
评分茨威格的传记著作是传记的典范!感谢京东工作人员!
评分凑单时拿的。因为同时买了三联版的自传,发现这本贵出三分之一不说,用纸粗糙装帧浮夸。完全不推荐。
评分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人、犹太人、小说家、传记作家、和平主义者、世界主义者。他在青年时期就显露出惊人的文学才华,以诗歌成名。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与高尔基相识。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身处异乡的孤寂与理想幻灭的痛苦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评分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人、犹太人、小说家、传记作家、和平主义者、世界主义者。他在青年时期就显露出惊人的文学才华,以诗歌成名。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与高尔基相识。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身处异乡的孤寂与理想幻灭的痛苦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评分很好a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