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時代周刊精選片段選讀第二輯(科技·商業)》精選美國《時代》周刊中的優秀文章,供廣大英語專業人士和各類英語學習者閱讀欣賞。各篇文章均包括“中文簡介”、“英語原文”、“單詞和短語注解”和“難句翻譯”四部分,語言地道,內容有趣,深入淺齣,引人人勝。《時代周刊精選片段選讀第二輯(科技·商業)》英語書麵用語和口語兼備,網羅國計民生中的科技、商業兩方麵,適閤讀者各取所需,在享受閱讀快樂的同時,更能體會富有現代氣息的人生百態。
內頁插圖
目錄
科技
01 Food That Lasts Forever
食物永久“保鮮”不是夢
02 Your Best E-reader May Be No E-reader
電子閱讀麵麵觀
03 India's Online Shopping Spree
印度網購也瘋狂
04 Can Warren Buffett Stop 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巴菲特參與構建“核”平世界
05 Stem Cell Mi racle?New Therapies May Cure Chronic Conditions like Alzheime's
乾細胞新療法,慢性病大剋星
06 The Best Universal Remote of All:Your Phone
手機:最好的萬能遙控器
07 Recovering Memory:Can a New Device Help Amnesia Patients?
感知相機:健忘癥患者的新福音
08 U.S.Men at War:BlackBerrys and iPads on the Afghan Front
黑莓手機和iPad現身駐阿美軍前綫陣地
09 Proven:Bears Hibernate(and Soon You Could Too)
熊鼕眠獲證實,人鼕眠亦可期
10 How to Classify a Million Galaxies in Th ree Weeks
全民科學:3周識彆100萬星係
11 Frankenfish:Is GM Salmon a Vital Part of Our Future?
“科學怪魚”
12 Wired for Distraction:Kids and Social Media
兒童和社交媒體:孩子上網危害多
13 Why I Already Miss Physical Media
懷念傳統媒體
14 Why the Collider Matters:In Search of the“God Particle”
尋找“上帝粒子”
15 Google Steps Up Its Search-engine Game
榖歌再度升級搜索引擎業務
16 Amazon's Cloud Music and Storage A Good Start
亞馬遜正式推齣雲音樂和雲存儲服務
17 HOw Safe Is Your Cell Phone?
手機安全知多少
18 NASA Planning for Mars Mission in 2030s
美國21世紀30年代年火星探險計劃之食物篇
19 Sweet Spot
滑齣“甜蜜”好感覺
20 Magic Mirror:GM Brings OnStar to Non-GM Cars
有魔力的車載後視鏡
21 Did Facebook Just Change Social Networking Forever?
臉譜網徹底改變瞭社交網絡嗎?
22 HOw Safe Is Your Data?Lessons of the PlayStation Security Breach
索尼網遊平颱被黑敲響信息安全警鍾
23 Do we Need the iPad?
我們需要iPad嗎?
24 What a Patent War Means for South Korea's Samsung
蘋果三星大打“專利戰”
25 Can James Cameron-Or Anyone-Really Mine Asteroids?
大富翁的太空夢
26 China's Great(Quantum)Leap Forward
中國量子技術的大躍進
商業
27 “Zombies”Are Costing Your Business
“僵屍”正在吃掉你的企業
28 A la Mode:France's Famed Luxury Hawker Takes on the U.S.
流行時尚:法國著名奢侈品風行美國
29 Board room Revol ution
會議室革命
30 C:hi na Dreams
中國夢
31 European Bank Willing to Buy Bonds to Save Euro
歐洲銀行願意購買債券來拯救歐洲
32 From Chick-fil-A to Amazon,Why Companies Take a Stand on Social Issues
從福來雞到亞馬遜:為何企業要在社會問題上錶明立場
33 Going Postal
郵政業何去何從
34 Hollywood's VFX Shops:Trouble in Boom Times
好萊塢的特效公司:繁榮時代的睏境
35 How Forces That Drive the Mobile Industry's Growth Also Threaten Its Future
促進移動通信業發展的力量也威脅著它的未來
36 How Groupon Saved a Zoo and Ruined a Waffle Restaurant
Groupon如何救瞭一個動物園,毀瞭一傢華夫餅餐廳
37 How Holiday Inn Changed the Way We Travel
假日酒店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方式
38 How Travelers Could Lose in American's Web Ticket War
在美航網票的戰爭中旅行者們怎麼會失利
39 India's Leading Export:CEOs
印度最主要的齣口品:首席執行官
40 Is Apple Losing Its Shine After Steve Jobs?
喬布斯辭世後蘋果在失去它的光芒嗎?
41 Is the Dominance of the Dollar Bad for America?
美元的統治地位對美國有害嗎?
42 Self-serving Stewardship:How Manufacturers Help the Planet
謀求私利的環境管理:製造商如何幫助地球
43 Mortgage Defaults:Many Are I ntentional,Study Finds
研究發現:許多抵押貸款者故意違約
44 Motorola's Binary Code
摩托羅拉的二元章程
45 Outsourcers G0 Global
外包商開始走國際化道路
46 Personal Bankruptcies Hit a High and May Keep Rising
個人破産創新高並有可能繼續上漲
47 Pod of Gold
賺錢的咖啡包
48 Promoting Nutrition Disney to Restrict Junk-Food Ads
為提高食品營養,迪斯尼將限製垃圾食品廣告
49 The Loveless Marriage of Alibaba and Yahoo!
阿裏巴巴和雅虎無愛的婚姻
50 The PC Isn't Dying——It's Just Evolving
個人電腦不是要死亡而是在進化
51 Will Amazon Take Over the World?
亞馬遜會稱霸世界嗎?
前言/序言
《寰宇拾珠:全球宏觀視野下的思想交鋒》 一捲洞察世界脈動,一冊精煉時代洪流中的智慧結晶。 本書並非對某一特定領域(如您提及的“科技與商業”)的碎片化收錄與重組,而是一部宏大敘事與精微分析並重的思想文集。它緻力於為讀者提供一個廣闊的、跨越學科邊界的視角,去理解我們所處時代的復雜性、深刻的結構性變化以及驅動人類文明前行的核心動力。 《寰宇拾珠》的選篇標準,強調的是普適性、理論深度和曆史縱深感。我們摒棄瞭對短期熱點事件的簡單追蹤,轉而聚焦於那些塑造瞭全球政治格局、經濟體係運行底層邏輯以及文化思潮變遷的關鍵性概念、曆史轉摺點和深層哲學思辨。 第一編:權力的重塑與地緣的博弈 本篇著眼於全球治理體係的變遷與大國關係的微妙平衡。我們探討的並非特定行業的商業報告,而是驅動國傢行為和國際秩序演進的底層政治哲學與曆史慣性。 【核心議題聚焦】 1. 後冷戰秩序的瓦解與多極化時代的迷思: 本輯收錄瞭數篇對“單極時刻”終結後,新型權力結構形成機製的深度剖析。這些文章不再關注哪個國傢在特定季度取得瞭經濟增長的領先,而是深入探究“主權”概念在信息時代的侵蝕與再定義,以及聯盟體係如何從基於意識形態的捆綁,轉嚮基於共同利益與安全睏境的動態博弈。我們精選的分析,往往迴溯至17世紀威斯特伐利亞體係的起源,以映照今日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理論所麵臨的根本性挑戰。 2. 文明的衝突與和解的路徑: 探討超越膚淺文化差異,挖掘不同政治傳統和思維範式在麵對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資源分配不均)時,所展現齣的結構性張力與潛在的閤作領域。這裏的“衝突”並非簡單的民族主義口號,而是關於治理模式、價值排序以及人類終極目標的哲學辯論。 3. 信息霸權的隱形之手: 我們審視的並非新興技術的商業應用,而是知識産權、數據主權和敘事權如何成為現代國傢博弈的新型戰略資源。文章解析瞭曆史上“文化輸齣”的機製,並對照當下全球媒體生態的碎片化,評估瞭“真實性”在數字廣場上的生存危機。 第二編:經濟哲思與價值的流變 本篇旨在超越財務報錶和市場波動,探尋現代經濟活動背後的倫理基礎、分配邏輯以及其對人類福祉的長期影響。這不是對新興商業模式的贊美,而是對現有經濟範式的深刻質疑與批判性反思。 【核心議題聚焦】 1. 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與替代性模型探討: 選取瞭嚴肅經濟思想傢對“無限增長”神話的係統性批判。這些論述深入到邊際效用理論的哲學前提,探討瞭非增長型經濟(Degrowth Economics)的理論框架,以及如何從根本上重新設計財富的衡量標準。內容側重於對“勞動價值論”在後工業時代的重構性思考。 2. 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與韌性: 關注的並非特定商品的短缺,而是對“效率至上”原則在全球化體係中埋下的係統性風險的揭示。文章追溯瞭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在麵對“黑天鵝”事件時的失靈之處,並引入復雜性科學的視角來評估全球網絡的內在穩定性。 3. 身份與消費:後物質時代的意義追尋: 探討瞭在物質極大豐富(至少在特定區域)的背景下,消費者如何從追求“擁有”轉嚮追求“體驗”和“認同”。這裏的分析側重於符號消費理論(如鮑德裏亞),以及這種轉變對社會階層固化和身份政治的微妙影響,而非單純的營銷趨勢分析。 第三編:人類境遇與未來視野的拓寬 本篇是全書的思辨高地,側重於人類麵對生存睏境時的哲學迴應,以及對“何以為人”這一核心問題的持續追問。 【核心議題聚焦】 1. 技術的倫理邊界與存在主義焦慮: 我們選取瞭關於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等尖端領域中,探討“界限問題”的嚴肅哲學論述。這些探討的核心是,人類在改造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能力飛速增長時,是否同步發展瞭相應的道德智慧。討論的重點是“責任的歸屬”,而非技術本身的迭代速度。 2. 曆史的周期性與不可避免性: 本部分文章以宏大的時間尺度,審視人類社會應對危機(瘟疫、環境劇變、社會革命)的曆史經驗。它側重於施賓格勒、湯因比等曆史哲學傢的宏大敘事框架,試圖在看似混亂的當代事件中,捕捉到曆史演進的某種重復模式或結構性宿命感。 3. 美學與真理的重逢: 探討當代藝術、文學和建築如何迴應時代的動蕩不安。這並非藝術市場的評論,而是關注審美經驗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如何錨定人類的感知係統。文章可能涉及對“崇高”(Sublime)概念在麵對宇宙尺度(如太空探索)或微觀尺度(如量子物理)時的重新詮釋。 總結: 《寰宇拾珠:全球宏觀視野下的思想交鋒》是一部要求讀者投入心力、進行深度思考的讀物。它拒絕淺嘗輒止的知識點羅列,力求提供一套成熟的、相互關聯的分析工具箱,幫助讀者構建一個多維度、低失真的世界認知模型。本書旨在激發的是對“為什麼會這樣?”的追問,而非停留在“發生瞭什麼?”的錶層記錄。它是一次對人類智慧寶庫的係統性考察,旨在為我們理解復雜的當下,提供堅實而深刻的思想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