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都说怀孕要注意吃,究竟怎么吃才健康?
  一天到晚吐个不停,吃不下怎么办?
  肚子长出了妊娠纹,吃什么能消除?
  双腿严重水肿,是不是要少喝水啊?
  ……
  都说怀孕要讲究吃,要好好吃。但是你真正知道,宝宝从一个苹果核长到一个小小人儿需要哪些营养吗?哪些食物可以帮助提高准妈妈免疫力,哪些有助于宝宝的智力发育?
  其实,孕期营养不仅关系到胎宝宝的健康发育,也关系到准妈妈的健康美丽。比如,孕前3个月到孕期3个月,补充叶酸可以预防胎宝宝畸形;摄取适量的碘和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胎宝宝智力发育;多吃含维生素C的蔬果,不仅能预防高血压,还能缓解妊娠纹……
  为了他的健康成长,你会以前所未有的精力去关注自己的饮食,哪些能吃,哪些要少吃,哪些就干脆不吃了。就这样,你就会从一个大大咧咧的女汉子,摇身变为嗅觉灵敏、母性大发的准妈妈了。      
内容简介
     从怀孕开始,胎宝宝每一阶段的健康发育,都需要从妈妈身体摄取营养素。书里详尽孕期40周各种关键营养素,真正让准妈妈长胎不长肉。
  每周一种关键营养素,为胎宝宝发育和准妈妈分娩做准备。胎宝宝不同时期的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素也不尽相同。书中详细剖析每周关键营养素对胎宝宝的作用,以及其最好的食物来源,摄取量的提供也按照不同阶段的发育进行摄取。到了孕晚期,推荐关键营养素为准妈妈顺利分娩做好充足的营养准备。
  每周关键营养素指导本周饮食宜忌。从备孕期到怀孕,甚至到产后,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看似简单,实则很有讲究。跟着营养需求吃,妈妈吃得对,宝宝更健康。
  一周优生食谱推荐,具体指导每周饮食。营养专家根据胎宝宝每周所需营养,给出长胎不长肉的营养餐谱。营养胎教始终贯穿始终,提醒准妈妈必须注意的饮食事项。
     作者简介
     李宁,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全国妇联“心系好儿童”项目专家。
  李宁医生在她近二十年的行医生涯中,为不同年龄段、不同时期的准妈妈进行孕期营养、产后饮食调养、新生儿喂养等的营养指导工作。她用专业知识和温暖爱心,帮助一位又一位女性完成准妈妈到新妈妈的完美蜕变。作为健康生活指导专家,多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担任嘉宾,进行包括孕产营养在内的知识科普宣教。业余时间笔耕不辍,出版《孕产妈妈营养大百科》《宝宝辅食早教养育全书》等孕产营养畅销书。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孕吐、腰酸背痛、尿频、腿抽筋……书中的小妙招告诉你,这些孕期不适都能通过食物缓解。
  ——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凌  ★一周推荐食谱,准妈妈跟着吃,长胎不长肉。 
 ——国家健康管理师、高级营养保健师李红萍
  ★孕期40周,每周1个关键营养素,依据胎儿发育重点来摄取。
  ——妈妈帮学堂     
目录
   Part1孕前营养宜忌与食谱
备孕女性/30
备孕女性饮食原则/30
平衡膳食/30
不能忽略的早餐/30
午餐是“重头戏”/30
晚餐“七八分饱”/30
必备营养素:叶酸、碘、锌/31
提前3个月补叶酸/31
碘是智力营养素/31
每日补锌20毫克/31
身体和心理准备/32
提前6个月停服避孕药/32
提前了解孕期将经历的事/32
将宠物长期寄养或送人/32
不寄养的宠物需注意卫生/32
选用孕妇专用护肤品/32
过度疲劳不利怀孕/33
越轻松,宝宝来得越快/33
不轻易给自己贴不孕标签/33
一周优生食谱推荐/34
备育男性/36
备育男性饮食原则/36
必备营养素:叶酸、锌、蛋白质/37
身体和心理准备/38
一周优生食谱推荐/40
孕前排毒饮食方案/42
孕前没注意营养,孕后怎么补/43
Part2怀孕40周营养宜忌与食谱
孕1周为宝宝降临做好准备 /46
准妈妈:本周正处在月经期/46
胎宝宝:还没影儿的胎宝宝/46
妈妈宝宝营养情况自测/46
关键营养素:叶酸/47
饮食宜忌/48
第1周优生食谱推荐/50
孕2周卵子发育成熟 /52
准妈妈:排卵期马上开始/52
胎宝宝:一枚矜贵的卵子/52
胎宝宝发育与所需营养/52
关键营养素:蛋白质/53
饮食宜忌/53
第2周优生食谱推荐/54
……
Part3坐月子营养宜忌与食谱
分娩当天怎么吃/224
顺产:先吃些汤和粥/224
剖宫产:6小时后喝萝卜汤促排气/225
产后第1周开胃清补/226
顺产妈妈饮食宜忌/227
剖宫产妈妈饮食宜忌/227
第1周月子餐推荐/228
产后第2周补血益气/230
新妈妈产后变化/230
哺乳妈妈饮食宜忌/231
非哺乳妈妈饮食宜忌/231
第2周月子餐推荐/232
……
附录 新生儿日常护理/250      
精彩书摘
     孕1周 为宝宝降临做好准备
  经过3~6个月的生理和心理调试,你是否已经做好了怀孕的准备呢?从这一周开始你将经历生命中最大的变化,你将成为一个孩子的妈妈,也将完成你一生中向完美女人转变的一个重要过程。
  准妈妈:本周正处在月经期
  首先,建议准妈妈先制订一个比较详细的怀孕计划,其中应该包括工作安排、医疗保健、营养饮食以及家庭财务计划等。其次,准妈妈本周正处在月经期,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月经周期推算排卵期。此外,准妈妈须继续加强营养,摄入高质量的蛋白类食品、含叶酸的水果和蔬菜,并确保正常的运动和休息。
  饮食原则 食物选择多样化
  胎宝宝:还没影儿的胎宝宝
  医学上规定,以末次月经的第1天起计算预产期。所以,第1 周的时候准妈妈正处于月经期,月经结束一周左右后身体才开始排卵。现在,胎宝宝连个影儿都还没有呢,还只能以精子和卵子的“前体”状态,分别存在于准爸爸准妈妈的体内。准爸爸准妈妈的健康可以成就“宝宝”健壮的体魄。
  关键营养 叶酸,预防胎宝宝神经管畸形
  妈妈宝宝营养情况自测
  一般来说,在怀孕的前13周体重应该没什么变化,孕期增重总量不应超过15千克。如果准妈妈在孕前体重已经偏重,那么建议孕期的体重增加控制在7千克以内。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体重。
  孕期      体重增加量
  前3个月   共增加1~2千克
  4~6个月   每周增加0.35千克,约为4.2千克
  7~10个月  每周增加0.5千克,约为8千克
  体重                体重总增加量
  怀孕前体重正常者    11.5~16千克
  怀孕前体重稍轻者    12~18千克
  怀孕前体重较重者    7~12千克
  平均增加体重        11.0~12.5千克
  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千克/米2)=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算出的数值如果小于18.5,为体重过轻;如果在18.5~24.9之间,为正常体重;如果在25~28之间,为体重超重;如果大于28,则为肥胖了。
  关键营养素:叶酸
  孕早期是胎宝宝中枢神经发育的关键期,每天应补充400微克叶酸。准妈妈宜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规格为400微克/片的叶酸增补剂,每天一片叶酸片最好是在饭后半小时左右用温水送服。进入孕中期后可停服叶酸片,多从食物中汲取就可以了。
  预防神经管畸形
  叶酸可预防胎宝宝神经管缺损,特别是在受孕后第17~30天神经管形成的主要时期。专家认为,准妈妈每天都要服用叶酸,尤其是怀孕前的3个月到怀孕的前3个月服用。
  补叶酸吃什么食物
  动物肝脏中叶酸含量最为丰富,其次为菠菜、草莓、红枣、板栗、蚕豆、绿豆、芦笋、圆白菜、菜花、大蒜等。但是由于过度加热容易破坏食物中的叶酸,因此,尽量吃那些大火快炒的蔬菜或者生食健康蔬菜。
  没补叶酸就怀孕怎么办
  如果准妈妈孕前没有补充叶酸也不用过分担忧,从发现怀孕时开始补充叶酸,可以起到降低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作用。当然加大叶酸服用量也是极其错误的,过量服用叶酸反而会危害身体。
  别同时服用叶酸和维生素C
  如果在吃含叶酸的食物或叶酸补充剂时,同时服用维生素C制剂,由于两者的稳定环境相抵触,因此吸收率都会受影响。补充叶酸和维生素C,两者之间最好间隔一小时以上,不要同时服用,以免事倍功半。
  服用叶酸增补剂比食补效果更好
  说到补充某种维生素,一般的方法有食补和药补。“药补不如食补”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然而补叶酸却是反过来的。中国人的传统烹饪习惯容易破坏食物中的天然叶酸,食补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也就是说,服用叶酸增补剂比食补效果更好。
  饮食宜忌
  一般来说,如果能做到饮食均衡,孕期正常饮食就可以了。不过,有些饮食习惯可能会给母婴带来坏的影响,所以为孕育出健康、聪明的宝宝,还是进行适当调整为好。
  宜多吃蔬果和谷类
  准妈妈为了满足胎宝宝发育的需要,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血容量的增加。这需要准妈妈自身增强热能,加强基础代谢。足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能有效帮助准妈妈产生物质代谢所需的热能,因此宜多吃些天然的五谷杂粮、新鲜果蔬。
  宜每天1根香蕉
  香蕉是钾的极好来源,并含有丰富的叶酸和维生素B6。钾有降压、保护心脏与血管内皮的作用;叶酸和维生素B6保证了胎宝宝神经管的正常发育。因此,准妈妈最好能每天吃1根香蕉。
  宜多喝牛奶
  准妈妈补钙的最好方法就是喝牛奶,因为牛奶中的钙最容易被人体吸收。每100毫升牛奶中含有约105毫克钙,而且磷、钾、镁等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的比例十分合理。建议准妈妈每天分次喝500毫升牛奶。
  宜吃些含碘食物
  人体内碘含量极低,但却是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孕期缺碘会造成胎宝宝大脑发育障碍,同时还影响其智力发育。所以,孕早期饮食中宜适当吃些海带、紫菜等。
  营养小喇叭
  晚上喝牛奶有助睡眠
  牛奶中含有一种能使人疲倦欲睡的生化物L色氨酸,它能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从而使人想睡眠,并且无任何副作用。牛奶可以缓慢地被血液吸收,其中的钙能够清除紧张情绪,因此牛奶对准妈妈的睡眠非常有益。
  宜吃饭时有个好环境
  吃饭时的环境和心情对用餐质量和餐后营养的吸收都非常重要。吃饭时和三五好友一起,或置身于幽雅、温馨的就餐环境下,往往会食欲大增。因此,把自家的餐厅布置得清新美好,用餐时谈论开心的话题,都有助于准妈妈对营养的吸收。
  忌过量吃酸
  不少准妈妈在孕早期嗜好酸味的食物,但一定要注意不宜多吃酸菜、泡菜类,以免摄入过量的钠盐影响健康。准妈妈可以改食无害的天然酸味食物,如番茄、草莓、葡萄等;也可以喝酸奶,或将酸奶和果汁、水果混合着吃。
  忌偏食肉类
  在孕早期,准妈妈最好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宜偏食肉类。人体呈微碱状态是最适宜的,如果偏食肉类,会使体内环境趋向酸性,有可能导致胎宝宝大脑发育迟缓。准妈妈长期挑食、偏食,可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胎宝宝生长。所以,准妈妈除了食用肉类外,还应吃些新鲜蔬菜水果,让身体达到酸碱平衡。
  忌多吃橘子
  橘子味香,汁甜,并且营养丰富。但现在对于准妈妈来说,橘子虽好却不能多吃。因为橘子性温味甘,补阳益气,过量食用容易引起燥热而使人上火,发生口腔炎、牙周炎、咽喉炎等。而且,准妈妈一次或者多次食用大量橘子后,身体内的胡萝卜素会明显增多,肝脏来不及把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会使皮肤内的胡萝卜素沉积,并伴有恶心等症状。准妈妈每天吃橘子不应超过3个。
  忌吃罐头食品
  任何危害胎宝宝的食品,准妈妈都应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在罐头的生产过程中,会加入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香精等,这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会对胚胎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容易导致畸形。即便是美味可口的罐头,准妈妈也要主动克制,尽量远离。另外,罐头食品在制作、运输、存放过程中,如果消毒不彻底或者密封不好,就会造成细菌污染。
  ……      
前言/序言
       
				 
				
				
					深入洞察:现代社会压力管理与心智韧性重塑  图书名称: 现代社会压力管理与心智韧性重塑  图书简介:  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当代社会,压力如同无形的潮水,时刻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智与身体。本书并非探讨孕期营养的专业指南,而是聚焦于现代人普遍面临的心理健康挑战,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压力应对策略与心智韧性的深度培养方法。  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现代生活的复杂迷宫,从神经科学、积极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CBT)以及正念冥想等多个前沿领域,构建一个全方位的自我调节与心理解压框架。我们相信,韧性并非天生的特质,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技能。  第一部分:压力的本质与现代图景  本部分首先对“压力”进行深入的科学剖析。我们将探讨急性压力与慢性压力在生理学上的区别,揭示皮质醇、肾上腺素等激素在长期高压状态下对身体器官(如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的微观损伤。  不同于传统的健康书籍侧重于生活习惯的简单调整,我们深入剖析了信息过载焦虑(Infobesity Anxiety)和比较性压力(Comparative Stress)在社交媒体时代如何重塑我们的自我认知。我们将分析职场中常见的“倦怠陷阱”(Burnout Trap),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的三个维度,并提供针对性的早期识别工具。  此外,本书引入了环境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居住环境、工作空间布局对情绪稳定性的影响,并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化方案,帮助读者从外部环境中卸下部分精神负担。  第二部分:心智的解构与重建:认知重塑技术  心智的韧性源于我们对事件的解读方式。第二部分是全书的核心,专注于认知行为训练。我们将详细介绍自动思维(Automatic Negative Thoughts, ANT)的捕捉、质疑与重构技术。  我们不再停留于“积极思考”的表面说辞,而是深入到以下具体技巧:  1. 认知解离(Cognitive Defusion): 教导读者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视为“头脑中流淌的语言”,而非不容置疑的“事实”。这需要精确的语言练习和情景模拟。 2. “弹性时间线”思维法: 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时,学会将宏大的恐惧分解为可控的微小时间段,避免“灾难化思维”的无限延伸。 3. 基于价值的决策模型: 许多压力源于目标冲突。本书提供一套明确的个人价值排序工具,确保决策与核心价值观对齐,从而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拥有内在的稳定锚点。  第三部分:身体的智慧:神经可塑性与深度放松  心智与身体密不可分。本部分侧重于利用身体反馈机制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  我们将详细介绍4-7-8呼吸法的神经生理学基础,解释这种呼吸模式如何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从而降低心率变异性(HRV)的波动。  更进一步,本书引入了深度体感觉察(Somatic Tracking)练习。这不是简单的放松,而是训练个体去识别压力在身体中的具体“驻扎点”(如肩膀的紧绷、胃部的灼热感),并运用温和的自我对话引导这些感觉自然消散,而非压抑或逃避。  对于睡眠障碍这一现代压力病的顽疾,本书提供了基于睡眠卫生(Sleep Hygiene)的精细化调整方案,包括光照管理(蓝光与褪黑素的关系)、温度控制,以及一套结合腹式呼吸的“快速入眠序列”。  第四部分:人际连接与界限艺术  许多慢性压力来源于无效的人际互动和边界模糊。本书将压力管理从个体内部拓展到社会环境。  我们探讨了“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在职场和家庭中的隐性成本,并提供了清晰的“拒绝的艺术”——如何设置健康、坚定且不带攻击性的个人和工作边界。书中包含大量实用的对话脚本,以应对“关系中的侵入者”和“需求黑洞”。  此外,我们将研究“高质量连接”(High-Quality Connection)的构建。研究表明,拥有少数几个真正可以依赖和分享脆弱性的关系,是抵御压力的最强缓冲器。本书指导读者如何识别并投资于这些关系,并如何进行有效的情绪支持(而非情绪吸收)。  第五部分:韧性的持续养成与自我同情  韧性不是一次性的修复,而是一种持续的“心智健身”。最后一部分关注长期维护和自我关怀的深度实践。  我们详细阐述了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的三个核心要素(自我友善、共同人性、正念觉察),并提供了一系列自我安抚的“停机坪练习”,尤其针对自我批评和内疚感。  本书的结论部分强调了“意义建构”的力量。通过探讨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我们引导读者思考在压力之下,如何找到超越日常琐事的更深层目标,这种目标感是抵御虚无和无意义感(现代压力的重要诱因)的终极铠甲。  本书的语言风格注重实操性、心理学严谨性与人文关怀的平衡,旨在成为读者在喧嚣世界中构建内心稳定堡垒的必备手册。它不提供速效的“快乐药丸”,而是赋予读者一套能够穿越任何风暴的内在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