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孕育的新兴电影艺术形式,因其“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的特点而风靡,得到众多影视爱好者的青睐,现已形成快速发展的产业模式。本书详细讲解微电影的制作流程、方法和技巧,分为前期、拍摄期和后期三篇。具体内容包括:微电影项目策划和元素筹备,团队交流、镜头构思和场面调度,配音、剪辑、画面包装和特效,以及微电影的发展趋势等。全书图文并茂,强调实用性,适合各类影视爱好者学习和参考。
彭剑锋,影视人、音乐人。2011年“百部微电影”发起人,担任制片、主演并负责后期制作,主要作品有《杀手新产品》《葵花宝典》《我想演戏》《大师的智慧》《一块钱》等,影片在各大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热映,观众反响强烈。主要音乐作品有《远古-神之归来》游戏背景音乐、西游游戏背景音乐等。
前言
第一篇 前期
第一章 微电影项目策划 002
1.1 微电影项目的盈利模式 003
1.1.1 广告模式 003
1.1.2 网络、无线增值盈利模式 007
1.1.3 其他盈利模式 010
1.2 剧本与项目的关系 013
1.2.1 剧本决定项目成本 013
1.2.2 剧本指引工作思路 014
1.2.3 剧本影响项目宣传方式 016
1.3 微电影剧本的特点 017
1.4 确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019
1.4.1 制片人 020
1.4.2 导演 023
1.4.3 编剧 024
1.5 拍摄微电影的资金从哪来 026
1.6 完善微电影项目协议 028
第二章 微电影元素筹备 030
2.1 根据剧本寻找场景 031
2.2 选优秀演员为微电影添光彩 037
2.3 好服装、好造型让微电影焕然一新 041
2.3.1 服装、造型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041
2.3.2 服装、造型在微电影中的作用 042
2.4 没经验,道具你都租不好 045
2.5 好摄像师给微电影一双慧眼 047
2.6 灯光师不能随便找 054
2.6.1 灯光概述 054
2.6.2 灯光术语分类 058
2.7 选好拍摄器材提升画面质感 059
2.8 寻找高手为后期铺路 064
第二篇 拍摄期
第三章 微电影团队交流 068
3.1 导演传达电影意图 069
3.2 编剧与演员交流剧本台词 072
3.3 导演与摄像的交流 074
3.4 制片与导演的交流 076
第四章 镜头构思 078
4.1 可视剧本—故事板 079
4.2 全场把控,迅速做出镜头判断 081
4.3 镜头设计要考虑后期工作 086
4.4 试演是必要的 087
第五章 场面调度 089
5.1 场面调度的内容与类型 090
5.1.1 演员调度 090
5.1.2 镜头调度 093
5.1.3 场面调度类型 095
5.2 灯光与色彩:视觉传达手段 097
5.3 选择好剧情的发展点进行调度 100
5.4 动作是现场酝酿出来的 101
5.5 蒙太奇与场面调度的关系 102
5.6 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关系 105
第三篇 后期
第六章 配音 108
6.1 对白配音 109
6.2 音效录制 112
6.3 背景音乐是剧情的润滑剂 116
6.3.1 Cakewalk Sonar 117
6.3.2 Steinberg Nuendo 4 137
第七章 剪辑 150
7.1 后期剪辑—微电影创作的重要环节 151
7.2 如何利用剪辑升华剧情 152
7.3 剪辑的正确方式 154
7.4 常用的微电影剪辑软件 158
7.4.1 Edius 6的使用方法 158
7.4.2 Adobe Premiere Pro CS4的使用方法 174
7.4.3 Final Cut强大的剪辑功能 194
7.4.4 AVS Video Editor 6.3的使用方法 216
7.4.5 Ulead Video Studio Pro X6(会声会影X6) 226
7.4.6 Media Studio Pro 8的使用方法及特点 240
第八章 画面包装 244
8.1 片头与片尾的包装 245
8.2 After Effects的功能与运用 247
第九章 特效 260
9.1 电影特效的作用 261
9.2 Houdini Master的使用特点 264
9.3 Digital Fusion/Maya Fusion的强大功能 274
9.4 使用After Effects抠像 276
结束语 微电影的发展趋势 280
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出乎意料地扎实,纸张的触感很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觉内容分量十足。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行文风格上所展现出的那种近乎偏执的严谨态度。他似乎对每一个技术细节都不放过,比如在谈及不同焦段镜头对人物肖像的影响时,分析得极其透彻,甚至连光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都用非常直观的例子进行了说明。这对于我这种对摄影技术有一定基础,但缺乏系统性影视知识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书中似乎还穿插了一些业内人士的“黑话”解析,这能帮助读者快速融入专业语境,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因术语障碍而感到困惑。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预算控制与资源优化”的章节,毕竟在独立制作中,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拍出大片质感,是每个创作者的终极难题。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拍得像”,而是一本教你如何“拍得对”的教科书。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是线性地讲述从A到Z的过程,而是采取了一种模块化、可检索的编排方式。这意味着我可以根据我当前遇到的具体问题,快速定位到相应的章节寻求解决方案,而不需要从头到尾精读一遍。例如,如果我正在为灯光布局发愁,可以直接翻到关于“布光艺术”的那部分,那里应该会有针对不同场景(如室内对话、室外追逐)的实用布光方案。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似乎还融入了一些关于“叙事节奏”和“镜头语言的心理学效应”的讨论,这表明作者试图从更深层次的认知科学层面来解释为何某些镜头会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这种将技术与心理学、美学深度结合的尝试,使得这本书的厚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它不再是一本纯粹的技术手册,而更像是一份通往“电影思维”的地图。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有吸引力,色彩搭配和字体选择都显得非常专业,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聚焦于影视制作领域。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每一个章节,但光是翻阅目录,我就对它能提供的知识广度感到惊艳。从剧本的初步构思,到场景的选择与调度,再到后期剪辑和声音处理的精妙之处,似乎都有详尽的论述。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情绪渲染”的那一小节,作者似乎非常强调如何通过镜头语言来精准捕捉和传递角色的内心世界,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指引。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舒服,图文并茂,一些关键的概念配有清晰的图示或流程图,这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我期待着能够跟随书中的步骤,一步步拆解那些看似高深的电影制作流程,真正将脑海中的创意转化为可供人观看的作品。从目前的观感来看,它更像是一份详尽的操作手册,而不是空泛的理论堆砌,这一点非常符合我希望快速上手的学习需求。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鲜明,充满了行动力和号召力,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拿起设备开始实践。作者似乎深谙如何用简洁、有力的短句来传达复杂的概念,这在快节奏的学习环境中非常有利。我注意到书中用了大量的“行动指令式”的标题和段落引导,比如“现在,让我们打破这个常规”或者“你的下一个挑战是……”,这强迫读者保持高度的专注和参与感。此外,从其对设备参数的描述来看,作者显然是站在一个与时俱进的立场,很可能涵盖了当前主流数字影像设备的最新特性和优化技巧,而不是用几年前的老黄历来搪塞读者。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它不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个充满激情的“项目经理”,在督促你将脑海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通过一套严谨而高效的流程,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影像作品。
评分初次接触这本书时,我的主要疑虑是内容是否会过于偏重某个单一的制作环节,比如过度强调技术而忽略了艺术表达。然而,粗略翻阅后,我发现作者的视野非常开阔,他似乎在努力搭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比如,书中专门开辟了一章讨论“发行与宣传策略”,这在很多同类教程中是很少见的。它不仅仅停留在教会你怎么拍,更延伸到了如何让你的作品被看到。这种全流程的覆盖,体现了作者对当代内容生产环境的深刻理解。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创作心路历程时所流露出的那种真诚感,文字中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耳边娓娓道来,分享那些踩过的“坑”和走过的“捷径”。这种人性化的叙述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亲切感,让人愿意沉下心来,细细品味每一个字背后的深意和实践经验。
评分质量很好,值得购买!
评分期待属于自己的微电影,学习中
评分还没看
评分这本书很正版, 值得大家推荐,内容很全面,文字解析的很清楚,给店主一个大大的赞
评分666666
评分东西好,速度快,京东的老客户啦
评分不错,京东很给力
评分质量很好,值得购买!
评分一本对实际操作非常全面细致的书,当然,全面的副作用就是比较浅,对微电影操作的各个层面都涉及到了,一些技术指标也都说到了,但是没有深入阐释,更让我觉得欠缺的是少了微电影编剧,导演,摄影,剪辑这四方面理念的阐述,因为技术的掌握并不难,而理念才是创作出好作品的关键,所以,此书可做入门书来看,仅此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