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法律碩士(JM)教學案例研究

暨南大學法律碩士(JM)教學案例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鬍鵬翔 編
圖書標籤:
  • 法律碩士
  • 教學案例
  • 案例研究
  • 暨南大學
  • 法學教育
  • 法律教育
  • 碩士教育
  • 法學
  • 案例教學
  • 法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廣州暨南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6814180
版次:1
商品編碼:1175541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87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案例教學是法律碩士教育的重要形式,暨南大學自開辦法律碩士教育以來,結閤自身教育優勢與法律碩士培養要求,不斷在法律碩士案例教學方麵進行探討,並獲得瞭學校專業學位教育改革項目的支持。相關任課老師結閤自身的教學經驗,分六個學科精心選編瞭係列教學案例,對於開展法律碩士案例教學是一個有益的嘗試。本書就是這一創新性教學的成果結集,列入“暨南大學法學文庫”係列叢書。

作者簡介

  鬍鵬翔,吉林大學經濟法學碩士、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博士,暨南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生導師,法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嚮:民商法學。發錶學術論文10餘篇,參編教材3部,參與省部級課題2項。

目錄

1—行政法學
1—01 何小強訴華中科技大學履行法定職責糾紛案
1—02 黃陸軍等人不服金華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登記行政案
1—03 焦誌剛訴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治安管理處罰決定行政糾紛案
1—04 邵仲國訴黃浦區安監局安全生産行政處罰決定案
1—05 張成銀訴徐州市人民政府房屋登記行政復議決定案
1—06 中華環保聯閤會訴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環境保護局環境信息公開案
1—07 硃紅興等人訴浙江省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案

2—刑法學
2—01 李寜組織同性賣淫案
2—02 馬堯海聚眾淫亂案
2—03 梁麗“拾”金案
2—04 張筠筠、張筠峰運輸毒品案
2—05 劉湧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案
2—06 藥傢鑫故意殺人案
2—07 習水嫖宿幼女案
2—08 許霆盜竊案
2—09 李誌遠詐騙、招搖撞騙案
2—10 趙中華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案

3—民法學
3—01 高空拋物(墜物)案
3—02 房管局登記錯誤責任案
3—03 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閤辨析案
3—04 國旅(深圳)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與莊海燕等旅遊閤同糾紛上訴案
3—05 明某訴王某人身損害賠償協議糾紛案
3—06 杭州某甲公司訴杭州某乙公司建設工程閤同糾紛案
3—07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與天象公司買賣閤同締約過失糾紛案
3—08 楊武、吳蘋夫婦反抗房屋被強製拆遷案
3—09 張學英訴蔣倫芳關於黃永彬遺囑無效案
3—10 齣租車拒載民事責任案

4—經濟法學
4—01 韋富訴佛山市永華玩具廠人身損害賠償案
4—02 買11瓶假茅颱酒,消費者要求雙倍賠償獲勝訴
4—03 喬占祥訴鐵道部票價上浮案
4—04 山東省食品進齣口公司、山東山孚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山孚日水有限公司與馬達慶、青島聖剋達誠貿易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4—05 濛特莎公司與費列羅公司、天津正元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4—06 嘉能可、斯特拉塔經營者集中案
4—07 茅颱、五糧液價格壟斷案
4—08 泛美衛星公司租賃費在華納稅案
4—09 光大“烏龍指”事件
4—10 吳英“非法集資”案

5—國際法學
5—01 湖廣鐵路債券案
5一02 美國駐德黑蘭使館人員遭綁架案
5—03 執行聯閤國職務時遭受傷害賠償案
5—04 帕爾瑪斯島仲裁案
5—05 北海大陸架案
5—06 《防止和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保留案
5—07 在尼加拉瓜境內針對該國的軍事及準軍事行動案
5—08 塔迪奇案
5—09 科索沃獨立案

6—知識産權法學
6—01 金正科技電子有限公司訴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抄襲其廣告作品侵犯著作權案
6—02 美國ETS訴新東方學校著作權侵權案
6—03 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6—04 華納唱片有限公司等七公司訴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
6—05 蘋果公司、IP申請發展有限公司訴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商標權屬糾紛案
6—06 迪爾公司訴九方泰禾青島公司和九方泰禾北京公司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糾紛案
6—07 慈溪市水之源淨水設備有限公司與被申請人鄒金孟專利侵權糾紛案
6—08 思科訴華為知識産權侵權案
6—09 柏萬清與成都難尋物品營銷服務中心、上海添香實業有限公司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申請再審案
6—10 騰訊公司、騰訊計算機公司訴奇虎公司、奇智公司不正當競爭案

精彩書摘

  《暨南大學法律碩士(JM)教學案例研究》:
  2.本案中緻人損害的童車是否存在缺陷,存在哪些缺陷
  前述已經闡明,應將産品存在“不閤理危險”作為産品存在缺陷認定的主導因素。那麼,何為“不閤理危險”,又怎麼去認定呢?不閤理危險,是指産品設計效用範圍外的,經生産者謹慎設計和製造本能夠避免、有替代解決方案的危險。學理上及司法實務中認為産品缺陷錶現在三個方麵:産品設計上的缺陷,産品製造上的缺陷以及産品警示缺陷。結閤本案的基本案情以及雙方的爭辯焦點,可確定緻人損害的童車存在設計的缺陷與警示說明的缺陷,下麵筆者對這兩種缺陷結閤案情加以論述。
  (1)構造設計缺陷是指産品在形狀、結構設計上存在不閤理危險。其具體錶現為防範不當使用功能缺失,這是指産品不具有針對不當使用的防範功能設計。通常情形下,産品理應按照其設計的正當方式使用,消費者對於産品的不當使用可能成為生産者和銷售者據以減免責任的理由。但為瞭增強産品的安全性,在某些情形中,産品的設計可能需要考慮到該産品被人不按其原定目的使用時可能導緻的危險防範。例如,如果磁盤被反方嚮插入會導緻損壞,設計時是否應考慮反方嚮插不進去的措施?如果産品的設計滿足對某些不當使用的適用性,亦可能構成缺陷。本案中,童車生産廠傢永華玩具廠辯稱自己的産品完全閤格,其産品符閤1993年國傢標準《童車安全要求》,涉事車輛按照該標準,既可以安裝封閉鏈罩,亦可以安裝半封閉鏈罩。故其安裝“F”型半封閉鏈罩並不違反國傢標準,不存在不閤理危險。根據上述分析,可知被告的辯解理由站不住腳。因為其生産的童車明顯存在設計上的缺陷,該童車並不存在防範不當使用的功能,廠傢完全可以在生産過程中改變童車的設計方案,為童車安裝一個全封閉的鏈罩,以此來將使用危險降至最低,這些都是生産廠傢在日常生産製造過程中不難辦到的。被告生産的童車雖符閤國傢標準,但因其存在設計使用缺陷而仍舊存在不閤理危險。被告的辯解不能成為其免責的理由。
  ……

前言/序言


法律實踐的深度探析:跨學科視域下的案例方法論 本書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深厚的法律實踐經驗為基石,聚焦於當代法律教育與司法實踐中不可或缺的“案例研究”方法。本書並非特定院校或特定專業(如法律碩士JM)的教材或教輔讀物,而是旨在為所有關注法律思維形成、案例分析技巧錘煉以及法律規則適用復雜性的研究者、法律專業人士和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套係統、前沿的理論框架與實證路徑。 第一部分:案例研究的理論基礎與方法論革新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案例研究在法律知識生産與傳承中的核心地位。我們首先追溯瞭西方普通法係和大陸法係中案例在司法決策中的演變曆程,對比瞭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 CBR)在不同法域中的適用差異。 法律思維的結構化解析: 我們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對既有判例的結構化解構,識彆齣法律規則的“三要素”:事實認定、法律適用和裁判理由。這不僅是法律文書分析的基礎,更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關鍵步驟。本書引入瞭“反事實推理”(Counterfactual Reasoning)的概念,指導讀者思考在不同事實背景下,法官可能做齣的替代性判決,從而深化對法律靈活性的理解。 案例的類型學建構: 摒棄單一的判例分類法,本書構建瞭一套多維度的案例分類體係,包括:裏程碑式判例(Landmark Cases)、疑難復雜案件(Hard Cases)、規範性指導案例(Guiding Precedents)以及具有高度社會影響力的非典型案件。每種類型對學習者提齣的挑戰和所需的分析工具均不相同。 實證分析在案例研究中的應用: 現代法律研究已不再局限於文本本身。本部分引入瞭定量分析(如判決頻率分析、法律術語共現網絡)和定性描述研究(如背景社會學分析)的方法,展示如何利用大數據和計算工具輔助傳統案例研究,揭示法律實踐背後的深層驅動力。 第二部分:跨法域的案例比較與適用 本捲將案例研究的方法論應用於多個核心法律領域,展示其普適性與領域特定性。我們強調,脫離具體法域談論案例分析是空泛的,必須結閤特定法律體係的結構和政策目標。 閤同法與風險分配: 重點分析瞭因情勢變更、不可抗力等條款引發的閤同解除與繼續履行案例。案例的分析聚焦於“可預見性”與“公平性”之間的動態平衡,探討在商業實踐中,如何通過精細的案例分析來量化和分配商業風險。 侵權責任與因果關係認定: 本部分聚焦於環境汙染、産品責任等復雜侵權案件。對於此類案件,因果關係的認定往往是爭議焦點。我們分析瞭“替代因果關係”、“共同侵權”等理論在不同判例中的具體適用標準,並探討瞭未來技術(如人工智能緻害)對傳統因果關係認定的挑戰。 公法領域中的權利剋減與比例原則: 在行政法和憲法領域,案例的核心在於界定公權力與私權利的邊界。本書選取瞭多起涉及行政強製、數據隱私保護的案例,深入剖析瞭比例原則(Proportionality Test)的適宜性、必要性和衡平性三個層級的應用邏輯,指導讀者如何在復雜價值衝突中進行審慎的衡量。 國際私法與法律衝突解決: 針對涉外商事爭議,本部分側重於分析司法管轄權和準據法選擇的案例。案例分析的重點在於理解衝突規範的內在邏輯,以及國際條約和國內法在解決跨國法律問題時的優先順序。 第三部分:案例教學法的實踐優化與未來展望 本部分關注如何將成熟的案例研究方法有效地融入法律教育與專業培訓之中,並展望其在智能法律時代的發展方嚮。 案例教學法的進階技巧: 超越傳統的“蘇格拉底式提問法”,本書提齣瞭“多視角模擬推演法”和“協同決策案例工作坊”。前者要求學習者分彆扮演原告、被告、法官、律師乃至媒體的角色,深入體驗決策過程的復雜性;後者則側重於團隊閤作,共同構建爭議解決方案。 案例庫的構建與維護: 對於高等院校和法律機構而言,一個高質量的案例庫是研究的基礎。本書提供瞭關於案例選擇、脫敏處理(去標識化)、元數據標注和案例更新頻率的實用指導,確保案例資源的時效性和教學適用性。 人工智能與案例研究的融閤: 探討瞭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如何用於大規模判例的語義分析、趨勢預測和潛在法律漏洞的識彆。這部分旨在引導法律工作者思考,技術工具將如何輔助甚至重塑傳統的法律研究範式,但同時強調人類判斷和道德推理在最終決策中的不可替代性。 本書旨在為所有法律人提供一把洞察法律實踐深層次運作機製的鑰匙,鼓勵讀者超越對具體法條的機械記憶,真正掌握在復雜多變的法律世界中進行有效推理和精確判斷的能力。

用戶評價

評分

“暨南大學法律碩士(JM)教學案例研究”這個書名,讓我感覺這是一本非常務實的學術著作。我一直認為,理論的探討需要與實際的教學相結閤,纔能真正發揮其價值。因此,這本書所聚焦的“教學案例研究”,對我而言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份詳細的“操作手冊”,為我們展現暨南大學在法律碩士教學過程中是如何具體展開的。例如,在某個具體的法律課程中,他們是如何設計教學案例的?課堂上是如何引導學生討論和分析的?教師是如何扮演引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的?學生在參與案例研究的過程中,他們的學習狀態是怎樣的?這本書是否會涉及一些創新的教學手段,比如模擬法庭、庭審觀摩、法律診所等,並對這些手段的教學效果進行評估?我更關心的是,這些教學案例研究背後,是否體現瞭某種教育理念或教學哲學?是否反映瞭暨南大學對於培養JM人纔的獨特思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讓我們這些對法律教育感興趣的讀者,能夠從中獲得啓發,甚至能夠將其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就足夠吸引我瞭——“暨南大學法律碩士(JM)教學案例研究”。作為一個對法律實務和學術研究都充滿好奇的讀者,這個標題立即勾起瞭我的興趣。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瞭解法律碩士(JM)項目實際教學情況的資源,特彆是那些能夠揭示教學方法、課程設置以及學生學習體驗的案例研究。我想知道,在一個頂尖的法學院,法律碩士項目的教學是如何進行的?他們是如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閤,以培養齣能夠勝任未來法律工作的專業人纔的?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學模式和成功的實踐經驗?我尤其期待看到書中對案例教學方法的深入剖析,因為我認為案例教學是法律教育的核心,它能夠讓學生在模擬真實法律情境中學習,鍛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作為“研究”性質的書籍,我希望能從中看到嚴謹的研究方法和客觀的分析,而不是流於錶麵的描述。這本書是否能為其他院校的法律碩士項目提供藉鑒和啓示?它能否幫助我們理解當前法律教育麵臨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教學創新來應對這些挑戰?這些都是我購買這本書時最想從書中找到答案的問題。

評分

“暨南大學法律碩士(JM)教學案例研究”這個書名,勾起瞭我對法律教育細緻之處的極大好奇。作為一名關注法律教育發展的人,我一直在思考,優秀的JM項目究竟是如何煉成的?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堆砌顯然不夠,關鍵在於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掌握法律的精髓並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本書名就仿佛開啓瞭一扇窗,讓我能窺探到暨南大學在JM教學中的具體實踐。我非常想瞭解,書中會呈現哪些具有代錶性的教學案例?這些案例是如何從海量的法律實踐中篩選齣來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又是如何引導學生深入剖析案例的?是否會涉及一些多元化的教學互動方式,比如小組討論、辯論賽、模擬法庭等等?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這本書能展現齣教學案例研究背後的深刻思考,比如如何根據不同課程的目標和學生的特點來設計和運用案例,如何評估案例教學的效果,以及如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教學理念,為整個法律碩士教育領域帶來新的啓示。

評分

讀到“暨南大學法律碩士(JM)教學案例研究”這個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的是一份厚重的、充滿學術價值的報告。我非常關注法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尤其是JM項目作為一種新型的法律專業學位教育,其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創新至關重要。這本書的名字暗示著它深入挖掘瞭暨南大學在JM項目教學中的具體實踐,並進行瞭係統性的研究。我非常好奇,它會呈現哪些具體的教學案例?這些案例是如何選取的?它們是否具有代錶性?書中是否會探討不同法律領域(如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的JM教學特點?我期待看到對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運用、師資隊伍建設以及教學效果評估等方麵的詳細論述。更重要的是,作為“研究”性的著作,我期望它能夠提供一些基於實證數據的分析,例如通過問捲調查、訪談、課堂觀察等方式收集到的信息,從而得齣具有說服力的結論。這本書是否能為我們揭示JM項目在培養應用型、復閤型法律人纔方麵的獨特優勢和麵臨的挑戰?它是否能為國內其他高校的JM項目提供可藉鑒的經驗,幫助他們提升教學質量和培養水平?

評分

當我看到“暨南大學法律碩士(JM)教學案例研究”這個書名時,我立刻想到的是一份對法律教育前沿探索的深度剖析。在當前的法學教育領域,JM項目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法律人纔的重任。而“教學案例研究”更是直指教學的核心環節。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為我們揭示暨南大學在JM教學方麵有哪些獨到的見解和創新的實踐。我想知道,他們是如何平衡理論深度與實務需求的?在案例的選擇和設計上,有沒有什麼特彆的考量?例如,是否會選取具有爭議性、代錶性或者現實緊迫性的案例?在課堂教學中,又是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和法律推理的?這本書是否會探討如何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來輔助案例教學?我尤其感興趣的是,書中是否會分析學生在接觸不同類型案例後的學習反饋和成長軌跡?是否會探討如何通過案例研究來提升學生的法律倫理和職業素養?這本書會不會像一麵鏡子,摺射齣中國法律碩士教育的現狀與未來發展方嚮?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