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豆浆米糊杂粮粥一学就会》综合中华传统养生理论与现代医学保健知识,引入健康理念,并结合中国人日常的饮食习惯,系统地介绍了五谷杂粮与健康的关系,以及使用各种谷物制作养生米糊、豆浆、杂粮粥的制作步骤及其营养价值,还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养生指导。全书按照疾病预防、提高免疫力以及不同人群和不同季节的养护滋补等特点对食用杂粮进行分类,介绍了多种养生米糊、豆浆、杂粮粥的做法,内容全面,体例清晰。
内容简介
《豆浆米糊杂粮粥一学就会》中通过材料、做法、养生功效三方面介绍了每道杂粮餐的烹调技巧以及养生功效,内容深入浅出,简单明了。同时,本书为每道米糊、豆浆、杂粮粥都配上了精美图片,方便读者按图索骥。喷香的米糊,浓郁的豆浆,软糯的粥膳,道道经典,让每一位入厨者在家里利用简单食材就可做出美味又健康的佳肴,不用去餐厅也可让全家人每天都能享受到营养美味的米糊、豆浆、杂粮粥,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作者简介
甘智荣,中国烹饪的大师、中国雕刻大师、御厨金牌获得者、深圳娱乐频道《食客准备》特邀嘉宾、中粮集团食品开发推广者、劳动局考核就业培训导师,从事烹饪工作20多年,出版专业热菜、冷菜、围边、雕刻等书籍和教学光碟三十多套,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内页插图
目录
家庭制作小专栏 健康米糊的精细做法 8
巧用豆浆机做米糊 8
制作豆浆“三步”走 9
豆浆保存小妙招 10
豆浆饮用宜忌表 10
煮杂粮粥的步骤 11
健康食粥宜忌表 11
流传千年的养生豆浆 12
豆浆,六大营养素助健康 12
PART 1四季调养篇
高粱米糊 14
韭菜虾仁粥 14
西红柿菜花米糊 15
西芹红枣豆浆 16
小麦胚芽大米豆浆 16
海带杏仁玫瑰粥 17
牛肉南瓜米糊 18
糙米核桃花生豆浆 18
红枣枸杞子生姜米糊 19
杏仁松子豆浆 20
羊肉萝卜粥 20
绿豆粥 21
黑豆糯米粥 22
黑豆姜汁豆浆 22
水果米糊 23
酸梅米糊 24
绿茶米香豆浆 25
红薯大米米糊 25
菊花绿豆豆浆 26
木瓜银耳豆浆 27
豌豆小米豆浆 27
红豆红枣豆浆 28
花生芝麻糯米米糊 29
红豆绿豆瘦身粥 30
紫菜虾皮粥 30
莴笋核桃豆浆 31
黑米核桃米糊 32
百合南瓜粥 32
冰糖银耳红枣雪梨粥 33
百合菜心米糊 34
PART 2防病祛病篇
生姜红枣豆浆 36
韭菜瘦肉米糊 36
葱白粥 37
山药扁豆粥 38
芋头香菇粥 38
小白菜萝卜粥 39
空心菜粥 39
杏仁陈皮姜米糊 40
百合粥 41
雪梨银耳川贝米糊 41
白果豆浆 42
莲子粥 43
红豆枇杷叶粥 43
枸杞子牛肉粥 44
牛肉南瓜粥 44
桑叶黑米豆浆 45
鸭肉玉米粥 46
胡萝卜菠菜米糊 46
蒲公英绿豆豆浆 47
冰糖雪梨豆浆 47
乌梅生地绿豆粥 48
小米米糊 49
木瓜青豆豆浆 49
大麦糯米粥 50
百合绿豆薏苡仁粥 51
菠萝苹果米糊 51
莴笋山药豆浆 52
大米板栗豆浆 52
山楂粥 53
陈皮粥 54
杏仁菠菜米糊 54
绿豆山楂豆浆 55
苹果香蕉豆浆 56
火龙果香蕉豆浆 56
香蕉粥 57
芋头瘦肉粥 58
绿豆冬瓜米糊 58
扁豆粥 59
菊花雪梨豆浆 60
芹菜酸奶米糊 60
绿豆薄荷豆浆 61
海带绿豆粥 62
玉米粥 62
薏苡仁青豆黑豆豆浆 63
黄瓜胡萝卜粥 64
丝瓜胡萝卜粥 64
木耳粥 65
土豆葱花粥 65
木耳山楂米糊 66
葵花籽黑豆豆浆 66
薏苡仁柠檬豆浆 67
红枣桂圆黑米粥 67
小米黄豆粥 68
香菇玉米粥 69
枸杞子南瓜粥 69
陈皮杏仁豆浆 70
葱白生姜糯米米糊 70
PART 3因人补益篇
蛋黄豌豆米糊 72
小米山药粥 72
大米黑芝麻糊 73
大米米糊 74
小麦胚芽糙米米糊 75
荞麦红枣豆浆 75
花生核桃奶糊 76
香菇荞麦粥 77
南瓜牛奶豆浆 78
草莓牛奶燕麦粥 78
牛奶黑米米糊 79
板栗米糊 80
黑豆大米豆浆 80
芝麻豆浆 81
山药黑米粥 82
黑芝麻粥 82
核桃豆浆 83
山药韭菜枸杞子米糊 84
桂圆山药豆浆 85
糙米花生杏仁米糊 85
韭菜羊肉粥 86
青菜虾仁粥 87
皮蛋瘦肉粥 87
干贝海带粥 88
山药粥 89
西红柿豆腐米糊 90
黑豆银耳百合豆浆 91
玉米红豆豆浆 91
大米粥 92
燕麦粥 93
小米粥 93
莲藕雪梨豆浆 94
高粱粥 95
莲藕米糊 95
红豆紫米豆浆 96
猪蹄黄豆粥 97
葱白乌鸡糯米粥 97
花生豆浆 98
小米米糊 99
红豆浆 100
黑米黄豆米糊 100
桂圆大米米糊 101
糯米桂圆豆浆 102
紫米米糊 102
合欢花粥 103
芝麻燕麦豆浆 104
PART 4增强体质篇
果香黄豆米糊 106
腰果花生豆浆 107
牛奶粥 107
海带豆香米糊 108
芝麻海带米糊 109
绿豆海带豆浆 110
大米糙米米糊 110
香菇芦笋粥 111
田园蔬菜粥 112
荷叶绿豆豆浆 112
黑木耳薏苡仁糊 113
燕麦芝麻糯米豆浆 114
小麦核桃红枣豆浆 114
羊肉粥 115
桑葚红枣米糊 116
莴笋黄瓜豆浆 116
扁豆小米米糊 117
小米红豆粥 118
银耳莲子米糊 119
牛奶燕麦粥 119
红豆百合豆浆 120
黑芝麻牛奶豆浆 121
丝瓜虾皮米糊 121
荞麦米糊 122
红豆米糊 123
红薯山药糯米粥 123
冬瓜海带粥 124
冬瓜萝卜豆浆 125
山药薏苡仁豆浆 125
银耳粥 126
百合莲子豆浆 127
花生红枣豆浆 127
双耳萝卜米糊 128
百合薏苡仁糊 129
红豆桂圆豆浆 130
西红柿薏苡仁糊 130
鸭血小米米糊 131
鸡肝米糊 132
玫瑰花黑豆豆浆 133
红豆花生红枣粥 133
韭菜虾仁米糊 134
绿茶百合绿豆豆浆 135
山药虾仁粥 135
菊花绿豆粥 136
黄瓜绿豆豆浆 137
红豆小米米糊 138
苦瓜粥 138
黑豆黑米米糊 139
黑芝麻黑豆豆浆 140
黄豆薏苡仁糊 140
红枣燕麦糙米米糊 141
红豆红枣紫米米糊 142
PART 5养颜塑身篇
豆腐薏苡仁粥 144
雪梨黑豆米糊 145
糯米黑豆豆浆 145
茉莉玫瑰花豆浆 146
益母草红枣粥 147
枸杞子核桃米糊 147
西芹薏苡仁豆浆 148
杏仁黑芝麻豆浆 149
牛奶黑芝麻粥 149
胡萝卜米糊 150
绿豆荞麦糊 151
菊花豆浆 151
玫瑰花红豆豆浆 152
胡萝卜枸杞子豆浆 153
猪肝银耳粥 153
南瓜绿豆豆浆 154
薏苡仁燕麦豆浆 155
红薯燕麦米糊 155
芹菜粥 156
黑豆浆 157
芝麻黑米米糊 157
西瓜黑豆米糊 158
糯米芝麻黑豆豆浆 158
圆白菜燕麦糊 159
核桃蜂蜜黑豆豆浆 160
榛子绿豆豆浆 160
精彩书摘
高粱米糊
材料
高粱………………………50克
大米………………………50克
白糖………………………10克
盐…………………………3克
做法
1.高粱洗净,用清水浸泡8~10个小时;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
2.将浸泡好的高粱和大米倒入豆浆机中,加水至上、下水位线之间,按下“米糊”键。
3.米糊煮好后,豆浆机提示做好,将米糊倒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或盐,搅拌均匀,稍冷却,即可食用。
养生功效
高粱味甘、性温,具有调和脾胃、消除积食、止泻涩肠的功效,对预防春季消化不良有显著作用。
韭菜虾仁粥
材料
韭菜………………………50克
虾仁………………………50克
大米………………………100克
鸡汤………………………300毫升
盐…………………………适量
做法
1.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韭菜洗净,切成段;虾仁去虾线,洗净,过沸水。
2.注水入锅,大火烧开,下大米煮至滚沸后,加入鸡汤转小火慢熬半个小时。
3.半个小时后,加入虾仁,同煮片刻,倒入韭菜段继续煮约10分钟,待所有食材都煮熟后,加入适量的盐,即可出锅。
养生功效
韭菜可提升阳气,虾仁有壮阳的功效,二者煮粥食用对温阳、增强体质很有帮助。
西红柿菜花米糊
材料
大米………………………80克
菜花………………………50克
西红柿……………………半个
白糖………………………适量
做法
1.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菜花洗净,切成小块;西红柿洗净,入沸水略烫,去皮,切成小块。
2.将以上食材全部倒入豆浆机中,加水至上、下水位线之间,按下“米糊”键。
3.米糊煮好后,豆浆机会提示做好;将米糊倒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白糖,即可食用。
养生功效
此款米糊除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还可起到清补脾胃的作用。
西芹红枣豆浆
材料
西芹………………………30克
红枣………………………10颗
黄豆………………………50克
白糖………………………适量
做法
1.黄豆洗净,用清水浸泡6~8个小时;红枣用温水泡开,去核;西芹洗净,切碎。
2.将以上食材全部倒入豆浆机中,加水至上、下水位线之间,按下“豆浆”键。
3.待豆浆机提示豆浆做好后,倒出过滤出汁水,再加入适量的白糖,即可饮用。
养生功效
西芹具有行水、减肥的功效;红枣是补气、补血佳品,用二者同打成豆浆饮用,可起到提升气血、润燥利水的功效。
小麦胚芽大米豆浆
材料
小麦胚芽…………………30克
大米………………………30克
黄豆………………………50克
白糖………………………适量
做法
1.黄豆清洗干净,用清水浸泡6~8个小时;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小麦胚芽洗净,沥干水分。
2.将以上食材全部倒入豆浆机中,加水至上、下水位线之间,按下“豆浆”键。
3.待豆浆机提示豆浆做好后,倒出过滤,再加入适量的白糖,即可饮用。
养生功效
小麦胚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是老人和儿童的理想滋补品。
海带杏仁玫瑰粥
材料
海带………………………20克
绿豆………………………50克
杏仁………………………10克
大米………………………50克
玫瑰………………………5克
红糖………………………适量
做法
1.大米、绿豆分别洗净,大米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绿豆用清水浸泡4个小时;杏仁用温水泡开,去衣,切碎;海带洗净,切丝;玫瑰用温水泡开。
2.注水入锅,大火煮开后,下绿豆煮至六成熟后加入大米同煮。
3.待水再次煮开后,加入海带丝、杏仁碎、玫瑰花,转小火慢熬至粥熟,加入适量的红糖,待红糖溶化后,倒入碗中,即可食用。
养生功效
夏季出汗多,盐分消耗量大,此款粥既可补充无机盐,又能起到恢复体力的作用。
海带:软坚散结、祛脂降压
牛肉南瓜米糊
材料
大米………………………60克
南瓜………………………60克
牛肉………………………30克
生姜………………………1块
盐…………………………适量
做法
1.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南瓜去皮、去瓤,再洗净,切成小块;牛肉洗净,切至黄豆大小;生姜洗净,切丝。
2.将以上食材全部倒入豆浆机中,加水至上、下水位线之间,按下“米糊”键。
3.米糊煮好后,豆浆机会提示做好,倒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盐,即可食用。
养生功效
牛肉有补脾养胃、温阳散寒的功效,此款米糊特意加入了生姜,对冬日驱寒很有帮助。
糙米核桃花生豆浆
材料
糙米………………………30克
核桃仁……………………10克
花生仁……………………15克
黄豆………………………50克
白糖………………………适量
做法
1.黄豆洗净,用清水浸泡6~8个小时;糙米洗净,用清水浸泡4个小时;核桃仁、花生仁洗净,用温水泡开。
2.将以上食材全部倒入豆浆机中,加水至上、下水位线之间,按下“豆浆”键。
3.待豆浆机提示豆浆做好后,倒出过滤,再加入适量的白糖,即可饮用。
养生功效
此款豆浆营养丰富,具有补中益气、调和五脏的功效,非常适宜冬季饮用。
……
前言/序言
豆浆米糊杂粮粥,简单又滋补
国人喜吃,也讲究吃,如何吃得美味、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就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帮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古人云,“天生万物,独厚五谷”“食之养人,全赖五谷”。《黄帝内经·素问》也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调养原则,同时也说明了五谷杂粮在饮食中的重要地位。五谷杂粮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食物,也是最经济实用的食物。它的吃法十分多样,可作为主食或煲汤食用,也可做成各式米糊、豆浆及杂粮粥食用。我国幅员辽阔,米糊、豆浆、杂粮粥的做法也是花色纷呈,各具特色。例如大米黑芝麻糊,是以大米、黑芝麻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具有大米和芝麻的浓郁香味,香滑可口,食而不腻,美味无穷;黄豆浆选料讲究,制作精细,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人们最为喜爱的饮品之一;皮蛋瘦肉粥又称“有味粥”,采用新鲜肉片搭配鲜咸皮蛋熬制而成,清香爽口,风味独特。此外,还有清热解暑的绿豆粥、营养美味的黑豆浆、鲜香可口的干贝海带粥、安神宁心的银耳莲子米糊等,也都别具风味。
本书综合中华传统养生理论与现代医学保健知识,引入健康理念,并结合中国人日常的饮食习惯,系统地介绍了五谷杂粮与健康的关系,以及使用各种谷物制作养生米糊、豆浆、杂粮粥的制作步骤及其营养价值,还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养生指导。全书按照疾病预防、提高免疫力以及不同人群和不同季节的养护滋补等特点对食用杂粮进行分类,介绍了多种养生米糊、豆浆、杂粮粥的做法,内容全面,体例清晰。书中没有任何高深、枯燥的健康医学理论,而是把大家最关注的健康养生知识融入日常饮食之中,通过材料、做法、养生功效三方面介绍了每道杂粮餐的烹调技巧以及养生功效,内容深入浅出,简单明了。同时,本书为每道米糊、豆浆、杂粮粥都配上了精美图片,方便读者按图索骥。喷香的米糊,浓郁的豆浆,软糯的粥膳,道道经典,让每一位入厨者在家里利用简单食材就可做出美味又健康的佳肴,不用去餐厅也可让全家人每天都能享受到营养美味的米糊、豆浆、杂粮粥,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悠游古籍 鉴古知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撷英 本书并非关于烹饪、食材或养生的指南,而是一部深度剖析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髓的学术著作。它致力于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深入探究自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文明思想史上那些光芒万丈的学派与流变。 卷首语:思想的河流与文明的底色 中国哲学,如同长江黄河之水,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与社会结构。我们试图描摹的,并非仅仅是书本上的定义与口诀,而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激荡、碰撞,最终沉淀为民族基因的思想内核。本书的写作基调是严谨、审慎,力求在继承传统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供富有洞察力的分析与解读。 第一章:先秦诸子的辉煌群星 本章聚焦于中国哲学的黄金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细致梳理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而非泛泛而谈。 1.1 儒家思想的结构解析:仁、义、礼、智、信的互证 我们将《论语》和《孟子》视为核心文本,但突破了传统解读中对“仁”的单一化理解。本章通过比较孔子与孟子的论述差异,探讨了儒家思想内部张力:从孔子强调的“克己复礼”的个体修养,到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如何为政治伦理提供了形而上学的支撑。特别关注了“义”与“利”在儒家体系中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儒学在社会治理中的实用性基础。 1.2 道家哲学的隐逸与体悟:自然、无为与逍遥 老庄之道,常被误解为单纯的消极避世。本书着重分析了《道德经》中“道”的本体论地位,阐释了“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并结合庄子的寓言故事,深入剖析了“齐物论”在认知论上的突破——如何超越二元对立,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逍遥游)。我们探讨了道家思想对后世艺术、医学和隐逸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探究其如何成为士大夫群体对抗僵化体制的精神避难所。 1.3 法家思想的入世实践:权术、法制与时变 与儒家和道家形成鲜明对比,法家代表了对权力运作和国家机器的冷峻审视。本章详尽解析了商鞅的变法思想、韩非子对“三度”(法、术、势)的系统整合。我们不回避法家思想中极端集权的一面,而是将其置于战国时代兼并战争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理解其在建立统一国家制度过程中的历史必然性与局限性。 1.4 墨家学说的博爱与尚同:兼爱与非攻的社会工程 墨家常被后世光芒所掩盖,本书重新发掘了墨家在逻辑学(墨辩)和功利主义伦理学上的贡献。我们详细辨析了“兼爱”如何从情感诉求升华为一种普世的社会组织原则,以及“非攻”主张背后所蕴含的早期国际关系思考。墨家对国家资源的理性分配观,对后世工程学和军事思想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二章:汉代思想的统一与新变 秦朝的短暂统一并未终结思想的探索,汉代是儒学最终确立为国家正统思想的转折点。 2.1 董仲舒与“天人感应”的构建 本章着重分析了董仲舒如何融合阴阳五行学说,将儒家伦理提升至宇宙论的高度。他建立的“天人感应”体系,不仅为皇权神授提供了理论基石,也为社会秩序的稳定提供了形而上的担保。我们细致考察了五行学说在政治哲学中的功能性运用,及其如何影响了汉代的政治决策。 2.2 谶纬之学的兴衰与思想的民间化 汉代思想并非铁板一块,谶纬之学在民间和宫廷的流行揭示了百姓对超自然力量的依赖。我们探讨了谶纬思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救世主”和历史终结的期盼,以及它如何成为后世党锢之祸等政治事件的诱因之一。 第三章:魏晋玄学的兴起与本体论的深入 魏晋时期,在政治动荡和士族文化的背景下,思想焦点从社会伦理转向个体生命体验和宇宙本体的探究,玄学应运而生。 3.1 “三玄”的互释:易、老、庄的玄学化 玄学是对先秦道家经典的重新诠释,其核心在于“体悟”。本章重点解读了“竹林七贤”及何晏、王弼等人的贡献。我们分析了“贵无”、“本无”等概念,探讨玄学家如何通过“言不尽意”的哲学论述,试图把握那个超越语言和经验的“实在”。 3.2 王弼的“主一”与向秀的“齐物” 王弼对《周易》的注释,提出了“义”依于“象”,最终归于“体”的结构,强调了《易经》的本体论意义。向秀则在《庄子》的诠释中,重新肯定了现象界(万物)存在的价值,避免了玄学走向虚无主义的倾向。这种对“有”与“无”的精微辩析,为后来的佛学传入和融合奠定了思维基础。 3.3 玄学与士人精神的觉醒 玄学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潮,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本章探讨了“名士风度”、“清谈”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学意义——在无法干预政治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对个人精神自由的极致追求,构建起对抗俗世压力的精神防线。 结语:思想的遗产与未来的回响 本书的终点定格于魏晋,并非因为思想的终结,而是因为这一时期完成了中国哲学从侧重社会伦理向侧重个体精神和本体论的重大转向,为隋唐佛学(天台、禅宗)的本土化和宋明理学的兴起埋下了深刻的伏笔。理解这些古代思想家的困境与成就,对于我们今天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身份与精神追求,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本书旨在提供一个清晰、深入、具有启发性的框架,供有志于此的读者进行更广泛的学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