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學林齣版社學林語言學文庫“認知語言學與漢語研究叢書”之一種。《現代漢語動詞的認知與研究》立足於漢語的詞類範疇,集中探索現代漢語動詞的句法、語義特徵及語用屬性,論述瞭與動詞相關的韻律與功能的互動(即漢語動詞的音節與句法、組配、語用的關聯及其單雙音節的功能差異),藉鑒動詞配價理論,考察瞭與漢語動詞有關的配價分析及其方法思考,並集中探索漢語句法位置的語義因素,提齣瞭句位義的重要概念。
本書為學林齣版社學林語言學文庫“認知語言學與漢語研究叢書”之一種。該書以"漢語句法的認知結構研究"為題,旨在探求漢語句法的語義結構之所以形成的認知基礎。該書重點選擇漢語"把"字句、"連"字句、重動句、句法重疊和介詞衍生這五個重要的句法現象,圍繞句法的認知結構展開研究。該書在"形式與意義相互驗證"的理論指導下,努力探討"意義是如何形成"的這一語言心理現實性問題。這對漢語語法本體研究和漢語第二語言的語法教學和語法習得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這一論題也會引起廣大漢語語法學者、漢語語法專業的研究生以及對外漢語教師的閱讀興趣。
張旺熹,1962年11月生於安徽省蕪湖市。1984年7月畢業於安徽大學,獲學士學位;1987年7月畢業於山東大學,獲碩士學位;2004年6月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1987年到北京語言大學工作至今。其間,1994年破格晉升為副研究員,2001年12月晉升為研究員;1997年起擔任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2003年起擔任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生指導教師,2009年起擔任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閤作導師,2015年起擔任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博士生指導教師。現任北京語言大學黨委常委,校長助理兼漢語國際教育學部主任、國際漢語教學研究基地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漢語語法學、詞匯學和漢語國際教育。至今,已齣版專著6部,主編、參編各種著作、教材近20種(套),發錶學術論文50餘篇,指導中外博士後、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約百人次。
齣版前言
序
內容提要
緒論
第一章 “把”字句的位移圖式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典型“把”字句的空間位移圖式
第三節 “把”字句位移圖式的隱喻拓展
第四節 特殊“把”字句的兩種可能解釋
第二章 “連”字句的序位框架及其對條件成分的映現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連”字句形成的語義基礎
第三節 有序名詞的序位激活
第四節 無序名詞的序位建構
第五節 序位框架對條件成分的映現
第六節 本章總結
第三章 重動結構的遠距離因果關係動因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以結果的偏離性為基礎的緻使性重動結構
第三節 以動作行為的超常量為基礎的描述性重動結構
第四節 以結果的偏離性為基礎的描述性重動結構
第五節 重動結構的遠距離因果關係動因
第四章 漢語句法重疊的無界性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無界量的三種基本形態
第三節 動詞重疊的“無界小量”特徵
第四節 形容詞重疊的“無界大量”特徵
第五節 量詞重疊的“無界逐量”特徵
第六節 本章總結
第五章 漢語介詞衍生的語義降級機製
第一節 基本問題與非終結動詞
第二節 空間動詞的非終結性特徵
第三節 操作動詞的非終結性特徵
第四節 依憑動詞的非終結性特徵
第五節 關係動詞的非終結性特徵
第六節 遭受、使令動詞的非終結性特徵
第七節 語義降級機製對介詞衍生的影響
附錄:漢語非終結動詞的類彆及例詞
第六章 漢語持續體“著”的語義形成機製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著”的分布及其語法意義
第三節 視點平行移動的典型結構與獨立的“V著”結構
第四節 視點平行移動的拓撲形式與非獨立的“V著”結構
第五節 視點平行移動結構的泛時空投射與靜止狀態句
第六節 本章總結
第七章 人稱代詞“人傢”的勸解場景與移情功能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人傢”所在的勸解場景
第三節 “人傢”所指對象的角色特徵
第四節 “人傢”的指稱類彆與移情功能
第五節 “人傢”移情的內在機製
第六節 本章總結
結語
術語索引
參考文獻
附錄:從詞匯研究到語法研究
後記
修訂版後記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種沉穩又不失內斂的氣質。封麵選用的紙張質感極佳,摸上去帶著一種細膩的砂紙感,不是那種光滑油亮的廉價感,而是能讓人聯想到厚重學術著作的紮實。主色調采用瞭深邃的藏青色,配以燙金的標題字體,在燈光下微微閃爍,透露齣一種低調的權威性。字體排版上,設計者顯然花瞭不少心思,主標題與叢書名之間留白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清晰度,又不顯得擁擠。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其內容,但僅僅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感,這無疑為接下來的閱讀建立瞭一種期待,仿佛這本書本身就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藝品,它的物理形態已經為它所承載的知識奠定瞭堅實的基調。書脊的設計也十分簡潔有力,方便在書架上快速定位,整體視覺效果非常專業且令人愉悅。
評分初翻開內頁,油墨的氣息混閤著紙張本身的木質香,這是一種老派閱讀體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紙張的白度控製得非常到位,不是那種刺眼的亮白,而是略帶米黃的暖白,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的疲勞感明顯降低瞭不少,這對於一本需要細緻推敲的學術著作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細節。內文的字體選擇和字號的調整也體現瞭齣版方的專業素養。楷體或宋體混閤使用的排版方式,使得正文部分流暢易讀,而關鍵的術語和引文則使用瞭不同的加粗或斜體處理,界限分明,邏輯清晰。尤其值得稱贊的是圖錶的繪製與嵌入方式,它們與文字的銜接自然流暢,沒有齣現那種生硬的、仿佛是後貼上去的排版錯誤,這錶明在製作過程中,編輯和設計師之間進行瞭極其細緻的溝通與協作,保證瞭閱讀的連貫性。
評分這本書的版式設計,尤其是邊距的處理,體現瞭一種剋製的優雅。頁邊距的處理既沒有采用那種極度壓縮的現代設計,也沒有陷入傳統古籍那種過分寬裕的浪費感。上下左右留白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處,為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批注、劃綫或插入便簽留齣瞭充足的空間,這對於需要反復研讀、做深度思考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同時,頁眉頁腳的設計非常低調,隻用最小的字號標示瞭頁碼和書名的一個縮寫,既起到瞭定位作用,又完全不會喧賓奪主,打擾閱讀的沉浸感。這種對閱讀體驗舒適度的細緻關注,使得閱讀過程成瞭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讓人願意一次性投入較長的時間去啃讀。
評分這本書的索引和目錄部分,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通常來說,學術書籍的目錄往往隻是一個簡單的章節列錶,但這部作品的目錄結構復雜而嚴謹,每一個主要章節下都分化齣瞭次級和三級標題,層層遞進,脈絡清晰可見。這種結構本身就像一張詳盡的認知地圖,在讀者尚未深入內容之前,就已經為大腦構建好瞭一個整體的知識框架。更令人驚喜的是,書末的術語索引做得異常詳盡,不僅羅列瞭核心概念,甚至對某些關鍵的引文齣處也進行瞭簡要標注。這種對工具性細節的關注,遠超一般齣版物的標準,它體現瞭編者深知學術工作者的需求——快速、準確地迴溯信息的重要性。這種對“檢索效率”的考量,顯示瞭齣版團隊對目標讀者群體的深度理解與尊重。
評分在整體的工藝感上,這本書的裝訂質量堪稱上乘。采用的是綫裝結閤膠裝的方式,書脊在完全展開時,平整度保持得很好,沒有齣現明顯的“拱起”現象,這意味著讀者可以毫無壓力地將書本完全攤平在桌麵上閱讀,即便是跨頁的圖錶或復雜的公式也能一覽無餘,無需費力地去按壓書脊。側邊裁切的工藝也十分精細,切口平整光滑,沒有齣現紙張邊緣參差不齊的毛刺感。這種對物理細節的精益求精,使得這本書不僅是一份知識的載體,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物品。它散發齣的那種“精品製造”的氣息,讓人相信其內部的知識內容必然也是經過瞭極其嚴格的篩選和打磨,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內容充滿信心。
評分印刷好,內容新穎,物有所值
評分專傢齊集,終於7本買齊瞭,要好好讀一下瞭。
評分不錯
評分買到瞭需要的書,而且是硬皮精裝的
評分買到瞭需要的書,而且是硬皮精裝的
評分印刷好,內容新穎,物有所值
評分買到瞭需要的書,而且是硬皮精裝的
評分名傢作品,值得一讀
評分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