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阅读经典:理想国

国民阅读经典:理想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古希腊] 柏拉图 著,刘国伟 译
图书标签:
  • 哲学
  • 柏拉图
  • 理想国
  • 政治哲学
  • 西方哲学
  • 古典文学
  • 人文社科
  • 思想史
  • 苏菲亚
  • 译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4003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1399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国民阅读经典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3
套装数量:1
字数:3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柏拉图重要的作品,这部对话涉及了哲学的多个方面的议题,其中的议题纵横复杂,思想成熟而谈锋锐利,启发了后来众多哲人和政治思想家。《理想国》对西方思想史具有非常的价值和意义,它给人类思想和历史留下了深刻印记。这是一座通向柏拉图思想和古代思想的通俗的严肃读物。后人将这部谈话分为十卷,十卷的分法并不是对话自然的分界线,许多对话的主题跨越了两卷的内容。为便于读者理解,译者将全书十卷分为五十四章,并加以标题。

作者简介

  柏拉图(前427-前347年),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西方理性主义的代表,西方学术体系的开创者,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哲人之一。

目录

导 读 /1

第一卷

一、苏格拉底下到比雷埃夫斯 / 1

二、克法洛斯谈老年与临终亏欠/ 3

三、正义给出什么?/ 7

四、特拉叙马霍斯论强者利益即正义 / 15

五、特拉叙马霍斯论大规模的极端不正义 / 25

六、正义的目的及报酬 / 27

七、正义者与不正义者的对比 / 31

第二卷

一、格劳孔论契约正义、正义的魔戒和受难 / 43

二、阿德曼托斯论攘助不义之人 / 49

三、思想实验的开端:简朴城邦 / 54

四、城邦的贪奢 / 61

五、保卫者的品质 / 65

六、诗人关于众神的谎言 / 68

第三卷

一、诗歌教育 / 79

二、音乐教育 / 96

三、体育与医术观 / 104

四、医治恶的法律 / 111

五、音乐教育与体育的原则/ 113

六、保卫者经受考验 / 116

七、金属的寓言与保卫者的无私产 / 119

第四卷

一、全体幸福原则与中产化原则 / 124

二、城邦的强大、统一与规模 / 127

三、城邦的礼法 / 129

四、城邦四美德 / 135

五、灵魂的正义 / 145

第五卷

一、男女平等 / 162

二、共同体中的婚姻与子女抚育 / 174

三、和睦 / 180

四、不和与战争 / 187

五、知识与意见 / 194

第六卷

一、真哲学家 / 208

二、伪哲学家 / 217

三、哲人王的城邦 / 225

四、哲人王与善德 / 232

五、真善美与存在 / 237

六、可知与可见世界的划分/ 241

第七卷

一、拯救洞穴中的人 / 246

二、算术教育 / 254

三、几何学教育/ 262

四、天文学教育 / 263

五、和声学教育 / 267

六、辩证法教育 / 269

第八卷

一、依序堕落的五种政体 / 282

二、论荣誉政体及其政治家 / 285

三、论寡头政体及寡头 / 291

四、论民主政体及其政治家 / 298

五、僭主政体 / 307

第九卷

一、僭主 / 320

二、五种政体的比较 / 332

第十卷

一、造物者与模仿者 / 351

二、感性与理性、诗与哲学之争 / 362

三、灵魂不朽 / 370

四、正义的讨债 / 375

五、最后的审判与选择 / 377

主题词译名对照表 /387

历史人名地名表 /389

神话人名地名表 /391

精彩书摘

  一全体幸福原则与中产化原则

  这时候,阿德曼托斯插了进来。

  “苏格拉底,”他说,“如果有人对你说,你在让这些人不幸,而他们自己正是他们不幸的原因,你会怎样回答呢?城邦虽然属于他们,但他们无法因此而生活得哪怕更好一点;反之,其他人则获得了土地,起造宽敞漂亮的房舍,拥有漂亮的家居,为自己向诸神献祭,待人大方;此外,正如你刚才所说,他们还拥有金子和银子。而所有这些通常都是财富中最令人艳羡的。而我们可怜的公民比驻扎在城邦里放哨站岗的雇佣兵好不到哪里。”

  “没错,”我说,“你还可以补充说,与别人不同,他们除了供应的食物就什么也没有。因此,即使他们乐意旅行也无法做到;他们没钱养情人,也没钱可用于任何奢侈点儿的爱好等等可以被称为人伦之乐的东西。此外,你还可以提出很多性质相同的指责。”

  “但是,”他说,“让我们假定,所有这一切都将被包含在指控之中。”

  我说:“你是不是打算问,我们的回答将是什么?”

  “是的。”

  “如果我们沿着原来的路子讨论下去,”我说,“我相信我们会做出回答。我们的回答是,即便那些是事实,他们也很有可能会成为最幸福的人。在创建城邦的过程中,我们的目标不是哪个阶级享有不恰当的幸福,而是全体的最大幸福。我们认为,在一个着眼于全体利益的良治的城邦里,我们最易发现正义;而在混乱的城邦里则为不义。找到这两个城邦后,我们就可以确定哪个城邦更为幸福。目前,我们在塑造一个幸福的城邦——是整体而不是局部,更不是仅仅造福于少数公民。不久之后,我们将考察相反的城邦。假定我们正在给一个雕塑着色,有个人走过来对我们说:‘你们为什么不给身体最美丽的部分描上最美丽的色彩呢?眼睛应该是紫色的,你们却给它们着了黑色。’我们也许可以清楚地回答他:‘先生,你肯定不愿意让我们把眼睛美化到它们再也不是眼睛的程度。请你稍微思考一下,通过赋予眼睛和面部其他部分特征它们应有的比例,我们不是让整体变美丽了吗?’因此,我要对你说,不要强迫我们给保卫者不应拥有的别的幸福。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农民穿得如同君王,头戴金冠,愿意耕种时耕种,其他什么也不做;我们也可以让我们的陶工睡在卧榻上,在火炉边宴饮,推杯换盏,陶轮就在他们手边,随其意愿想制陶便制陶;或许这样可以让每个阶级都感到幸福,如你所想,整个城邦都是幸福的。但是,请不要把这种想法放入我们的头脑中,因为如果我们听了你的话,农民将不再是农民,陶工将不再是陶工;城邦中没有人再会有阶级的清晰身份。社会败坏的后果不止于此,人们会僭越本分,自我标榜;如果法律和国家的保卫者也有名无实,那么就等着看他们怎样把城邦翻个底朝天吧!而只有他们能够给城邦带来秩序和幸福。我们想让我们的保卫者成为城邦真正的拯救者,而不是毁灭者。然而,我们的对手却希望我们是欢宴中作乐的农民,而不是正在履行国家职责的公民。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与他想的并不是一个东西,而他所谈论的也不是城邦。因此,我们必须想清楚,我们任命保卫者是旨在看到保卫者个人的最大幸福呢,还是幸福的原则常驻整个城邦。如果是后者,那么保卫者、支持者及所有同胞,必然深受鼓舞和激励,尽其所能去工作,整个城邦将因此而繁荣昌盛,各个阶级也将获得上天赋予的相配的幸福。”

  “我觉得你说得非常对。”

  “我想知道你是否还会同意我的另外一种看法。”

  “什么看法?”

  “技艺退化的原因似乎有两个。”

  “哪两个?”

  “富裕和贫穷。”我说。

  “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过程是这样的,你想想,当一个陶工变得富裕了,他还会再吃那份由他的技艺带来的苦吗?”

  “肯定不会。”

  “他会变得越来越懒惰,越来越不负责任吧?”

  “很对。”

  “那么,其结果就是,他将成为一个比较糟糕的陶工?”

  “是的。他已经大大退化了。”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他没钱,无法给自己买工具和器械,他将不会把他的工作做得同样好,也不会教他的儿子或徒弟去同样好好工作。”

  “肯定不会。”

  “那么,无论是受了富裕还是贫穷的影响,工人以及他们的工作都容易退化。”

  “显然。”

  “那么,”我说,“我们对罪恶就有了新的发现。保卫者将不得不密切注意它们,否则它们就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进城邦。”

  “什么罪恶啊?”

  “富裕和贫穷啊,”我说,“一个是奢侈和懒惰之母,另一个是吝啬和邪恶之母,而两者都是不满足之母。”

  二城邦的强大、统一与规模

  “的确是那样。”他回答说,“但是,苏格拉底,我还想知道,如果我们的城邦被剥夺了战争资源,我们还能参加战争吗,尤其是在我们对抗一个富强的敌人时?”

  “与这样一个敌人作战,当然会有困难,”我说,“但是,如果有两个这样的敌人,那就没有困难了。”

  “怎么会这样?”他问道。

  “首先,”我说,“如果我们不得不打仗,我们这一边将是训练有素的战士,而对方则是一只由富人组成的军队。”

  “没错。”

  “那么,阿德曼托斯,你是否认为,一个技艺精湛的拳击手可以轻易地打败两个肥胖、富裕而不谙拳术的人?”

  “如果两个人同时向他发动攻击,他几乎赢不了。”

  “如果他能避其锋芒,然后转过身来攻击那个先发动攻击的人,会怎样呢?”我说,“假如烈日炎炎,作为一个专业拳手,他连续作战,他所击倒的胖人就不止一个了。”

  “当然了,”他说,“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没什么可惊奇的了。”

  “然而,与军事素质相比,富人可能在拳击技术和练习领域拥有更大的优势。”

  “完全有可能。”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假定,我们的运动员能敌得过比他们的数量多两三倍的敌人?”

  “我同意你的看法,因为我认为你是对的。”

  “那么,让我们假设,在开战前,我们的公民向那两个城邦中的一个城邦派遣使节,告诉他们实情,对他们说:‘我们没有金子和银子,也不允许拥有金子和银子,但你们可以拥有,因此你们可以在战争中帮助我们,从另外一个城邦取得战利品。’听到这些话,谁还会选择去和瘦而结实的狗打架,而不愿意站在狗的一边去攻击肥而软弱的绵羊呢?”

  “那是不太可能。但是,如果很多城邦的财富都集中到了一个城邦,那么对于贫穷的城邦来说,这就可能构成一种威胁。”

  “你把‘城邦’这个词用于所有城邦而不是我们的城邦,未免太单纯了!”

  “为什么?”

  “你应该用复数形式来称呼其他城邦。他们中的每一个都不是一个城邦,而是像他们在对弈游戏中常说的那样有很多城邦。因为,实际上任何一个城邦,无论多么小,都可以分成两个城邦,一个是穷人的城邦,另一个是富人的城邦,并且这两个城邦还互相打仗。这两个城邦中的每一个城邦的内部还存在更小的部分,如果你把他们全都当作一个城邦来对待,你就完全失策了。但是,如果你把他们当作很多城邦来对待,并把其中一个的财富、权力、人员交给其他的,那么你将永远朋友多而敌人少。如果现在所描述的这项明智的原则持续盛行,你的城邦将成为所有城邦中最强大的城邦。我所谓的强大并非名望和外观上的强大,而是事实上的真实的强大,即便它只有不到一千名保卫者。在希腊人和野蛮人那里,尽管都有着很多看起来同样强大或强大数倍的城邦,但你几乎找不到一个堪与她媲美的城邦。”

  “你说的完全正确。”他说。

  我说:“当我们的统治者考虑城邦的规模及其所要包含的领土的数量时,其确定的最佳边界和不可越过的限度是什么?”

  “你觉得限度是什么?”

  “我会让城邦的扩大维持在能保持统一的程度,我认为那就是适当的限度。”

  “很好。”他说。

  “那么,”我说,“我们将不得不向我们的保卫者传达另外一条命令。那就是,让我们的城邦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而要让它成为一个统一的、自给自足的城邦。”

  “毫无疑问,”他说,“我们给他们下达的这个命令还不是很严格。”

  “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那个命令甚至更加容易做到。”我说,“我指的是一种职责,那就是,当保卫者的后代变差,就把他们降级;如果较低阶层的子孙天性出众,就把他们升入保卫者阶层。我们的意图是,就公民的整体状况而言,每个人天性适合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一个人一个工作,那么每个人都将做他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从事一种工作而不是多种工作,整个城邦因而就会成为一个城邦而不是多个城邦。”

  “是的,”他说,“那不困难。”

  ……

前言/序言


波斯尼亚风云:一曲荡气回肠的民族史诗 在巴尔干半岛的中心地带,坐落着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国度——波斯尼亚。它的名字,本身就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回响,仿佛每一缕山间的微风,都低语着过往的传奇。本书将带你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壮丽旅程,深入探索波斯尼亚这片土地上,波斯尼亚民族跌宕起伏、悲壮辉煌的千年史诗。 第一章:古老的根须,文明的曙光 波斯尼亚的故事,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在那个混沌而神秘的年代,印欧语系的部落带着他们的语言和习俗,逐渐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扎根。考古学的证据,如同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珍珠,为我们勾勒出早期居民的生活图景。从粗犷的石器到精美的陶器,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们的智慧与勤劳。 随后,凯尔特人和伊利里亚人的到来,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血液。他们带来了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更加成熟的文化,与原有的居民融合,逐渐形成了波斯尼亚地区独特的民族基因。伊利里亚部落的勇猛善战,以及他们对这片山地的深厚情感,为后来的民族精神奠定了基础。 当罗马帝国的铁蹄踏遍欧洲,波斯尼亚自然也未能幸免。罗马人的到来,带来了秩序、法律和先进的文明。他们修建了道路,兴建了城市,传播了拉丁语和基督教。罗马统治下的波斯尼亚,虽然失去了部分独立,但却融入了更为广阔的文明体系,为日后的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些古罗马遗迹,如同一座座沉默的丰碑,见证着帝国的辉煌,也记录着这片土地上文明的交融与演变。 第二章:王国的光辉与分裂的阴影 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冲突的时代。波斯尼亚也在这股洪流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王国时代。斯拉夫人的迁徙,带来了新的语言、新的信仰和新的政治组织。斯拉夫部落的联合,逐渐形成了波斯尼亚公国,并在日后发展成为强大的波斯尼亚王国。 在这段辉煌的时期,波斯尼亚王国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巴尔干地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国王们以其精明的政治手腕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扩张领土,巩固统治。教会的兴起,特别是本地教会——“波斯尼亚教会”的独特发展,为波斯尼亚的文化注入了独特的色彩。这种本土化的宗教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来自东西方强大帝国的宗教影响,形成了波斯尼亚民族独特的精神信仰。 然而,王国的辉煌并非一成不变。内部的权力斗争、贵族的分裂以及周边强大势力的觊觎,如同潜伏的阴影,一步步侵蚀着王国的根基。强邻的崛起,特别是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的扩张,给波斯尼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王国在夹缝中求生存,承受着巨大的军事和政治挑战。 第三章:奥斯曼的铁骑与信仰的十字路口 15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巴尔干的格局。波斯尼亚王国在强大的奥斯曼军队面前,最终走向了覆灭。被征服的波斯尼亚,迎来了长达数个世纪的奥斯曼统治。 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给波斯尼亚带来了深刻而持久的改变。伊斯兰教的传入,成为了这场变革中最显著的特征。大量波斯尼亚人皈依伊斯兰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波斯尼亚穆斯林群体。这种宗教上的转变,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更在民族内部造成了新的分化。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波斯尼亚人坚守着基督教信仰,这使得波斯尼亚成为了一个东西方文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交汇的独特十字路口。 奥斯曼统治下的波斯尼亚,在经济和文化上也发生了变化。伊斯兰建筑风格开始涌现,如清真寺、桥梁和集市,至今仍是波斯尼亚重要的文化遗产。伊斯兰法典和行政体系被引入,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长期的统治也带来了压迫和民族矛盾。波斯尼亚人民在异族统治下,怀揣着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暗流涌动。 第四章:哈布斯堡的旗帜与民族觉醒的火种 19世纪末,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接管了波斯尼亚。奥匈帝国的统治,为波斯尼亚带来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但也并未能根本解决民族问题。 在这个时期,欧洲民族主义思潮风起云涌,波斯尼亚人民的民族意识也日益觉醒。知识分子、艺术家和革命家们,开始积极地探索和构建自己的民族身份,唤醒沉睡的民族意识。他们通过文学、艺术、教育等多种方式,宣传民族文化,歌颂民族历史,并为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而奔走呼号。 奥匈帝国时期,波斯尼亚社会内部的宗教和民族分歧依然存在,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波斯尼亚的知识分子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挖掘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试图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寻找并确立波斯尼亚民族的独立地位。 第五章: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与共和国的诞生 20世纪,波斯尼亚的命运与两次世界大战紧密相连。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就发生在萨拉热窝,这一事件给波斯尼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后的波斯尼亚,被并入新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国。 在南斯拉夫王国和后来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时期,波斯尼亚的民族问题,特别是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穆斯林(后来成为波斯尼亚族)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政治上的敏感点。尽管在社会主义时期,官方强调“兄弟情谊”和“民族平等”,但历史遗留的矛盾和现实的利益冲突,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波斯尼亚带来了更为残酷的洗礼。战争的创伤,民族仇恨的加剧,以及各种政治力量的角逐,使得这片土地再次被鲜血染红。战后,波斯尼亚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生态。 第六章:独立风雨中的搏杀与和平的呼唤 20世纪90年代,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给波斯尼亚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1992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宣布独立。然而,独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长久以来积压的民族矛盾,在联邦解体的浪潮中爆发,演变成了一场残酷的内战。 这场战争,是20世纪欧洲最血腥的冲突之一。不同民族之间的仇恨,政治势力的操纵,以及外部力量的介入,使得这场战争的破坏性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萨拉热窝围城战、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等悲剧事件,成为人类文明的伤疤,警醒世人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在国际社会的干预和努力下,波斯尼亚战争终于在1995年通过《代顿协议》得以终结。战争的结束,带来了和平的曙光,但也留下了深刻的创伤和复杂的民族政治格局。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成为了一个由两个实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以及塞族共和国)组成的复杂国家。 第七章:重建之路与未来展望 经历了漫长的战乱和创伤,波斯尼亚人民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重建之路。经济的恢复,社会的融合,以及政治上的和解,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巨大挑战。 本书的结尾,并非是故事的终结,而是对波斯尼亚民族未来走向的深切关注。在历经风雨之后,波斯尼亚人民是否能够真正实现民族的和解与团结?这片古老而又饱经沧桑的土地,能否在和平与繁荣的道路上,书写新的篇章? “国民阅读经典:波斯尼亚风云”不只是一个国家历史的叙述,更是一曲关于民族坚韧、文化传承、以及对和平与自由不懈追求的史诗。它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波斯尼亚这片土地上,人民所经历的苦难与辉煌,理解其独特的民族精神,并思考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这是一部值得每一个关注世界历史和人类命运的读者,细细品读的杰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永恒性。尽管它成书已久,内容涉及的社会形态和技术背景与我们今日的世界大相径庭,但其核心关切——人类如何才能生活得更好、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应该如何构建——却丝毫没有过时。我常常在阅读时,会将书中的某些论断与当下的新闻事件进行对照,惊奇地发现,许多看似新颖的社会问题,在书中早已被预见和探讨。这并非简单的巧合,而是源于作者对人性深层驱动力的精准把握。阅读此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与一位古老智者的深度对谈,他提供了一种超越时代限制的视角。我个人认为,它更像是一份深刻的“思想地图”,指引读者在面对复杂的伦理困境时,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批判性的眼光。它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强大的分析工具,教会你如何去提问,如何去构建自己的思想堡垒。

评分

初接触这类被誉为“经典”的作品时,我总担心会读到太多陈词滥调,被那些被过度引用的片段所限制了想象力。然而,这部作品的丰富性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的力量在于其内部张力的平衡——既有对绝对真理的坚定信念,又有对人类局限性的清醒认识。书中的那些思想实验,设计得极其精妙和大胆,让人在接受其论点的同时,也不得不直面其潜在的风险和悖论。这种双重性使得全书的论证充满了生命力,而不是僵死的教条。它引导我重新审视了“秩序”的代价与“自由”的边界,这些思考贯穿了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和工作。对于任何渴望进行深度自我反思、不满足于表面现象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次不容错过的精神洗礼。

评分

说实话,我几乎是在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中间几乎没有停歇。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极其巧妙,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小说,更像是一层层剥开洋葱的艺术品。每一章的过渡都自然而然,充满了内在的必然性,让人欲罢不能,总想知道下一层的揭示会带来怎样的震撼。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辨识度,时而如清泉般灵动,时而又如同磐石般坚定有力。我尤其喜欢他对人物对话的处理,那些对话不是简单的信息交换,而是思想的碰撞和交锋,充满了火花。尤其是在那些关于教育和人才选拔的篇幅里,那种对最优解的执着探索,让我不禁反思我们现实世界中的诸多运作模式。这种阅读体验是极其消耗脑力的,因为它要求你不断地去审视和质疑自己原有的认知框架,但随之而来的那种“豁然开朗”的喜悦,又是任何通俗读物无法比拟的。它挑战了我的思维极限,但也因此,我感觉自己的心智得到了极大的锤炼和提升。

评分

我必须承认,在某些章节,我的理解速度确实跟不上作者的思绪跳跃,不得不停下来反复琢磨那些复杂的比喻和精妙的逻辑推演。但正是这种略带“门槛”的设计,反而让这本书的价值凸显出来——它拒绝迎合快餐式阅读,要求读者付出真正的智力劳动。书中对美学和艺术的论述部分,尤其令我着迷。作者将艺术与灵魂的塑造紧密联系起来,描绘了一种精神生活与公共福祉相互促进的理想状态。这种将高尚的哲学思辨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既保证了理论的严谨性,又避免了陷入纯粹的抽象空谈。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美”的理解都提升了一个层次,不再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愉悦,而是将其视为构建理想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评分

这部作品的问世,无疑给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带来了一股清流。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书的,起初被其厚重的封面和略显古奥的书名所吸引,心里不免揣测,这会不会是一部晦涩难懂的哲学著作。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便立刻被作者那种如同在耳边低语的叙事方式所捕获。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反而像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缓缓道出那些关于人与社会、关于个体与整体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文字的编织极为精妙,即便是探讨那些宏大而复杂的议题,也总能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切入点,让普通读者也能窥见其中深邃的逻辑。特别是在描绘那些理想化的社会图景时,作者展现出的那种对秩序与美好的不懈追求,着实令人动容。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正义”的探讨,它并非一个僵硬的教条,而是在不断的辩论和假设中逐渐丰满起来,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仿佛参与到了一场思想的漫步之中,收获远比单纯的知识积累要丰富得多。合上书卷,那种久久不能平息的思绪,是对作者思想穿透力的最好证明。

评分

希腊三贤的代表作非常棒

评分

好,非常好。

评分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柏拉图重要的作品,这部对话涉及了哲学的多个方面的议题,其中的议题纵横复杂,思想成熟而谈锋锐利,启发了后来众多哲人和政治思想家。《理想国》对西方思想史具有非常的价值和意义,它给人类思想和历史留下了深刻印记。这是一座通向柏拉图思想和古代思想的通俗的严肃读物。后人将这部谈话分为十卷,十卷的分法并不是对话自然的分界线,许多对话的主题跨越了两卷的内容。为便于读者理解,译者将全书十卷分为五十四章,并加以标题。

评分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评分

值得推荐的一本好书!京东自营图书真的都是正版,包装好,送货快,售后无忧,要点个大大的赞!

评分

不错

评分

评分

京东大促搞活动买的,价格优惠,书很好,物流超快,赞!

评分

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