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字,原來是這個意思Ⅲ:你不可不知的100個超有趣的漢字

這個字,原來是這個意思Ⅲ:你不可不知的100個超有趣的漢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許暉 著
圖書標籤:
  • 漢字
  • 語言文字
  • 文化
  • 科普
  • 趣味學習
  • 字源
  • 漢字故事
  • 教育
  • 知識
  • 閱讀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64862
版次:1
商品編碼:11928241
包裝:平裝
開本:20
齣版時間:2016-06-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03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喜歡傳統文化的大眾讀者。
重返語言曆史現場,原來漢字這麼有趣!

哪些字光看長相就知道它要說什麼?
哪些字找到瞭另一半,卻從此過著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哪些字被挪作他用,卻從此一藉不還?
哪些字被誤用、錯用瞭一兩韆年?
哪些字命運多舛,後來誰也不認識它原本的意思?
還有哪些字等級森嚴,又有哪些字有滿肚子學問?

“兒”“門”“衛”“夫”……,這些字,您肯定認識!但這個字的身世,您未必清楚!
“語詞清道夫”許暉帶您重返語言曆史現場,探究漢字身世之謎!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從漢字字形齣發,來研究其詞義源流的書。作者精選瞭100個超有趣的漢字,不僅具體展示瞭每一個漢字字形的演變,而且由漢字字形入手,詳細講解瞭與此漢字相關的古代社會的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以此帶領讀者迴到曆史現場,尋找中國文化的根。

作者簡介

許暉,1969年生,自由作傢,現居雲南大理。
主編有《“六十年代”氣質》《中國曆史的後門》等。閤著有《新說文解詞》《中華語典》《趣讀史記》係列等。著有《身體的媚術:中國曆史上的身體政治學》《亂世的標本:中國曆史上的亂世人格癥》《亂世之鞭:中國曆史上極有爭議的30個人》《中國人容易誤解的日常俗語》《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等。

精彩書評

許暉是本報的隨筆專欄作傢,也是一位漢字研究專傢。他在本報開設的“漢字密碼”給讀者解讀文字的曆史,讓讀者看到這些美麗的方塊字如何鮮活地演變到今。許暉說,我們平日裏信手拈來的許多話,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它的本意和淵源,我研究漢字、漢語詞匯和中國曆史多年,就想還原這些字詞的原始狀態。
———《貴州都市報》記者姚曼

與往年一樣,暑假讀一本好書的活動又降臨瞭,與去年不同,今年的書目平淡瞭少許。或許是與常人思想方式不同,當我看到一串很長的名字的時候,我承認,我被這小精靈吸引瞭。選一本好書對我來說是隆重的,就像選擇一個好老師一個道理。我仔細瞭解瞭這本書。加上今年特彆喜愛一個叫做“漢字英雄”的節目,於是,我買瞭這本書——《這個字,原來是這個意思》。
  “欣賞書的價值所在,首先看的就是它的外貌。”剛收到書的時候,我就被這個精靈吸引瞭,我的眼恨不能粘到這本通體墨綠古色古香的書上,書的外貌很吸引人,不是艷的奪目,而是樸素的令人膜拜。次被外貌徵服瞭的我,帶著股不服輸的勁兒。翻開瞭書……
我似乎,不,我發現瞭一個新大陸!漢字的曆史完完全全的呈現在我的眼前。雖說隻有200個,卻也讓我受益匪淺。隻是口頭的稱贊不會讓人心服口服的,就給你們舉幾個例子吧,就拿簡單的女來說,“小精靈”首先嚮我介紹瞭女字的身世。且還告訴我關於詩經是怎樣描述的女字,詩經的描述,接著就吸引瞭我,《詩經·七月》一詩中吟詠道:“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整句話意為用斧子砍伐嚮上長的長枝條,用手采摘柔弱的桑樹的桑葉。在介紹女字的時候,還提到瞭男尊女卑的含義。雖然僅僅一頁,但實著讓我收獲不小呀。
——初三學生 劉鑫玥 (轉載自作文網)

目錄

兒002

門004

衛006

夫008

屯010

區012

專014

比016

貝018

夭020

介022

僕024

倉026

火028

正030

旦032

田034

史036

央038

舊040

矢042

印044

召046

齣048

吉050

老052

死054

戎056

堯058

光060

吊062

自064

嚮066

名068

字070

行072

孫074

來076

進078

縣080
吹082

瀋084

初086

憂088

言090

良092

宋094

遲096

畫098

采100
委102

季104

周106

服108

宗110

享112

單114

函116

艱118

孟120
封122

省124

香126

侵128

宣130

室132

宮134

帝136

突138

逆140
秦142

晉144

索146

夏148

殷150

唐152

曹154

嗇156

舂158

蠱160
豚162

商164

宿166

鏇168

朝170

魯172

媚174

糞176

裘178

遣180
雍182

豢184

闢186

嘉188

輿190

膏192

霍194

盥196

襄198

鑊200

前言/序言


《字裏乾坤:解鎖漢字隱藏的韆年智慧》 前言: 漢字,不僅僅是溝通的符號,更是承載著中華民族數韆年曆史、文化與智慧的璀璨瑰寶。每一個方塊字,都仿佛一個微縮的宇宙,裏麵蘊藏著古人的觀察、思考、想象與創造。我們每天都在使用這些文字,但有多少人曾停下腳步,去探尋它們背後那引人入勝的故事?有多少人曾好奇,那些看似尋常的字形,究竟是如何演變而來,又包含瞭怎樣深邃的哲學與生活經驗? 本書《字裏乾坤:解鎖漢字隱藏的韆年智慧》正是為瞭迴應這些關於漢字的好奇心而誕生的。它並非一本枯燥的字典或學術專著,而是以一種輕鬆、有趣、富有啓發性的方式,帶您走近漢字的“前世今生”,深入瞭解那些隱藏在字形之下的,你我都不曾留意的,卻是無比重要且充滿魅力的漢字秘密。我們將一同撥開曆史的迷霧,探索那些塑造瞭我們思維方式,影響瞭我們生活習慣,甚至摺射齣宇宙規律的,數量龐大卻又精巧絕倫的漢字故事。 正文: 第一章:從象形到抽象,窺見古人的智慧之眼 人類文明的起點,往往伴隨著對自然的模仿。漢字,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起源也與此緊密相連。本書將從漢字的源頭——甲骨文、金文等早期形態入手,為您展現古人如何以極其敏銳的觀察力,將天地萬物、日用百物,乃至抽象的概念,一一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圖形符號。 “山”與“水”的演變: 您是否想過,為何“山”字僅用三條簡單的綫條勾勒,卻能精準傳達連綿起伏的意象?“水”字又如何從波濤洶湧的圖畫,演變成今日流動的姿態?我們將追溯這些最基礎的自然元素,看古人如何在極簡的筆畫中,凝聚對世界的認識。 “人”的姿態與情感: 從側身而立的“人”,到象徵勞動和力量的“力”,再到承載喜怒哀樂的“口”與“心”,這些與人體相關的字,無不蘊含著古人對自身行為、能力和情感的深刻理解。我們將探討這些字形如何反映瞭不同時代人們的社會角色與精神世界。 動物的生動描摹: 看看“馬”字,那奔馳的鬃毛與矯健的身軀是否躍然紙上?“鳥”字又如何展現齣羽翼豐滿、展翅欲飛的靈動?我們會深入探究那些描摹動物的象形字,體會古人對動物形態與習性的細緻觀察。 器物的巧妙構思: 從“鼎”的莊重,“舟”的輕盈,到“井”的方正,這些代錶古代生活器具的文字,不僅是器物的圖形,更是古人實用智慧的結晶。我們將解析這些文字,瞭解它們如何反映瞭古代的工藝技術與生活方式。 第二章:會意與形聲,字詞聯想與邏輯的奧秘 漢字的魅力遠不止於象形。隨著社會的發展,古人創造齣更復雜的造字方法,以錶達更豐富、更抽象的意義。本書將重點解析“會意”和“形聲”這兩種最能體現漢字智慧的造字原理。 “會意”:字詞組閤的哲學: “休”字,為何是“人”依“木”而息?“掰”字,為何是“手”分“二”(即兩半)?“眾”字,又如何通過重復的“人”來錶達“多”?我們將解析大量“會意”字,揭示古人如何通過字與字之間的組閤,巧妙地錶達事物之間的關聯、狀態的變化,以及深刻的哲學寓意,例如“明”字左“日”右“月”,象徵光明,又何嘗不是陰陽交閤的象徵? “形聲”:錶音錶意的巧妙結閤: 這是漢字中最龐大的傢族。我們將深入剖析“形旁”和“聲旁”的組閤邏輯。為何“江”、“河”、“湖”、“海”都帶有“氵”旁,卻能區分不同的水體?為何“晴”、“暖”、“爽”都帶有“日”旁,與天氣有關?我們將通過大量實例,展示形聲字如何兼顧錶義和錶音功能,極大地提高瞭漢字的錶達能力和學習效率。 聲旁的變化與關聯: 即使是聲旁,也可能隱藏著意想不到的關聯。例如,“弓”部的字,如“彈”、“張”、“彎”,都與弓箭或拉伸有關,聲旁在此處也間接帶有瞭一定的意義。我們將探索形聲字中聲旁與形旁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體會漢字構造的嚴謹與精妙。 第三章:漢字中的生活百科,從衣食住行到宇宙星辰 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文明的載體。本書將帶您走進漢字構成的“生活百科”,從最基本的需求到最宏大的認知,感受漢字如何記錄和反映瞭人類社會的點點滴滴。 衣食住行的方方麵麵: 從“衣”、“食”、“住”、“行”這些基本字,到“裳”、“肴”、“宅”、“車”等更具體的詞匯,我們將挖掘這些字背後所蘊含的古代服飾、飲食文化、建築特點和交通方式。例如,為何“傢”字是“宀”(屋頂)加“豕”(豬),這反映瞭古代農業社會怎樣的生活狀態? 社會關係與倫理道德: “父”、“母”、“兄”、“弟”、“夫”、“妻”,這些代錶傢庭和社會關係的字,它們的字形如何體現瞭尊卑、長幼、男女之間的關係?“仁”、“義”、“禮”、“智”、“信”,這些核心的儒傢思想,又如何被巧妙地融入字形之中?我們將探討漢字如何承載瞭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觀念。 天文地理與自然規律: 從“天”、“地”、“日”、“月”、“星”、“辰”等字,到“風”、“雨”、“雷”、“電”、“霜”、“雪”,漢字記錄瞭古人對宇宙和自然的觀察與理解。我們將探究這些字形如何體現瞭古人的宇宙觀和對自然現象的認知。 情感錶達與精神世界: “愛”、“恨”、“喜”、“怒”、“哀”、“樂”,這些錶達人類基本情感的字,它們的字形和結構又蘊含著怎樣的情感邏輯?“思”、“慮”、“悟”、“禪”,這些與思考、智慧相關的字,是否也蘊含著更深層次的精神追求? 第四章:字義的流變與引申,古今智慧的碰撞 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漢字的字義發生瞭微妙的變化,甚至産生瞭意想不到的引申。本書將揭示這些字義流變的奧秘,展現漢字強大的生命力,以及古今智慧的巧妙連接。 “假藉”與“轉義”的智慧: 有些字最初的字形並非用於錶達現在的意義,而是通過“假藉”的方式沿用下來,或者通過“轉義”而獲得新的生命。例如,“本來”中的“本”,最初是指樹木的根部,後來引申為“原本”、“最初”的意思。我們將解析這些字義演變的軌跡,理解漢字如何適應時代的需求。 一字多義的魅力與陷阱: 許多漢字擁有多個意思,這既是漢語的豐富性所在,也可能帶來理解上的睏擾。我們將選取一些具有代錶性的一字多義漢字,深入剖析其不同意義之間的邏輯聯係,幫助您更準確地理解和運用這些字。 曆史事件與文化印記: 某些漢字的意義演變,直接反映瞭曆史事件或文化習俗的變遷。例如,一些與戰爭、刑罰相關的字,其字義的變化可能記錄瞭社會製度的進步或退步。我們將通過字義的流變,串聯起一段段塵封的曆史。 第五章:超越字麵,感悟漢字中的人生哲理 漢字不僅僅是知識,更是智慧的載體。在每一個漢字的故事背後,都可能隱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守”與“破”的辯證法: “守”字,從“宀”(房屋)和“寸”(手),象徵著守護傢園,也暗示著堅守原則。而“破”字,則可能通過字形的變化,展現齣事物被打破、被衝破的狀態。我們將探討這些字如何提示我們事物發展的規律。 “靜”與“動”的平衡: “靜”字,從“青”(青色,象徵生機)和“月”(夜晚),或許暗示著在靜謐中孕育生機。“動”字,又有何深意?我們將從字形中感悟動靜結閤,剛柔並濟的人生智慧。 “得”與“失”的思考: “得”字,由“彳”(行)和“直”組成,可能暗示著正直地行走纔能有所收獲。“失”字,又如何展現瞭失去的必然性?我們將通過這些字,思考人生的得失與取捨。 “圓滿”與“缺憾”的哲學: “圓”字,象徵著完整與和諧。“缺”字,又如何暗示著不足與不圓滿。我們將從這些字中,體悟宇宙萬物皆有其圓滿與缺憾的哲學觀。 結語: 《字裏乾坤:解鎖漢字隱藏的韆年智慧》是一次對漢字文明的深度探索,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盛宴。我們希望通過本書,讓您重新認識漢字,發現它們不僅僅是書寫的工具,更是連接古今、啓迪智慧的鑰匙。每一個漢字,都如同一個故事,等待著您去聆聽;都如同一個謎語,等待著您去解答。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奇妙的漢字世界,感受那份獨屬於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與無窮魅力。當您再次拿起筆,寫下一個個漢字時,或許您會發現,每一個筆畫、每一個結構,都閃爍著古人的智慧之光,都承載著韆年文化的深厚底蘊。這,便是漢字的永恒魅力所在。

用戶評價

評分

第五段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成功地將嚴肅的文字學研究,轉化成瞭一種全民可接受的文化樂趣。我平時閱讀速度比較快,但捧著這本《這個字,原來是這個意思Ⅲ》時,我的速度慢瞭下來,不是因為內容晦澀,而是因為每一個章節都值得停下來反復咀嚼。比如,書中對某個描述情感的單字進行剖析時,從其聲符、形符的關聯性齣發,最後落腳到古代詩詞的意境錶達,邏輯鏈條嚴密而流暢。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閱讀視角,讓我意識到,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微縮的曆史切片,記錄著先人的智慧和生活痕跡。這本書讓我重新燃起瞭對漢字學習的熱情,不再視之為負擔,而是一種探索寶藏的奇妙旅程。強烈推薦,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收藏和反復閱讀的佳作。

評分

第四段 老實講,我拿到這本書時,內心是存著一絲疑慮的,畢竟“超有趣”的宣傳語聽起來有點誇張。但翻開第一頁後,那種顧慮立刻煙消雲散瞭。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接地氣,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坐在搖椅上,慢悠悠地給你講述他傢祖傳下來的故事。他的語言極富畫麵感,即便是講解抽象的“假藉”或“轉注”概念時,也能用生動的比喻讓初學者瞬間明白。我特彆喜歡它對漢字“誤讀”現象的分析,揭示瞭在現代語言快速演變中,我們是如何無意中偏離瞭古人最初的本意。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教你認字,它是在培養你對“詞語生命力”的敏感度。對於從事文字工作或者需要進行深度閱讀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文化洞察力是無價的。

評分

第一段 我最近讀完瞭一本名為《這個字,原來是這個意思Ⅲ:你不可不知的100個超有趣的漢字》的書,說實話,它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我原本以為這隻是一本枯燥的漢字知識普及讀物,沒想到,作者用一種近乎於講故事的方式,把每個漢字的演變和背後的文化內涵都挖掘得淋灕盡緻。就拿“傢”這個字來說吧,書裏沒有簡單地解釋它的結構,而是追溯到它最初的甲骨文形態,那個“宀”下麵有著“豕”(豬)的形象,生動地描繪瞭早期農耕社會裏,有房有畜纔是安居樂業的象徵。這種將文字學與曆史、生活緊密結閤的敘述方式,讓我仿佛進行瞭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讀完後,我再看日常生活中那些習以為常的漢字時,總會不自覺地去聯想它們最初的模樣和意義的變遷,那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感,真是妙不可言。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字體大小適中,插圖雖然不多,但點睛之筆,能讓人更好地理解復雜的字形演變過程。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文字曆史和中華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它絕對能刷新你對漢字的認知。

評分

第二段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字盲”量身定做的“解毒劑”。我從小就對漢字那種方塊字的美感很著迷,但一涉及到字源和演變,就覺得頭大,各種甲骨文、金文的轉換簡直是迷宮。然而,這本《這個字,原來是這個意思Ⅲ》的作者,真是個語言學界的“魔術師”。他(她)的筆法極其活潑跳脫,完全沒有學術著作的架子。舉個例子,書中對某個看似簡單的常用字的解析,竟然能扯到古代的祭祀禮儀,那種跨學科的聯結能力,讓人拍案叫絕。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不是那種填鴨式的知識灌輸,而是通過提問、對比和趣味性的側邊欄注解,引導讀者自己去探索。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場智力遊戲,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字背後會藏著怎樣一個令人啼笑皆非或深思的曆史片段。對於想提升談資和文化底蘊的人來說,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它的定價。

評分

第三段 我必須得說,這本書的選材角度非常刁鑽且高明。它挑選的這100個漢字,並非都是最生僻難懂的,很多恰恰是我們每天都在用,卻從未深究過的日常用字。這種“近在眼前,卻遠在天邊”的對比,産生瞭極強的閱讀張力。例如,書中對某個錶達方位或狀態的副詞的探討,居然牽扯到瞭古代的陰陽五行學說,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們隨口說齣的詞匯,都蘊含著古人對世界秩序的理解。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的節奏感掌握得非常好,每介紹完一個字,都會有一個小結或者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留給讀者,讓你有時間消化吸收,而不是囫圇吞棗。如果說市麵上很多漢字書是“百科全書”,那麼這本書更像是“私房菜”,每一道菜品都經過瞭精心烹製和調味,味道獨特,迴味無窮。

評分

2. 文字的書寫藝術。亦指書法作品。《南齊書·周顒傳》:“少從外氏車騎將軍 臧質 傢得 衛恒 散隸書法,學之甚工。” 宋 錢愐 《錢氏私誌》:“ 元章 書法之妙,今日可謂第一。”《儒林外史》第二八迴:“作詩的從古也沒有這好的。又且書法絕妙,天下沒有第三個。” 周揚 《在中國書法傢第一次代錶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書法作為一門 中國 獨特的藝術,我們應該重視它。”

評分

1. 古代史官修史,對材料處理、史事評論、人物褒貶,各有原則、體例,謂之“書法”。《左傳·宣公二年》:“ 董狐 ,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故知當時史臣各懷直筆,斯則有犯必死,書法無捨者矣。” 宋 謝采伯 《密齋筆記》捲四:“《論語》書法之嚴,即《春鞦》書法也。” 明 劉基 《春鞦明經·鄭伐許鄭伯伐許》:“蓋與 鄭 伐 許 、 鄭伯 伐 許 之書法同矣。”

評分

漢字文化。

評分

感受大傢風範,品味國學經典,探究人生意義,豐富生命內涵,入手!

評分

很好,質量好,內容好,送貨快

評分

印刷精美,有塑封。不容置疑的好書。京東配送不錯,有促銷很好。

評分

怎麼沒有早點發現這本書,好看又好學。

評分

挺好的,希望可以學到東西,不斷進步。

評分

好書一本,經常翻翻,有益大腦,也漲姿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