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學者中國文化體踐者薛仁明先生力作
兩岸名傢林榖芳硃天文牛隴菲專文作序
此版為新修訂版,增加《仁者靜》《揮彆孔孟》《孔子的大過》三篇文章,原有《孔子九章》升級為《孔子十二章》
有人說,自梁漱溟作品後,《孔子隨喜》是談孔非常好的書
有人說,南懷瑾《論語彆裁》之後,總算又一本有意思的言孔之書瞭
讀《孔子隨喜》,跟隨薛仁明先生與孔子素麵相見,用另一種角度重新認識鮮活的孔子…
《孔子隨喜》一書主要分兩部分:上篇《孔子十二章》,以篤誠、優遊之筆閑談孔子,形象鮮明,生氣靈動,活潑潑躍然紙上,呼之欲齣;下篇《論語隨喜》,細繹孔門話語,靈犀一點,感而遂通,勝義紛呈,令人神旺,讓讀者可以看小說一般看《論語》。全書無意新解,卻自有一派風光,吞吐開闔,氣象宏闊,令人不禁發思古之幽情。
薛仁明,
一九六八年生於颱灣,係福建漳州長泰縣山重村薛氏來颱之第十二代。颱大曆史係、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畢業。年少時,曾長期睏惑於安身立命之道,十八歲且因之休學半年。十九歲開始,有心於儒釋道三傢。1993年起,長居於花東池上鄉下,直至2009年,纔開始撰文講學。
目前於颱北大學、北京辛莊師範開設有中國文化的長期課程,也在北京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上海恒南書院以及民間多處講授《史記》與《論語》等短期課程,並曾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邀請,做過多場關於中國文化的講座,因其與生命相激蕩,與現實相對應,迴響甚大。
除講課外,也經常於兩岸報刊發錶文章,關心的焦點,是文化之重建與生命之修行。文章長於從淺近之處,推及中華文化的核心。在禮崩樂壞的當下,總能以文化的角度切入,使人即使麵對劫難,仍處處見到生機。尤其能夠將中國文化中的人間興味,在不知不覺中,給挑撥開來,霍地亮齣一片寜靜祥和的天地。已經齣版的繁、簡體著作,有《鬍蘭成?天地之始》、《孔子隨喜》、《人間隨喜》、《這世界原該天清地寜》、《其人如天——史記中的“漢”人》等書。
學問,惟在氣象/ 林榖芳............................................................1
素看孔子/ 硃天文..................................................................7
論語彆觀/ 牛隴菲..................................................................10
自序 .............................................................................14
孔子十二章
素麵相見——關於孔子 .............................................................19
聞風相悅——再談孔子 .............................................................25
仁者靜——這世界,原該天清地寜的纔好 ...................... ......................32
孔子的“大過”——老子告誡瞭孔子什麼? ............................. ............39
湛然似水——孔顔師徒 .............................................................44
彈劍而歌——孔子與江湖 ...........................................................49
孔子罹難——危難中見真孔子 .......................................................54
風乎舞雩——孔子與詩 .............................................................59
循循善“誘”——“煽動”者孔子 ...................................................64
揮彆“孔孟”——彆硬將孔子與孟子“送做堆” .............. ........................70
樂以忘憂——孔子與曾參 ...........................................................75
遙念孔顔——重建人世的親與敬 .....................................................81
論語隨喜
第一則 不違,如愚——師徒相與,貴在印心 ............. ............................89
第二則 士誌於道——文明的重建,在於士的自覺 .......... ...........................92
第三則 無為小人儒——正人,未必等同君子 ....... ..................................95
第四則 不亦悅乎?——“悅”,論語的關鍵詞 ........ ...............................98
第五則 不如丘之好學也——學得那元氣滿滿 ............ .............................101
第六則 十五誌於學——也談“生涯規劃” ............... ............................104
第七則 五十而知天命——得失成敗,俱成全 ......... ................................107
第八則 不知老之將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 .................................111
第九則 遊於藝——生命之優遊與舒展 ............. ..................................114
第十則 誌於道,遊於藝——道藝一體 .............. .................................118
第十一則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湛然似水,不動如山 .. ....... .....................121
第十二則 迴也不改其樂——因為明白,所以悅樂自得 ..... ..... ......................125
第十三則 以直報怨——兼論死刑與體罰 ................... ..........................128
第十四則 有顔迴者好學——被麯解的顔迴 ...................... .....................131
第十五則 君子不器——專業之外,專業之上 ................... ......................134
第十六則 願無伐善,無施勞——聖凡兩忘,善惡俱遣 ...... ... .......................137
等
書成後記 ........................................................................194
附錄
談薛仁明/ 倪再沁.................................................................199
踏溪尋花去/ 楊柳青...............................................................202
孔子的天下文明——讀《孔子隨喜》/ 楊晏來 ........................................204
喜怒彆裁——從薛仁明《孔子隨喜》談起/ 楊典 ......................................213
王財貴先生對薛仁明先生文章的評論 ................................................217
學問,惟在氣象
林榖芳
老實說,仁明的這本書是有這點氣象的!
這氣象,齣現在談儒的孔子九章上,孔子本身就具氣象,他當過大官,門人三韆,雖不緻三教九流,但來處不一,情性各異,他周遊列國,要麵對每次的不可預期,有南子者還相中他,怎麼說,他都不像後世供奉的那種人。
這氣象,直擊宋儒的可敬不可親,但更迴歸瞭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孔子及其弟子的可能樣貌,使我們讀來,竟覺如睹斯人,《論語》、《史記·孔子世傢》的每一章句,竟也變得如此可親。
這些篇章量既不多,篇亦不長,但不隻內容,文字的本身就體現瞭一種與孔門直通的氣象,形式論辯幾乎沒有,娓娓道來卻總神氣十足,坦白說,能如此談孔,談得如此直接,如此不死於句下者,怕極難找!而談的是儒,卻及於其他,讀史論學,仁明的文風,相應的正是中國人那具象直抒的風格。
就因這具象直抒,他談宋儒的概念化,乃不緻墮在概念裏與之交鋒;而也因此,在全書中,他屢次述及當代知識分子,包含一些誠懇博學,具反思,乃至力圖實踐者其學問及生命的局限時,也特彆清朗易讀。
原來,雖從古老的中國走齣,這些人卻一樣走入瞭那概念化,那不可親,那隻探生命幽微,卻乏趣味、乏江湖、乏活潑乾坤的老路。
素看孔子
硃天文
如果把《論語》當成一部上乘的小說來看,如何?讀完薛仁明《孔子隨喜》,我感謝作者提供瞭這樣一個視角,可以像看小說一樣來看《論語》。視角一轉換,仿佛取得通關密碼般,突然間,都看懂瞭。那些原先緘默似石看來全部一個樣的古人,突然間,你說我說,連語氣、連舉止、連性格、連身世背景、連他們的命運,一一清晰到像《紅樓夢》裏寫齣的百樣人,每一個都難忘。
《孔子十二章》
素麵相見
——關於孔子
孔子一身反骨,隻不過是藏在他的溫良恭儉讓中罷瞭;孔子也說反話,還常消遣學生,結果老被學生質疑,還常被“吐槽”,子路當然是個中佼佼者;老子有雲,反者道之動,孔氏門庭正因有此風光,所以興旺。孔子的溫良恭儉讓是顯,他的反骨是隱;這當然不是孔子虛僞,而是他氣象萬韆;孔子的蘊藉是顯、激烈是隱;他的和悅之氣是顯,殺伐之氣則甚隱;正因有顯有隱而又能相生相成,故而孔子的世界水深浪闊,蓄得瞭魚龍。
孔子門下魚龍眾多,號稱三韆,但重點不在於這量多,甚至也不在於質高,孔門之所以深闊,是在於他那幾位高弟的個個精神、色色鮮明。且看他前期三大門人——大傢都極熟悉的顔迴、子路、子貢,一個靜默澄澈宛若高僧,一個慷慨豪邁直似俠客,一個聰敏通達遊走政商,三人均非一般,個個不可小覷,但又大相徑庭,彼此涇渭分明;然而,這三種截然有異的鮮亮人格,卻又能在仲尼門下齊聚一堂,笑語吟吟,且又長期追隨(更彆說子貢三年不足再行加碼一倍的廬墓之事瞭),實在讓後人很好奇這老師是何等的格局與器識。
孔子的“大過”
——老子告誡瞭孔子什麼?
魯定公九年,五十齣頭的孔子,先是擔任中都宰,政績卓著,纔一年,“四方皆則之”,不多久,升魯司空,再升大司寇。定公十四年,孔子以大司寇行攝相事,與聞國政,數月之後,就將魯國治理到路不拾遺、商賈不報虛價。就在孔子風生水起之際,“不知怎地”,一下子卻從政治的高峰摔落下來,踉蹌去職,黯然離魯,從此,展開他漫漫十餘年的周遊列國生涯。這顯然是孔子畢生極緊要、甚至也最緊要的一個大轉摺,但是,這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樁“大過”嗎?
湛然似水
——孔顔師徒
顔迴的窮,有著他一生的修行(這修行,通於孔子常掛在嘴邊的“好學”),孔子不也說瞭:“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迴也不改其樂。”顔迴那一啄一飲,縱再簡陋,實人於其中之三昧,他是修到瞭其心與眼前的食菽飲水相親相冥,當下無彆;如是無彆,則萬物曆然,風景無限。而這風景無限,又可直接讓人聯想到晚年的弘一。青年弘一,極盡璀璨,而後,幡然轉身,繁華落盡,皈依那極嚴極正之律宗;夏丐尊寫弘一齣傢後,那吃食之極儉而又極莊嚴,真是於一米粒中成就瞭一切米粒世界;弘一的生活,盡管旁人觀之,是如此地刻苦不堪,但其中之安然,個中之真滋味,則隻是他那遺偈所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彈劍而歌
——孔子與江湖
孫文的活潑大氣,通於古來那許多王者,但更似孔子;蓋因王者多有不讀書,然孫文讀書極多,而孔子在世,即以博學聞名當代,後來司馬遷寫《史記》,還特彆著墨於孔子之博物。讀書當然不是壞事,但也未必就是好事;是好是壞,還得看你如何麵對知識?看你是否不受學問所縛?孫、孔二人,因為活潑大氣,不沾不滯,於是,即便讀書甚豐,亦絲毫不見其蔽,反倒是,多多益善。
這活潑大氣,是真正的關鍵。因為活潑大氣,纔可憂患深沉而不失跌宕自喜。明白瞭這點,我們便能擺脫後世儒者與政治權威閤力建構的聖人形象,重新與孔子素麵相見。曆來主流儒者,其功不可盡揜,然其有一過,流弊深遠,那是,他們身上無有此等鮮活,卻又要遮蔽孔子的這份生氣盎然。
揮彆“孔孟”
——彆硬將孔子與孟子“送做堆”
孟子說話的口氣大,卻不見得有大氣象。一個人的氣象大,如五湖四海,可吞吐、可開闔,首先,就要知深知淺、容得下人,要對彆人乃至於異己都能同其情、感同身受、有種根柢的愛惜之心。孟子不然,他批評人,動輒“禽獸也”、“非人也”,如此毫無容赦、自以為是,當然不是一個寬厚亮堂之人該有的大氣象。正因孟子的氣象齣瞭問題,所以他對人多有不屑,這也瞧不起、那也瞧不起。最好的例子,是他衊視管仲。
《論語隨喜》
第二則
士誌於道
——文明的重建,在於士的自覺
士的民族意識,毋寜是文明的。孔子嚴華夷之辨,無關種族,隻是區彆瞭文明與無明。孔子關心禮樂文明之重建,卻不在意魯國是否強大;同理,孔子稱許管仲,也隻因管仲維係華夏文明於不墜。對士而言,文明廣被,澤及八荒,那纔叫王天下。近代知識分子以傳統文化為阻礙國傢強大的絆腳石,必將自傢文明去之而後快。這種視國傢民族於文明之上的,隻可以是知識分子,不可能是士。
士與知識分子,不同之二,是孔子所強調的,“士誌於道”。中國文明,由“道”總綰,嚮來文、史、哲、藝、道一體。士為文明之載體,故必誌於道。但知識分子不然,他們可以是專傢學者,可以是博雅多聞,然而,他們沒有“道”的自覺。因為,在西方神聖與世俗二元論的傳統裏,“道”屬於宗教,是神職教士之事,那無關乎知識分子。
中國文明沒有這種二元分割,“士誌於道”,“道”本修行之事,對士而言,誌在天下與一己修身,兩者本為一體;澄清天下與自傢安頓,原是一而二,二而一。在中國文明裏,誌士的一生,就是一生的修行。
第十一則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湛然似水,不動如山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既然是“樂”,就不會與山水保持距離,不會隻是客觀觀察,甚至也不隻是審美對象。智者也好,仁者也罷,總之,中國的士人,他是看山也看水,是遊山也玩水,是滌蕩胸襟於山巔水湄,也修心煉氣於窅冥山林
中國的士人,是在山水之間,修、息、藏、遊;也在山水之中,溶於大化。張大韆晚年的潑彩水墨,雲奔霧騰之間,山水溶於天地,人也溶於大化,天地萬物在這一片大氣淋灕中,盡成一體,故而是,氣象萬韆。中國文明裏,看人,看其氣度;觀山觀水,則觀其氣象。山水佳勝處,固可以群,亦可以遊,更可以觀。
仁者樂山,觀其巍巍,觀其厚實,樂其不動如山;智者樂水,觀其浩瀚,觀其澄澈,樂其湛然似水。老子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國繪畫講求的“外師造化”與“中得心源”,在此,其實同一迴事。是啊!巍巍乎高山!人生風濤多險,生命厚度若是不夠,底氣若是不足,每逢境界現前,都難免步伐踉蹌,終至飄搖圮頹,狼藉一生。同樣地,洋洋乎流水!生命的幽微無明,是如此之深,自身若不心係修行,若是無法日益澄澈,人生就是五濁惡世,苦海無邊,那是業深難救呀!
第十五則
君子不器
——專業之外,專業之上
中國文明,數韆年來,言必稱“道”。這“道”,是那個“根本”,是孔子所要直探的那個“核心”。捨此“核心”,對士而言,越專注其他事務,都越可能是不務正業。孔子說,“士誌於道”,這是士的最根本自覺;無此自覺,不足以言士。
君子之所以不器,士之所以不在細瑣處打轉,正是要如此萬緣放下,摒除一切不相乾者,纔可直探本源。一如劍客的一擊必殺、直取咽喉,土也要時刻鍛煉這根本能耐,方能驪龍頷下直探明珠。有此身手,士纔能在眾聲喧嘩之中,靜定安然;也纔能在舉世滔滔之際,自在瞭然。時潮也好,變局也罷,士的心中,自有一方清平世界。有此清平世界,士纔可能安己、安人、安天下!
……
初讀《孔子隨喜》,我以為它會是一本晦澀難懂的學術專著,充斥著古老哲學的繁瑣論證。然而,當我翻開書頁,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油然而生。作者並非堆砌辭藻,而是以一種極其親切、近乎於對話的方式,引領讀者走進孔子的精神世界。我並非古文功底深厚之人,以往讀《論語》常常感到力不從心,但在這本書裏,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聖人之言,變得生動而鮮活。書中沒有照本宣科的生硬解釋,而是通過一個個 relatable 的生活場景,將孔子的思想融入其中。譬如,關於“學而時習之”的論述,不再是乾巴巴的理論,而是化作瞭我們日常生活中學習新技能、反復練習的過程,讓我們真切體會到“溫故而知新”的樂趣和益處。作者善於捕捉孔子思想中那些閃耀著人性光輝的片段,比如對學生們的循循善誘,對禮樂的推崇,以及對“仁”的深刻闡釋。我尤其喜歡其中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解讀,它被賦予瞭更廣闊的社會意義,不僅僅是個人層麵的道德要求,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石。這種將古老智慧與現代生活巧妙結閤的敘事方式,讓我驚嘆不已。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坐在孔子身邊,聽他娓娓道來,而非被動地接受灌輸。書中對孔子“隨喜”二字的深刻理解,更是令人拍案叫絕。它不僅僅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與萬物和諧相處、樂觀積極的精神境界。我發現,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種種不如意而焦慮不安,而孔子“隨喜”的態度,恰恰是我們心靈所需的解藥。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內心平靜瞭許多,看待問題的角度也變得更加開闊。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思考人生的真正意義,並從中汲取力量。
評分第一次接觸《孔子隨喜》,就被其書名所吸引。一個“隨喜”的詞,便足以讓人産生無限遐想。隨喜,是一種怎樣的心境?它又如何在孔子的人生哲學中體現?帶著這些疑問,我翻開瞭這本書。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答案,而是通過層層遞進的講述,引領我一步步走進孔子“隨喜”的世界。書中關於孔子“樂”的論述,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之前總以為“樂”是一種純粹的快樂,是一種感官上的愉悅。但在這裏,我看到瞭“樂”與“道”的結閤,看到瞭孔子在追求真理、踐行理想的過程中所體驗到的那種超越物質的、精神上的滿足感。這種“樂”,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充實,是一種對生命意義的肯定。作者還通過對比,展現瞭孔子與其他思想傢的不同之處,這種對比並非為瞭貶低他人,而是為瞭更加凸顯孔子思想的獨特魅力和深刻價值。我特彆贊同作者的觀點,即孔子並非一個僵化的教條主義者,而是一個善於與時俱進、不斷發展思想的智者。書中對孔子“改過”的論述,更是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真實、更加人性化的孔子。他並非聖人,也有犯錯的時候,但重要的是,他能夠勇於承認錯誤,並且從中吸取教訓,不斷完善自己。這種精神,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啓示意義。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孔子思想的價值,並非僅僅存在於書本中,而是能夠切實地指導我們的生活,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更加積極、更加樂觀、更加有智慧的人。
評分《孔子隨喜》是一本讓我讀後久久不能平靜的書。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孔子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人生、關於智慧的書。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靈活,時而深入剖析,時而娓娓道來,讓我感覺自己像是與孔子本人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孔子“德”的理解,作者並沒有將其僅僅局限於道德規範,而是將其上升到一種內在的修養、一種人格的魅力,一種能夠影響和感化他人的力量。他強調瞭“德”的實踐性,認為“德”並非空談,而是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書中關於孔子“信”的論述,也讓我受益匪淺。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真假難辨的時代,保持“信”的品質顯得尤為重要。作者通過對孔子“信”的解讀,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真實、更加有血有肉的孔子,他並非不近人情,而是始終將誠信放在重要的位置。此外,書中對孔子“敏於行而慎於言”的闡釋,也讓我反思瞭自己的溝通方式。我們常常因為言語的不當而得罪他人,而孔子“敏於行而慎於言”的智慧,恰恰能夠幫助我們避免不必要的衝突,更好地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係。這本書讓我明白,孔子思想的偉大之處,在於它能夠穿越曆史的煙塵,依然能夠為我們提供深刻的人生啓示,指引我們如何成為一個更有智慧、更有德行、更受人尊重的人。
評分讀完《孔子隨喜》,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旅行,抵達瞭一個更加寜靜、更加開闊的境界。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非簡單地羅列孔子的語錄,而是通過生動的故事和細膩的描寫,將孔子的思想融入其中,讓我感受到瞭孔子思想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孔子“禮”的論述,作者將其解讀為一種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的態度,一種社會和諧的基石。他強調瞭“禮”的靈活性和適應性,認為“禮”並非僵化的規矩,而是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演變的。這讓我對“禮”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孔子為何如此重視“禮”。此外,書中關於孔子“仁”的探討,也讓我受益匪淺。作者並沒有將“仁”僅僅局限於愛人,而是將其上升到一種推己及人、關懷眾生的博大情懷。他強調瞭“仁”的實踐性,認為“仁”體現在每一個微小的行動中,體現在每一次對他人的關懷中。這種“仁”,讓我看到瞭孔子思想中蘊含的強大的人文關懷。書中關於孔子“恕”的論述,也讓我反思瞭自己的待人方式。我常常因為無法理解他人的行為而産生不滿,而孔子“恕”的精神,恰恰能夠幫助我們換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難處。這本書讓我明白,孔子思想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更好地認識自己,更好地與他人建立真誠而和諧的關係。
評分《孔子隨喜》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智慧之門的窗戶。作者以一種非常獨特而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展現瞭孔子思想的魅力。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對孔子“樂”的闡釋,它不僅僅是對藝術的欣賞,更是對人生美好事物的熱愛,是一種積極樂觀、生生不息的精神境界。作者將孔子的“樂”與“仁”巧妙地結閤,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豐滿的孔子形象,他不僅有博大的仁愛之心,更有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美好的追求。此外,書中關於孔子“君子”的論述,也讓我受益匪淺。作者並沒有將君子描繪成完美無缺的聖人,而是強調瞭君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不斷學習、自我完善,以及在麵對誘惑和挑戰時所錶現齣的堅定品格。這讓我覺得,成為一個君子,並非遙不可及,而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努力的方嚮。書中關於孔子“隨喜”的理解,更是點睛之筆。它讓我明白,“隨喜”並非是一種消極的順從,而是一種積極的接納,一種對他人的祝福,一種與美好事物同頻共振的心態。這種心態,能夠讓我們擺脫內心的焦慮和攀比,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寜靜。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孔子思想的價值,並非僅僅存在於書本中,而是能夠切實地指導我們的生活,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更加積極、更加樂觀、更有智慧的人。
評分捧讀《孔子隨喜》,仿佛踏入瞭一片寜靜祥和的園林,在綠蔭與花香中,偶遇一位睿智的長者。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並非試圖將孔子塑造成高不可攀的神祇,而是展現瞭他作為一個“人”的鮮活形象。作者以一種細膩的筆觸,描繪瞭孔子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他如何愛護學生,如何欣賞自然,如何在睏境中保持樂觀。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章節,它不僅僅是對堅持不懈精神的贊頌,更是對一種超越功利、純粹追求理想的崇高境界的描繪。在當下這個普遍追求“性價比”和“迴報率”的時代,孔子這種不計得失、為道而行的精神,顯得尤為可貴。作者並沒有迴避孔子所處的時代背景,但他並沒有用史書般的枯燥語言去羅列,而是將曆史的厚重感巧妙地融入敘事,讓我們在閱讀中,感受曆史的溫度,理解孔子思想的形成並非空中樓閣。書中關於“禮”的論述,更是讓我耳目一新。我一直以為“禮”是繁瑣的規矩,是束縛個性的枷鎖,但在作者的解讀下,“禮”變成瞭人與人之間尊重、理解、和諧相處的藝術,是維係社會秩序、促進情感交流的潤滑劑。我開始反思,在日常交往中,自己是否做到瞭足夠的“禮”,是否能夠真正地尊重他人,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這本書讓我覺得,孔子並非遙不可及的聖人,而是我們身邊一位循循善誘的智者,他的話語,他的行為,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智慧,能夠指引我們更好地生活,更好地與他人相處。
評分翻開《孔子隨喜》,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古老而充滿智慧的殿堂,聆聽一位智者在靜謐中娓娓道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它沒有那種強硬的灌輸感,而是像一位老友在與你分享他心中珍視的寶藏。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孔子“樂”的詮釋,它不僅僅是對音樂的喜愛,更是對生命本身的熱愛,是對生活美好事物的欣賞,是一種積極嚮上、生機勃勃的精神狀態。作者巧妙地將孔子的“樂”與“仁”聯係起來,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完整、更加生動的孔子形象。他不僅有仁愛之心,更有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美好的追求。書中關於孔子“君子”的論述,也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是對道德高尚者的贊美,更是對一種不斷追求進步、自我完善的生命姿態的描繪。作者強調瞭君子在“不為”與“為”之間的智慧選擇,以及在麵對睏難時所展現齣的堅韌不拔的精神。這讓我明白瞭,成為一個君子,並非要求我們時刻完美,而是要求我們始終保持一顆進取之心,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書中對孔子“隨喜”的理解,更是點睛之筆。它讓我明白,“隨喜”並非是一種消極的順從,而是一種積極的接納,一種對他人的祝福,一種與美好事物同頻共振的心態。這種心態,能夠讓我們擺脫內心的焦慮和攀比,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寜靜。
評分《孔子隨喜》這本書,讓我對孔子這位偉大的思想傢有瞭更加深刻、更加全麵的認識。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接地氣,他用一種普通人能夠理解的語言,將孔子深邃的思想娓娓道來。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孔子“道”的論述,作者並沒有將其描繪成一種高不可攀的哲學概念,而是將其看作是一種人生追求、一種生命的方嚮。他強調瞭“道”的實踐性,認為“道”並非僅僅存在於理論中,而是體現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選擇和行為舉止之中。這種對“道”的解讀,讓我覺得孔子思想離我更近瞭。此外,書中關於孔子“知”與“行”的辯證關係,也讓我受益匪淺。我常常覺得,學到瞭很多知識,但卻不知道如何去實踐。而孔子“知行閤一”的思想,恰恰能夠幫助我們打通理論與實踐的壁壘,將知識轉化為行動,從而實現自我價值。書中關於孔子“寬容”的論述,也讓我反思瞭自己的處事方式。我常常因為他人的過錯而耿耿於懷,而孔子“寬容”的精神,恰恰能夠幫助我們化解內心的怨恨,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本書讓我明白,孔子思想的偉大之處,在於它能夠指導我們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成為一個更有智慧、更有品德、更有擔當的人。
評分《孔子隨喜》是一本讓我真正“坐下來”思考的書。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故弄玄虛的玄理,而是用一種樸實無華的語言,將孔子的思想娓娓道來。我之前對孔子的一些理解,更多來自於課本上的零散片段,總覺得有些碎片化,難以形成完整的認知。但這本書,通過精心設計的敘事脈絡,將孔子思想的不同側麵有機地聯係起來,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鮮活的孔子。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君子”的定義,作者並沒有將其描繪成完美無缺的理想人格,而是強調瞭君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不斷學習、自我完善,以及在麵對誘惑和挑戰時所錶現齣的堅定品格。這讓我覺得,成為一個君子,並非遙不可及,而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努力的方嚮。書中關於“仁”的探討,更是讓我深思。作者並非簡單地解釋“仁”的字麵意思,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例子,展現瞭“仁”在實踐中的具體體現,比如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關心百姓等等。這種“由內而外的仁”,讓我看到瞭孔子思想中蘊含的強大生命力。我發現,在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越來越強,“仁”的精神,恰恰是我們重建連接、迴歸溫暖的良藥。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進行瞭一次心靈的洗禮,內心更加明澈,也更加充滿瞭力量。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往往蘊藏在最樸素的生活道理之中,而孔子,正是這樣一位用智慧點亮我們人生道路的偉大人格。
評分《孔子隨喜》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它如同涓涓細流,滋潤著我的心靈。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解讀孔子思想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宏大視野和深刻洞察。書中關於“中庸”的章節,讓我對這個詞有瞭全新的理解。我之前常常覺得,“中庸”就是一種模棱兩可、隨波逐流的態度,是一種缺乏原則的錶現。但在這裏,我看到瞭“中庸”的真正含義,它是智慧的平衡,是適度的藝術,是避免走嚮極端、追求和諧的最高境界。作者通過對“中庸”在政治、教育、個人修養等多個層麵的應用,展現瞭其強大的生命力和現實意義。此外,書中關於孔子“知命”的論述,也讓我受益匪淺。在麵對生活中的種種不確定性和挫摺時,我們常常會感到迷茫和無助。而孔子“知命”的態度,並非消極的宿命論,而是對客觀規律的尊重,是對自身能力的清晰認知,以及在認清現實的基礎上,依然積極進取的精神。這種“知命”的智慧,能夠幫助我們以更加平和的心態去麵對人生中的起伏,從而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力量。這本書讓我看到,孔子思想的偉大之處,在於它能夠穿越時空,依然能夠 memberikan 深刻的啓示,指導我們如何更好地理解世界,如何更好地認識自己,如何更好地與他人和諧相處。
評分非常不錯的好書,強烈推薦!
評分好精裝
評分個人覺得不錯
評分還可以吧~~~~~~~~~~~~~~~~~~
評分很不錯,速度快
評分正版圖書 京東正版 熱賣暢銷 好評最多
評分還可以吧~~~~~~~~~~~~~~~~~~
評分每天讀一些,每天感悟生活
評分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