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再版,经典*威
本书前三版出版后以其新颖性受到广泛好评,具有较好的品牌影响力。本书作者结合多年从事物流管理和企业财务会计的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从物流学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角度,对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体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创新性地从宏微观角度对我国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在供应链成本动因分析的基础上,把成本管理的方法应用到跨组织的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跨组织成本管理体系。这次修订,根据教学需要,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大量补充阅读材料,学生可以通过二维码,免费扫描查看。
鲍新中,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会计学科带头人,博士,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目前主持的在研课题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北京市教委市属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三年滚动资助项目一项。近年来在国际SCI、EI国际期刊及中国管理科学、系统管理学报、研究与发展管理、科学学研究、管理学报等国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2005年和2011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两次在美国德克萨斯阿灵顿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 at Alington, UTA)进修并从事研究工作。学术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融资、企业创新及其财务绩效。崔婧,2014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在站),现任教于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主要从事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小微企业成长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财经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多项***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第1章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概述 1
1.1 物流成本的内涵 2
1.2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与发展 5
1.3 物流成本相关理论学说 10
1.4 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系统
的基本内容 15
1.5 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中要注意
的问题 21
本章小结 23
提示与思考 23
复习思考题 24
第2章物流成本的构成与分类 25
2.1 社会物流成本的构成内容 26
2.2 企业物流成本的基本构成 31
2.3 不同类型企业物流成本的
构成内容 37
本章小结 44
提示与思考 44
复习思考题 45
第3章物流成本的核算 46
3.1 物流成本核算的意义和存在
的问题 47
3.2 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及核算
对象的确定 49
3.3 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56
3.4 隐性物流成本的核算 61
本章小结 64
提示与思考 64
复习思考题 65
第4章物流作业成本分析 66
4.1 物流作业成本法概述 67
4.2 物流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步骤 73
4.3 物流作业及成本的定义与分析 77
4.4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分析 83
本章小结 90
提示与思考 90
复习思考题 91
第5章物流成本性态分析与
预算管理 92
5.1 物流成本性态分析 93
5.2 物流系统本量利分析 102
5.3 物流成本预算管理 112
本章小结 123
提示与思考 124
复习思考题 124
第6章物流责任成本与
财务绩效评估 125
6.1 物流责任成本与财务绩效评估
的基础工作 126
6.2 物流责任成本管理 127
6.3 物流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估 133
6.4 货主企业物流部门的
财务绩效评估 146
本章小结 152
提示与思考 153
复习思考题 153
第7章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 154
7.1 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的
内容和程序 155
7.2 以物流功能为对象的
物流成本控制 158
7.3 以物流成本形成过程为对象
的物流成本控制 169
本章小结 176
提示与思考 177
复习思考题 177
第8章行业物流成本管理与
控制案例 178
8.1 制造企业供应物流成本的
统计核算 179
8.2 集团公司物流管理模式及
物流成本核算 190
8.3 区域性商贸物流的物流
成本管理与控制 200
8.4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物流
成本分析 208
本章小结 213
提示与思考 213
第9章我国社会物流成本的
统计分析 214
9.1 我国社会物流成本
研究的意义 214
9.2 我国社会物流成本统计方法 215
9.3 我国社会物流成本统计分析 222
本章小结 226
复习思考题 226
第10章供应链成本管理 227
10.1 供应链与供应链成本的
基本概念 228
10.2 供应链成本的构成分析 231
10.3 基于供应链的跨组织
成本管理方法 239
本章小结 249
复习思考题 250
参考文献 251
随着人们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物流技术与管理模式,最终目的都不在于这种模式与技术本身,而是要通过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在保证一定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可以说,整个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追求物流成本降低的过程。
尽管物流成本的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我国学术界和物流业界对物流成本的理论研究却相对薄弱,尚缺乏一个关于物流成本管理的科学体系。本书试图从会计学和物流学相结合的角度,对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体系进行比较全面的阐述。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和分析。
(1)从不同角度分析,物流成本可以分为宏观物流成本和微观(企业)物流成本两个方面。对物流成本的认识和管理首先要分别明确宏观和微观物流成本的构成。对于宏观物流成本,本书中依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的《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及核算表式(试行)》展开分析。而对于微观物流成本,则是在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与计算》的基础上展开分析的。
(2)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物流成本管理系统,另一部分是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统。物流成本管理系统是指基于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利用现代成本管理的方法(包括成本性态分析、成本预算、责任成本管理等)来进行物流成本管理;而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统则是指在物流运营管理过程中,广泛运用各种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方法,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在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中,两者是结合使用的。
(3)作业成本法是目前被广泛推崇的一种成本核算与分析方法。进行物流作业成本核算与分析,有利于更准确地核算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物流成本,加强物流作业管理,也有利于物流作业流程的改善和优化。
(4)对物流企业和货主企业的物流部门,可以利用一些财务指标来进行物流成本管理的绩效考核。另外,也可以利用其他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对物流企业和货主企业的物流部门进行综合的绩效评估。
(5)供应链管理正越来越多地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而供应链管理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降低供应链成本。本书在对供应链成本动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成本的构成,并把成本管理的方法应用到跨组织的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跨组织成本管理体系。
本书由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鲍新中教授和崔婧博士共同编著。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参阅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许多学术研究成果,并得到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物流工程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工业工程专业、会计学专业等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工商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指南或手册,还可作为企业培训高级物流管理和运作人员的培训教材。
由于现代物流在我国正处在成长发展阶段,因而对物流成本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同时,鉴于时间仓促和作者能力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希望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以日臻完善。
我一直觉得物流管理是个“体力活”,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看到了物流管理的“脑力”与“艺术”所在。作者在书中用一种非常生动的方式,将看似枯燥的成本核算变成了一场智慧的博弈。比如,在探讨运输成本时,书中并没有止步于运费的简单计算,而是深入分析了线路规划、车型选择、装载率优化等多种维度。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逆向物流”成本控制的部分,这往往是很多企业容易忽视的环节,但书中却给出了详尽的解决方案,从退货率的分析到回收渠道的建立,都考虑得非常周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的物流指挥中心,与作者一起分析数据、评估风险、制定策略。书中提出的“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等概念,更是让我看到了如何从源头上控制成本,而不是被动地去削减。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优秀的物流成本管理,不仅能降低开支,更能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武器,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评分一本让我对“时间就是金钱”有了全新理解的书。在翻阅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一个看似微小的运输环节,如果管理不当,累积起来的成本会多么惊人。书中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将那些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让我看到了物流运作背后隐藏的巨大成本“黑洞”。例如,关于仓储成本的章节,我印象特别深刻,作者不仅仅列举了租金、设备折旧这些显性成本,还深入剖析了库存过高带来的资金占用、损耗、以及滞销的风险。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分析框架,帮助我学会如何识别、量化和优化这些隐藏成本。不再是简单地“压缩开支”,而是从战略层面去思考如何通过流程再造、技术应用,甚至供应商协同来降低整体物流成本,实现利润的有效提升。这本书真的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指引我穿梭于复杂的物流成本迷宫,最终找到了通往高效与盈利的道路。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实战的智慧结晶,让我对未来的物流管理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新的视角。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著作。我一直认为物流成本管理是一个相对静态的领域,但这本书却充满了动态的智慧。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对物流成本的影响,比如原材料价格波动、燃油价格上涨、以及国际贸易政策调整等等。书中提出的“风险成本管理”章节,让我印象深刻,它教会我如何预判潜在的风险,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将风险造成的成本损失降到最低。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服务水平与成本权衡”的分析,让我明白,一味地追求低成本,可能会牺牲客户满意度,而过高的服务水平又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如何找到那个最佳的平衡点,书中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方法论。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成本执行者”变成了一个“成本优化者”,学会了如何在不牺牲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甚至通过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个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在没有阅读之前,我对物流成本的理解非常片面,总觉得就是运费、仓储费这些看得见的支出。然而,读完之后,我才意识到物流成本的复杂性和深远影响。书中对于“隐性成本”的剖析,让我大开眼界。那些因为信息不畅、流程脱节、沟通不足而产生的额外费用,虽然不容易被直接计量,但却真实地吞噬着企业的利润。例如,书中关于“信息流成本”的讨论,让我认识到,一个高效的信息系统,不仅仅是提高效率,更是从根本上降低了因信息滞后和错误而产生的各种隐性成本。它让我学会了用一种更宏观、更系统的视角去审视物流成本,不仅仅关注“花了多少钱”,更关注“为什么花钱”、“钱花得值不值”。这本书教会我的,是一种“成本思维”,让我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去发现和解决那些潜在的成本问题,让每一次物流活动都更加精益和高效。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物流管理的新认识。它让我看到了,物流成本管理不仅仅是一项财务上的工作,更是一项战略性的业务决策。书中对于“供应链协同成本”的论述,让我意识到,单个企业的成本优化,最终需要融入到整个供应链的体系中去考量。如何与供应商、客户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共同分担和降低成本,书中给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思路和实践案例。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绿色物流成本”的章节,它不仅仅关注经济效益,更将环保和社会责任融入到成本管理之中,这让我看到了未来物流发展的趋势。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优秀的物流成本管理者,不仅要懂数字,更要懂人性,要懂协同,要懂创新。它让我对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在这条道路上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定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