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风格定位速查

室内设计风格定位速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理想·宅 编
图书标签:
  • 室内设计
  • 风格
  • 定位
  • 速查
  • 设计指南
  • 装修
  • 家居
  • 色彩
  • 空间
  • 流行趋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9347
版次:1
商品编码:1197196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18
字数:3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准备装修的业主以及从事建筑装饰装修行业的设计人员。
1.囊括18大家居风格,将家居风格做了系统而全面的整合;
2.提出风格元素速查的概念,令读者可以快速掌握打造心仪家居风格的技巧;
3.设计风格速览表,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令读者仅利用感官就能对心仪的风格做全局把握。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详尽囊括各类设计风格,并从多个角度进行讲解的室内设计风格速查参考工具书。书中全面地收录了现代、后现代、简约、混搭、中式古典、新中式、美式乡村、法式田园、英式田园、北欧、欧式古典、新欧式、巴洛克、洛可可、东南亚、地中海、日式、韩式18大家居风格。每个风格类型按照五部分内容来展开——“风格简介”用精炼文字+实景美图的形式令读者快速认知心仪的家居风格;“风格元素速查”则囊括了塑造家居风格关键的材质、家具、颜色、装饰、形状图案五大内容,令读者对心仪风格的要素了然于心;“元素简介”用图文匹配的形式,讲解重点的风格要素,令读者对心仪的风格做更进一步的了解;“风格装修课堂”则为家居风格实用的知识库,用于丰富读者对心仪风格的知识储备;后一部分为“风格速览”,将一张精美实景大图中的风格元素加以提炼,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令读者仅利用感官就能对心仪的风格做全局把握。

内页插图

目录

现代风格 /002
后现代风格 /016
简约风格 /026
混搭风格 /038
中式古典风格 /050
新中式风格 /064
美式乡村风格 /076
法式田园风格 /090
英式田园风格 /100
北欧风格 /110
欧式古典风格 /122
新欧式风格 /136
巴洛克风格 /148
洛可可风格 /158
东南亚风格 /168
地中海风格 /182
日式风格 /196
韩式风格 /208
《园林艺术的千年流转:从古典意境到现代语境的审美变迁》 一部深度剖析中西方园林美学思想、设计手法及其历史演进的专著 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宏大而细腻的园林艺术历史画卷,它不专注于室内装饰的风格流派划分,而是将目光投向更为开阔的“人居环境与自然融合”的哲学命题——园林。本书从文明的源头追溯,系统梳理了世界范围内园林艺术思想的形成、发展脉络、核心美学特征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载体作用。 第一编:东方园林的哲学根基与意境营造 (约500字) 本篇深入探讨了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园林艺术,如何成为东方哲学(儒、释、道)的物化载体。 第一章:中国山水园的“天人合一”观照 源起与早期形态: 追溯先秦时期对自然崇拜的痕迹,分析汉代“壮丽之美”的宫苑格局,以及魏晋南北朝文人阶层对“寄情山水”的初步探索。 宋代园林的巅峰: 详细剖析宋代士大夫园林(如苏州留园的前身)如何从皇家园林的写实描摹转向对“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追求。重点分析叠石艺术(如湖石的审美取向)、理水技巧(如“活水”的引入与循环)以及借景手法的哲学意义——打破空间界限,实现有限空间与无限自然的对话。 明清园林的集大成与程式化: 研究明代私家园林的精巧布局,如“移步换景”的叙事结构。同时,剖析清代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的遗址研究)在规模宏大化背景下,如何将文学意境、戏曲场景与建筑小品(亭、廊、轩)进行系统性融合,形成一套成熟的审美规范。 植物的象征意义: 不仅仅关注植物的配置,更深入探讨松、竹、梅、兰在古典园林空间中承载的道德寓意和文化内涵。 第二章:日式枯山水与侘寂之美的内省 禅宗美学与空间提炼: 分析禅宗思想如何促使日本园林走向极简主义。重点阐述枯山水(Karesansui)的构成要素——砂纹、苔藓、岩石,探讨其如何在“空”与“无”的意境中引导观者进行深层次的冥想与自我观照。 茶道与露地空间: 探讨茶室及其附属的“露地”(Roji,通往茶室的小径)如何通过对材质的粗粝化处理和空间的序列感营造,完成从俗世喧嚣到精神净化的过渡仪式。 第二编:西方园林的理性构建与空间秩序 (约500字) 本篇聚焦于西方园林艺术,特别是其在古典时期、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如何体现对自然的主宰权、秩序的追求以及对几何学的运用。 第三章:古典与文艺复兴的秩序重申 古罗马的实用与装饰: 回顾古罗马时期别墅园林的功能性(农业、休憩)与早期对称布局的萌芽。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理性回归: 分析弗兰吉帕尼(Fiesole)与提沃利(Tivoli)园林如何借鉴古罗马遗风,并引入透视学原理。重点解析几何形花坛(Parterre)、轴线设计以及利用高差创造的水景(如错层水池与喷泉),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理性秩序的崇拜。 “花园即理论”: 探讨文艺复兴园林作为一种宏大叙事工具,如何通过精确的比例和清晰的边界,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和谐与科学的追求。 第四章:法式园林的极致规整与君权象征 凡尔赛模式的解析: 深入分析安德烈·勒诺特尔(André Le Nôtre)在凡尔赛宫的设计中所确立的法式古典园林的典范。阐述其“宏大轴线”、“几何分割”和“视线控制”三大核心手法。 “自然臣服于人”的理念: 论证法式园林如何通过修剪整齐的绿篱、图案化的花坛以及规模浩大的水面,表达出君主对自然和疆域的绝对控制力。此处的“美”是人为规范下的“崇高感”。 第三编:现代转型与跨界融合 (约500字) 本篇关注18世纪以来,园林艺术对前两者的反思、吸收与创新,直至当代语境下的新探索。 第五章:英式风景园的浪漫主义转向 对法式矫饰的反叛: 详细介绍18世纪英国兴起的“自然主义”思潮,特别是亨利·霍姆、Lancelot “能力很强”·布朗等设计家如何主张摒弃直线和对称,转而模仿古典绘画中洛可可式的田园风光。 “人工的自然”: 分析英式园林中“假山”、“仿古神庙”(Folly)的设置,以及如何通过曲折的溪流和不经意的植物群落,营造出一种诗意、略带忧郁的浪漫氛围,实现对理想化“自然”的复原。 第六章:20世纪至今的多元化与功能整合 现代主义的影响: 探讨勒·柯布西耶等现代主义建筑师如何将建筑的清晰几何形体延伸至室外空间,强调功能性与材料的诚实表达。 景观都市主义的兴起: 分析当代园林设计如何超越单纯的审美或休憩功能,介入城市规划、生态修复和公共安全领域。重点讨论如何平衡场地文脉、可持续性(如雨水管理、本土植被恢复)与高密度的城市需求。 跨文化的对话与融合: 考察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园林元素(如极简的构图与丰富的层次感)如何在当代设计中相互渗透、激发新的设计语言。 总结: 本书通过对园林艺术的纵向时间梳理和横向文化比较,揭示了人类对“理想环境”的永恒探求。它不仅是一部设计史,更是一部关于环境哲学、审美标准变迁以及人类精神诉求在物质载体上投射的深度研究。读者将从中获得理解不同文化空间营造逻辑的钥匙。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虽然侧重于“速查”,但它在对风格起源和演变脉络的概括性描述上,却展现出了令人信服的专业素养。它没有为了追求详尽而变得冗余,而是用高度浓缩的语言点出了每一个流派崛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这对于我们理解“为什么这种风格会流行”至关重要。例如,它对后现代主义的解析,虽然篇幅有限,但精准地指出了其对功能主义的反思和对符号学元素的挪用,这为我后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极佳的起点和方向。这种“提纲挈领”式的叙述,避免了陷入纯粹的风格堆砌,而是赋予了每一种风格以思想的重量。我常常在浏览完核心参数后,会回过头看那几段背景介绍,感觉自己的设计视野因此开阔了不少,不再满足于表面的模仿,而是开始探究背后的设计哲学。

评分

我必须得提一下它在图标和符号系统上的构建,这部分绝对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它似乎自创了一套行业通用的“设计速语”,用极其简洁的几何图形和特定的线条语言,来代表那些原本需要冗长文字描述的设计概念。举个例子,关于“空间流动性”的表达,它用一组箭头和虚线组合就概括了动线布局的关键原则,比任何一篇学术论文都来得直观。更值得称赞的是,这些符号在全书范围内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一旦你掌握了这套系统,查阅任何一个风格的解析都会变得异常迅速。我记得有一次赶一个非常紧急的方案,需要快速确定一个跨界融合的风格基调,就是依靠书中那套符号系统,我迅速抓住了两个看似不搭界的风格之间的“连接点”,成功地给客户做出了一个极具创意的陈述。这种超越文字的交流效率,是很多传统设计书籍望尘莫及的。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它对色彩和材质搭配的实操指导上。很多速查手册往往只停留在概念层面,但这本书给出了非常落地的建议。它不仅提供了主色调的潘通色卡参考(虽然只是示意,但足以指导后续取样),还特别设立了一个“材质对比矩阵”。这个矩阵用并置的方式,展示了不同饰面——比如磨砂金属与抛光大理石、天然原木与合成树脂——放在同一风格空间中可能产生的视觉张力和和谐感。这对于新手设计师来说,是避免“翻车”的定海神针;对于我这样的老手,也是一个快速校准自己直觉的参照系。尤其是在处理预算受限但要求高品质感的项目时,这本书里关于如何用经济材料模拟高级质感的速查表格,简直是“救命稻草”。它把抽象的“品味”转化成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清单,这种对实践的尊重,让我对这本书的评价非常高。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逻辑和信息架构,简直是为我这种“细节控”量身定做的。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大量视觉信息时的克制和精准。它不是那种堆砌图片的图册,而是将每一种风格的核心元素、代表性色彩搭配,甚至是标志性的材质肌理,都用最精炼的图例和关键点文字进行了提炼。比如,谈到某种复古风格时,它不会长篇大论地描述历史背景,而是直接用一个并列的图表,清晰地展示出“五大必备家具类型”、“三种主流照明方案”和“两种核心饰品符号”。这种直击要害的呈现方式,极大地缩短了我的查找时间。我甚至发现,它在不同风格之间的过渡页处理得也非常巧妙,通过色板的渐变或纹理的对比,自然地引导读者从一个领域跳到另一个领域,减少了阅读的疲劳感。对于设计师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这本书的结构设计,无疑是将效率最大化的一种体现,看得出来编者对实际工作流程有着深刻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第一眼就吸引了我,那种简约又不失质感的排版,让人立刻能感受到它在专业度上的追求。我记得当时是在一家独立书店偶然翻到的,它被放在一个专门介绍设计工具和速查手册的区域。内页的纸张质量非常棒,不是那种廉价的铜版纸,拿在手里有一种厚重感,翻阅起来手感极佳,这对于需要经常查阅的工具书来说,简直是福音。装帧的工艺也看得出来是下了功夫的,即使经常翻动,也不容易散页。而且,它的尺寸设计非常合理,既不像大开本那样笨重,又能保证信息展示的清晰度,放在工作室的桌面上或者随身携带都非常方便。更让我惊喜的是,书脊的设计,即便不打开,也能清楚地看到它所属的分类标签,这对于在大量设计资料中快速定位它的帮助是巨大的。那种一眼就能识别出它是一本高效、实用的工具书的视觉语言,确实非常成功。这本书的外在,完美地诠释了“形式服务于功能”的设计理念,给后续的使用体验定下了非常高的基调。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全看一遍下来非常有收获

评分

全看一遍下来非常有收获

评分

说的好说的好说的好说的好说的好说的好说的好

评分

挺不错的一本书,内容也不错哦。

评分

有山山水水不能不代冰好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好素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