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南京,几千年来面朝着滔滔江水诉说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曾经灿烂辉煌,也曾湮没无声。六朝,虽然只占据半壁江山,南京城却在此300多年间走向巅峰,成为至今都值得炫耀的骄傲。
这是个豪杰四起、文人辈出的年代,又是个反叛屡起、兵荒马乱的年代;这是个自由奔放、传统崩塌的年代,又是个荒诞离奇、醉生梦死的年代。
统一全国的铿锵之音从未停止,依凭长江的苟且偷安又如影相随;
历经千难万阻创立一个新时代,兄弟子孙相互残杀转眼改朝换代。
皇帝在权臣的篡位中仓惶离宫,面临是生死未卜的凄凉;
英雄在北伐的失意中慷慨悲歌,留下了一生难补的遗憾;
士人在折扇的轻风中高谈玄言,附和着流离百姓的哭泣。
金戈铁马里隐约歌舞的身影,漫天尘土中飘来香水的味道。佛寺的悠悠钟声,宫廷的夜夜笙歌,才子的一往情深,美人的伤心泪水,都汇聚在蜿蜒的秦淮河里,流向奔腾不息的江水,一任东去。
留下年年不变的,只是暮春的江南,依然草长莺飞,烟雨朦胧。
作品细致地描写了这位忧郁型青年,由于是弱国子民在强邻日本所受的屈辱,以及他在精神上和生理上的种种难以排遣的苦闷。这些苦闷情绪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和渗透:追求异性的爱情而不得,因此对轻侮他的日本人感到十分愤慨,同时热切地希望着祖国富强起来,这三项内容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格局。小说的基本情节是这样安排的:路遇——自戕——窥浴——野合——宿妓。情节每进展一步,性爱描写每深入一层,对主人公的刺激与打击就随之强化又强化,最终导致他溺海而死的悲剧性结局。
金陵老杨,就读于扬州大学,毕业后到扬州中学任教,后到南京大学中文系读硕,现任扬子晚报南京新闻编辑部主任。
《长江岸边说六朝》系列从2015年1月起,在扬子晚报上连载,2016年8月1日结束。以轻松的笔调讲述六朝历史,条理清晰,语言幽默,无数读者剪下报纸作为收藏,在朋友圈也大量转发,好评如潮。
一胜一败的惊人巧合
诸葛恪赴“鸿门宴”被杀
孙峻和姑妈私通
五个顾命大臣全部死于非命
皇帝被权臣废了
第二个“鸿门宴”
孙权10个子女下场悲惨
0.7:疯狂末代暴君
孙皓杀死功臣和太后
全国选美滥杀成性
相信一句预言迁都武昌
蔡文姬的外甥担灭吴主将
东吴的最后一次大胜
陆抗羊祜先后去世
灭吴的两大名将
一片降幡出石头
功臣的悲剧
第二章 西晋卷
0.1:武帝埋下祸根
武帝选了上万宫女
为什么白痴做了太子
为什么丑女选为太子妃
史上少见的悍妇
“韩寿偷香”的爱情经典
0.2:皇后淫乱残暴
贾南风每晚要换帅哥
“借刀杀人”连除三个对手
西晋第一能臣张华
太子司马遹被废了
贾南风恶有恶报被赐死
0.3:诸王相互残杀
美女绿珠跳楼身亡
潘岳是古代第一美男
“诸葛亮式”的谋士
两大才子陆机、陆云被杀
嵇绍忠君报国和嵇康不同
司马睿黄河岸边惊险脱身
0.4:显赫王家来历
“卧冰求鲤”到“卿卿我我”
“信口雌黄”的王衍
0.5:西晋亡于匈奴
一代枭雄刘渊逃出邺城
石勒开始慢慢崛起
“永嘉之乱”成亡国代名词
两任皇帝受尽屈辱死去
传奇皇后一生“五废六立”
老杨经典语录:
@孙权也是想做一把手的人,也是想统一天下的人,怎么可能容忍刘备的咄咄逼人之势。但表面上两家还是好朋友,为了把刘备彻底赶出荆州,孙权不动声色之间,连连砍出了“三刀”,“一刀”比“一刀”凌厉。“第一刀”,被刘备轻轻闪过;“第二刀”,砍得刘备“重伤”;“第三刀”,直接把驻守荆州的关羽杀死了。
@如果建业从风水上来说有点玄虚,作为一个都城,还要拿出实在的本事。如同一个人,长得有领导相还不够,肚子里面要有货才行。还不能是偏才,那只能成为一个优秀员工;要做大领导,就要考虑综合素质。
@曹操、曹丕每一次伐吴,都是说不完的痛,数不尽的伤,化成一声声无奈的叹息,汇入奔流不息的江水。北方纵有激情四溢的千军万马,在无情的长江面前也被击得心碎了无痕。曹丕就曾望着一望无际的江水,仰天长叹:这是上天想要隔断南北啊。随后伤心回国不再反思战争得失,让往事都随风。
@贾南风的暗送秋波,撩动了地方诸侯王躁动不安的心。他们脸上泛着亢奋的红光,热情似火、前仆后继地奔向京城,然而在熊熊烈火中,和壮丽的洛阳城一同化为了袅袅轻烟,飘往天国。西晋的灭亡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一个女人和八个男人的故事。
@他的头脑就是一个巨大的硬盘,古往今来的事都装在里面,要查什么内容,按一下搜索键就可以了。晋武帝仰慕汉代,询问汉朝宫室制度,以及宫内千门万户的情况。张华应对如流,他又在地上画出图样,旁听的人都傻了,忘了疲倦。如果让他来参加如今的电视节目《最强大脑》,估计能夺冠。
@守渡口的一听,觉得自己是过于紧张了。挥挥手,走吧走吧。司马睿冷汗直冒,低着头匆忙而去。真是踏破樊笼飞彩凤,顿开铁锁走蛟龙。这个士兵小小的转念,没想到改写了整个历史。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多年后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的纤纤玉手,总是拿着一把玉拂尘,纵论《老子》、《庄子》,从容潇洒。每说一句,后面就会跟无数的点赞,然后大家不停地转发,顶到点击排名榜首位。
他看看四边,觉得周围的草木,都在那里对他微笑。看看苍空,觉得悠久无穷的大自然,微微的在那里点头。一动也不动的向天看了一会,他觉得天空中,有一群小天神,背上插着了翅膀,肩上挂着了弓箭,在那里跳舞。他觉得乐极了。便不知不觉开了口,自言自语的说:
“这里就是你的避难所。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轻笑你,愚弄你;只有这大自然,这终古常新的苍空皎日,这晚夏的微风,这初秋的清气,还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慈母,还是你的情人,你也不必再到世上去与那些轻薄的男女共处去,你就在这大自然的怀里,这纯朴的乡间终老了罢。”
……
坦率地说,我通常对这种带有浓厚学术气息的作品提不起太大兴趣,总觉得晦涩难懂。但这本书成功地架设了一座桥梁,它在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采用了极具文学性的表达方式。特别是作者在论述复杂的思想流变时,总能用极其精妙的比喻来阐释那些深奥的概念,使得原本可能令人生畏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但绝不流于浅薄。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平衡艺术,既满足了专业人士对深度挖掘的要求,也照顾到了普通读者对知识普及的需求。每读完一个小章节,总有一种茅塞顿开的快感,它激发了我主动去查阅更多相关资料的欲望,这本书无疑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知识领域的大门,让人感到充实和满足。
评分说实话,我对历史题材的书籍向来保持着审慎的态度,因为很多作品为了追求戏剧性,常常会过度地渲染冲突,使得历史的厚重感被削弱。然而,这部作品的笔触是极其克制和精准的。它在处理那些宏大叙事时,总能巧妙地穿插一些极具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比如某个贵族宴饮时的器皿、某位名士闲暇时的怡情雅趣,正是这些琐碎的片段,构筑起了那个时代的真实肌理。通过这些细微之处,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精英阶层的生活美学和价值取向,那种高雅与颓废并存的复杂性被刻画得入木三分。阅读过程是一种不断“解码”的乐趣,需要读者调动已有的历史知识进行对照和思考,绝非被动接受,这对我来说是阅读体验上的一大加分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别致,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挺有分量的,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让人有种想要立刻翻开的冲动。我尤其喜欢封面那幅水墨画风格的插图,寥寥数笔,却将那种历史的苍茫感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联想到书中所涉猎的那个特定时代,那种风云变幻、文人雅士辈出的景象。内页的排版也很讲究,字体大小适中,段落间的留白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而且,书中的一些小细节,比如扉页上的引文或者历史小注的穿插,都看得出编者在用心打磨这部作品,绝非那种粗制滥造的快餐读物。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本值得收藏和细细品味的佳作,光是把玩这本书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这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对作品的珍视,也预示着内容或许会是经得起推敲的精品,至少在视觉和触觉上,它已经成功地抓住了我。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探索那些被历史长河稍微冲刷得有些模糊的文化脉络,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有功力。它不像某些学术专著那样堆砌冷冰冰的史料,反而更像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带着你穿梭于那些旧日的场景之中,娓娓道来。作者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入木三分,即便是那些在正史中一笔带过的配角,也能被赋予鲜活的血肉和复杂的动机。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特定历史事件的解读角度,它没有简单地进行是非评判,而是从当时的社会结构、文化氛围乃至个人命运的交织点上去寻找解释的钥匙,这种多维度的观察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读起来,你会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本旧闻记录,而是亲身参与到了一场场或激昂或沉郁的时代对话里,情感的代入感很强,让人欲罢不能。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地域精神”的探讨,那种对特定地理环境与人文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洞察力,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似乎深谙,地域特色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艺术倾向。那些文字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事件,更是在描摹一种难以言喻的“气场”,一种深深烙印在特定地域上、由历史沉淀下来的独特气质。我能感受到文字中流淌着一种对故土的深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这种情感是如此真挚,以至于即使是描写那些遥远的往事,也仿佛发生在眼前,带着一种近在咫尺的亲切感。它让人重新审视“地点”在历史长河中的意义,远非一个简单的坐标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载体。
评分这本书还不错的
评分不错,京东物流很快,书的质量也很好
评分书不错,买来为春节准备的,闲来看书,人生一大美事!
评分安全中心--流量--联网控制--把需要用移动数据联网的应用勾上
评分好
评分开拓视野,放眼世界!!!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买的第二本了
评分快捷便利,价格实惠,划算
评分这本书还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