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金剛經·2017 掛曆

水墨金剛經·2017 掛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蔡誌忠 著
圖書標籤:
  • 金剛經
  • 水墨
  • 掛曆
  • 2017
  • 佛教
  • 傳統文化
  • 藝術
  • 書法
  • 禮品
  • 新年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山東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09100908
版次:1
商品編碼:12050162
包裝:平裝
開本:4開
齣版時間:2016-10-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心經》與《金剛經》都是在中國非常受歡迎、影響力較為深廣的佛教經典,字字珠璣,詩意綿綿,禪韻無限,讀來令人心意闊達,可入涅槃。蔡誌忠先生創作的精美達摩、觀音禪畫與兩部經書相配,天造設置,珠聯璧閤,實為絕世佳品。每幅掛曆都選用蔡誌忠先生的達摩、觀音像各13幅,輔以經書原文與釋文,製成2017年掛曆,以饗讀者。為方便受眾懸掛供奉,每幅禪畫亦可拆解入框。掛曆高端大氣,簡約不凡,品味卓越,實為辦公、居傢及饋贈佳品!

作者簡介

  蔡誌忠,1948年齣生於颱灣彰化,15歲時成為職業漫畫傢,40多年來筆耕不輟。他緻力於研讀中國文化古籍,其作品開啓瞭中國古籍經典漫畫的先河。期間創作齣諸多經典漫畫,以多本中國典籍漫畫徵服書市,創下總銷量4000萬冊的佳績,通行世界45個國傢,閱讀人口上億。2011年,蔡誌忠獲得“金漫奬”終身成就奬。

內頁插圖


翰墨丹青裏的禪思——《妙境清音:中國傳統水墨藝術賞析》 前言: 中國水墨藝術,作為東方美學的至高體現,其魅力在於“計白當黑,虛實相生”的哲學意境。它不求形似,而重神韻,是畫傢心靈與自然萬物對話的媒介。本書《妙境清音:中國傳統水墨藝術賞析》旨在帶領讀者跨越時空的阻隔,深入領略自唐宋至近現代,水墨藝術發展脈絡中的那些璀璨的星辰,探究那些筆墨背後蘊藏的深邃禪思與人文精神。我們聚焦於水墨的“氣韻生動”之美,解析其獨特的審美範疇。 第一章:水墨的源流與精神基石——從“六法”到“寫意” 水墨藝術並非憑空産生,它植根於深厚的文化土壤。本章將迴溯水墨的源頭,從早期壁畫中的墨跡過渡,到唐代吳道子“吳帶當風”的綫條力度。重點闡述東晉顧愷之提齣的“六法”,特彆是“骨法用筆”和“氣韻生動”對後世水墨畫的決定性影響。 1.1 墨的哲學:一黑到底的無限可能 水墨,以墨為本體,以紙為載體。墨分五色,濃、淡、乾、濕、焦,這五種變化構成瞭水墨世界的全部色譜。我們將詳細剖析古代製墨的工藝,如徽墨的珍貴與技法,以及墨色在不同濕度和力度下,如何在宣紙上産生“暈化”的自然效果,這正是水墨區彆於其他繪畫形式的“天成之妙”。 1.2 魏晉風骨與文人畫的萌芽 文人畫的崛起是水墨史上的一次革命。它將繪畫從純粹的“匠作”提升至“抒情言誌”的文學高度。本節將探討竹林七賢的精神對早期山水畫的影響,以及謝赫《古畫品錄》中對水墨精神性的初步界定。 第二章:宋代山水的極緻追求——格局、氣象與理學思辨 宋代是中國山水畫的黃金時代,無論在技法成熟度還是哲學深度上,都達到瞭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此期水墨不僅描繪自然,更試圖捕捉宇宙的秩序與理性的光輝。 2.1 北派的雄偉與南派的清逸 巨碑式的北方山水,以範寬的《谿山行旅圖》為代錶,展現瞭“高聳入雲,勢壓萬古”的磅礴氣勢。通過對“雨點皴”、“披麻皴”的解析,我們能體會到宋人對山體結構和力量感的精準把握。相對地,南派的李成、許道寜則更注重煙嵐迷濛、靜謐空靈的意境,預示著後世“以意為主”的趨勢。 2.2 院體畫的工整與對“真”的探求 宋徽宗時期,翰林圖畫院對技法的要求達到瞭極緻的嚴謹。本章會展示院體畫在花鳥、界畫中對細節的刻畫,以及如何將這種工整的觀察融入到對自然規律的理解之中——這與當時的理學思潮有著微妙的呼應。 第三章:元四傢的筆墨革命——“盡精微”到“不著痕跡” 元代,士大夫群體在政治失意後,將藝術創作的重心完全轉嚮內心世界。水墨畫開始徹底脫離瞭對寫實的依附,轉嚮純粹的筆墨遊戲與個人情感的錶達。 3.1 繼承與反叛:黃、王、倪、吳 黃公望的“繁密論”與倪瓚的“蕭疏簡淡”,構成瞭元四傢內部的兩極張力。倪瓚的“一篙竹,三尺水”成為瞭極簡主義水墨的典範。我們將重點分析他們的“筆墨語言”——如何運用枯筆、飛白、淡墨,在畫麵中營造齣疏離、遺世獨立的文人情懷。 3.2 題跋的藝術:詩書畫印的閤一 元代開始,題跋不再是簡單的說明,而是構成畫麵意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詩句、書法、印章與畫麵的相互映襯,實現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最高境界。 第四章:明清的流變與集大成——衝突中的創新 明清時期,水墨畫在繼承元代文人畫的基礎上,齣現瞭風格的極大豐富和流派的多元化競爭。 4.1 董其昌的“南北宗論”與筆墨的理論化 董其昌對水墨曆史進行瞭首次係統梳理,提齣瞭影響深遠的“南北宗”理論。他推崇“江南文人”的內斂含蓄,將“平淡天真”作為水墨的最高標準。本節探討其理論對後續畫壇的規範作用,及其如何引導畫傢進入對筆墨自身的審美探索。 4.2 吳門畫派的雅緻與鬆江派的雄強 以瀋周、文徵明為代錶的吳門畫派,繼承瞭元代的溫潤與細膩。而晚明鬆江派的董其昌、陳繼儒等人,則在筆墨的運用上更趨於“寫意”的解放,強調“墨分五色”在層次感上的錶現。 4.3 清初“四僧”的悲愴與反抗 明末清初的社會劇變,催生瞭以石濤、八大山人為代錶的“怪傑”群體。他們的水墨風格充滿瞭強烈的個人情感和對傳統的顛覆。石濤“一畫說”中對“筆墨當隨時代”的呐喊,以及八大山人那些“哭之笑之”的寓意性構圖,是水墨錶現力的又一次高峰。 第五章:近現代的轉型與張力——從寫意到現代審美 進入近現代,水墨藝術麵臨西方繪畫體係的衝擊,開始瞭艱難而富有創造性的轉型。 5.1 嶺南畫派的融閤與創新 以高劍父、陳樹人、嶺南畫派為代錶,他們將西方寫實的光影、色彩觀念融入傳統水墨。我們分析他們如何運用“撞水”、“撞色”等技法,使水墨畫麵煥發齣新的生命力,試圖在傳統與現代間搭建橋梁。 5.2 齊白石的大寫意與民間趣味的迴歸 齊白石的水墨,以其稚拙的天真和雄健的筆力著稱。他將民間藝術的樸素美與文人畫的寫意精神完美結閤。重點分析他對紅花墨葉的經典處理,以及如何用最簡單的筆墨,錶達最深厚的情感。 5.3 當代水墨的探索與語境 當代水墨藝術傢在繼承傳統水墨精神的同時,開始探索裝置、行為等新的錶達方式,試圖在當代語境下重新激活“水墨性”。本章將以更開放的視角,審視水墨語言在當代藝術舞颱上的可能性與挑戰。 結語: 水墨藝術是一條永恒流淌的江河,它包容瞭中國人的宇宙觀、生命觀與審美觀。通過對曆代大師筆墨的追溯與品鑒,我們不僅能欣賞到視覺上的愉悅,更能體會到那種“不著一筆,而意境全齣”的東方智慧的清涼與遼闊。願本書能成為讀者進入水墨深層意境的一把鑰匙。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畫冊般的掛曆,初翻開時,那股撲麵而來的墨韻簡直讓人心神為之一振。它不是那種流於錶麵的裝飾品,而是真正下瞭功夫去打磨的藝術品。尤其是那些對傳統水墨技法的細膩呈現,每一筆的濃淡乾濕,都像是墨水在宣紙上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對話。我尤其欣賞它在留白上的處理,那種“計白當黑”的東方哲學思想,在不同的月份裏被詮釋齣瞭韆般意味。有些月份的構圖磅礴大氣,仿佛能聽見金剛的降魔之聲;而有些則趨於內斂,隻是一抹清淡的竹影或山巒,卻讓人心境無比平和。它的裝幀也十分考究,紙張的質感厚實而溫潤,即便是掛在牆上,也像是一件可以觸摸的文物,而不是容易損耗的日用品。這種對材質的堅持,體現瞭製作者對“經典”二字應有的敬畏之心。對於常年與紙墨打交道的我來說,這種細微的觸感差異,往往是區分“好”與“傑齣”的關鍵所在。我甚至會特意放慢翻頁的速度,生怕驚擾瞭那些凝固在紙上的時間與氣息。

評分

作為一名收藏愛好者,我對掛曆的“時效性”與“收藏價值”之間的矛盾一直很頭疼。通常,一旦年份過去,掛曆的價值便會直綫下降。然而,這本《水墨金剛經》卻讓我産生瞭保留它的念頭。原因在於,它呈現的“水墨金剛”係列作品,其藝術水準已經超越瞭一般文創産品的範疇。它們的筆觸、章法、意境,完全可以單獨裝裱成扇麵或中堂。我甚至已經開始規劃,等2017年結束後,我會小心翼翼地將每一頁裁下,找個專業裝裱店,將它們重新裝裱成一整套的“金剛經主題書畫係列”。這無形中大大提升瞭它的附加值。它不再是隨時間消逝的消耗品,而是經過藝術升華的係列作品集。這種深思熟慮的設計,使得它具有瞭跨越年度的生命力。

評分

老實說,我原本對這種結閤瞭宗教經典與日常用品的産物抱持著一絲懷疑的態度,總覺得容易流於媚俗或形式大於內容。但這一本《水墨金剛經·2017 掛曆》,徹底打消瞭我的顧慮。它成功地在“實用性”和“精神性”之間架起瞭一座穩固的橋梁。日曆的排版設計簡直是一絕,數字的字體既要保證清晰易讀,又不能破壞整體的水墨意境,這一點做得非常平衡。你不會因為要看日期而感到突兀,也不會因為畫麵的精美而找不到今天的日子。它像一個溫和的導師,不動聲色地將佛傢的精髓融入你的日常生活。我注意到,在一些關鍵的日子旁邊,製作者還巧妙地配上瞭與經文意境相符的小簽語,它們不是硬邦邦的說教,更像是禪宗公案的精煉提示,讓人在忙碌中偶然瞥見,能帶來片刻的清醒與反思。這種潛移默化的引導,遠比大張旗鼓的宣傳更有效力。

評分

從一個純粹的“實用主義者”角度來審視,這款掛曆的實用性處理得相當成熟。它巧妙地將傳統與現代的生活節奏融閤起來。比如,它在農曆和公曆的標注上做得非常清晰,對於需要參考傳統節氣和黃曆的朋友來說,提供瞭足夠的參照信息,但又不會顯得過於擁擠或雜亂無章。更重要的是,它在設計上體現瞭一種對“當下”的尊重。金剛經的核心在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掛曆仿佛在用視覺語言貫徹這一理念。它讓你關注每一天的到來,每一個日期的獨特風景,而不是沉湎於過去或擔憂未來。翻過一個月,舊的畫麵雖然留下瞭,但你的焦點自然會轉嚮下一個月份,這與經文教導我們活在當下、不被任何事物束縛的精神內核是高度契閤的。它用一種極其優雅且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實現瞭對使用者心性的正嚮引導。

評分

我購買這本掛曆的初衷,其實是想為我的書房增添一些沉靜的氛圍。我平日的工作性質需要高度的專注和內心的穩定,市麵上那些色彩斑斕、主題跳躍的掛曆對我而言是一種乾擾。這款《水墨金剛經》則完全是另一種體驗。它的色調統一,以黑白灰為主軸,偶爾點綴幾筆象徵性的硃砂或淡青,那種剋製的美學,極大地契閤瞭我對“空”與“無”的追求。我特彆喜歡它對“空性”主題的幾幅演繹,不是用具象的物體去描繪,而是通過墨跡的暈染和碎裂,展現齣一種破碎又重組的動態平衡,仿佛在告訴我,一切皆是因緣和閤,沒有永恒的實體。掛在案頭,每當我感到焦慮時,隻需抬頭看一眼,那份寜靜和淡然便會重新占據我的心神。它不僅僅是時間流逝的記錄者,更像是一個每日提醒我放下執念的視覺工具。

評分

掛曆印刷的不錯,最大的缺點就是月份與日期的字體太小瞭,小到看不清

評分

物流的速度不用說,快,物品也是物有所值

評分

送老人,

評分

畫占瞭95%麵積,日期太小瞭,按月度的還是,作為掛曆我給60分,我都看不清楚字。

評分

掛曆非常漂亮!很精緻,送朋友,滿意,隻是價格稍貴。

評分

不錯,做工比較精緻,送禮佳品

評分

很好,很喜歡,畫的相當不錯

評分

在京東上買瞭那麼多東西,這次是最差的一次,一拆開盒子就是這樣子的瞭,明顯是被人拆過的。拿齣來之後那個蠅子一下就掉瞭。我也是醉瞭

評分

送老人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