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沛云毛笔书法技巧》是一部规范、实用的毛笔书法入门教程。它系统地介绍了毛笔书法学习的基本要求、用笔诀窍和优秀传统碑帖、古代四大楷书家风格特点及代表作等,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又有循序渐进的全面教习,尤其是对较为常见和实用的楷书、行书两种书体,作了简洁明了的基础训练说明和临写指导。书后附录包括《落款与钤印》《毛笔字的书写工具》《正楷、行书对照书写练习》等,是毛笔书法基础训练的必要知识和重要参考。本书内容全面,方便易学,并有两种配套字帖供临习,即《钱沛云毛笔书法技巧?正楷字帖》《钱沛云毛笔书法技巧?行书字帖》,是广大学习毛笔书法的青少年朋友和书法爱好者登堂入室的管钥。
钱沛云,著名书法家,上海惟一书法特级教师。2015年被上海收藏协会评定为书法“注册大师”。现任中国书法研究会副会长、文化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艺术指导、上海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家联谊会副会长。已出版书法专著及教学碟片130种。1995-2002年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主讲《教你写一手好字》。2003年曾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专访。2010年任上海世博会艺术顾问。书风清雅秀劲,功底扎实,深受大众喜爱。
引导学生攀登毛笔书法艺术的“高山”(代序)
一、学写毛笔书法的基本要求
(一)合理执笔与书写姿势
(二)毛笔书法的基本笔法
(三)学会读帖和临摹方法
(四)如何选择和保养毛笔
二、掌握毛笔书法的精——用笔
(一)笔锋人纸的诀窍——“逆势起笔”三步分解法
(二)笔锋运行的走向——“中锋行笔”与“手腕变化”
(三)笔锋回收的技巧——“提锋收笔”的连贯动作
三、毛笔正楷的起步训练
(一)体操动作分解、舞蹈动作显示——八个基本笔画写法及组合应用
(二)汉字组合中的“变形金刚”——汉字的基本结构
(三)“变形金刚”的装配方式——汉字的笔顺规则
(四)正楷常用偏旁写法指导——“登山”前的适应性训练
(五)把握汉字的“主心骨”——写好每字的主笔
四、正楷古诗临写指导
(一)李白《静夜思》临写指导
(二)王之涣《登鹳雀楼》临写指导
五、汲取优秀传统碑帖中的“营养”
(一)临摹碑帖——提高书写技能的途径
(二)中国古代四大楷书家及其代表作
(三)欧体基本点画写法和结构特征
(四)颜体基本点画写法和结构特征
(五)柳体基本点画写法和结构特征
(六)赵体基本点画写法和结构特征
(七)四大楷书家代表作范例
六、毛笔行书的基础训练
(一)行书流动的写法特点
(二)行书八个基本点画写法及组合应用
(三)行书常用偏旁写法指导
七、行书古诗临写指导
(一)李白《静夜思》临写指导
(二)王之涣《登鹳雀楼》临写指导
八、“天下第一行书”的风姿特色——王羲之《兰亭序》临写指导
(一)王羲之和《兰亭序》
(二)《兰亭序》基本点画写法特点
附录一 落款与钤印
附录二 毛笔字的书写工具
附录三 正楷、行书对照书写练习
这本书在对古代书家评述的部分处理得尤为精彩,它没有陷入那种空泛的赞美,而是通过对比分析,让人清晰地分辨出不同风格的精髓所在。比如,作者将颜体的“丰腴厚重”与欧体的“险劲瘦硬”进行对比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笔画粗细上,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用墨的浓淡变化和结构上的重心偏移规律。这种深入骨髓的比较分析,对于我们确立自己的审美倾向和取法方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文人书风”和“匠人书风”的区分论述,它提醒我们,技术固然重要,但最终决定一幅作品高度的,是书写者的人生阅历和人文素养。这本书不只是教你写字,它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你如何去“读”书法史,如何从历史长河中汲取养分,这对提升个人的文化品味和内在气质大有裨益。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纸张的克重和纹理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翻阅起来不仅手感舒适,而且色彩还原度极高,对于学习书法这种需要精细观察的艺术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里面的字体范例排版错落有致,既有传统经典的魏碑、唐楷,也有一些更加灵活多变的行书,每一页的设计都透露出设计者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刻理解。特别是那些局部细节的放大图,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展示,能清晰地看到每一笔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微妙变化,对于初学者来说,少走了很多弯路。作者的选材非常用心,可以看出在选取经典碑帖时做了大量的比较和筛选,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一堆作品,而是真正挑选出那些最具代表性、最适合系统学习的范本,这为我们建立扎实的楷书基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在视觉和触觉上都能带来愉悦体验的艺术书籍,非常适合放在书桌前随时取阅和临摹。
评分我这次购买的初衷其实是想找一本能系统梳理书法“心法”的书,而不是单纯的“技法堆砌”,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花了很大篇幅探讨了如何进入“气韵”的层面,这一点在很多市面上的工具书里是很难看到的。作者用非常细腻且富有哲理的语言,阐述了“形神兼备”的真正含义,将书法的线条美感与书写者的内在情绪、学养深度联系起来,让人在练习笔画的同时,也在进行一场内在的修养过程。特别是关于运腕和用锋的讲解,不再是简单的“提按顿挫”,而是深入到了力点在笔毫上的分散与集中,这种对物理学和人体工程学的结合分析,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理解维度。读完相关章节后,我再回头去看那些名家碑帖,突然间对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转折处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层次欣赏境界的门。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作为一本临摹用书的定位,更像是一本引导我们进行书法美学思考的哲学导引。
评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本书里提供的“临帖方法论”和“自我纠错体系”。很多书法书只教你怎么写“对”,但很少教你怎么找出“错”在哪里,以及如何科学地修正。这本书提供了一套详细的“笔画误区对照表”,比如“横画的收尾常犯的八种错误”配有清晰的图示和文字解析,让你立刻就能对号入座,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更厉害的是,它还强调了“意临”和“背临”的比例分配,指导我们如何在模仿中逐渐建立自己的独立笔法。例如,在讲解特定字形结构时,作者会给出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并分析每种方式的优劣和适用场景,这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提供的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而不是一套僵硬的模板,让我在面对新的碑帖时,也能迅速找到切入点,这对于长期持续学习书法至关重要。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种“大部头”的专业书籍是有点畏惧的,生怕内容太过晦涩难懂,结果发现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为自学者量身定制的。它从最基础的“执笔姿势的微调”开始,循序渐进,每进阶一个层次,都会设置一个“自检小测”或者“常见误区分析”,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体验非常有效。举个例子,书中对“结构稳定性的训练”部分,设计了一套非常有趣的字形拆解练习,将复杂的汉字拆分成点、横、竖、撇、捺等基本元素,然后分别练习它们的独立形态和组合关系,这种化繁为简的方法论,极大地降低了练习的枯燥感。而且,书中对不同书体之间的转换逻辑也做了清晰的梳理,比如如何将楷书的方正结构自然地过渡到行书的连带性,这些都是我在其他教材中没有找到的系统性指导。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感觉自己对书法的学习路线图清晰多了,不再是盲目地跟着感觉写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