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一卷)由八位杰出学者撰写,内容涵盖了从古希腊到宗教改革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哲学。第一章提供了西方政治思想开端处的宏大背景,讨论了希腊城邦与民主思想,以及诗人、剧作家、智者和史学家的政治洞见;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聚焦于柏拉图的统一城邦、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西塞罗的法权国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与尘世之城、阿奎那的自然法与政体理论;第七章既从宏观上考察了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思想的巨大变革,又特别讨论了马基雅维利在其中的突出地位;第八章以路德和加尔文的政治思想为主体,同时考察了宗教改革时代的神学—政治问题。全书既关注政治思想的历史语境,又凸显重要思想家的特殊贡献,体现了汉语学界在西方政治哲学史领域的新研究成果。
刘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古希腊哲学、西方伦理和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著有《马基雅维利与现代性——施特劳斯、政治现实主义与基督教》,发表多篇有关古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的中英文论文,翻译和编校多部古希腊哲学专著和论文集。
第一章 早期希腊政治思想:城邦与公民晏绍祥1 
第一节 城邦与希腊政治思考的开端2
第二节 正义、优良秩序与平等6
第三节 戏剧与政治思考29
第四节 智者的探索54
结语75 
第二章 柏拉图论统一城邦张新刚79 
第一节 苏格拉底与城邦80
第二节 柏拉图的政治困境84
第三节 统一共同体:《理想国》97
第四节 统一共同体:《礼法》118
结语144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论最佳政体刘 玮150 
第一节 伦理的政治哲学与政治的伦理学151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对前人理论的批评153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对现实政体的经验研究161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的“最佳政体”168
结语201 
第四章 西塞罗与法权国家章雪富204 
第一节 希腊化政治观念206
第二节 西塞罗的法权国家思想220
结语240 
第五章 奥古斯丁的政治哲学与世界历史吴 飞246 
第一节 基督教化的罗马帝国246
第二节 原罪与善恶252
第三节 尘世政治的价值261
第四节 基督徒皇帝:奥古斯丁的君主之鉴277
第五节 道成肉身与千年王国283
结语 政治奥古斯丁主义:中世纪的修改296 
第六章 阿奎那论自然法与政体周伟驰300 
第一节 法的种类与自然法302
第二节 如何理解阿奎那的自然法309
第三节 阿奎那论政体322
第四节 政教关系与宗教不宽容328
结语 阿奎那自然法与政治观念的影响334 
第七章 马基雅维利与文艺复兴政治思想的流变韩 潮340 
第一节 文艺复兴的公民人文主义341
第二节 马基雅维利的“新方法与新秩序”359
第三节 塔西陀主义与国家理性学说396
结语 414 
第八章 宗教改革时代的“神学—政治”:路德与加尔文何 涛418 
第一节 路德的神学突破419
第二节 上帝的“左手”和“右手”:路德的两个国度学说425
第三节 路德两个国度学说的变种:再洗礼派433
第四节 加尔文神学焦点的转移436
第五节 加尔文对此世两个国度的转化444
第六节 后世加尔文主义者的两种走向464
结语478 
索 引 481 
后 记 485
这是全新的三卷本《西方政治哲学史》的第一卷,包括了从古希腊到宗教改革的政治哲学。既然强调的是“政治哲学”,而非“政治思想”或“政治理论”,我们在编辑的过程中也就很自然地更多强调“哲学家”对这部历史的贡献,而非“历史”本身,或者体现在一个时代之中的更具有普遍色彩的“思想”(当然,我们也绝非否认,哲学思想要在恰当的历史语境中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
如果说用一个关键词概括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政治哲学,“政体”(politeia,constitution,regime)无疑是最恰当的。politeia最初的含义是“公民权”“公民的条件”,之后逐渐扩大到组织公民生活的一套法律和制度,以及公民的生活方式,从而有了“政体”或政治体制的含义,并且衍生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政体文学”,比如:希罗多德《历史》第3卷中关于不同政体的论辩;色诺芬撰写了《斯巴达政体》;老寡头或伪色诺芬撰写了《雅典政体》;修昔底德对雅典和斯巴达政体进行了比较研究;柏拉图的《理想国》其实就叫“政体”或“政制”(Politeia),而他称自己最后一部著作《礼法》探讨的是“次佳政体”;亚里士多德从事了关于158个希腊城邦政体的历史和经验研究,在《政治学》中以政体为核心展开了自己的理论探索;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芝诺(ZenoofCitium)也创作了一部与柏拉图作品同名的《政制》(Politeia);伊壁鸠鲁学派的政治理论则将传统的政治理论应用在更小的朋友之间的共同体上;西塞罗的《国家篇》和《法律篇》是对柏拉图《理想国》和《礼法》的模仿,他在罗马的语境下应用希腊的政体理论,并且发展出独特的混合政体理论。
这种政治性的对政体的理解在奥古斯丁那里似乎有所断裂,但其实他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接续柏拉图的政体理论。因为柏拉图曾经说“政体”不仅关乎政治组织方式,还关乎人的灵魂——“个人之中的政体”(tēnenhautōipolite-ian,《理想国》IX.591e)才是更重要的。奥古斯丁在探讨“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二分时,更多继承了柏拉图对于精神性政体的关切,同时用这种方式理解实际政治的价值。而当亚里士多德主义在中世纪得以复兴之后,更加政治性的政体理论也就再次成为政治哲学的关注焦点,这在阿奎那的《论君主政制》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而宗教改革家路德和加尔文在某种意义上分别继承了奥古斯丁对现实政治的不关心态度,以及阿奎那对现实政体的关注。
对政体的关注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在“公民人文主义”思潮中得以延续,意大利的公民人文主义大体上用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式的共和主义思想来对抗当时在政治上更加居于主导地位的绝对君主制,而这种对抗在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和《李维史论》两部著作看起来存在的张力之中达到了顶峰,并且朝着不再关注“政体问题”本身,转而关注政治的现实运作或“国家理性”的方向发展。
政体问题也同样给了我们一条主线去阅读本卷的各个章节。
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西方政治思想源流的权威著作,而这本读物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的期待。它的结构安排极为精妙,仿佛是为初学者和资深研究者量身定制的路线图。作者在处理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之间的思想张力时,处理得尤为精彩,没有简单地将一方置于另一方的对立面,而是细致地展示了两种思潮如何在雅典的民主实践中相互碰撞、相互渗透,最终催生了后世西方政治哲学的基本母题。我特别留意了它对“自然法”概念萌芽阶段的论述,那种从城邦律法(Nomos)到普遍理性(Logos)的过渡描绘,精准地抓住了人类理性觉醒的关键节点。读完这部分内容后,我合上书本,望着窗外沉思良久,那种被智识光芒照亮的感觉,是阅读普通读物难以给予的。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像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
评分从一个专业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史料的引用和诠释上,体现了极高的学术水准。尤其是在涉及那些早期文本的翻译和解释时,作者的处理方式显得既尊重原意又富有现代视角。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僭主”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语义漂移分析。它清晰地揭示了早期城邦语境下的“僭主”与后世君主制下的“暴君”在权力合法性基础上的根本区别,这种细致入微的语义辨析,对于准确把握历史脉络至关重要。此外,书中的注释系统做得相当完善,不仅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信息,还巧妙地引导读者去探究不同的学派观点,鼓励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盲目接受既有结论。对于希望进行深入研究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坚实可靠的起点和参考坐标。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它罗列了多少位伟大的哲学家,更在于它构建了一套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基因”的分析框架。它让我明白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许多政治难题,其思想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雅典广场或罗马的元老院。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产生一种时空错位感,仿佛自己正身处那个思想蓬勃的时代,亲眼见证这些奠基性思想是如何被锻造出来的。作者在阐述过程中对于“传承”与“断裂”的把握,更是独到之处,他总能精准地指出哪些思想被继承,哪些又被革命性地颠覆了,这种历史的动态感让人欲罢不能。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知识密度极高却又极富可读性的著作,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精微的哲学分析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是任何对西方文明核心思想感兴趣的人案头必备的佳作。
评分老实说,我对历史类书籍的阅读速度一向偏慢,因为我习惯于反复咀嚼那些关键的哲学论断。然而,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到位,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哲学史阅读过程变得引人入胜。它成功地将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家们“拉回人间”,展示了他们的思想是如何回应当时的实际政治危机和伦理困境的。比如,作者对早期罗马共和制衰落与斯多葛学派兴起的关联性分析,就充满了洞见。他没有将斯多葛主义仅仅视为一种个人修养之道,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应对帝国化进程中政治真空的有效思想工具。文字风格上,它摒弃了那种生硬的教条式陈述,转而采用了一种充满对话感的笔触,让人感觉就像是跟一位博学的老教授进行着一场深入的学术漫谈,非常亲切,毫不费力就能抓住核心论点,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深得我心,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封面的字体选择典雅而有力,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打磨的作品。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出色,阅读起来眼睛非常舒服,即使长时间沉浸其中也不会感到疲劳。作为一名对思想史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发现作者在梳理早期政治思想家脉络时,展现出了非凡的耐心和清晰的逻辑。他对古希腊城邦政治的剖析,不仅仅停留在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文本的简单解读上,更是深入挖掘了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对他们思想形成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对“正义”与“理想国”概念演变的探讨,那种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的分析方式,让我对这些经典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阐述过程中所保持的学术严谨性,引文的运用恰到好处,既丰富了论证,又避免了陷入纯粹的文本堆砌,整体阅读体验是流畅且充满启发性的,绝对是一部值得收藏的珍本。
评分在京东买书很方便,正版图书,性价比高!以后还会再买的~
评分在京东买书很方便,正版图书,性价比高!以后还会再买的~
评分在京东买书很方便,正版图书,性价比高!以后还会再买的~
评分在京东买书很方便,正版图书,性价比高!以后还会再买的~
评分在京东买书很方便,正版图书,性价比高!以后还会再买的~
评分在京东买书很方便,正版图书,性价比高!以后还会再买的~
评分在京东买书很方便,正版图书,性价比高!以后还会再买的~
评分在京东买书很方便,正版图书,性价比高!以后还会再买的~
评分在京东买书很方便,正版图书,性价比高!以后还会再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