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观序言 活得安详与快乐 SN葛印卡 /
前言 葛印卡教授的内观 /
内观:生活的艺术 /
一、生活的艺术 (葛印卡讲于瑞士伯尔尼) /
二、由内在安详到世界和平 (葛印卡讲于联合国) /
三、快乐的真谛 (葛印卡讲于达沃斯经济论坛) /
简介 /
内观是一条实修之道,我们可以借助它审视自己身心的实相,揭开和解决隐藏的问题,培养未使用的潜能,为自己及众生带来幸福。
故事:游泳学 /
第一章 探索 /
为了要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必须如实地观察,学会认清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实相,并且穿透表层,觉察较细微的实相,再进一步了解最终的实相,最终能体证到自痛苦中解脱的真理。
故事:自己走这条路 /
第二章 起点 /
佛陀透过对其自身本质的研究,来研究人的现象。他摒弃所有的成见,探讨内在的实相,领悟到每个人都是五种运作过程的聚合体,其中四种是心理的,一种是身体的。
故事:佛陀与科学家 /
第三章 苦的直接起因 /
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因此,只要我们能主宰自己的行为,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应该为造成自己痛苦的行为负责,每个人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止息痛苦。
故事:种子与果实 /
第四章 问题的根源 /
我们在生命历程中,都一定会经历其他的痛苦,各种身体或心灵的痛苦。我们在痛苦中煎熬,而得不到快乐。我们得不到想要的,不想要的却反而降临到我们身上,所有这些情形都是痛苦。
故事:石头与奶油 /
第五章 戒的训练 /
想要往内深观,就需要一颗平静而不受干扰的心。我们一旦做了坏事,心中就会忐忑不安,失去平静。必须远离诸恶行,心才有可能变得安详,也才能够开始往内深观。
故事:医生的处方 /
第六章 定的训练 /
禅修之道始于修定,它是八圣道的第二阶段。八圣道中有三个部分是修定的训练:正精进、正念以及正定。
故事:弯曲的牛奶布丁 /
第七章 慧的训练 /
只有开发智慧,才能让我们在自我放纵和自我压抑的两种极端之间找到真正的中道。唯有借着培养智慧,我们才能透视内在的实相,远离所有的无明和执著。
故事:两只戒指 /
第八章 觉知与平等心 /
觉知与平等心,两者缺一不可,就好像鸟儿需要双翅才能飞翔,推车需要双轮才能移动。而且,觉知与平等心的强度必须相当。
故事:就只是看 /
【推荐序】 对自己的快乐负起责任
台湾香光尼众佛学院副院长释自鼐
前言通向快乐的八个步骤佛陀给了我们离苦得乐的完整指导,它被归纳为八个步骤。即使只是稍作努力将这八步带入生活,也能带来安乐,而发愤努力则将彻底改变你,为你带来极喜与大乐。佛陀的发现 / 7
修行的资粮 / 17
开始修习正念 / 22
第一章正见修习正见使我们了解因果,了解四圣谛,如此,我们就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行于中道,而不会落入苦、乐的两种极端。了解因果 / 33
了解四圣谛 / 36
正见修习 / 60
正见修习要点 / 63
第二章正思维修习正思维,能帮助我们检视日常生活中幻想、恐惧、妄想等不健康的思维模式,而能以放舍、慈爱与悲悯等善念,断除执著、嗔恨与残酷等恶念,走上安乐之道。放舍 / 65
这套书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我原以为这几本小册子合在一起,内容会比较零散,没想到它们的组合却有着奇妙的化学反应。首先,《内观》这本书,简直像一位经验老到的导师,它不是那种空泛地谈论“静心”,而是非常具体地指导你如何将注意力带回到当下。我特别喜欢它讲解“身体扫描”的那一部分,那种细致入微的描述,让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原来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以前我总觉得冥想很玄乎,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科学、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觉察”这个概念拆解得非常清晰。读完之后,我不再是闭着眼睛胡思乱想,而是真的开始“看”自己的呼吸、感受皮肤的触觉。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平静不是外界没有声音,而是内心不再被杂音所裹挟。那种从纷乱中抽离出来的清明感,是很多其他心灵成长书籍无法给予的。它让我每天都能找到一个锚点,让自己不至于在生活的洪流中彻底迷失方向。这本书的语言朴实,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直击人心最深处的躁动。
评分这三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它们的系统性和互补性。我曾经尝试过各种灵性书籍,有些过于强调感性体验,让人抓不住重点;有些则过于教条化,让人望而却步。但这一套书的组合堪称绝妙。当你通过《内观》初步学会了如何“稳定心神”后,你才有能力去真正“观察”呼吸的细微变化,不被瞬间的冲动带走。而当你的心神稳定下来后,你才会清晰地看到自己思维中的盲点和误区,这时,《八正道》的智慧就浮现出来了,它为你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告诉你如何将这份内在的清明转化为外在的善行。这种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学习路径,让修行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可操作、可衡量的日常过程。读完之后,我甚至开始重新审视我过去对“成功”的定义,它不再仅仅是物质的堆砌,而是内在和谐与外在行为一致性的体现。
评分关于《观呼吸》,我必须承认,我一开始对它的期待值并不高,以为它无非就是“吸气、呼气、数数”的老套路。然而,我的偏见很快就被打破了。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把“呼吸”这个我们一生都在做却从未真正注意到的生理活动,提升到了哲学和实践的高度。它不仅仅教你如何稳定呼吸以达到放松,更深入地探讨了呼吸与情绪之间的复杂关联。比如,书中提到愤怒时呼吸的急促,焦虑时呼吸的浅薄,以及平静时呼吸的自然绵长。作者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练习,引导读者去观察呼吸如何随着心境而变化,并且反过来,通过主动调整呼吸,去影响自己的情绪状态。这是一种非常主动的自我调控能力。我尤其欣赏它对“平等呼吸”的强调,提醒我们不要执着于“完美”的呼吸,而是带着一种接纳的态度去观察它本来的样子。这种不评判的态度,不仅适用于呼吸,也逐渐渗透到我对生活其他方面的看法中,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自我苛责。
评分从装帧和排版上看,这套书的设计也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它不像一些心灵书籍那样充斥着花哨的插图或者让人眼花缭乱的字体,而是保持了一种极简主义的风格,这本身就在潜移默化地训练读者的专注力。纸张的质感舒适,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这与书中的教诲——回归当下,重视真实接触——是高度一致的。我发现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读完一本书就立刻扔到一边去寻找下一本“解药”,而是会反复翻阅这三本,针对生活中的不同情境,找到相应的“工具”。比如,工作压力大时,我会重读《观呼吸》中的快速平复法;面对冲突时,我会对照《八正道》的“正语”原则;在感到迷茫时,则回归《内观》来重塑觉察的起点。这三本书,更像是陪伴我成长的工具箱,而不是一次性的精神快餐,其价值是长期且深远的。
评分《八正道》的加入,无疑为前两者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坚实的伦理和生活框架。如果说《内观》和《观呼吸》是教你如何“向内看”的技术手册,那么《八正道》就是一张详尽的“如何行走于世”的地图。我一直觉得,纯粹的冥想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理解作为支撑,很容易变成一种自我逃避的工具,甚至可能导向某种狭隘的“精神优越感”。而正见、正思、正语、正业……这八个方面,构筑了一个非常圆融、非常完整的生命蓝图。我发现,当我尝试去实践“正语”时,我写出的邮件、和人交流的方式都变得更少伤害性,更具建设性。这直接减少了我生活中的摩擦和不愉快。它不是生硬的戒律,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推导——当你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质(正见),你的思维自然会导向善意(正思),继而影响你的言行。这三本书的结合,让我从一个单纯的“寻求平静者”变成了一个有目标、有方向的“生活修行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