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實踐者的專傢之路》
聚焦供應鏈人發展的三個階段
初入職場,如何找到高於平均水平的公司,跟隨高於平均水平的人,力爭高起點進入快車道,迅速積纍第*手實踐經驗。這也包括讀好書、參加係統的培訓認證。
在平颱期,如何彌補能力上的短闆,特彆是領導力,盡快適應、跨越平颱期,進入職業發展的更高境界。這也包括調整心態,適度提高,維持現狀做個普通的好員工。
在專傢層麵,如何摒棄以前學到的平均甚至錯誤的方法論,領會供應鏈管理的精髓,完成範式轉移,即方法論和基本假設的根本改變,成為供應鏈專傢,解決老問題。
反復闡述的“專傢三部麯”
係統學過,而且學到*好;
係統做過,而且做到*好;
係統提高、總結過,從形而下上升到形而上,從實踐上升到理論,再由理論來指導實踐。
《精益供應鏈:從中國製造到全球供應》
華為成功案例,參考性強
緊扣中國企業發展脈搏,實戰性強
與時俱進,探討"互聯網+"下的供應鏈信息化和可視化
理論總結,見解獨到;實踐驗證,卓有成效
《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産的解決方案》
全球智慧,本土應用
這是一本乾過活的人寫的書,不但分析為什麼,而且講解怎麼辦。
實踐者寫給實踐者
不但分享傳統製造業,而且分享高科技、快消品、小批量行業的*佳實踐。
如果你是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本書可以幫助你找到供應鏈績效改進的著力點;
如果你是基層人員,本書可以幫你從更高層次瞭解供應鏈對企業的價值和作用。
《采購與供應鏈管理》
十年沉澱全新升級版
中國移動、三一重工等企業采購部人手一冊
《供應鏈管理:實踐者的專傢之路》
在供應鏈領域,我們麵臨的大都是些老問題,比如成本做不低,速度做不快;客戶要的我們沒有,我們有的客戶不要。這些老問題根深蒂固,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睏擾著我們,為什麼就得不到解決呢?
不是因為我們的能力沒提高,員工在不斷進步,企業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也不是因為我們的努力程度不夠,我們每天都在認真工作,一天比一天努力;而是因為我們依賴傳統智慧,解決問題的思路錯瞭——傳統的智慧代錶平均水平,隻能把我們帶到平均水平,而這些老問題遠超平均水平,傳統智慧沒法解決,需要方法論的範式轉移。
本書的目的,就是幫助供應鏈職業人穩步提高,超*傳統智慧,實現範式轉移,解決那些根深蒂固的老問題。對於職業初始者,希望本書讓你更快成長,獨當一麵;對於平颱期者,希望本書幫助你盡早突破,更上層樓;對於高層管理者,希望本書讓你成為專傢,把個人成功轉化為團隊成功。
《精益供應鏈:從中國製造到全球供應》
本書是一本供應鏈管理的實戰書,書中包括大量的實戰方法與技巧,是作者多年全球供應鏈管理技巧與經驗的總結。本書實用性強,講解原理的同時,穿插大量的圖錶、案例,栩栩如生,發人思考,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書的編寫體例十分貼閤供應鏈管理的實踐。
《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産的解決方案》
經濟增速放緩後,成本壓力大、庫存水平高、投資迴報低的問題就更加嚴峻。《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産的解決方案》從一個實踐者的角度齣發,提齣瞭係統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推動設計優化,控製産品的復雜度,降低復雜度驅動的成本;提高選擇和管理供應商的能力,藉助專業供應商資源,走輕資産之路;改善供應鏈計劃,有效地匹配需求和供應,降低庫存,提高庫存周轉率。
結閤作者在北美十幾年的供應鏈管理實踐,以及這幾年幫助本土企業改進供應鏈的經驗,《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産的解決方案》通過眾多的案例,探討本土企業快速發展後的諸多問題,比如生意越做越多,錢越賺越少,錶麵上賺瞭,其實都賺到庫存裏去瞭,並從産品管理、需求管理和供應管理方麵提齣多角度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産的解決方案》旨在形成公司層麵的供應鏈改進戰略,推動跨職能協作,從高層次解決本土企業的高成本、高庫存和重資産運營問題。這是一本實踐者寫給實踐者看的書。
《采購與供應鏈管理》
《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第2版)》從實踐者的角度,通過分析一個個案例,講細節、講執行,以獨立文章的形式闡述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思想、理論和實踐,注重解決供應鏈實踐中基本麵的問題,填補瞭相關領域學者與實踐者之間的空白。《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第2版)》分為供應鏈管理和設計、供應商管理、從小采購到大采購、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作為一個職業等內容。
劉寶紅,暢銷書《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作者,“供應鏈管理專欄”創始人,西斯國際執行總監。
2000年以來,劉先生旅居美國,先係統學習、研究供應鏈管理,後在矽榖高科技界曆練多年,從事全球采購與供應鏈管理。期間他創辦“供應鏈管理專欄”網站(www.scm-blog.com),堅持原創,探討和傳播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實踐,影響瞭韆百萬的供應鏈專業人士。
劉寶紅畢業於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獲供應鏈管理的MBA。他在矽榖創建西斯國際,專注供應鏈領域的研究、培訓和谘詢,廣泛服務於汽車傢電、航空航天、設備製造、石油石化、服裝電商等眾多行業,包括華為、海爾、美的、安踏、中國移動、三一重工、金風科技、比亞迪、通用電氣、諾基亞、西門子、中海殼牌、日立等幾十個大型全球企業。
殷紹偉
四川洪雅人。2002年畢業於閤肥工業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同年進入四川長虹,次年離開,赴深圳加入華為技術。
製造工程背景,六西格瑪、精益生産經驗。有幸參與見證瞭中國全球化先鋒企業在全球化突圍中的艱辛,以及全球供應鏈管理的徘徊與成長。
《精益供應鏈:從中國製造到全球供應》思想起源於2010年全球供應鏈問題處理,2012年成型。身處戰鬥一綫,對問題的感知更為直接和敏銳,實戰性更強。
《供應鏈管理:實踐者的專傢之路》
序一 供應鏈管理在國內的發展
序二 這是本寫給什麼人的書
作者簡介
引言
供應鏈管理:認識這個領域1
供應鏈管理:從“三個三”談起1
供應鏈是企業的三大核心職能之一2
改善供應鏈從改善計劃和采購做起5
小貼士 供應鏈管理是種新思維6
供應鏈管理是三流集成11
小貼士 信息流和信息技術15
供應鏈管理是美國“落後挨打”的産物18
供應鏈管理是“關係經濟”勝齣的産物22
小貼士 日本企業的光環逐漸散去26
從“願景”說供應鏈管理的貢獻28
第*章
初入供應鏈:打好基礎,進入快車道33
供應鏈管理:大公司與小公司的不同34
小貼士 行業老大的詛咒40
小貼士 我,不是我們43
小貼士 在中小企業,誰在做供應鏈的核心業務47
供應鏈管理*好的公司49
小貼士 高德納的全球供應鏈25強51
小貼士 當心二流公司54
小貼士 在大公司裏學什麼57
供應鏈管理的職業機會67
小貼士 采購的分層和分權69
小貼士 做什麼工作*好74
小貼士 外行怎麼能快速入行76
換工作,開拓更多的供應鏈領域78
小貼士 計劃:供應鏈管理的另一領域79
小貼士 計劃的三道防綫81
小貼士 你*瞭解你自己87
供應鏈管理的職業認證89
側重采購管理的認證90
側重運營管理的認證92
哪個認證*值得拿94
小貼士 從采購經理到基金經理:認證有多少纔夠95
學曆替代不瞭經曆,經曆也替代不瞭學曆97
小貼士 想逃避,創業不是歸宿101
供應鏈管理方麵的書籍103
采購與供應管理104
生産與運營管理105
物流管理106
供應鏈管理106
其他108
小貼士 讀原著,讀透那幾個沒法迴避的人110
做供應鏈管理的“三語人纔”112
小貼士 沒有技術背景怎麼辦113
影響你的那幾個人116
小貼士 精心挑選你的敵人120
小貼士 不從眾:自己做自己的參照係121
從3C說做人與做事123
小貼士 寜做鈍纔,不做歪纔125
小貼士 原則與利害127
小貼士 今天的危機是明天的笑話129
22歲的時候,你在乾什麼131
小貼士 耐得住寂寞135
小貼士 活著(Stayin?Alive)136
小貼士 你是你*好的廣告138
追求卓越,拒絕做差不多先生140
小貼士 “差得多”遇上“差不多”—日本同事的沮喪142
第二章
工作瞭八年或十年後,日子不好也不壞147
工作瞭八年或十年後,日子不好也不壞148
你不是那個*悲慘的人150
你缺的不是經驗155
小貼士 從IBM裁老員工說起158
小貼士 談的都是當年之勇161
缺能力,還是缺意願163
小貼士 局外人的殘忍167
小貼士 老闆是對的—當元老遇到新老闆時171
跨齣一步172
不作為也是風險175
小貼士 鳴笛與驅霧178
維德必危:不做人人都喜歡的人179
不但要放槍,而且要瞄準181
應對兩難,避免單嚮思維和單一指標184
經濟增長的拐點,職業人士的良機187
從外企到民企,如何192
喬布斯:不要被一份工作害瞭197
小貼士 死亡是人生抉擇的試金石200
從哈佛大思想說比你大的事202
小貼士 沒有理想的一代204
小貼士 問你可以為彆人做什麼205
小貼士 遠見、自律和激情206
對貢獻有激情,對迴報有信心208
貢獻和迴報208
迴報和堅持208
網站的貢獻和迴報210
對貢獻有激情的時候,還要對迴報有信心210
迴報是貢獻的影子211
學點新東西212
小貼士 你不能不知道什麼是好的213
小貼士 3+3+1215
會乾活,不會錶現,怎麼辦217
聽從你自己的建議220
退一步海闊天空222
小貼士 善待自己223
小貼士 傢庭成功224
小貼士 成功的含義226
第三章
成為專傢:實現範式轉移,從有知到有知231
供應鏈的根本問題,其實並沒有那麼不同232
小貼士 車聯網、電商和傳統製造業的供應鏈236
小貼士 電商的根本是個庫存計劃問題238
我為什麼不談供應鏈的發展趨勢240
小貼士 博大、博新244
不關努力,而是不同245
小貼士 蘋果的“非同凡想”(Think Different)251
不是知易行難,而是知不易、行不難253
要改變行為,必須改變能力257
小貼士 新産品開發中,供應鏈的速度太慢怎麼辦263
你沒法“確保”績效—兼談係統和流程267
持久結果需要持久投入269
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是協作273
小貼士 都是彆人的錯277
競爭:不是太少,而是太多279
小貼士 備份不是解決復雜問題的首選方案280
壟斷不是問題,應對壟斷的方法是問題288
小貼士 “壟斷”供應商怎麼管293
不確定性:那隻還沒有落地的鞋子295
小貼士 建立計劃的三道防綫,係統應對不確定性297
小貼士 人的天性是喜歡確定性,你的供應鏈夥伴也是299
小貼士 不確定性的三種應對方法302
訂單和預測:由誰來承擔不確定性的風險304
小貼士 投籃與預測308
小貼士 什麼時候訂單驅動,什麼時候預測驅動310
做個好客戶,也符閤自己的利益313
整閤供應商,盡量增加規模效益314
加強計劃性,少給供應商製造額外麻煩316
協作互助,多與供應商共同解決問題318
你看到瞭客戶錢多,但沒看到客戶人傻320
標杆和標杆研究:不要太把對標當迴事323
小貼士 爛行業的標杆也是“矬子裏的將軍”326
學習成功,還是避免失敗328
後記
要麼成為領袖,要麼成為專傢333
《精益供應鏈:從中國製造到全球供應》
前言
1 第1章
什麼是供應鏈:供應鏈解構
13 第2章
遭遇戰:打齣來的供應鏈管理策略與方嚮
55 第3章
轉型大變局:供應鏈時代已經來臨
75 第4章
如何建設全球一流供應鏈:全景路綫圖
88 第5章
閤作夥伴管理:從婚姻中學到什麼
122 第6章
全球化組織,流程IT平颱能力建設
141 第7章
産品是核心,配置是靈魂:産品可供應性設計
180 第8章
供應模式設計和運營能力建設並重
199 第9章
計劃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218 第10章
打通堵塞的*後一公裏:拉式供應鏈
226 第11章
稅務籌劃、供應鏈金融和PEST環境分析
238 第12章
互聯網+:供應鏈插上信息化翅膀
256 後記
《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産的解決方案》
推薦序
前言
作者簡介
引言
高速增長的盛宴漸趨結束,麵臨“增長陷阱”怎麼辦 /1
【小貼士】從絕對意義上講,我們從來就不是低成本國傢 /5
【案例】成本增速高過營收,振華重工陷入“增長陷阱” /8
【小貼士】供應鏈包括計劃和三大執行職能 /10
【案例】産品復雜度大增,摩托羅拉徹底陷入睏境 /12
第*篇
前端防雜:強化産品管理和標準化設計,降低復雜度驅動的成本 /21
【案例】從漢王和蘋果說産品的復雜度 /24
復雜度為善意目標而産生,是由專傢創造的 /27
【小貼士】産品復雜度的三個層次 /29
【小貼士】産品開發不能指望“多子多福” /31
復雜度有好壞之分,主要是管理問題 /35
【小貼士】為什麼沒有“山寨飛機”:復雜度作為競爭優勢 /35
價格由市場決定,成本由復雜度決定 /38
【小貼士】為什麼矽榖的中餐館大都難長久 /41
産品的復雜度控製:你不能隻怪客戶 /43
【小貼士】戴爾是如何控製産品復雜度的 /48
産品的復雜度控製:不是所有的格子都得填 /50
産品的復雜度控製:供應鏈職能扮演核心角色 /54
【案例】分得清的就留下:樂柏美精簡産品綫 /55
【案例】好庫存、壞庫存:高樂氏優化SKU /57
流程的復雜度控製:必須以客戶為導嚮 /60
【案例】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的安檢長龍 /60
【案例】銀行的U盾 /62
【案例】智聯招聘的字數限製 /67
【小貼士】流程不能當飯吃 /70
組織復雜度:組織手段不能成為流程和係統問題的“邦迪” /72
【小貼士】名義上是小組,其實是委員會 /74
【小貼士】組織的服務功能和監督功能 /79
組織復雜度:績效考核的解決方案 /81
産品、組織和流程三管齊下,降低復雜度,降低成本 /86
【案例】聯閤技術降低復雜度來降低成本 /86
【小貼士】公司大瞭,唯閑人難養 /88
【小貼士】為什麼精兵容易簡政難 /90
【小貼士】供應鏈降本的三個颱階也是降低復雜度 /91
從0到1與從1到N:復雜度的焦點各不相同 /93
復雜度控製離不開跨職能協作 /98
結語:復雜度控製得“全民皆兵” /107
【資源】更多關於復雜度和供應鏈管理的文章、案例、培訓 /110
第二篇
後端減重:提高供應商管理能力,走輕資産運作之路 /111
重資産運作到瞭窮途末路 /112
【小貼士】重資産就如頭頂磨盤 /119
【小貼士】重資産往往跟現金短缺結伴而行 /121
輕資産,專業化經營,換種活法 /124
【案例】煩透瞭雇人、裁人和開廠、關廠的遊戲 /128
供應商管理能力是輕資産的必要條件 /138
【小貼士】管理權限劃分不當,供應商成為“公共草地” /140
有章可循的供應商管理 /147
供應商管理誤區一?追求料號、項目層次的小優化,犧牲供應商層麵的大優化 /152
【小貼士】*低價中標是采購能力不足的錶現 /156
供應商管理誤區二?輕選擇、重淘汰的頻繁試錯:大公司得有所作為 /159
【小貼士】公司越大,就越經不起摺騰 /160
【小貼士】公司大瞭,滴滴打車就不是解決方案 /163
【小貼士】輕資産戰略轉型中的供應商開發 /169
供應商管理誤區三?過度依賴市場競爭來管理供應商 /172
【小貼士】異常充分的競爭與劣幣驅逐良幣 /173
【小貼士】究竟多少個供應商纔算充分競爭 /177
結語:打造一流的供應商管理職能,走輕資産之路 /182
【資源】更多關於供應商和供應鏈管理的文章、案例、培訓 /187
第三篇
中間治亂:改善供應鏈計劃,控製庫存,有效平衡需求與供應 /189
庫存:企業運營的焦點問題 /191
屢戰屢敗的老總降庫存運動 /193
深層次理解庫存的根源 /194
三管齊下縮短周轉周期,降低周轉庫存 /195
【小貼士】為什麼要審批 /200
控製不確定因素,降低安全庫存 /204
改善計劃,降低多餘庫存 /208
【小貼士】“計劃”是個多義詞 /209
【小貼士】訂單驅動並不能取代需求計劃 /212
需求計劃:從數據齣發,由判斷結束 /214
【小貼士】為什麼銷售不對庫存負責 /219
【小貼士】相關需求的計劃 /220
為什麼銷售做不好需求預測 /224
為什麼采購不得調整需求預測 /228
【小貼士】勞心者不得勞力,勞力者不得勞心 /231
績效貌似是執行的結果,其實是計劃齣來的 /233
【小貼士】相比北美企業,計劃是本土企業的薄弱環節 /235
【小貼士】計劃不到位是個職業經理人問題 /241
公司大瞭,供應鏈計劃不能再是兼職工作 /242
【小貼士】計劃不能是新兵訓練營和老弱病殘休養所 /246
計劃的天職是管理需求,不能墮落為執行 /248
【小貼士】怎樣管理需求——答培訓中學員問 /250
【案例】計劃:從供應導嚮到需求導嚮 /257
你不能寄希望於預測的準確度 /259
供應鏈計劃需要指標體係來配套 /263
【小貼士】庫存主要是一個計劃指標 /264
指標體係是供應鏈運營的“保護傘” /266
【小貼士】管理供應鏈的“效率邊界” /268
不能拿運營指標做擋箭牌 /270
指標是責任體係的核心:選擇“餓死”還是“撐死” /273
【小貼士】指標管理要避免“孔雀效應” /274
你不能忽視現狀的閤理性:計劃體係的改進 /277
【資源】更多關於計劃和供應鏈管理的文章、案例、培訓 /283
結語
供應鏈管理職能必須上颱階 /285
颱階一:在産品的生命周期上,供應鏈要嚮新産品開發延伸 /286
颱階二:在優化層麵上,供應鏈要從訂單上升到産品層麵 /290
颱階三:加強分析能力,供應鏈不僅要會乾活,而且要會算賬 /294
蘋果:錶麵上是産品的成功,實際上也是供應鏈的成功 /297
【資源】更多關於供應鏈管理的文章、案例、培訓 /304
《采購與供應鏈管理》
推薦序 這是一本乾活兒的人寫的書《采購與供應鏈管理》
《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第2版)》:這套《供應鏈管理4冊》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一本理論書籍,更是一本實操手冊。我之前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供應鏈上的瓶頸,但總是找不到解決的思路,看瞭這套書之後,很多睏惑都迎刃而解瞭。采購與供應鏈管理那本書,裏麵有很多案例分析,非常貼近實際工作,讓我看到瞭如何將書本上的理論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比如,書中關於需求預測和庫存控製的章節,提供瞭多種方法和模型,我嘗試著將其中一些方法應用到我負責的物料管理中,效果顯著。精益供應鏈那部分,更是教會我如何用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情,如何提高整個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靈活性。我發現,很多看似難以解決的問題,其實都是因為供應鏈的某個環節效率低下或者存在浪費,通過學習精益的理念,我們就能找到根源並加以解決。
評分不得不說,劉寶紅老師的書確實是那種能夠引起深度思考的作品。這套《供應鏈管理4冊》我反復看瞭好幾遍,每一次都有新的領悟。尤其是《供應鏈管理》那兩本,對我理解現代企業的運作模式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我過去總覺得,一傢公司隻要産品好、營銷做得夠到位就行瞭,但忽略瞭背後龐大而復雜的供應鏈網絡。書中詳細闡述瞭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從原材料的獲取,到生産製造,再到分銷配送,以及最終的客戶服務,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挑戰和機遇。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風險管理的部分印象深刻,在如今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商業環境中,如何識彆、評估和應對供應鏈中斷的風險,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書中提齣的幾種風險應對策略,非常有實踐指導意義,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公司供應鏈的脆弱性,並思考如何進行改進。
評分這套《供應鏈管理4冊》真是打開瞭我對這個領域的新視角!我之前一直覺得供應鏈管理就是一個簡單的物流和庫存問題,但讀完之後纔意識到它的復雜性和深度。采購與供應鏈管理那本,特彆詳細地講解瞭從戰略采購到戰術執行的整個過程,讓我明白瞭如何通過優化采購流程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甚至還能影響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書中提到的供應商關係管理,更是讓我驚嘆,原來與供應商建立互信互利的夥伴關係,可以帶來如此大的價值。精益供應鏈那本,則教會我如何運用精益思想來消除供應鏈中的浪費,就像生産綫上一樣,識彆並消除不必要的庫存、等待、運輸等等,最終實現價值流的順暢。這不僅僅是成本的降低,更是對整個企業運營效率的提升。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信息流和資金流整閤的章節,這讓我意識到,隻有信息和資金的流動暢通無阻,纔能真正實現精益和高效。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在供應鏈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從業者來說,這套《供應鏈管理4冊》提供瞭一個重新審視和係統化知識的絕佳機會。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引導。我深切體會到,在當前快速變化的全球經濟環境下,傳統的供應鏈模式已經難以適應,企業必須嚮更加敏捷、協同、智能化的方嚮發展。書中關於數字化供應鏈的論述,更是讓我看到瞭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來優化供應鏈的決策和執行,這對於我們企業未來的轉型升級至關重要。而且,這套書的結構非常清晰,層層遞進,從基礎的概念到復雜的策略,再到具體的案例,讓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供應鏈管理的精髓。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供應鏈管理感興趣,或者希望在這個領域有所建樹的專業人士。
評分這套《供應鏈管理4冊》絕對是任何想要深入瞭解現代商業運作的人的必讀書籍。它係統地梳理瞭供應鏈管理的各個方麵,從宏觀的戰略規劃到微觀的操作執行,都覆蓋得非常全麵。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行業供應鏈特點的分析,這讓我認識到,供應鏈管理並非一成不變,需要根據不同的行業和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劉寶紅老師的解讀,既有深度又有廣度,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完整的供應鏈管理框架。我過去常常把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管理混為一談,看完這套書之後,我纔明白,物流隻是供應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供應鏈管理則是一個更加係統和戰略性的概念,它涉及到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各個環節,以及與上下遊閤作夥伴的協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