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科技媒體、十大VC、BAT3M聯閤推薦;病毒營銷的締造者、矽榖傳奇投資人TimDraper推薦作序
市場上有大量關於互聯網公司如何做營銷的書,但絕大多數陷於“燒錢投入”和“體力勞動”兩種路數。實際上,在大洋彼岸的矽榖,一種全新的職業——增長黑客,正在逐漸*領和重塑互聯網行業營銷和增長的理念。
書中列舉的詭譎、奇巧的商戰打法,狡黠之餘卻也透露齣增長黑客的那種桀驁不馴與天馬行空的嬉皮士精神。本書收錄瞭大量類似的“黑科技”和“不為人知”的案例,將為讀者打開全新的視角。
此商品有兩種封麵,隨機發貨
“增長黑客”這一概念近年來興起於美國互聯網創業圈,很早是由互聯網創業者SeanEllis提齣。增長黑客是介於技術和市場之間的新型團隊角色,主要依靠技術和數據的力量來達成各種營銷目標,而非傳統意義上靠砸錢來獲取用戶的市場推廣角色。他們能從單綫思維者時常忽略的角度和難以企及的高度通盤考慮影響産品發展的因素,提齣基於産品本身的改造和開發策略,以切實的依據、低廉的成本、可控的風險來達成用戶增長、活躍度上升、收入額增加等商業目的。簡單來說,就是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地用“技術”來讓産品獲得有效增長。
範冰,網名XDash。北京樂遊星空科技有限公司閤夥人,二次元動漫項目“高能販”産品總監。曾任職盛大創新院,擔任“WiFi萬能鑰匙”産品經理。中國很早的個人站長及共享軟件開發者,科技博客“同步控”創始人,資深自媒體及專欄撰稿人,網絡營銷機構顧問。業餘是自由設計師與開發者。
★互聯網很有趣的地方在於,永遠存在一種可能,讓你可以零成本獲得巨大的用戶。增長黑客幾乎是企業運營術語中齣現的很晚的詞匯,可偏偏又是重要的一環,也是很被津津樂道的一環。很高興中國終於有瞭這樣一本研究增長黑客的書,尤其是大量的本土案例,這是國外書中無法獲得的寶貴財富。
——陳大年
盛大網絡、連尚網絡(WiFi萬能鑰匙)創始人
★每個創業團隊都要麵對“增長”的挑戰,期待這本書讓你瞭解並掌握黑客增長術的方法與技巧,不再束手無策。
——馮大輝
丁香園CTO
★任何一個産品或服務,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前提下,都需要增長。一個産品能否獲得增長,從小眾擴展到大眾,關鍵在用戶群的選擇,以及針對性的推廣和傳播策略。作者通過大量真實的案例,嚮我們展現瞭産品成功背後的秘密。這本書是創業者,公司産品、市場和運營人士必讀書籍。
——吳疆
迅雷首席産品官
★創業很多時候需要的是“四兩撥韆斤”的智慧,如何用巧妙的方法較高效的獲得很多的資源和用戶——這就是增長黑客的智慧。本書裏麵很多的案例希望能啓發和幫助到你,讓你的創業更加“簡單”。
——劉成城
36氪CEO
★很慚愧,要不是範冰撰寫此書,我還不知道“增長黑客”的概念,看瞭試讀篇章以後,乾貨滿到有噎死人的感覺,鮮活的案例較大的特點,於是去各種搜索“增長黑客”,強力推薦。
——蘇傑
《人人都是産品經理》作者、好産品App創始人
★黑客增長術基本是矽榖互聯網公司必備的基礎能力,但國內這塊還剛起步,而係統性的操作方式更少,希望範冰的這本書能給大傢帶來一些啓示。
——王華東
經緯創投閤夥人
第1章
增長黑客的崛起
1.1 創業傢的黑暗前傳
1.2 增長黑客的勝利
1.3 什麼是“增長黑客”
1.4 增長黑客的職責和特質
1.5 一切用數據說話
1.6 增長黑客擔任的團隊角色
1.7 如何招聘增長黑客
1.8 如何成為增長黑客
1.9 增長黑客的常用工具箱
第2章
創造正確的産品
2.1 Instagram重生記
2.2 PMF,探尋産品與市場的完美契閤
2.3 拒絕昂貴的失敗
2.4 需求,催生産品的第1原動力
2.5 用Z小化可行産品驗證需求
2.6 産品早期是否需要適配新的平颱環境
2.7 “行勝於言”的用戶調研
第3章
獲取用戶
3.1 篩選你的種子用戶
3.2 從Z笨的事情做起
3.3 社交紅利:蘊藏在開放平颱下的流量礦藏
3.4 用數據抓取“藉雞下蛋”
3.5 內容營銷:打造持續輸齣的傳播引擎
3.6 搜索引擎和應用商店的優化營銷
3.7 捆綁下載
3.8 排排坐,吃果果
3.9 用嵌入式代碼和小掛件讓你的品牌無所不在
3.10 宣傳報道的文案撰寫
3.11 從綫下到綫上
3.12 海外擴張
第4章
激發活躍
4.1 職場社交巨頭的用戶激活秘訣
4.2 A/B測試,網站活躍率提升的法寶
4.3 移動應用的A/B測試
4.4 另闢蹊徑,降低用戶活躍門檻
4.5 曠日持久的補貼大戰
4.6 遊戲改變世界
4.7 我,機器人——腳本自動化運營
第5章
提高留存
5.1 留存與流失
5.2 優化産品性能
5.3 有損服務——放下不必要的堅持
5.4 引導新用戶快速上手
5.5 社交維係與社交解綁
5.6 設計喚醒機製
第6章
增加收入
6.1 免費的世界
6.2 免費午餐的終結
6.3 重定嚮廣告,尋找消費者的熱追蹤彈
6.4 看Wet Seal如何抓住時尚的脈搏
6.5 用互聯網思維在微信裏賣月餅
6.6 變懲為奬,堵不如疏
6.7 建立商業智能係統以小博大
第7章
病毒傳播
7.1 用病毒傳播撬動增長的杠杆
7.2 壞事傳韆裏——Bug營銷
7.3 藉勢營銷,乘勢而上
7.4 構建産品體外的病毒循環
7.5 産品內置的傳播因子
7.6 病毒傳播中的用戶心理把握
7.7 用郵件提醒增強傳播效率
7.8 病毒傳播的策劃與打磨
第8章
完整案例集
後記 增長黑客的職業道德
附錄A 增長黑客應當關注的常用指標
附錄B 國外優秀增長黑客名單
世界上從來不缺乏聰明的頭腦,為什麼直到Z近,“增長黑客”的概念纔開始流行呢?或許近年來,遊戲規則正在悄然改變。
一方麵,越來越多的第三方工具降低瞭初創團隊的開發門檻,Google Analytics、Mixpanel等“即插即用”的服務隻需開發者在程序/網頁內嵌入幾行代碼,就能一條龍式地以低成本實現數據采集、渠道統計、設備追蹤、用戶使用行為分析等功能。初創企業再也無須抽調專門人力“重復發明輪子”,就能用Z小的代價快速搭建和測試産品,獲取影響産品性能的各項指標。配套工具的唾手可得,讓初創團隊得以著眼於産品增長本身。另一方麵,越來越多的行業巨頭齣於擴大市場份額、構建生態係統、完善配套服務、探索盈利途徑等需要,建立瞭屬於自己的開放生態,並發布瞭配套的API供開發者調用。開發者通過接入平颱,能夠直接調用平颱的身份授權、用戶關係、內容數據,以及計算能力。産業的融閤為初創企業帶來更多變革和創新機會,也為富於尋找增長點的增長黑客們提供瞭閃轉騰挪的全新舞颱。
當然,營銷費用的水漲船高也成為推動“增長黑客”興起的重要原因。StumbleUpon增長部門主管艾倫·琴(Aaron Ginn)曾這樣形容:“用戶正在一個溺水沉沒的過程中。他們開始不再在意下一個神奇産品會在什麼時候齣現,不管它有多好。分發纔是現在每一個産品和創業公司需要解決的Z大問題。”以移動應用為例,2011年Z有效的移動應用推廣方式是Admob,當時具有先見之明的遊戲廠商隻需要花5萬美元把中國區的流量全部買斷,每天就能獲得140萬個點擊和1.2萬名新增用戶。2012年前後,市場主流渠道的應用單用戶激活成本約為1元錢左右,兩年之後成本又上升瞭3~5倍,某些特殊品類的應用如遊戲、電商,單用戶激活成本更是達到瞭驚人的幾十甚至上百元。曾經靠砸錢就能堆起用戶量的時代一去不復返,開發者們不得不想破腦袋探尋更多的途徑和偏門,於是曾經被視作有違商業道德的“刷榜”開始大行其道,甚至固化為一些手機遊戲公司的長效機製。對於成本吃緊的初創團隊而言,大量的經費投入是無法負擔的,尋求砸錢之外的突破口就成為當務之急。
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就業壓力與自我實現的需要催生瞭新一輪創業的熱潮,市麵上湧現齣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創業團隊,這在客觀上也喚起瞭産品增長的需求和對增長黑客的推崇。
目前,“增長黑客”正在成為互聯網創業領域的新風潮。據全球**的IT研究與顧問谘詢機構高德納谘詢公司(Garter)調查顯示,70%的高科技公司已經設置瞭“增長黑客”或者與之類似的技術營銷類職位;前瞻客(Forrester)研究公司和天狼星(Sirius Decisions)谘詢公司也在相關報告中提倡瞭企業設立類似職位的重要性。2013年11月,第二屆Growth Hacker Conference在美國山景城舉辦。次年2月,第1屆大型增長馬拉鬆(Growthathon)也在矽榖完成首秀,比賽為創業公司中贏得Z多用戶的增長黑客頒發優勝榮譽。這一切都促進瞭對“增長黑客”概念的普及。而在中國,這一概念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所熟悉和認同。
……
讀這本書,就像是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産品和用戶。我之前習慣於從産品功能、技術優勢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真正驅動産品成功和用戶增長的,往往是那些更深層次的用戶需求和心理機製。書中關於“病毒式傳播”的講解,讓我對“分享”這個行為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簡單的信息傳遞,更是一種情感的錶達和價值的認同。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展現瞭如何通過巧妙的設計,讓用戶在享受産品帶來的便利和樂趣的同時,主動地成為産品的傳播者。它不是那種“你知道瞭這些就能成功”的書,而是那種“你讀瞭這些,會讓你對增長這件事有更深刻的理解,並能夠啓發你找到適閤自己的增長之道”的書。它讓我從一個“産品開發者”的心態,轉變為一個“增長設計者”的心態,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寶貴的思維升級。
評分坦白說,拿到這本書之前,我對“增長黑客”這個概念並沒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知,總覺得它帶有一些神秘感,甚至有些“捷徑”的意味。然而,閱讀完之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增長黑客並非憑空産生的魔法,而是一套係統性的、科學的增長方法論,它融閤瞭營銷、産品、技術和數據分析等多個領域的知識。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反復強調的“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並將其貫穿於整個增長策略的製定和執行過程中。它不是簡單地追求用戶數量的增長,而是更注重用戶質量和留存。書中關於用戶生命周期價值(LTV)的講解,以及如何通過精細化運營來提升LTV,讓我對用戶的長期價值有瞭全新的認識。此外,對於那些初創企業而言,書中關於資源有限情況下的增長策略,以及如何通過低成本甚至免費的方式來獲取用戶,提供瞭非常寶貴的思路。它教會瞭我如何用最少的資源,撬動最大的增長杠環。那些關於社群運營、內容營銷、以及如何巧妙地利用社交裂變來吸引用戶的案例,都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書真是齣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為它會是那種泛泛而談,講一些模棱兩可的“方法論”的書,但讀完之後,我纔發現它的深度和實用性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尤其是在産品迭代和用戶行為分析的部分,作者簡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偵探,一步步剖析用戶心理,並給齣瞭極其具體的 actionable insights。書中提到的AARRR模型,被拆解得細緻入微,不僅僅是理論上的講解,更是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瞭如何在實際操作中運用這些模型來驅動增長。我最欣賞的一點是,作者並沒有迴避增長過程中的“髒活纍活”,比如數據收集和分析的復雜性,而是坦誠地分享瞭如何剋服這些挑戰,以及在數據驅動決策時可能遇到的陷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跟著一個經驗豐富的導師,一步步搭建自己的增長體係。那些關於種子用戶獲取、病毒傳播機製的設計,以及如何通過小小的 A/B 測試撬動巨大的用戶增長,都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啓發。它不是一本讓你看瞭之後覺得“哦,原來是這樣”的書,而是讓你看完之後,立刻想要衝到電腦前,開始嘗試書中介紹的各種方法。
評分我之前嘗試過很多關於創業和增長的書籍,但大部分都停留在比較宏觀的層麵,給齣的建議也往往是“要麼做得更好,要麼做得更獨特”,這種模糊的指導對於實際操作來說,幫助甚微。這本書卻完全不同,它提供的是一種“腳踏實地”的增長路徑。作者在講解“瘋傳”這個概念時,將它拆解成瞭幾個關鍵的驅動因素,並詳細解釋瞭每一個因素如何影響産品的傳播速度和廣度。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觸發器”的分析,以及如何設計巧妙的觸發器來讓用戶在不經意間成為産品的推廣者。它不是那種讓你一看就昏昏欲睡的理論堆砌,而是充滿瞭生動的例子和鮮活的洞察。當我讀到關於如何利用用戶的情感共鳴來驅動産品傳播時,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瞭一些我曾遇到過的、傳播極廣的産品案例,也終於明白瞭它們成功的底層邏輯。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偉大的産品不僅僅是功能上的強大,更重要的是它能否觸動人心,並在用戶心中引發共鳴,從而實現自發的傳播。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就足夠吸引人,而內容更是將“秘籍”和“瘋傳”這兩個概念進行瞭完美的結閤。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我所熟悉的一些成功産品,它們究竟是如何做到如此瘋狂的傳播的?這本書給瞭我答案。它不僅僅是講“如何增長”,更是講“如何讓增長可持續”。書中關於用戶獲取、激活、留存、推薦和收入(AARRR)的每一個環節,都提供瞭非常詳細的操作指南和成功案例。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激活”和“推薦”這兩個環節的深入剖析,因為這兩個環節往往是很多初創公司容易忽略但卻至關重要的部分。它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些産品即使花大價錢推廣,也無法獲得持續的增長,而另一些産品,卻能憑藉用戶之間的口碑傳播,迅速占領市場。這本書為我構建瞭一個完整的增長框架,讓我看到瞭清晰的增長路徑,不再是盲目摸索,而是有方嚮、有策略地前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