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高等院校摄影专业,新闻专业以及摄影爱好者和旅行爱好者 本书在结构与内容上兼具理论性、全面性与重点性,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闻和纪实摄影的概念、发展与演变以及其基本要素,并把新闻和纪实摄影的创意思维、优秀摄影作品的创意与它们本身的特性作为本书的重点而加以详尽的阐述。本书附有大量的精美图片,形象具体地对所述理论进行演示,是高等院校学生进行摄影学习和开发他们创意思维的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和工具书。
内容简介
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本属于既相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摄影表达形式,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它主要依靠抓拍完成,其宗旨是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此外,新闻摄影一般都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以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而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现实生活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素材来源于生活,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现实场景,因此,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的资格。虽然这两种摄影形式有许多差异,但有时纪实里面包含了新闻,新闻里面亦包括了纪实。新闻摄影作品可以转化为纪实摄影作品,即当一些新闻摄影作品的新闻性和时效性减弱甚至消失时,也就成为纪实摄影的一部分。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两者在创作上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本书就把它们放在一起向大家阐述。
作者简介
王传东教授,艺术硕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学院,发表论文28篇,出版《摄影百年》等专著及教材21部,主持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高等教育教材规划项目的编写工作,2007年获教育部“中国摄影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2016年获教育部“中国摄影教育突出贡献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概述.......................................................................................................... 005
第一节新闻摄影概述............................................................................... 005
第二节纪实摄影概述............................................................................... 010
第三节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关系.......................................................... 017
第2章 新闻摄影................................................................................................... 019
第一节新闻摄影的基本特征..................................................................... 019
第二节新闻摄影采访............................................................................... 021
第三节新闻摄影的再现与表现................................................................. 025
第四节新闻摄影的不同题材..................................................................... 034
第五节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 037
第3章 专题摄影................................................................................................... 039
第一节专题摄影的概念与演变................................................................. 039
第二节专题摄影的体裁与分类................................................................. 056
第三节专题摄影的构思与表达................................................................. 066
第四节专题摄影的思想展现..................................................................... 081
第4章 图片编辑的艺术......................................................................................... 086
第一节职业化的图片编辑........................................................................ 086
第二节图片编辑的基本工作..................................................................... 086
第三节版面设计如何引人入胜................................................................. 091
第四节图片编辑工作的新发展................................................................. 095
第5章 新闻与纪实摄影佳作欣赏........................................................................... 102
参考文献 120
《浮光掠影:时代的面孔与刹那的永恒》 序言 这是一本关于“看见”的书。看见那些隐藏在日常喧嚣之下的真实,看见那些被时间洪流裹挟的个体命运,看见那些决定时代走向的宏大叙事。我们试图捕捉的,是那些稍纵即逝却足以触动灵魂的瞬间,是那些平凡却不容忽视的生命片段。本书并非对某一种特定摄影形式的理论探讨,也不是对某一时期新闻摄影史的梳理,而是将镜头对准那些以真实为基石,以观察为手段,以记录为使命的影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图像的力量愈发凸显,它以最直接、最鲜明的方式穿透文字的壁垒,抵达我们的感官,激发我们的思考。然而,图像并非天然具有意义,它们的解读需要语境,需要对时代背景的理解,更需要摄影师的洞察与选择。本书所呈现的,正是那些经过摄影师审慎选择、精心构图、并赋予情感温度的画面,它们是时代的回声,是人性的注脚,是历史的侧影。 我们相信,每一张值得被记住的图片,都承载着一段故事,都折射着一种精神。它们可能是战火纷飞中的坚韧,可能是灾难面前的守望,可能是社会变迁中的阵痛,也可能是普通人在平凡生活中闪烁的光芒。本书便是试图将这些“看见”汇聚在一起,串联起一条条关于时代、关于人、关于情感的脉络。 第一部分:凝固的瞬间——历史的见证者 人类文明的进程,常常被那些关键性的瞬间所标志。而摄影,作为一种能够捕捉并永久保存这些瞬间的技术,成为了我们回溯历史、理解过去的宝贵媒介。本书的这一部分,聚焦于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影像,它们如同历史的放大镜,让我们得以近距离审视那些塑造了今日世界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我们看到的,或许是某个决定命运的会议现场,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盼;或许是某个抗争的爆发点,人群的呐喊与肢体语言诉说着不屈;或许是某个和平的到来,人们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这些画面,不仅仅是事件的记录,更是情绪的载体,是集体记忆的碎片。 例如,一张照片可能捕捉到一位领袖在关键时刻的某个眼神,那个眼神里可能蕴含着深思熟虑、坚毅果断,也可能流露出疲惫与挣扎。这张图片,便超越了单纯的新闻报道,成为了一种对人物性格和决策过程的深度解读。又比如,一张描绘了某个社会运动场景的照片,它或许定格了人群中一个举着标语的手,一个怒吼的侧脸,或是一群人相互扶持的场景。这些细节,使得宏大的历史事件变得具体而可感,让后人能够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情与力量。 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那些举世瞩目的“大事件”,同样也包括那些虽不被主流媒体大肆渲染,却深刻影响着特定群体或区域的历史时刻。比如,一场地方性的工业转型,一群农民的土地流转,一个社区的拆迁与重建,这些看似平凡的变迁,背后同样隐藏着普通人的命运起伏与时代脉搏。摄影师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将这些个体化的历史记录下来,为我们勾勒出更为丰富和多元的历史画卷。 在这部分,我们所呈现的影像,是那些经过时间洗礼依然能够引发共鸣的“历史瞬间”。它们是无声的证人,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我们,过去发生了什么,人们曾如何经历,以及这一切如何共同铸就了我们当下的现实。我们鼓励读者在观看这些照片时,不仅仅是“看”,更是去“感受”,去“思考”,去尝试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和其所处的历史语境。 第二部分:生活的脉搏——时代的表情 时代并非只有轰轰烈烈的事件,它更多地体现在无数平凡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与个体表情之上。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目光投向普通人的生活,捕捉那些在日常中流露出的时代气息,以及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生存状态与情感表达。 这里没有英雄主义的颂扬,也没有戏剧化的冲突,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真诚呈现。一张照片可能定格了一位母亲在清晨为孩子准备早餐的忙碌身影,窗外的阳光洒在她身上,脸上是疲惫但充满爱意的笑容;另一张则可能捕捉到一位老人坐在街角,眼神中带着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淡然。这些画面,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生活的韧性与温情,反映着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段人们的真实状态。 我们关注的,是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细节。比如,一张照片可能展现了城市扩张中,一位老人在新式建筑前留恋的背影;或者是一群年轻人在街头巷尾,用手机记录下生活中的某个瞬间,他们的表情或好奇,或兴奋,或迷茫,都折射出新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这些画面,是社会变迁的“表情包”,是时代情绪的温度计。 此外,我们还探索那些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人们所展现出的独特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比如,在经济转型时期,下岗工人们在重新寻找人生方向时的坚毅;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如何适应与科技共存的生活;在城乡差距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城市移民的奋斗与乡愁。这些影像,揭示了社会进步背后的个人付出,描绘了时代变迁中人性的多重维度。 本书的这一部分,旨在通过影像,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温度,理解个体在时代大背景下的喜怒哀乐。我们认为,真正有力量的影像,是那些能够引发共鸣的,是那些让我们看到自己,看到身边人的。通过这些“生活的脉搏”,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时代的变迁不仅仅是宏大的历史事件,更是发生在每一个普通人身上的故事,是他们脸上或喜或忧的表情,是他们手中或坚实或颤抖的动作。 第三部分:沉默的倾诉——人性的观察 摄影,尤其是那些以真实为基石的影像,拥有超越语言的力量,它能够直接触达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发我们对人性最深层的思考。本书的这最后一部分,将目光聚焦于人性的各个层面,通过影像,展现个体的情感世界、精神追求,以及在各种复杂境遇下的选择与挣扎。 我们看到的,可能是孩童眼中纯真而充满好奇的光芒,那是对世界最原始的探求;可能是恋人之间相依相偎的身影,那是情感最美好的寄托;也可能是困境中人们相互扶持的双手,那是人性的温暖与光辉。这些画面,不加修饰,却足以打动人心。 我们关注的,是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情感。一张照片可能捕捉到一位母亲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无助与绝望,她的眼神传递的信息,远比任何文字都来得强烈。又或者,一张描绘了流浪汉的特写,他的面部皱纹记录着岁月的沧桑,眼神中却依然闪烁着对生命的某种坚持。这些影像,让我们得以窥见人性的复杂与脆弱,也让我们对生命本身产生敬畏。 此外,本书也探讨了在极端环境或特殊情境下,人性的不同侧面。比如,在灾难面前,人们展现出的勇气与牺牲;在冲突之中,人们所承受的痛苦与愤怒;在贫困边缘,人们所迸发出的求生欲与创造力。这些影像,是对人性极限的探索,也是对生命尊严的彰显。 我们认为,最触动人心的影像,往往不是那些刻意摆拍的,而是那些在不经意间捕捉到的真实瞬间。它们可能是面部的一个细微表情,肢体的一个偶然动作,眼神的一次短暂交汇。这些“沉默的倾诉”,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呼唤着观者的同理心与思考。 本书的这部分,旨在引导读者通过影像,进行一次关于人性的深度对话。我们希望这些照片能够引发你内心的共鸣,让你重新审视自己,审视他人,审视我们所处的世界。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如何发展,人性始终是我们最应该关注,也最值得探索的永恒主题。 结语 《浮光掠影:时代的面孔与刹那的永恒》是一次影像的旅程,也是一次关于“看见”的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精心挑选的照片,能够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厚重,体味生活的温度,洞察人性的深邃。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始,每一次观看,都是一次与时代与人性的对话。我们相信,这些“看见”,终将汇聚成我们理解世界、认识自我、感知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