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以艺术设计的本科和高职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教材,所涉内容为展示设计,不仅包括展示设计的概念、设计要素、设计方法还有大量的实例和赏析,便于学生从概念到实务全面掌握这门学科的关键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全书理论联系实践,由400余幅zui新展示设计案例图片组成,是一本观念新、资料全的展示设计教材,对目前高校展示设计教学及改革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本书主张展示设计应破除传统的设计教学束缚,以教会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转变,强调设计方法论的讲授。就内容而言,本书首先对展示设计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和定义,从而确定其所研究的关键点。其次对展示设计所需要的理论范畴和框架做了一定的归纳和概括,使其成为展示设计的理论支撑。然后,讲授展示设计程序中需要解决的关键点——空间、色彩、材料、道具、光环境、信息设计以及创意表达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刘东峰,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经验,教学深受学生欢迎。他发表关于设计、公共艺术的论文数篇,对本专业有很深入的认识与研究。
目 录C O N T E N T S
第一章展示设计概述.
第二章第一节 展示设计概念
第二节 展示设计成因
第三节 展示设计分类.
第四节 展示活动与策划
第五节 展示设计新观念
第二章 展示空间与设计
第一节 展示空间设计影响因素
第二节 空间类型
第三节 空间设计原则
第四节 空间的平面规划
第五节 空间动线分析与设计
第六节 空间限定与分隔
第七节 空间的组合
第八节 空间情景营造
第九节 空间设计新观念
第三章 展示空间其他要素与设计
第一节 展示空间道具设计
第二节 展示光环境设计
第三节 展示空间色彩设计
第四节 展示空间材料设计
第五节 展示空间视觉设计
第四章 展示空间创意与表达
第一节 展示空间创意方法
第二节 展示空间表现方法
第五章 设计程序与方法
第一节 前期工作
第二节 定位与设计
第三节 设计与表达
第六章 展示空间设计实务赏析
第一节 商业空间展示设计
第二节 展会设计
第三节 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
第四节 展厅展示空间设计
第五节 大型博览会展示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对展示设计的定义还应该从设计纵向和横向发展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纵向的历史沿革和横向研究对象的变化有助于明确定义和定位展示设计学科。从展示历史沿革来看,展示经过从原始的祭祀和宗教崇拜,到古朴的商业展示,再到19世纪中期真正意义的展示活动的形成,直到今天以人为本、注重信息有效传播的展示设计理念的确立,展示设计在顺应这种发展的同时得以延续。从设计横向发展的角度看,当代设计的研究对象已经从物质的设计拓展到情感设计、体验设计、可持续设计等物质和非物质设计的范畴。反观目前国内的展示设计,则远远没有顺应这种转变,设计依然停留在展示物质及其环境的设计上,设计的重点仍然放在展示空间、道具、色彩、材料等要素的设计方面,而时代发展所催生出来的互动设计、体验设计、可持续设计、虚拟设计等设计的新方向和新理念,以及注重展示信息有效传播的人本研究和空间环境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顺应这些变化,我们更倾向于“展示设计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专业,它以人在展示环境中如何通过各种互动体验获取信息、得到反馈以及互动发生空间为研究对象”这样一种理解。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那种“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感觉。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读物,而是需要你认真思考,并且反复琢磨。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展示设计中的融合所进行的探讨。它不仅介绍了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提供了如何用现代设计手法将其创新性地呈现出来,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展示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书中关于“品牌叙事”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展示设计如何成为品牌传播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一个精心设计的空间来塑造品牌形象,传递品牌价值。这一点对于商业展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我个人觉得,书中对“用户旅程”的设计思路也很有价值,它引导读者思考如何规划观众从进入空间到离开的全过程,每个环节的体验都力求完善,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总的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更多是一种“设计的高度”和“设计的格局”,让我认识到展示设计可以承载的更多使命,以及它在社会、文化、商业等多个领域的重要作用。
评分读完这本《展示设计》,我感觉像是在一个设计大课堂里上了一整学期课,收获满满。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清晰,从基础的展示设计理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各种具体的应用场景。书中对“叙事性”在展示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它不仅仅是把东西摆在那里,而是要通过设计来讲述一个故事,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让他们在这个故事中获得信息和情感体验。书中关于“互动性”的讨论也很有启发,它提出了很多新颖的互动方式,让观众不再是单向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能够参与到展示中来,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科技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这一章节,作者列举了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如何被巧妙地融入展示,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效果,这让我看到了展示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书中也强调了成本控制和可执行性,这对于实际项目落地非常重要,避免了纸上谈兵的空泛。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展示设计知识体系,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
评分这本《展示设计》给我的感觉是,它非常注重“方法论”。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做”,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思考”。书中关于“目标受众分析”的章节,让我深刻认识到,任何设计都要以人为本,要理解你希望触达的人是谁,他们的需求、兴趣和认知习惯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些点去展开设计。这一点在商业展示和公共空间展示中尤为关键。书中还提到了“多感官体验”的设计,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还包括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配合,如何通过多维度的感官刺激来提升展示效果,这让我耳目一新。让我特别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可持续性设计”和“无障碍设计”的讨论,这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未来设计趋势的洞察。它提醒我们,优秀的设计不仅要美观和实用,还要兼顾环保和包容性。整体而言,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设计思维指南”,教会我如何从一个更高、更全面的维度去看待和解决展示设计中的问题。
评分刚翻开这本书,就有一种被深深吸引的感觉。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引人入胜的图例和案例,直接将我带入了展示设计的奇妙世界。书中对“空间语言”的解读非常有深度,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致的分析,解释了空间如何通过体量、分隔、通透性等元素来传递情感和信息。我尤其喜欢关于“光影艺术”的章节,它详细讲解了不同光源、照射角度、色彩如何影响观众的情绪和对展品的感知,这让我意识到灯光在展示设计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书中还探讨了“材料的哲学”,不同材质所带来的视觉和触觉感受,以及它们如何与展品和主题相契合,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思考让我受益匪浅。此外,书中在“创意激发”和“概念深化”方面的指导,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能够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探索更多可能性。这本书让我觉得,展示设计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创作者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严谨的逻辑。
评分这本书我读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都相当扎实。尤其是在“展示设计”这一领域,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的堆砌,而是花了很大篇幅去剖析不同类型展示空间(比如展览馆、博物馆、商业陈列、艺术装置等)的设计原则和考量因素。作者在书中对空间构成、视觉传达、材料选择、灯光运用等方面的讲解,都非常系统且细致。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观众体验”的设计理念,它强调了从观众的视角出发,去构思如何引导他们的视线、激发他们的情感、传递信息的同时,还能提供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案例研究,这些案例的选择非常有代表性,涵盖了国内外一些优秀的展示设计项目,并对每个案例的设计思路、执行难点以及最终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这对我理解理论知识如何落地非常有帮助。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对照着自己曾经参与或观察过的展览,发现很多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细节,也更加理解了优秀展示设计背后所蕴含的匠心。它让我意识到,一个成功的展示不仅仅是道具和展品的堆砌,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叙事,是对空间、光影、色彩和材质的艺术化运用,最终目的是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引发思考或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