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孕媽媽及其傢人 馬良坤大夫是北京協和醫院的婦産科專傢,20餘年的協和産科臨床經曆,讓她對生命孕育産生瞭很多思考,她專注於科研與臨床工作,積極為生命健康爭分奪秒;並緻力於孕産科普與移動醫療,努力為生命的誕生提供引導。
憑著20年臨床的經驗、滿滿的熱情和持續不斷的努力,她成為瞭一名“北京市健康科普專傢”,也有瞭“孕教科普達人”的稱號。她希望能為更多的孕媽媽及孕傢人傳遞有益的孕産保健知識,分享生命孕育幸事。
這麼多年的工作中,她結識瞭很多知識、經驗豐富的同事,他們有從事營養的、口腔的、心理健康的、運動保健的,正是在與他們的共事和相互學習中馬大夫進一步豐富瞭自己的經驗。她將分享你已經知道但不夠明白的和不為你所知的多學科的豐富內容。從備孕到妊娠,從分娩到産後,以及寶寶0歲到6歲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一定對你有所幫助。
內容簡介
懷孕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為瞭讓更多的女性輕鬆順利地當上媽媽,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主任醫師馬良坤教授編著瞭這本書。本書第一章和第二章按照備孕媽媽準備、備育爸爸準備的順序安排內容;第三章至第五章按照孕前6個月、孕前3個月、孕前1個月~1周的時間順序安排內容,一目瞭然。本書詳細介紹瞭孕前進行身體檢查的必要性、有利於受孕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孕前該怎麼運動、孕前如何做好身體排毒、孕前營養補充、孕前的心理和物質準備等備孕知識。正文中靈活穿插"協和專傢告訴你”小闆塊,以專業醫生的角度解讀備孕知識,是馬大夫多年臨床經驗的總結,非常有價值。
作者簡介
馬良坤,2015-2016年度中國十大婦産科醫生,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教授,中華圍産醫學會青年委員,全國婦聯特聘專傢。
1996年開始在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工作至今,2006年赴美國擔任訪問學者。對圍産營養和健康教育及産前篩查診斷、遺傳谘詢以及婦科內分泌疾病都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承擔瞭來自衛計委、全國婦聯、婦女發展基金會及健康教育促進協會等組織的多項公益科普活動,取得瞭很好的成績。曾發錶學術文章四十餘篇,參與編寫、翻譯專業書籍十餘部,主編及主要創作多部科普書籍。
內頁插圖
目錄
緒論 備孕啓動前,先瞭解一下這些優生知識吧
備孕時間錶,清清楚楚告訴你孕前該乾啥 016
備孕,有多重要 018
放鬆心情來備孕,“好孕”水到渠成 020
孕前進行遺傳學谘詢,是優生的第一步 022
第一章 想要個好寶寶,媽媽需做哪些準備
養護卵巢
調控女性身心變化的28 天生理周期 028
內分泌正常,是孕育寶寶的基本保證 032
優質卵子的孕育必須基於健康的卵巢 034
孕育優質卵子,有“秘訣” 036
養護子宮
養護好孕育寶寶的子宮 040
調理好宮寒,讓胎寶寶“住”得舒服 042
調養子宮的黃金穴位 044
調養病癥
月經不調會讓“好孕”遲遲不來 048
嚴重的痛經孕前要調理好 052
多囊卵巢綜閤徵患者如何備孕 056
“三高”患者備孕指導 058
孕前要把貧血調理好 060
流産後,如何再次懷孕 062
宮外孕後怎樣備孕 064
第二章 生寶寶不是一個人的事,爸爸的努力很重要
為好孕修煉,男性怎樣做 068
備育男性要做好心理準備 069
精子健康是“好孕”的保障 070
備育男性要精心嗬護精子 074
備育男性要少吃這些殺精的食物 075
備育男性想要高質量的精子,試試這些食物 076
性生活頻率拿捏好,精子質量更佳 080
影響男性優生的工作 081
糾正影響優生的不良習慣 082
要優生,養腎很關鍵 084
及時調理好影響“造人”的病癥 086
備育男性的飲食調養方案 088
運動適度,精子質量纔會好 090
第三章 孕前6個月:做做孕前檢查,改改生活方式
孕前全麵體檢做起來 094
35 歲以上備孕女性好孕準備 100
二胎媽媽“好孕”準備 102
營造一個易於受孕的環境 104
不利於受孕的情況 106
孕前堅持運動,把身體狀態調節到最佳 108
適閤備孕女性的運動方式 110
備孕女性運動強度的把握很重要 112
滋養骨盆的瑜伽運動 114
隨時隨地的拉伸運動 116
跑步運動看似簡單講究多 117
第四章 孕前3 個月:及時排毒素,做好營養儲備
孕前為什麼要排毒 120
母體血液乾淨,胎寶寶免疫力更強 122
睡眠是孕前最好的“滋補品” 124
改善腸道活力,不便秘不藏毒 125
孕前營養儲備很關鍵 128
肥胖女性適當減肥,更有利於懷孕 130
素食女性備孕怎麼吃 132
孕前3 個月需補葉酸 134
微量元素可以改善受孕環境 136
提高受孕率的天然“助性”食物 137
第五章 孕前1 個月~1 周:為那個時刻做足準備
找準排卵日,讓“好孕”如期而來 140
孕前一周為受孕準備好環境 148
學點助孕法,提高受孕率 150
這些信號錶明你可能懷孕瞭 151
確認懷孕的幾種方法 152
用驗孕試紙檢測是否“中標” 153
寶寶來瞭,怎麼嗬護 155
意外之喜,要還是不要 160
怎麼精準推算預産期 161
第六章 自然懷孕有睏難,試試人工受孕
不孕不育是這樣界定的 166
滴蟲陰道炎會引起不孕 167
輸卵管通瞭嗎 168
備育男性也要積極配閤 170
什麼情況下可以選擇人工受孕 173
試管嬰兒技術讓更多女性圓夢 174
精彩書摘
確認懷孕的幾種方法
驗尿——準確率99%
經常在電視劇裏看到的情景,嗯,沒錯,這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在傢用驗孕試紙檢測,一般藥店都有售。一般受精後14日,就可以測齣來瞭,孕早期最好使用晨尿測試。一定要按照說明書操作,是把試紙插到尿裏,不是把尿潑到試紙上。不管第二道綫顯不顯,隻要有印兒,就有99%的可能,你懷孕瞭。要是顯瞭,建議保存一下。如果沒有,過幾天再試。
不需要買最貴的驗孕試紙,用不著。因為它們的原理是一樣的,如果便宜的沒顯,貴的也不一定顯,或者貴的顯瞭,再找根兒便宜的測,結果也是一樣的。
基礎體溫——需要一直堅持測
排卵後的基礎體溫要比排卵前高齣0.5℃左右,並且高溫持續12~14天,直至月經前1~2天或月經第1天纔下降。如果繼續測試5~10天,基礎體溫一直沒有下降,即可判斷可能已經懷孕。
驗血——準確率100%(不用空腹)
這是最準確的方法,卵子受精後7日即可在血清中檢測齣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一般是采靜脈血。要是想不那麼糾結,快點確定,去醫院驗個血是第一選擇。這樣你還可以及時知道體內的激素水平是否正常,是不是需要打針吃藥補黃體酮,又添加一道保障。
B超——可以排除宮外孕
如果僅僅是為瞭確認是不是懷上瞭,不建議去做,因為通常胚胎要大於45天,B超纔能測齣來。但為瞭排除宮外孕,確認懷孕45天後很有必要去做一下。
……
前言/序言
孕育寶寶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想象一下:一顆生命的種子在自己肚子裏慢慢發芽、悄悄變化成人的模樣,感受第一次胎動的驚喜,然後經過十月懷胎,一個健康可愛的小小人兒順利誕生,是不是很神奇,也很溫暖?
孕育寶寶本應是順理成章的事兒,有的女性卻遇到瞭各種各樣的問題:努力瞭很久,肚子也沒有信兒,去醫院檢查一切都正常;連續兩胎都是胎停育,也沒查齣是啥原因引起的……為瞭讓更多的女性圓當媽媽的夢,我們請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主任醫師馬良坤教授主編瞭這本書。
本著方便備孕夫妻閱讀檢索的原則,本書第一章和第二章按照備孕媽媽準備、備育爸爸準備的順序安排內容;第三章至第五章按照孕前6個月、孕前3個月、孕前1個月~1周的時間順序安排內容,一目瞭然。本書詳細介紹瞭孕前進行身體檢查的必要性、有利於受孕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孕前該怎麼運動、孕前如何做好身體排毒、孕前營養補充、孕前的心理和物質準備等備孕知識。
本書還介紹瞭一些特殊人群如何備孕的知識,如高齡女性如何備孕、素食女性如何備孕、“三高”女性如何備孕、肥胖女性如何備孕、哪些夫妻需要做遺傳學谘詢等。書中第六章還特彆介紹瞭一些人工受孕的知識,是專門給那些已經盡瞭最大的努力自然懷孕卻始終懷不上,或者因為身體的原因無法自然懷孕的備孕夫妻設計的。正文中靈活穿插“協和專傢告訴你”小闆塊,以專業醫生的角度解讀備孕知識,是馬大夫多年臨床經驗的總結,非常有價值。
希望本書能給備孕夫妻帶來福音,順利生個好寶寶。
《孕育的智慧:現代夫妻的備孕指南》 第一部分:科學備孕,精準規劃 第一章:揭開“完美備孕”的科學麵紗 備孕,並非僅僅是停止避孕那麼簡單,它是一場科學的、有計劃的生命籌備過程。本書將從生命科學的視角齣發,深入剖析人類受孕的生理機製,幫助期望為人父母的你們建立科學、理性的備孕認知。我們將摒棄傳統的“隨緣”心態,代之以精準的知識武裝。 1.1 卵子的“黃金時期”與精子的“活力競賽” 女性的生育能力並非恒定不變,月經周期中的排卵窗口是受孕的關鍵。本章將詳細講解如何通過基礎體溫監測法(BBT)、排卵試紙以及宮頸粘液觀察法,精準鎖定女性最易受孕的“生育黃金四天”。同時,我們將探討男性精子在體內的生存時間、活力評估標準,以及如何通過生活方式乾預提升精子的質量與數量。 1.2 年齡與生育力:不可忽視的生物學時鍾 探討不同年齡段對生育力的影響。對於高齡備孕群體(特彆是三十五歲以上的女性),我們將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孕前檢查建議和時間管理策略,解析卵巢儲備功能(AMH、竇卵泡計數)的意義,幫助夫妻雙方設定現實且閤理的備孕時間錶。 1.3 孕前體檢:為您和寶寶打下健康基石 孕前檢查是備孕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第一步。本書將詳盡羅列一份全麵的孕前檢查清單,並對各項指標進行解讀: 女性篇: 婦科檢查(宮頸篩查、B超)、性激素六項、甲狀腺功能、TORCH感染篩查以及遺傳病風險評估。 男性篇: 精液分析(活力、形態、密度)、泌尿係統檢查、染色體核型分析。 雙方篇: 傳染病篩查(乙肝、梅毒、艾滋病)、血常規與尿常規、地中海貧血基因篩查。 我們將指導讀者如何解讀報告單,並針對發現的潛在問題,提供專業的乾預建議,確保在受孕前將所有風險因素降至最低。 第二章:優化“土壤”——身體機能的全麵調理 受孕的成功率,與父母雙方的身體狀態息息相關。本章聚焦於如何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為精子和卵子的結閤創造最優化的“環境”。 2.1 營養素的精準補充:從宏量到微量 備孕飲食並非大補特補,而是平衡與精準。我們將打破市麵上流行的“玄學”食療,提供基於營養學證據的膳食結構建議: 葉酸與維生素D: 強調其在神經管發育中的關鍵作用,推薦最佳攝入時間與劑量。 抗氧化劑與精子健康: 探討硒、鋅、維生素E等如何保護精子DNA免受自由基損傷。 必需脂肪酸的平衡: Omega-3與Omega-6的比例對生殖內分泌的影響。 餐桌上的“生殖友好型”食物清單及其烹飪技巧。 2.2 運動與體重管理:適度是王道 過度肥胖或體重過輕都會乾擾正常的排卵和精子生成。本章建議: BMI的科學解讀: 確定最佳的體重指數範圍。 備孕期安全運動指南: 推薦如散步、瑜伽、遊泳等低衝擊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對胚胎著床初期可能産生的影響。 2.3 壓力、睡眠與內分泌的微妙聯係 長期高壓和睡眠不足是現代生育力的大敵。我們將深入探討壓力荷爾濛(皮質醇)如何抑製性激素分泌,並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減壓技巧,包括正念冥想、呼吸訓練以及建立健康的“數字排毒”習慣。 第三章:環境毒素與生活習慣的排雷行動 現代生活充斥著潛在的生殖毒素,它們可能悄無聲息地影響著受孕能力。 3.1 戒除與限製:煙、酒、咖啡因的審慎評估 詳細分析煙草中的生物堿、酒精代謝産物對卵子染色體和精子DNA的損害機製,並給齣夫妻雙方在備孕期間應采取的戒斷時間錶。探討咖啡因的“安全閾值”。 3.2 藥物的“清算”與安全用藥指南 許多常用藥物(如某些抗生素、抗抑鬱藥、非甾體抗炎藥)可能具有生殖毒性。本章指導夫妻如何在計劃懷孕前,與醫生共同審核正在服用的所有處方藥和非處方藥,製定安全替換或停藥方案。 3.3 環境內分泌乾擾物(EDCs)的規避 探討日常生活中的常見EDCs,例如雙酚A(BPA)、鄰苯二甲酸鹽等。如何通過選擇閤適的炊具、化妝品和儲存容器,最大限度地減少這些化學物質對生殖係統的乾擾。 第二部分:同房策略與受孕過程的細緻把控 第四章:性生活的藝術與科學 備孕期的性生活不應成為任務,而應是充滿愉悅和技巧的科學實踐。 4.1 優化受孕同房技巧 在“排卵期”的48小時內進行規律且放鬆的性生活是提高受孕率的關鍵。本章提供: 潤滑劑的選擇: 哪些市售潤滑劑會殺死精子?推薦使用“精子友好型”潤滑劑。 姿勢與受精: 澄清關於特定性交姿勢對受孕概率影響的誤區。 4.2 應對“不孕焦慮”的心理調適 隨著備孕時間的延長,壓力與挫敗感會纍積。本章側重心理健康: 伴侶間的溝通藝術: 如何在性生活中保持親密感,而不是陷入“完成任務”的模式。 何時尋求專業幫助: 明確界定需要谘詢生育專科醫生的時間節點(例如,年輕夫妻一年未孕,高齡女性六個月未孕)。 第三部分:特殊情況下的生育力管理 第五章:生育力評估與輔助生殖技術入門 對於那些積極備孕但進展不順的夫妻,本章提供清晰的流程指引。 5.1 不孕不育的初步排查路徑 詳細說明在什麼情況下應啓動更深入的生育力檢查,以及如何解讀輸卵管通暢性檢查(如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HSG)的結果。 5.2 輔助生殖技術(ART)的理性認知 對人工授精(IUI)和體外受精(IVF)的基本流程進行中立、客觀的介紹。強調其適應癥、成功率的個體化差異,以及在選擇醫療機構時應關注的關鍵指標。 5.3 卵子與精子捐贈、藉卵/藉精的倫理與選擇 為有特定需求的傢庭提供信息支持,涵蓋法律框架、心理準備和流程介紹。 結語:從“備孕”到“育兒”的過渡 備孕的終極目標是迎接一個健康的新生命。本書旨在通過科學的方法、細緻的規劃和積極的心理建設,賦能每一對夫妻,讓他們以最自信、最有準備的狀態,邁入為人父母的旅程。成功備孕並非是運氣,而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與科學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