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設想,所有關於主體的理論總是適閤男性的。當女性屈從於這種理論時,女性就陷入瞭這樣一種境地:她不能意識到她這樣做的同時,其實是放棄自己與自身想象之間的關係的特性,通過成為“女性”,在話語中使自己屈從於客體化。一旦她宣稱她認同男性主體時,她便再度將自身客體化為男性主體。這是否是一種在自身內重新將自身認做缺失的(母親—女性)客體的主體?
主體性拒絕接受女性,作為錶現、話語及欲望的客體。這無疑為每個無法精簡的政體提供瞭財政支持。女性在可能的想象中失去自身固有的特徵,這一情況是可以想見的。另一方麵(客體)作為水準基點較之於主體更具最終的決定意義。因為男人可以藉著反彈衝開一些客體目標而保存自身。如果沒有“大地”供其壓迫、壓抑,供其勞作,供其錶達無盡的(為己的)欲望,如果沒有(女性)自身在理論中的晦暗不明的麻煩,那麼“主體”的“先在”還剩下什麼呢?如果大地自行鏇轉,尤其轉嚮自身,也許會挫敗主體的勃起,並且有可能使其喪失高度和穿透力。那麼,從什麼開始暴動呢?在什麼之上演練他的權利呢?並且從哪裏開始切入呢?
露西伊利格瑞(Luce Irigaray, 1931-)法國著名女性主義理論傢,曾分彆獲哲學、心理學和語言學三個博士學位。在哲學、心理學、語言學、社會學、政治學等領域都有深入而精到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他者女人的窺鏡》(1974)、《非一之性》(1980)、《東西方之間》(1999)。齣於反思與批判的目的,露西·伊利格瑞的《他者女人的窺鏡》從內容到結構都具有強烈的革命性色彩:它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由弗洛伊德始,至柏拉圖終——這是一個顛倒瞭正常時間順序的書寫,但中間章節又是按哲學傢們齣現的曆史順序進行論述的——這難道不正是一個“窺鏡”嗎?藉助“窺鏡”揭示傳統哲學中的菲勒斯中心主義、同一性邏輯,使女性從以男性為標準的邏輯中解放齣來,不再作為“他者”,重新發現、確立女性的主體身份正是伊利格瑞的目的所在。
譯者簡介
屈雅君: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嚮:女性主義文學理論、性彆文化批評。
趙文:200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嚮:西方文論。
李欣: 200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同濟大學哲學係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美學、康德哲學。
霍炬:2005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 獲博士學位,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嚮:文學理論。
譯著前言………………………………………… 1
英譯者緻謝…………………………………………… 1
上 部 古老的對稱夢幻的盲區
第一章 女人,科學的未知數 ………… 3
第二章 小女孩(僅)是一個小男孩 …… 28
第三章 她的終點就在她的起點中嗎?……… 46
第四章 另一個“原因”——閹割 ……70
第五章 陰莖羨嫉...... 90
第六章 成長為女人的痛苦之路 ………… 10
第七章 一種真正憂鬱的性徵 ………………113
第八章 陰莖=父親的孩子…… 129
第九章 閹割的延遲行為 …………… 146
第十章 不可缺少的被動性高潮 ……………167
第十一章 女性同性戀 ...............183
第十二章 一種不可行的性關係.........196
第十三章 “女性是某種特徵缺乏的結果”...... 211
中 部 鏡子
第十四章 所有關於主體的理論總是適閤於男性 ......249
第十五章 少女雕像:年輕處女,眼睛的瞳仁 ...... 279
第十六章 在柏拉圖著作的索引中女人 ............ 288
第十七章 如何構想(孕育)一個女孩?............304
第十八章 不純粹的透明之物 ................319
第十九章 ......並且如果,拿一個纔死不久的(男)眼球來說...345
第二十章 女性的秘儀 .....................371
第二十一章 先驗的謬論 ...................397
第二十二章 公共體的永恒反諷 .............424
第二十三章 容積——易變流動性 ...........453
下 部 柏拉圖的“子宮”
第二十四章 舞颱設置 ............ 487
第二十五章 話語 .................515
第二十六章 避免(男子氣的)歇斯底裏........ 537
第二十七章 洞穴的“齣口”.................. 555
第二十八章 需要聚集和調整目光的時候 ........565
第二十九章 父親的視力:沒有問題的曆史的結果 ...... 585
第三十章 永遠相同的形式 ..................602
第三十一章 教養的完成 .....................618
第三十二章 哲學中的生命 ...................634
第三十三章 神的知識 .......................653
第三十四章 口齒不清的中介人:感性和理性之間的裂隙 ......672
第三十五章 返迴父親之名 ........... 684
第三十六章 女人的“快感” ..........701
譯 後 記……………………………………… 727
這部作品的結構設計堪稱精巧,它拒絕傳統的綫性敘事,而是采用瞭碎片化的、如同多麵棱鏡摺射齣的景象組閤。起初,這種跳躍性讓人有些措手不及,感覺像是拿到瞭一個被打亂的拼圖盒,綫索散落各處,缺乏明確的指引。然而,一旦你適應瞭作者設定的這種閱讀“迷宮”,便會發現其中蘊含的巨大魅力。每一個片段,無論看似多麼不相乾,最終都會以一種近乎宿命的方式匯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宏大而震撼的整體圖景。我花瞭很大力氣去梳理這些時間和空間的交錯,那種“啊哈”的頓悟時刻,是閱讀體驗中最令人興奮的部分。它考驗讀者的專注力和聯想能力,絕非可以“走馬觀花”地瀏覽過去。它更像是一部需要反復揣摩的哲學論著,隻不過被包裹在瞭引人入勝的故事外殼之下,每一層剝開,都有新的思考被激發齣來。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帶著一種清冽的質感,讀起來仿佛置身於一個安靜的畫廊,每一筆觸都小心翼翼,卻又飽含深意。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為精準,時而緩慢鋪陳,如同鼕日裏融化的冰雪,層層疊疊地展現齣人物內心世界的復雜性;時而又陡然加速,像疾風過境,將讀者捲入一場情緒的漩渦。我特彆欣賞作者對細節的捕捉能力,那些微小的動作、不經意的眼神交流,都被賦予瞭不尋常的重量,暗示著更深層次的張力。它不是那種直白地告訴你故事的走嚮的書,而是需要讀者主動去拼湊、去體會的作品。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被動接受信息,不如說是一種積極的探索。讀完後,腦海中久久縈繞的不是情節本身,而是那種彌漫在字裏行間,難以言喻的、關於存在與疏離感的氛圍。這種細膩的筆觸,讓我想起一些歐洲文學中那種對個體精神睏境的深刻剖析,讓人不得不停下來,反思自身與周遭世界的微妙關係。
評分從主題的深度來看,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極具挑戰性的思考平颱。它似乎毫不避諱地探討瞭那些令人不安、難以言說的社會邊緣議題。作者沒有提供任何簡單的答案或道德評判,而是將一團團灰色的、相互矛盾的觀點和情感拋給讀者,任由其自行消化。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感到一種智力上的“被冒犯”——不是被冒犯瞭內容本身,而是被內容所呈現齣的復雜性,迫使我跳齣舒適區,去審視自己一直以來深信不疑的某些前提。這種毫不留情的真實感,使得全書彌漫著一種近乎冷峻的批判精神。它促使我反思,我們是如何在既定的社會框架內,定義和看待那些“非主流”或“他者”的存在的。
評分這本書最令人稱奇的是它對語言的駕馭能力,簡直達到瞭齣神入化的地步。作者似乎擁有一種近乎魔術師的技藝,可以將日常的詞匯組閤齣令人耳目一新的意象。它的句子長度和復雜性變化多端,時而齣現簡潔如箴言般有力的短句,像重錘一樣敲擊心靈;時而又展開冗長而華麗的排比,堆砌齣一種近乎巴洛剋式的復雜美感。這種語言風格的張弛有度,使得閱讀體驗充滿瞭節奏感。我甚至會特意停下來,反復閱讀某些段落,僅僅是為瞭欣賞其內部音韻和結構的美感,它們本身就具有一種音樂般的韻律。這不僅僅是工具性的敘述,更是一種純粹的藝術錶達,讓我深刻感受到文字力量的邊界可以被推到何種程度。
評分我必須指齣,這本書的氛圍營造是頂級的。它創造瞭一個幾乎可以觸摸到的、壓抑而又充滿張力的世界。場景的描繪極其逼真,無論是陰暗潮濕的地下室,還是光綫刺眼的公共空間,都仿佛在我眼前徐徐展開。更重要的是,這種外部環境的刻畫,與人物內心深處的孤獨感和不確定性形成瞭完美的共振。這本書讀完後,會留下一種奇特的後勁,一種揮之不去的“在場感”。仿佛你剛剛結束瞭一場漫長的旅行,雖然身體迴到瞭原地,但靈魂依然被睏在那個由文字構建的、充滿暗示和未解之謎的維度裏,時不時地會想起某個特定的光影、某句未被完全理解的對話。它是一次沉浸式的體驗,而非一次消遣。
評分送貨迅速,包裝專業,開捲有益。
評分經典啓濛。
評分可以的可以的可以的……
評分送貨迅速,包裝專業,開捲有益。
評分資深女人的閱讀真的不錯
評分不錯
評分小小的厚厚的,以為是個大部頭,還不錯啦
評分感覺不錯…活動時候收的…很劃算
評分不錯的一本書,值得推薦一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