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

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邱晓航,李一峻,韩杰,尚贞锋 著
图书标签:
  • 化学
  • 实验
  • 基础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大学
  • 理学
  • 化学工程
  • 分析化学
  • 无机化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38451
版次:2
商品编码:1217253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0
字数:6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为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课适用教材。《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包括大学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以及与大学化学四大基础课对应的无机化学实验、定量分析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共162个实验。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综合性合成表征、物理化学常数测定及开放性设计实验等。另外,附录部分收录了多个实验常用数据表。

目录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1
1.1 实验室规则 1
1.2 实验室安全 1
1.3 误差与数据处理 7
1.4 实验预习、原始记录和报告 10
1.5 化学试剂的一般知识 11
1.6 化学实验文献资料 12
第2章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术 17
2.1 玻璃仪器的使用 17
2.2 加热技术 27
2.3 结晶技术 30
2.4 固液分离技术 31
2.5 化学制冷技术 34
2.6 搅拌 35
2.7 气体吸收与净化技术 36
2.8 反应液滴加技术 37
2.9 无水操作 38
2.10 升华 38
2.11 萃取 39
2.12 干燥技术 41
2.13 色谱技术 47
2.14 质量分析技术 53
2.15 天平及其使用 58
2.16 光度计的使用技术 61
2.17 折射率的测定 62
2.18 旋光度的测定 65
2.19 光谱技术简单介绍 66
第3章 无机化学实验 70
实验1 基本操作练习 70
实验2 阿伏伽德罗常量的测定 71
实验3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72
实验4 摩尔气体常量R的测定 74
实验5 乙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76
实验6 离子交换法测定PbCl2的溶度积 78
实验7 氯化钠的提纯 79
实验8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80
实验9 硫酸铝钾的制备 82
实验10 硫酸铜的制备 83
实验11 硝酸钾的制备及溶解度的测定 84
实验12 从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制备碳酸钠 86
实验13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88
实验14 由三氧化二铬制备重铬酸钾 89
实验15 无水二氯化锡的制备 90
实验16 无水四碘化锡的制备 92
实验17 TiO2纳米晶体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X射线衍射分析 93
实验18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铁酸锌纳米材料 95
实验19 葡萄糖酸锌的合成及表征 96
实验20 离子交换法分离Co2+和Cr3+ 97
实验21 十二钨磷酸和十二钨硅酸的制备 99
实验22 杂多化合物K5CoW12O40 20H2O的合成与鉴定 100
实验23 氯化亚铜的制备 102
实验24 从“盐泥”制取七水合硫酸镁 103
实验25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105
实验26 磷酸钠、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的制备 106
实验27 硫酸铜的提纯 107
实验28 从废钒触媒中回收五氧化二钒 108
实验29 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制备及其组成测定 108
实验30 三草酸根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其化学式的确定 110
实验31 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组成测定 112
实验32 配合物键合异构体的制备和鉴别 114
实验33 配合物磁化率测定 117
实验34 [Co(NH3)6]Cl3和[Co(NH3)5Cl]Cl2的制备及电导率测定 122
实验35 二茂铁的合成 124
实验36 二硝基二乙二胺合钴(Ⅲ)的顺反异构体制备 125
实验37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127
实验38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128
实验39 主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129
实验40 过渡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131
实验41 混合阳离子未知溶液分析 132
第4章 定量分析实验 134
实验42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134
实验43 酸碱滴定操作练习 135
实验44 容量仪器的校准 137
实验45 碱灰中总碱量的测定 139
实验46 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 141
实验47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142
实验48 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144
实验49 盐酸、硼酸混合液分析 145
实验50 鸡蛋壳中碳酸盐含量的测定 145
实验51 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146
实验52 食用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148
实验53 天然水总硬度的测定 149
实验54 鸡蛋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151
实验55 保险丝中铅含量的测定 152
实验56 锌铋混合液中金属离子的连续配位滴定 153
实验57 返滴定法测定未知物中铝的含量 154
实验58 混合离子溶液中铁和铝含量的测定 156
实验59 配位滴定法测定铜和锌的含量 156
实验60 铁矿石中酸可溶铁的测定(汞法) 157
实验61 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酸可溶铁的含量(无汞法) 160
实验62 水样中化学需氧量(COD)测定(K2Cr2O7法) 161
实验63 铜合金中铜的测定(碘量法) 163
实验64 维生素C(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165
实验65 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167
实验66 石灰石中钙的测定(KMnO4法) 168
实验67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171
实验68 水样中化学需氧量(COD)测定(KMnO4法) 172
实验69 氯化物中氯的测定(莫尔法) 174
实验70 氯化钡中钡的测定(质量法) 176
实验71 钢中镍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178
实验72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180
实验73 水泥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182
实验74 半微量滴定分析(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 185
第5章 有机化学实验 187
实验75 常压蒸馏工业乙醇 187
实验76 乙醇折射率的测定 188
实验77 分馏操作 190
实验78 减压蒸馏 191
实验79 水蒸气蒸馏从橘皮中分离橙皮油 197
实验80 重结晶乙酰苯胺 199
实验81 重结晶萘 204
实验82 熔点测定和温度计校正 205
实验83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207
实验84 薄层色谱法分离菠菜叶色素 209
实验85 环己烯的制备 211
实验86 正溴丁烷的制备 212
实验87 1,2-二溴乙烷的制备 214
实验88 卤代烷的制备及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表征 216
实验89 2-甲基-2-己醇的制备 218
实验90 正丁醚的制备及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219
实验91 β-萘乙醚的制备 221
实验92 正丁醛的制备 222
实验93 苯乙酮的制备 223
实验94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224
实验95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225
实验96 肉桂酸的制备 227
实验97 4-己氧基苯甲酸的制备及熔点、清亮点的测定 228
实验98 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 230
实验99 对甲苯磺酸的制备 231
实验100 N,N-二乙基间甲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232
实验101 苯频哪醇的光化学制备及重排反应 233
实验102 偶氮苯的光异构化反应和薄层色谱鉴定 234
实验103 微波辐射合成苯甲酸乙酯 236
实验104 2,3-二甲基喹喔啉-6-羧酸的合成 239
实验105 超声在Knoevenagel反应中的应用 240
实验106 固相研磨法合成2-(3,4-二甲氧基苯亚甲基)-2,3-二氢-1-茚酮 241
实验107 1,4-二甲氧基柱[5]芳烃的合成 242
实验108 二苯甲醇的制备 243
实验109 顺/反均二苯乙烯二醇的二乙酸酯的制备 244
实验110 环己酮的制备 245
实验111 己二酸的制备 246
实验112 N-[(E)-亚苯甲基]苯胺的制备 247
实验113 D-甘露糖与丙酮反应 248
实验114 L-半胱氨酸与丙酮反应 249
实验115 D-葡萄糖脎的制备 250
实验116 苯甲酰苯胺的制备 251
实验117 邻氨基苯甲酸的制备 252
实验118 二聚环戊二烯解聚制备环戊二烯 253
实验119 内型-二环[2.2.1]庚-2-烯-二酸酐的制备 254
实验120 内型-二环[2.2.1]庚-2-烯-5,6-二甲酸的制备 255
实验121 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制备 255
实验122 +-溴乙苯的制备 256
实验123 +-氨基乙苯的制备 257
实验124 +-氨基乙苯的拆分 258
实验125 维生素B1催化合成1,2-二苯羟乙酮 259
实验126 二苯乙二酮的制备 260
实验127 2,3-二苯喹 啉的制备 261
实验128 抗痉挛药——5,5-二苯乙内酰脲的制备 262
实验129 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的制备 263
实验130 7,7-二氯二环[4.1.0]庚烷的制备 263
实验131 Synthesis of Ethyl Benzoate 264
实验132 Synthesis of Triphenylmethanol 266
实验133 Reaction of Triphenylmethanol 268
实验134 Synthesis of 1,2,3,4-Tetrahydrocarbazole 269
第6章 物理化学实验 271
实验135 燃烧热的测定 271
实验136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76
实验137 偏摩尔体积的测定 280
实验138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282
实验139 二组分体系的气-液平衡相图的测绘 285
实验140 热分析 290
实验141 三组分体系等温相图的绘制 294
实验142 分解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298
实验143 配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测定 302
实验144 电解质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303
实验145 电解质溶液电导的测定 308
实验146 电动势的测定 311
实验147 氢阴极析出极化曲线的测定 314
实验148 铁阳极钝化曲线的测定 316
实验149 方波脉冲电流镀锌 319
实验150 过氧化氢分解反应 321
实验151 蔗糖酸催化转化反应 324
实验152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329
实验153 丙酮碘化反应 332
实验154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335
实验155 蔗糖酶催化转化反应 339
实验156 气体-溶液界面上的吸附 343
实验157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347
实验158 电泳 351
实验159 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353
实验160 偶极矩的测定 355
实验161 磁化率的测定 360
实验162 BZ振荡反应 364
第7章 附录 368
7.1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及鉴定 368
7.2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 378
7.3 附表 381
参考文献 401
《物质的秘密: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本书并非一本传统的化学教材,而是一次深入物质世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探索之旅。它旨在点燃读者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并引导大家理解我们所处世界的构成基础。我们相信,化学并非枯燥的公式和反应式堆砌,而是充满趣味和智慧的科学,是理解自然界运行机制的钥匙。 第一章:触碰现实的基石——物质的形态与性质 我们每天都与物质打交道,但可曾停下来思考,这些物质究竟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存在的?从坚硬的石头到缥缈的空气,从滚烫的蒸汽到冰冷的金属,物质以千姿百态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本章将带领读者从宏观到微观,观察和体验物质的不同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并理解它们之间转变的奥秘。我们将探讨物质的各种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沸点、溶解度、导电性、导热性等,这些看似寻常的属性,却承载着物质独特的身份信息,也决定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固体的秩序与变化: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为何有些固体在加热时能保持形状,而有些则会融化成一滩?我们将通过观察盐粒的晶莹剔透、玻璃的坚韧透明,来理解晶体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液体的流动与张力: 水滴的表面张力为何能让昆虫在水面行走?油和水为何不能相溶?我们将用生动的例子解释液体的流动性、黏度和表面张力,以及这些性质如何塑造我们周围的环境。 气体的弥漫与压力: 为什么充气的气球会鼓起来?真空又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将深入了解气体的可压缩性、流动性以及气体分子的运动,揭示气体压力背后的动力学原理。 性质的测量与解读: 如何准确测量物质的密度?沸点与气压有什么关系?我们将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测量方法,并教会读者如何从实验数据中解读物质的特性。 第二章:微观世界的居民——原子、分子与化学键 当我们把物质不断细分,最终会触及到构成万物的基本单元——原子。原子并非不可分割的实心球,而是拥有复杂内部结构的微观粒子。本章将带领读者走进这个奇妙的微观世界,认识原子、分子这些看不见的“居民”,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形成我们熟悉的一切。 原子的组成与模型: 质子、中子、电子——这些粒子是如何排列的?原子核的质量为何占绝大部分?我们将回顾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从道尔顿的原子论到卢瑟福、玻尔的原子模型,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元素周期表为何如此神奇?为什么相似性质的元素会排在一起?我们将探讨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周期性规律背后的科学原理,并认识一些常见的元素及其特点。 分子的构建与形态: 原子如何组合成分子?不同形状的分子对物质性质有何影响?我们将学习如何用化学式表示分子,理解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并初步了解分子形状与极性对宏观性质的影响。 化学键的强大力量: 化学键为何如此稳定?又是如何被打破的?我们将深入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以及这些键在物质形成和性质表现中的关键作用。 第三章:物质的语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是物质世界最活跃的现象之一,它驱动着自然的演变,也支撑着人类的文明。从食物的消化到燃料的燃烧,从药物的合成到金属的冶炼,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化学反应所包围。本章将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过程以及伴随的能量变化。 化学方程式的解读: 如何用简洁的符号描述复杂的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体现。我们将学习如何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理解其中蕴含的物质转化信息。 反应的类型与规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这些基本反应类型如何分类?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特征和发生机制。 反应的驱动力: 什么因素决定了化学反应能否发生?反应速率如何影响过程的快慢?我们将探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并初步认识化学平衡的概念。 能量的释放与吸收: 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释放热量,有的吸收热量。我们将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以及能量在化学变化中的转化与守恒。 第四章:生命与自然的化学——水、氧气、二氧化碳与酸碱 本章将聚焦于我们生活中最重要、最常见的一些物质,并从化学的角度深入剖析它们的性质、作用以及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理解这些基础物质的化学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生命现象和地球环境。 水——生命的源泉: 水的极性分子结构如何解释其独特的溶解性、高比热容和表面张力?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以及它作为溶剂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氧气——燃烧的助燃剂: 氧气的性质及其在呼吸和燃烧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将探讨空气的组成,以及氧气如何参与物质的氧化过程。 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参与者: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它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以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将认识温室效应的原理,并思考人类活动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 酸与碱——腐蚀与中和: 酸和碱的定义,pH值的含义,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危害。我们将了解强酸、弱酸、强碱、弱碱的区别,并认识酸碱中和反应的重要性。 第五章:认识我们的世界——常见物质的化学应用 化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它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工具。本章将带领读者了解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从日常生活用品到高科技材料,从食品医药到环境保护,化学都在默默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材料的化学: 塑料、金属、陶瓷、玻璃……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材料,其性能是如何通过化学结构和加工工艺决定的?我们将认识一些常见材料的化学组成和制备方法。 食品与健康: 食物的营养成分、防腐技术、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化学如何影响我们的饮食安全与健康? 医药与保健: 药物的分子结构如何发挥治疗作用?化学合成在现代医药发展中的贡献。 能源与环境: 化石燃料的燃烧、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如废水处理、空气净化等。 结语:化学的魅力与未来 通过这次探索之旅,我们希望能激发读者对化学持久的兴趣。化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门基础科学,它的魅力在于不断揭示物质的奥秘,也在于它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未来的化学将继续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环境等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鼓励读者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一切,去思考物质世界的奇妙之处。愿这本书能成为您探索化学世界的起点,陪伴您一同领略物质的无穷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化学实验的印象就是一堆试管、烧杯和各种看起来很危险的化学试剂。然而,《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点点地引导我走进化学实验的世界。我最喜欢它的“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章节,它详细介绍了过滤、蒸馏、重结晶等基本操作,并且用清晰的图示讲解了每一步的关键点。我一直以为这些操作很复杂,但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发现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并且注意细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做得很好。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选择合适实验方法,以及如何评估实验效果的建议,这对于我来说非常有启发性。我之前总是在纠结哪个方法更好,现在我能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际情况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它让我觉得,化学实验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枯燥乏味的科目。

评分

我之前学习化学的时候,总是对实验部分感到头疼,很多时候都是死记硬背步骤,但对原理却是一知半解。《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让我对化学实验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你“为什么这么做”。例如,在讲解“摩尔质量的测定”这个实验时,它不仅列出了实验步骤,还详细解释了每一步的化学原理,以及为什么需要这么操作,这样就避免了盲目的操作。书中的一些拓展阅读部分也很有价值,它会介绍一些相关的化学知识和应用,让我能够将实验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加深理解。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章节,通过改变温度、浓度等因素来影响反应速率的实验,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了化学动力学的魅力。这本书让我觉得,化学实验是一个探索未知、发现规律的过程,它充满了逻辑性和创造性。它不仅仅是一本实验教材,更是一本激发我对科学探索热情的启蒙书。

评分

我一直对化学实验有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它需要很高的专业门槛和精密的仪器。直到我无意间接触到了《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才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没有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即使是我这样的化学“小白”,也能轻松阅读。我最喜欢它在“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的讲解,它用生活中的例子,比如铁的生锈、电池的工作原理,来解释氧化还原反应,让我觉得化学就隐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的实验设计也非常贴合初学者的需求,很多实验都取材于身边常见的物品,操作也相对简单,但却能直观地展示重要的化学原理。例如,其中关于“酸碱中和”的实验,利用食醋和小苏打就能演示,非常有趣且安全。而且,这本书在实验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方面也提供了很清晰的指导,这对于我这种不擅长数据分析的人来说,帮助太大了。它教会了我如何规范地记录实验数据,如何制作科学的图表,让我觉得做实验不仅仅是动手操作,更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研究。

评分

这本书我一直想找一本能真正帮我理解化学实验原理的书,之前也看过几本,但总感觉有些晦涩难懂,或者过于理论化,脱离了实际操作。当我在网上偶然看到《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时,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下来。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排版和插图,非常清晰直观,很多复杂的实验步骤都有详细的配图,这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不算很强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对每个实验的原理讲解也十分到位,不是简单的罗列公式,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入浅出的文字,让我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以及通过这个实验能学到什么。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的提示,这在很多教材中都可能被忽略,但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溶液配制”的章节,它不仅介绍了不同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还详细讲解了量筒、移液管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技巧,以及误差分析,让我觉得学习过程更加严谨和科学。这本书让我对化学实验的恐惧感大大降低,取而av,我开始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跃跃欲试地想动手操作了。

评分

作为一个对化学充满好奇但又缺乏系统学习经验的人,我常常在网上搜索各种化学知识,也尝试过一些简单的家庭小实验。然而,很多时候我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实验背后的化学原理总是模模糊糊。直到我发现了《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才感觉像是找到了宝藏。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基础知识上的扎实铺垫。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实验,而是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比如化学计量、物质的分类、化学键等,这些内容虽然在很多化学书里都会提到,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却格外引人入胜,它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我能够轻松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我尤其赞赏它在“化学平衡”这一章的阐述,通过图示和生动形象的描述,让我豁然开朗,原来化学反应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经典实验,而且每一个实验都附带了详细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以及结果分析,让我感觉自己就像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一步步学习。这本书不仅提供了操作指南,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思考问题的方法,让我能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地去理解化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