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会长桂维民、副会长岳海翔倾力打造
依据新《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编写
精要介绍公文写作基本知识,全面讲解公文写作基本要领,详尽解答公文写作疑难问题
本书由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会长桂维民及常务副会长岳海翔亲自执笔,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为依据,广泛吸收现阶段公文学研究的成果,紧密结合当前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公文写作与处理的实际,内容全面,例文新颖,体例独特,突出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是面向各高等院校、党校、行政学院学生以及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材。
桂维民,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会长,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和管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省委党校兼职教授。长期从事和分管机关文秘工作,具有丰富的机关公文写作实践经验,出版《探索与创新:中国现实问题思考》《应急决策论》等专著。
岳海翔,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公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长期工作在公文写作教学与理论研究一线,撰写《公文写作一点通》《公文写作格式与技巧》等专著80余部,其中《公文写作教程——新编大学写作课程系列教材之一》系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生教材。其著作以规范、实用深受读者欢迎,并多次获奖,是国内公文写作界有影响力的专家。
上编 公文写作基本知识与原理
1 什么是公文?
2 什么是公文写作?
3 什么是公文处理?
4 公文的载体形态分为哪几类?
5 什么是公文撰拟的专任性?
6 什么是公文语体?
7 我国现行公文处理法规和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是什么?
8 现行法定公文文种有哪些?
9 现行常用事务文书文种有哪些?
10 怎样理解复体行文?
11 怎样理解公文文种相互之间的关系?
12 正确确定和使用文种的原则有哪些?
13 怎样区别决定与决议?
14 怎样区别意见与决定?
15 怎样区别通知与意见?
16 怎样区别通报与通知?
17 怎样区别报告与请示?
18 怎样区别请示与上行意见?
19 怎样区别纪要与决议?
20 怎样区别函与平行意见?
21 怎样区别函与请示?
22 怎样区别公布令与发布性通知?
23 怎样区别嘉奖令、表彰性决定与表扬性通报?
24 怎样区别指挥性决定、指示性通知和下行意见?
25 怎样区别公告和通告?
26 怎样区别公告和公布令?
27 怎样区别通告和通知?
28 怎样区别传达性通报与批评性通报?
29 怎样区别议案和请示?
30 怎样区别报告与上行意见?
31 怎样区别批复与复函?
32 怎样区别批复与通知?
33 怎样区别意见与呈转性报告?
34 怎样区别意见、决定与指示性通知?
35 怎样区别意见与函?
36 怎样区别处分决定与批评性通报?
37 怎样区别纪要与简报?
38 怎样区别纪要与决议?
39 怎样区别述职报告与工作报告?
40 怎样区别述职报告与工作总结?
41 怎样区别祝词与贺词?
42 怎样区别协议书与合同?
43 怎样区别公约与守则?
44 什么是公文的格式?
45 公文格式标准化有什么意义?
46 党政公文格式的组成要素包括哪些?
47 党政公文的技术、印刷、用纸要求是怎样的?
48 公文版头的含义及组成要素有哪些?
49 公文主体的含义及组成要素有哪些?
50 公文版记的含义及组成要素有哪些?
51 公文中的页码及其标识规则是什么?
……
中编 公文文种实例鉴赏
下编 公文写作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坦率地说,我是一个对学习效率要求比较高的人,我不喜欢那种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抓住重点的书。这本书的叙述风格是那种非常直接、高效的“干货”型。作者的语言精准、凝练,没有一句废话,直奔主题。它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领导在手把手地带你入门,直接告诉你关键在哪里,陷阱在哪里。特别是书中对常见错误案例的剖析,简直是“避坑指南”。它没有回避写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而是坦诚地将它们摆在台面上,并给出清晰的解决方案。这使得学习过程非常高效,我可以快速吸收核心知识,并将它们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快速转化。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极大地压缩我的摸索时间,让我少走很多弯路。
评分说实话,我买过好几本关于这个领域的参考书,但很多都存在一个致命问题:内容过于陈旧,或者案例脱离实际。然而,这本教材在案例的选择上,展现了极高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我注意到其中很多情境模拟,都非常贴近当前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会遇到的真实难题,比如一些最新的政策解读和文件起草要求,这本书都有所涉猎。这不是那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空泛讨论,而是真正深入到了“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实操层面。阅读过程中,我尝试跟着书中的步骤进行模拟练习,发现它提供的修改建议和优化思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公文处理水平在悄然提升,从最初的生涩到后来的游刃有余,这种进步是立竿见影的,让人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信心。
评分从使用体验上讲,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每一章节的开始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导引,读完一个知识点后,紧接着就有“小结”或者“思考题”,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此外,书中对一些复杂流程的图示化处理非常出色,比如公文审批流程图,用图形的方式替代了冗长的文字描述,使得理解难度直线下降。我特别留意了它对细节的把控,比如字体、间距、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都严格遵循了国家标准,这对于培养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至关重要。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告诉我:专业,就要体现在每一个不被注意的角落。它不仅仅是学习材料,更是一本随时可以查阅的规范手册。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里,首先就被它的装帧和排版吸引住了。那种沉稳、专业的感觉扑面而来,不像有些教材那样花里胡哨。纸张的质感也很好,阅读起来眼睛非常舒服,长时间看也不会觉得累。里面的章节划分清晰明了,目录设计得非常人性化,让人一目了然就能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部分。而且,它的逻辑结构非常严谨,从基础理论的梳理到具体实务操作的演示,层层递进,衔接自然,读起来丝毫没有断裂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关键概念解释上的深入浅出,复杂的专业术语都能用大白话解释清楚,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光是翻阅目录和前言部分,我就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教学实践的深刻理解,这本书绝非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的“速成宝典”可比,它更像是一本沉淀了多年经验的案头良师。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很多教材要么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偏重操作技巧,失去了对底层逻辑的挖掘。这本书却不然,它不仅详细讲解了公文的格式、体例,更深入剖析了不同文种背后的行政思想和法律依据。例如,在讲解公报和请示的区别时,作者不仅给出了模板,还详细阐述了决策链条中不同文件的作用与效力差异。这种多维度的解析,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让我意识到写作不只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体现行政智慧的思维活动。这本书无疑为想要从“会写”到“写好”的人,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它培养的不仅仅是写手,更是能理解制度运行的管理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