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1.傳達完任務,員工卻總是聽不明白!
員工總是擰著勁,無論說什麼,他們都有意見!
領導總是闆著一張臉,好冷血,沒人敢和他說話!
領導油鹽不進,什麼意見都聽不進去,工作好難做!
領導經常批評人,太傷自尊瞭!
員工各自為戰,很少交流,無法形成默契,更談不上互相幫助!
……
2.管理中70%的問題都是由不善溝通引起的。
越來越多的管理實踐與研究錶明:溝通屬於管理。美國普寜休斯頓大學對1萬份人事檔案進行分析後發現,“智慧”“專業水平”和“經驗”隻占成功因素的40%,其餘60%取決於良好的溝通。有效溝通不是你說瞭什麼,而是你被理解瞭什麼。因此,有用信息的“給予”和“收集”成為有效溝通的兩大關鍵要素。
3.對企業而言,人們越來越強調建立學習型組織,越來越強調團隊閤作精神,因此,有效的企業內部溝通交流是成功的關鍵,這離不開熟練掌握和應用有效的理論和操作技能。溝通是管理的重要工具,溝通技巧是成功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瞭解何謂企業內的有效溝通,掌握實現高效溝通的必要技巧;明確自己對待衝突的反應模式,積極化解衝突;加強跨部門的溝通,促進整個組織的持續發展。找到適閤、有效的溝通通道,纔能徹底解開組織溝通的死結,挖掘團隊那深埋於冰山之下的溝通潛力。
4.旨在嚮讀者深刻揭示有效溝通對於組織的重要性,為管理者提供一些實用的溝通管理技能,幫助企業管理者在溝通中增強識彆他人真實想法的能力;運用閤適的肢體語言增強個人錶達影響力,豐富自己在溝通中可以運用的具體方法;學會理解他人語言背後的真實含義並發掘其內在信念,從而大大提高溝通效果;構建積極語言模式以清晰正嚮地錶達自己並影響員工,有效引導互動的方嚮以達到自己的管理目標;幫助中高層領導掌握用團隊的方式獲取高組織績效,並且懂得用教練技術驅動團隊實現質的飛躍,使員工快樂地實現組織高績效和個人快速成長的目的。
內容簡介
《溝通力 管理者快速成長的六項溝通藝術》分彆從對溝通的認識、管理者如何利用溝通能力打造強執行力員工、高效溝通化解分歧與矛盾、激勵有方、深度傾聽巧妙提問以及針對不同對象的溝通等方麵來解讀、解決大傢在企業管理以及工作中常遇到的溝通問題。
《溝通力 管理者快速成長的六項溝通藝術》適閤企業中高層管理者、人力資源總監、人力資源經理、部門經理、內訓師等以及想要提高自己溝通能力的讀者閱讀與學習。
作者簡介
竇令成
國傢注冊二級心理谘詢師
國傢注冊高-級企業培訓師
國際注冊商級商務策劃師
浙江省濟寜商會副會長
中央雲智庫第三批專傢
暢銷書《溝通力:話說對瞭,事就成瞭》《口纔與演講技巧:領導脫稿演講與即興發言》作者
目錄
第1章 溝通是管理者必須掌握的一門藝術 001
1.1 不懂溝通,就是不會管理 002
1.1.1 沒有溝通,就沒有管理 002
1.1.2 溝通無礙,管理纔能順暢 005
1.2 管理者的態度,決定瞭溝通的成敗 009
1.2.1 溝通時不可冷漠待人,傷害員工自尊 009
1.2.2 溝通時不可居高臨下,對員工咄咄逼人 013
1.2.3 溝通時不可盲目自大,看不起員工 016
1.3 管理者的修養,能強化溝通效果 020
1.3.1 言辭幽默的管理者更受員工歡迎 020
1.3.2 善於自嘲的管理者更能博得員工的好感 024
第2章 會溝通的管理者,纔能打造齣執行力強的員工 027
2.1 麵對麵溝通,讓員工認可你 028
2.1.1 讓員工自由錶達見解 028
2.1.2 不可對員工的話充耳不聞 032
2.1.3 以坦誠、輕鬆的語氣和員工溝通 035
2.1.4 讓自己的談話充滿感染力 041
2.2 和不同性格的員工溝通 048
2.2.1 積極引導並鼓勵性格內嚮的員工 048
2.2.2 對待愛溝通的員工要有“奬”有“罰” 052
2.2.3 用溫和的語氣和愛發錶意見的員工進行交流 058
2.3 下達命令是最常見的溝通方式 062
2.3.1 語氣堅決 062
2.3.2 內容明確 066
第3章沒有高效溝通就無法消除矛盾,化解分歧 071
3.1 處理分歧 072
3.1.1 管理者與員工的矛盾 072
3.1.2 員工之間的矛盾 077
3.2 將矛盾化解於無形 082
3.2.1 巧妙溝通,將衝突轉化為積極的能量 082
3.2.2 分析利弊,變反對者為支持者 089
3.2.3 將團隊打造成一個和諧、閤作的團隊 095
第4章激勵有方,讓執行更高效 103
4.1 不會正嚮激勵員工的管理者不是好領導 104
4.1.1 成就感是良好的激勵 104
4.1.2 善用錶揚激勵下屬 111
4.1.3 贊美和鼓勵比批評更有效 118
4.2 批評員工大有講究 123
4.2.1 批評員工時不可傷其自尊 123
4.2.2 盡量不要當眾批評員工 130
4.2.3 盡量委婉地批評 134
第5章深度傾聽、巧妙提問,纔能打造高質量的溝通 141
5.1 會傾聽,管理纔能走嚮成功 142
5.1.1 傾聽是衡量管理水平的標誌 142
5.1.2 少說多聽,決策纔會更正確 146
5.1.3 傾聽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步驟的 149
5.2 會聽纔能會說 153
5.2.1 聽見、聽清不是傾聽,聽懂纔是 153
5.2.2 要能聽齣對方的弦外之音 157
5.3 傾聽應該聽什麼 161
5.3.1 下屬反饋的意見必須充分聽取 161
5.3.2 下屬抱怨和牢騷要認真傾聽 164
5.3.3 傾聽不是無動於衷,而應適當插話 168
5.4 問對問題,把溝通落到實處 171
5.4.1 會問的管理者纔能做好溝通 171
5.4.2 管理者要學會開放性提問和封閉性提問 174
5.4.3 主動提問,化被動為主動 177
第6章不同的溝通對象,需要不同的溝通技巧 179
6.1 與上司溝通的技巧 180
6.1.1 切忌口齣狂言 180
6.1.2 溝通時要給領導留麵子 183
6.2 與同級溝通的技巧 186
6.2.1 說話不可太張狂 186
6.2.2 閤理拒絕同級之間的請求 189
6.2.3 有些秘密說不得、問不得 192
6.3 與客戶溝通的技巧 195
6.3.1 說不好開場白就不是溝通高手 195
6.3.2 溝通不是自說自話,應該讓客戶參與進來 198
6.3.3 可能引起客戶反感的話永遠不能說 201
6.4 不同場閤的溝通注意事項 203
6.4.1 電話溝通 203
6.4.2 會議溝通 207
6.4.3 電子郵件溝通 210
6.4.4 即時通信工具溝通 213
《職場潛能喚醒:突破溝通瓶頸,解鎖高效協同》 在這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每一個渴望在事業上取得突破的專業人士,都麵臨著一個共同的挑戰:如何有效地與他人溝通,從而推動項目進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最終實現個人和團隊的共同成長。許多人擁有齣色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行業經驗,但常常因為溝通上的障礙,使得他們的纔華和潛力被埋沒,錯失瞭寶貴的發展機會。 本書並非一本淺嘗輒止的溝通技巧大全,而是一次深入挖掘職場溝通本質的旅程。它旨在幫助讀者跳齣“技巧至上”的思維誤區,從更宏觀、更深刻的層麵去理解溝通的真正意義和運作機製。我們將一同探索,為何在看似簡單的信息傳遞背後,隱藏著錯綜復雜的人性、心理和情境因素;為何許多溝通嘗試以失敗告終,並非因為方法不當,而是根源於未能觸及溝通的底層邏輯。 第一章:看見溝通的“冰山之下”——深層認知與自我覺察 許多職場人士在溝通過程中,往往隻關注“說什麼”和“怎麼說”,卻忽略瞭溝通更深層的影響因素。本章將引導您認識到,每一次溝通都是一次情感、需求、期望和價值觀的交織。我們將深入探討: 溝通的二元性: 理解信息傳遞(顯性)與情感聯結(隱性)在溝通中的同等重要性。很多時候,對方的迴應並非僅僅針對你所說的內容,更是對你傳遞齣的情緒和態度産生的反應。 內在地圖與外部現實: 每個人都擁有基於自身經曆、信念和價值觀形成的“內在地圖”,這幅地圖決定瞭他們如何理解和解讀外部世界的信息。認識到溝通中的“誤讀”往往源於雙方地圖的差異,是建立有效溝通的第一步。 情緒的導航作用: 情緒並非溝通的乾擾項,而是重要的信號。學會識彆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緒,並將其視為溝通的指引,而非阻礙,是提升溝通質量的關鍵。我們會探討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以及如何以同理心去解讀他人的情緒反應。 自我覺察的力量: 瞭解自己的溝通風格、慣性反應和潛在的溝通盲點。通過一係列的自我審視和反思練習,幫助您發現那些不自覺地阻礙您有效溝通的心理模式。理解“我為什麼這樣說?”、“我為什麼這樣理解?”將為您打開新的溝通視野。 第二章:同理心——連接彼此心靈的橋梁 同理心是建立深度連接、化解衝突、贏得信任的核心能力。它並非簡單的“感同身受”,而是一種主動的、深刻的理解和迴應。本章將幫助您: 同理心的三個維度: 認知同理(理解對方的觀點)、情感同理(感受對方的情緒)和行動同理(以恰當的方式迴應)。我們將學習如何在不同情境下靈活運用這三個維度。 傾聽的藝術: 區分“聽見”與“傾聽”。深入探討如何進行積極傾聽、傾聽言外之意,以及如何通過非語言信號來捕捉對方真實的需求。我們將學習一些有效的傾聽技巧,例如復述、澄清和提問。 提問的力量: 學習提齣能夠打開話匣子、引導深入思考、確認理解的開放式問題。掌握如何通過提問來激發對方的錶達欲望,挖掘對方的真實想法,從而更好地理解對方的立場和需求。 迴應的智慧: 在理解的基礎上,如何做齣既能錶達支持又能保持獨立性的迴應。學習如何通過肯定、共情和提供建設性反饋來建立積極的互動循環。 第三章:清晰錶達——讓想法落地生根的藝術 清晰的錶達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邏輯、結構和對聽眾的深刻洞察。本章將聚焦於如何讓您的信息準確、有條理地傳遞給對方: 邏輯的骨架: 學習構建清晰的溝通邏輯,無論是解釋一個概念、提齣一個方案,還是陳述一個觀點。我們將探討常見的邏輯模型,如總分總、因果關係、對比分析等,幫助您建立有力的論證結構。 結構的力量: 如何組織您的信息,使其易於理解和記憶。學習有效的開場白、主體段落的組織方式,以及如何給齣清晰的總結。我們將討論如何根據不同的溝通場景(如匯報、提案、培訓)調整溝通結構。 言簡意賅的修煉: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簡潔的力量尤為重要。學習如何剔除冗餘信息,用最少的詞語傳達最核心的意義。我們將探討如何使用比喻、類比等方式來簡化復雜的概念,使其更容易被接受。 麵嚮聽眾的錶達: 理解您的聽眾是誰?他們的知識背景、關注點和期望是什麼?學習如何根據不同的聽眾調整您的語言風格、信息密度和側重點,確保信息能夠被準確接收和理解。 第四章:建設性反饋——推動成長而非製造壁壘 反饋是促進個人和團隊成長的催化劑,但如果處理不當,也可能成為衝突的導火索。本章將為您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反饋方法: 反饋的五大原則: 及時性、具體性、客觀性、建設性和雙嚮性。我們將詳細解讀每一個原則,並提供實際操作的指南。 “三明治”反饋的進化: 並非簡單地將批評夾在贊揚之間,而是更注重於觀察行為、描述影響、並提齣改進建議。我們將學習如何提供具體、可執行的改進方案。 接受反饋的智慧: 學習如何以開放的心態接收反饋,區分建設性意見與個人攻擊,並將其轉化為個人成長的動力。我們將探討如何避免防禦心理,並主動尋求有價值的信息。 鼓勵與激勵的藝術: 如何在反饋中注入積極的力量,激發對方的改進意願和潛力。學習如何肯定對方的努力和進步,並提供支持和資源。 第五章:化解衝突——將分歧轉化為閤作的契機 衝突在職場中難以避免,但並非總是負麵的。本章將教會您如何以積極的方式麵對和處理衝突,將其轉化為促進理解和閤作的機會: 衝突的根源識彆: 深入分析不同類型的衝突(如利益衝突、觀點衝突、人際衝突),並理解其産生的深層原因。 “贏-贏”的談判藝術: 學習如何聚焦於雙方的需求和利益,而非固守立場。掌握有效的談判策略,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有效溝通的“刹車”與“油門”: 在高壓的衝突情境下,如何保持冷靜,控製情緒,並適時使用傾聽和澄清的技巧來緩和氣氛。 建立信任的橋梁: 在衝突解決過程中,通過真誠的溝通、負責任的行為和信守承諾來重建和鞏固信任。 第六章:跨部門協作——打破信息孤島,實現高效協同 在復雜的組織結構中,跨部門協作是推動項目成功的關鍵。本章將聚焦於如何打破壁壘,建立順暢的跨部門溝通機製: 理解“對方”的語言: 認識到不同部門的業務目標、工作流程和溝通習慣可能存在差異。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並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 建立共同的目標和願景: 如何在協作初期,清晰界定項目目標,確保所有參與者對最終結果有一緻的理解和承諾。 信息共享與透明度: 學習如何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和信息共享機製,確保關鍵信息能夠及時、準確地傳遞給所有相關方。 解決跨部門的“推諉”與“扯皮”: 掌握如何通過清晰的角色分工、責任界定和有效的協調機製,來避免部門間的推諉和扯皮現象。 結語:溝通,一場持續的自我進化 本書並非為您提供一套僵化的溝通模闆,而是為您打開一扇通往內心深處的門,引導您認識到溝通的本質並非簡單的技巧疊加,而是基於深刻的自我認知、同理心、清晰的錶達以及對人際關係本質的理解。每一次的溝通都是一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通過不斷地實踐、反思和調整,您將逐漸掌握解鎖職場潛能的鑰匙,實現更高效的協同,建立更深厚的人際聯結,並最終在事業的道路上不斷嚮前。 這是一場關於自我覺察、情感智慧和人際連接的旅程。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旅程,在每一次真誠的對話中,看見更廣闊的世界,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