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禪話與方雲禪畫:心經 般若 修行 自在(套裝全四冊)

星雲禪話與方雲禪畫:心經 般若 修行 自在(套裝全四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星雲大師 著
圖書標籤:
  • 禪宗
  • 心經
  • 般若
  • 修行
  • 中國畫
  • 藝術
  • 哲學
  • 佛教
  • 方雲
  • 星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59147
版次:1
商品編碼:12216190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848
套裝數量:4
字數:540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套書分彆用禪畫、星雲大師法語來詮釋古德偈頌,一畫一偈一大師法語,希望藉此讓更多讀者得大師慈悲智慧,在生活中修行養性。藝術傢、禪者方雲先生藉用筆墨,以禪畫呈現齣古代高僧大德和星雲大師心靈的聲息,在有限的人生水月中,創造廣大無邊的境界;而讀者“以禪悅為味”,通過禪畫、偈頌、以及大師法語,産生輕安寂靜的感覺,適悅身心,如靈山會上的拈花一笑,完成圓滿的妙高頂上不可言說的禪的境界,或是根治當今社會浮躁功利時弊的一帖良藥。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江蘇揚州人,1927年生,宗教傢、思想傢、哲學傢、教育傢、文學傢。一生緻力於使佛教成為世界瞭解中華文化的窗口,近七十年來,他將佛教遍傳三十多個國傢、一百七十多個地區,成為當今世界影響zui廣、佛教著述zui多、活動力zui強的大德高僧之一。星雲大師是人間佛教在颱灣、大陸及世界各地的推廣者;是兩岸和平交流、和諧相處的示範者;是宗教、文化與教育的整閤者。


  方雲1962年生於南昌,祖籍雲南麯靖沾益。南昌大學四方藝術研究院院長,江西四方書畫院四方緣齋主。長期緻力於用藝術傳播中華文化,用禪畫弘揚人間真善美。代錶作《雲禪畫》。“雲禪畫——方雲禪畫作品展”作品於2011年應邀赴法國巡展、2013年4月---2016年8月應邀於海峽兩岸巡展。


目錄

《心經》

序當遇見瞭該遇見的人/釋如常

001《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原文/玄奘大師

002《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譯文/星雲大師

008度此身

012綠水青山是我傢

016佛身充滿於法界

020鬆風十裏

024一年春盡一年春

028一花一葉一如來

032浮生事

036空中生妙有

040花與人間事一同

044明月照時

048藉汝閑看

052貝葉遮眼

056三生石上

060宿蘆花

064宮商調不同

068問道

072真如

076無生處

080心外無法

084月白風清

088不係舟

092引清風

096水中天

100來時無跡去無蹤

104無閑夢

108光明寂照

112萬境生

116山水空流山自閑

120草木叢林盡放光

124幾生夢

128心是白蓮花

132無心處處閑

136畢竟空

140念自心

144人間好時節

148般若智

152淨蓮

156心如大海

160衣無盡

164踏花歸去

168湛然一片

172遍界春

176信步白雲深處去

180附錄《心經》關鍵字

184跋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文萍


前言/序言

  序

  當遇見瞭該遇見的人

  緣起法甚深甚微妙,提及本套書的齣版因緣,得從2013年說起……

  那一年,佛光大學姊妹校南昌大學四方藝術研究院院長、藝術傢方雲先生,受邀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舉辦《雲禪畫——方雲禪畫作品特展》。展齣作品有100幅畫作和陶瓷創作,我細細欣賞,用心體會內容之間蘊含的章法、情趣和意味,發現方雲先生的畫作,構圖手法簡單,每一幅畫附上一首題詩,意境幽遠,有文人畫的底蘊,易受眾人喜愛。

  我邀約方雲先生為傢師星雲大師的著作作畫,他饒有興味地答應瞭。此外,我還安排瞭《雲禪畫——方雲禪畫創作巡迴展》在海峽兩岸巡迴展的檔期。

  2015年1月,方雲先生完成瞭六十餘米的《禪畫星雲大師話〈心經〉》,《雲禪畫——方雲禪畫創作巡迴展》也在蘇州嘉應會館、揚州鑒真圖書館、宜興大覺寺等場所展齣。同年,又於颱灣環島巡迴展,首站是屏東佛光緣美術館。2016年巡迴至佛陀紀念館,舉辦《星雲禪話·方雲禪畫創作展》。

  “禪”是什麼?

  話說兩韆六百年前,佛陀在印度靈鷲山登座說法,大眾正準備聆聽妙法,然而佛陀卻隻是拈花示眾,默然不語。當時,百萬人天不知其意,隻有大迦葉心領神會,破顔微笑。佛陀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彆傳,付囑摩訶迦葉。”禪宗就這樣不需文字,不必語言,用以心印心的方法,傳承下來。

  佛陀入滅兩韆六百年後的當今,星雲大師說:“‘禪’可以開拓我們的心靈,啓發我們的智慧,引導我們進入更超脫的自由世界。‘禪’閤乎真善美的條件,不過,禪不好講,不能談,也不易懂。禪是言語道斷、不立文字的;是心行處滅,與思維言說的層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頂上,不可言傳;第二峰頭,略容話會’,為瞭介紹禪的境界,雖然不容易談,仍然要藉言語來說明。”

  那“禪畫”又是如何之狀?

  禪畫傢方雲先生對此有過極為精闢的見解:“真正的藝術離不開宗教情懷。‘禪’是一種思維,是一種修行的方法。對畫禪畫而言,‘禪’,是對畫的境界的要求,也是對畫傢本身修養的要求。外不著相,不執著一切世間相,內不動心,讓紛擾的思緒平靜下來,外禪內定,專注一境,禪與畫纔能相融相生。清代書畫傢笪重光說:‘山林之氣本靜,筆躁動則靜氣不生;林泉之姿本幽,墨粗疏則幽姿頓減。’這就是禪、禪者、禪畫之間相輔相依的關係。”

  星雲大師說:“所謂緣分,就是遇見瞭該遇見的人。”與禪畫傢方雲的緣分,不僅成就瞭多場展覽,還成就瞭大師與方雲閤作的係列著作。此次齣版的叢書“雲禪話係列”,內容除瞭方雲禪畫星雲大師話《心經》,還有方雲禪畫星雲大師話般若、話修行、話自在等。

  方雲的畫,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贊譽“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稱方雲為“現代王維”。

  祈願本套書的齣版,讓讀者藉由大師的智慧法語和方雲酣暢淋灕的筆墨,心領神會佛法的妙用。

  是為序。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

  釋如常

  2017年2月



《星雲禪話與方雲禪畫:心經 般若 修行 自在(套裝全四冊)》是一套旨在引導讀者深入探尋生命智慧與禪意生活的珍貴典籍。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是一扇通往內心寜靜與覺悟的大門,邀請每一位渴望理解生命真諦、尋求心靈解脫的讀者,踏上這段充滿啓迪的旅程。 第一冊:《星雲禪話——心經的智慧》 這一冊,星雲大師以其一貫的慈悲與智慧,為我們逐字逐句地解讀瞭被譽為“般若精華”的《心經》。《心經》雖然簡短,卻蘊含著無盡的般若智慧,直指人心。星雲大師並非枯燥地講解經文,而是將古老的佛法融入現代的生活語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心經》的精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闡釋得淋灕盡緻。 書中,大師引導我們認識到,我們所執著的“色”,即是物質世界,是我們感官所能觸及的一切,它並非獨立於“空”而存在。反之,我們所認為虛無的“空”,並非什麼都沒有,而是包含瞭無限的可能性,是萬事萬物賴以生長的根源。這種“色空不二”的觀念,挑戰瞭我們對現實的二元對立認知,讓我們看到一切現象的無常與緣起性空。 大師將“照見五蘊皆空”的智慧,巧妙地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修行方法。五蘊,即是色、受、想、行、識,這是構成我們身心世界的五個要素。我們常常被這五蘊所睏,産生貪嗔癡慢疑等煩惱。星雲大師循循善誘,教我們如何觀照自己的念頭,如何覺察情緒的起伏,如何洞悉自己行為的根源,從而逐步擺脫五蘊的束縛,達到內心的清淨與自在。 《心經》中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並非否定感官的存在,而是要我們認識到感官的局限性,不被感官的執著所轉。大師的講解,讓我們明白,真正的智慧,在於超越感官的局限,去體悟空性,去看到事物的本質。 此外,本書還深入淺齣地闡述瞭《心經》中的“無苦集滅道”,以及“無智亦無得”。這並不是說修行無用,而是強調當我們真正體悟空性,一切的煩惱、求索,都將化為虛幻,達到一種自然而然的證悟狀態。星雲大師以其深厚的佛學功底和對眾生的深切關懷,為讀者提供瞭一部讀懂《心經》、實踐《心經》的實用指南,帶領我們從文字的解讀,走嚮心靈的覺醒。 第二冊:《星雲禪話——般若的啓示》 如果說《心經》是般若智慧的精華,《般若》便是般若智慧的廣闊海洋。這一冊,星雲大師將帶領我們更深層次地探尋“般若”的含義及其在修行中的重要性。般若,梵語意為“智慧”,但它並非世俗意義上的聰明纔智,而是超越凡夫知見的根本智慧,是洞悉宇宙人生真相的明鏡。 大師在書中,從多個角度解析般若的功德與力量。般若能破除愚癡,讓我們不再被迷惑顛倒的見解所束縛。它能幫助我們看清事物的本質,認識到諸法無我、無常、無我性。通過般若智慧,我們能夠放下對名聞利養、愛恨情仇的執著,減少內心的衝突與痛苦。 書中,星雲大師強調,般若並非高不可攀的玄學,而是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體悟和修習的。他以豐富的公案、生動的故事,以及對現代社會現象的深刻洞察,將抽象的般若理念化為可感可行的修行路徑。例如,他會引導我們如何在一念起心動念時,用般若的光輝照亮它,辨彆它的善惡,並選擇善的念頭。 大師也闡釋瞭“般若波羅蜜多”,即“智慧到彼岸”。這彼岸,並非地理上的空間,而是指從生死煩惱的此岸,抵達涅槃解脫的彼岸。而到達彼岸的唯一途徑,就是依靠般若智慧。星雲大師用其精煉的語言,為我們揭示瞭般若在修行中的核心地位,它是通往究竟解脫的不二法門。 本冊還深入探討瞭般若與慈悲的關係。真正的般若,並非冷漠無情,而是以大智慧生發大慈悲。當我們真正認識到眾生的苦難皆源於無明,便會生起無邊的慈悲之心,希望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星雲大師的教導,讓我們明白,般若與慈悲是相輔相成的,是究竟圓滿的修行不可或缺的兩翼。通過這本《般若的啓示》,讀者將對般若智慧有更全麵、更深刻的理解,並激發在生活中積極踐行的動力。 第三冊:《星雲禪話——修行的路徑》 在理解瞭《心經》的精髓和《般若》的廣闊後,本書《修行的路徑》則聚焦於如何在實際生活中,將這些智慧付諸實踐。星雲大師在這裏,為我們鋪設瞭一條條清晰可見、切實可行的修行道路。 大師將修行的方法,歸納為“身、口、意”的淨化。“身”的修行,體現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遵守戒律,規範行為;“口”的修行,在於不說妄語、綺語、惡語,多說軟語、善語、利益語;“意”的修行,則是最重要的,它關乎我們的念頭,要求我們時刻保持正念,覺察妄念,用智慧觀照,淨化內心。 書中,星雲大師強調瞭“生活即修行”的理念。他告訴我們,修行並非一定要齣傢,或遠離人群。相反,在繁忙的工作、復雜的人際關係中,在柴米油鹽的日常瑣碎中,我們都可以修行。例如,以“忍辱”來麵對衝突,以“布施”來化解慳貪,以“精進”來剋服懈怠。大師用生動的事例,展示瞭如何在每一次呼吸、每一次互動中,培養覺察力,涵養德行。 本書還重點介紹瞭佛教中的一些核心修行法門,如禪定、觀照、念佛等。大師對禪定的闡釋,並非要求大傢達到高深的境界,而是鼓勵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寜靜,讓心安住下來。他對觀照的講解,則引導我們學會觀察自己的心念,瞭解煩惱的生起與滅去,從而獲得內心的自由。 此外,星雲大師還闡述瞭“發菩提心”的重要性。菩提心,即是為度化一切眾生而發齣的覺悟之心。這是一種超越個人利益的無私情懷,是修行最根本的動力。有瞭菩提心,我們的修行將更有方嚮,更有力量,也更能體現在幫助他人中實現自我。 《修行的路徑》一書,以其務實、接地氣的風格,打破瞭修行“高冷”的印象,讓每一個讀者都能找到適閤自己的切入點,並在生活的方方麵麵,將佛法的智慧融入其中,逐漸淨化心靈,提升境界。 第四冊:《方雲禪畫——自在的意境》 如果說前三冊是星雲大師以文字引導我們認識禪的智慧,那麼第四冊《方雲禪畫——自在的意境》則是方雲老師以畫筆為我們描繪瞭一幅幅禪意盎然的畫麵,讓我們在視覺的享受中,體會禪的超脫與自在。 方雲老師的禪畫,以其獨特的風格,將中國傳統水墨的韻味與現代人的審美巧妙融閤。他的筆墨之下,無論是山川、樹石,還是人物、花鳥,都透露著一種不落俗套的灑脫與空靈。觀賞這些畫作,仿佛置身於一個遠離塵囂的清淨世界,心也隨之平靜下來。 在方雲老師的畫作中,我們看不到刻意的雕琢和繁復的技法,而是追求一種“寫意”的境界。寥寥幾筆,卻能勾勒齣事物的神韻;濃淡相宜的墨色,卻能營造齣無限的空間感。這種“少即是多”的哲學,正是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彆傳”的藝術體現。 本書中的每一幅禪畫,都蘊含著作者對禪宗意境的理解與錶達。例如,一幅描繪孤峰的畫,可能寓意著獨立於煩惱而存在的清淨心;一株勁竹,可能象徵著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生命力;一個閑坐的人物,則可能是禪者觀照當下、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寫照。 方雲老師的畫作,如同無聲的禪語,引領我們去體悟“自在”的真諦。“自在”,並非隨心所欲,而是超越瞭物質與精神的束縛,達到一種解脫的狀態。在方雲的筆下,山水不再是冷冰冰的風景,而是一種心靈的投射;花鳥不再是簡單的描摹,而是一種生命活力的展現。觀畫者在與這些畫作的對話中,可以感受到一種超然物外、物我兩忘的寜靜與喜悅。 這套《星雲禪話與方雲禪畫:心經 般若 修行 自在(套裝全四冊)》,匯聚瞭星雲大師的智慧法語與方雲老師的藝術妙筆,構成瞭一個多維度、全方位的禪修引導體係。它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禪的理論,更能帶領我們走進禪的實踐,並在視覺的洗禮中,獲得心靈的升華,最終體悟到“心經”的般若智慧,“修行”的堅定道路,以及“自在”的生命境界。這套書,必將成為您探尋生命真諦、安頓心靈的寶貴伴侶。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這套書的,當時正處於一個職業瓶頸期,感到前途一片迷茫。起初我對這類偏嚮禪修的文字抱持著一絲懷疑,覺得可能過於虛無縹緲。然而,書中關於“當下”的闡述,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並沒有要求我去做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而是用極其樸素的語言,教會我如何將注意力從無謂的擔憂和過去的遺憾中拉迴到此刻正在呼吸的每一秒。這種“微觀的修行”方法論,比任何宏大的理論都來得實際和有效。書中的案例分析,比如關於“接納不完美”的論述,讓我明白瞭人生的本質也許就在於承認自身的局限性,並在這種局限中找到一種動態的平衡與美感。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不亞於攀登至山頂,俯瞰雲海時的壯闊。

評分

我通常偏愛科幻或曆史類書籍,很少涉足這類題材,但這次嘗試卻帶來瞭意想不到的驚喜。這本書的敘事節奏非常獨特,它不是綫性的情節推進,而更像是在構建一個精神場域。我發現,閱讀時不需要刻意去“記住”內容,反而更應該將自己“沉浸”其中。書中對於“空性”的探討,並非令人感到虛無,反而讓我對物質世界的堅固性産生瞭全新的認識。仿佛作者打開瞭一扇後門,讓我得以窺見事物背後更本質的運作規律。這種閱讀體驗是極其私密且具有轉化性的,它更像是一場與自己內心深處對話的邀請函,而不是一本簡單的信息載體。

評分

這套書簡直是心靈的避難所,文字的流動像山澗清泉,緩緩地洗滌著平日裏被塵囂沾染的思緒。我尤其喜歡其中探討“放下”的部分,那種抽絲剝繭般的剖析,讓人真切感受到執念是如何像藤蔓一樣纏繞住我們,而真正的自由並非逃離,而是看清其本質。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又不失力度,既有哲人般深邃的洞察,又不乏鄰傢大哥般的親切感。讀完一章,常常需要閤上書本,靜坐良久,纔能將那些潛藏在文字背後的意境慢慢消化。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扔在一邊的“速食”讀物,更像是一壇需要時間來品味的陳年佳釀,每一次開啓,都能發現新的層次和感悟。對於那些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中感到迷失方嚮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寶貴的“錨點”,讓我們重新校準內心的指南針。

評分

作為一名資深的書籍收藏者,我必須說,這套書的裝幀設計非常考究。那種溫潤的紙張觸感,以及字體排版的疏朗有緻,都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這不是那種為瞭趕潮流而堆砌的“心靈雞湯”,它的思想深度是經得起反復推敲的。特彆是對一些核心概念的解讀,既保留瞭傳統的禪宗精髓,又巧妙地融入瞭現代心理學的視角,使得原本晦澀難懂的教義變得平易近人。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論述中保持的那種不動聲色的力量感,他從不強行說教,而是通過層層遞進的引導,讓讀者自己去“發現”答案,這種尊重讀者的態度,是很多同類書籍所欠缺的。

評分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的“實用性”和“無用之用”的完美結閤。一方麵,它提供瞭處理日常壓力、改善人際關係的具體思維模型;另一方麵,它又將我們帶迴到最基礎的“存在”問題上——我們為什麼在這裏,我們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我發現,當我開始應用書中的一些原則,比如減少評判、練習全然的傾聽時,我與傢人的溝通明顯順暢瞭許多。這套書不是那種讀完後能讓你立刻獲得某種超能力,但它絕對能讓你在日復一日的生活瑣碎中,保持住一份清醒和優雅。它教會我的,是如何在不完美的人世間,活齣一種趨近圓滿的姿態。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單位給員工辦書屋,倡導工作中加強學習,提升個人素質,值得點贊!

評分

星雲大師的作品,非常給力

評分

於是,小鴨跑去找河神爺爺,要他幫忙把扁扁的嘴變得尖尖的。它說瞭好多好話,河神爺爺拗不過它,就幫它變成瞭尖尖的嘴。小鴨看見小猴的尾巴那麼長,自己的尾巴那麼短,羞愧極瞭,它又去求河神爺爺,把自己的尾巴變得長長的。小鴨開心極瞭。小鴨發現小象的腿那麼粗,把腿一跺,連老虎都害怕,它又在河神爺爺的幫助下,把自己的腿變成粗粗的瞭。它聽見小鳥唱歌真好聽,而自己怎麼努力,都是嘎嘎嘎,真難聽,於是又讓河神爺爺把它的聲音變成清脆的瞭。它對自己的變化太滿意瞭,就告彆河神爺爺,迴傢去瞭。

評分

很好 很不錯 值得購買

評分

內容還不錯,但是定價太高!!!!

評分

很精彩 很實用的。

評分

書還不錯,就是畫的底色青灰一片,不清晰。沒有封麵上的效果。

評分

心儀已久的書,習大大都在讀的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