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孙权(182-252),字仲谋。祖籍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出生。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孙权19岁时,兄长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本书着力探求和展现了传主的真实形象。孙权年未弱冠而有江南,封王称帝。他善谋大局,是个很有作为的军事战略家;他善于用人,文武大臣愿为其用,甘为其死;他善于用威,专断大政,在政治、军事思想和用人等诸多方面都留下了令人思考的东西。他拓疆土,开发经济,为江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立法严峻,刑杀有点过分,常为后人所非。晚年时“年老志衰”,政有多失,最终留下了一个很不稳定的政治摊子。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父兄开基立业
一、父亲孤微发迹
从社会动乱中崛起
在讨伐董卓中奠定下孙氏军事基础
谋在豫扬之间立业
二、兄长创基开国
志在江东创基
为实现目标而战
初建割据政权
谋划大的发展
英年早逝
第二章 受命于猝然之间
一、少年时期的磨练
出生时的异兆和善相者的预言
少年时期的教育和磨练
二、构建自己得力的政治与军事班子
张昭、周瑜“委心而服”,及时稳定局面
把文官武将团结在自己周围
三、外部有利条件
北方多务
西临庸主当政
南方虽乱而有内附之意
东临海疆,有渔盐之利
第三章 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一、镇抚山越
豫章郡内的镇抚行动
丹阳郡内的镇抚行动
吴郡和会稽等郡内的镇抚行动
二、讨李术
三、解除孙辅兵权
四、杀盛宪,诛妫览余党
五、征黄祖
听鲁肃之议,第一次出征
甘宁称说荆州形势。第二次和第三次出征
第四章 赤壁之战
一、战前形势和孙权的战略调整
荆州内变,孙权谋有荆州之地
曹操南取荆州,加大了对孙权的军事威胁
刘备兵败当阳,鲁肃受命联刘成功
战争前的决策论战
二、会战赤壁
初战胜利
火烧战船
夺取江陵,迫曹军远离江防
三、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第五章 北抗曹操
一、主动应敌
乘曹军之敝,兵围合肥
曹操东线再示兵
积极面对曹操威胁
二、濡须战守与合肥失利
濡须第一战
征皖城
合肥失利
濡须第二战
北抗曹操的重要意义
第六章 荆州借还之争
一、限制刘备的活动空间
使刘备居于狭小地区之内
试图将刘备羁縻于吴
“借荆州”
二、表面相安,内怀疑忌
“进妹固好”
内怀疑忌
欲与刘备“共取蜀”
三、夺三郡
吕蒙受命取三郡
鲁肃、关羽“单刀俱会”
湘水为界分荆州
第七章 把刘备的势力赶出荆州
一、战略调整
吕蒙主兵,战略重点转向
陆逊为督,继用吕蒙策略
联合曹操,“乞以讨关羽自效”
二、擒杀关羽
吕蒙潜进得江陵
朱然、潘璋伏兵擒关羽
三、陆逊西上,把刘备余部赶出荆州
第八章 劝曹操做皇帝接受曹丕赐封
一、劝曹操做皇帝
“奉贡于汉”
“称说天命”
二、向曹丕称藩,受封吴王
向魏称藩
封吴王
遣使谢封,再献方物
第九章 夷陵——猇亭之战
一、战前的战略调整
“卑辞奉章”,谋求北方边境的暂时稳定
向蜀请和,做好战和两手准备
二、战前的军事备战和战争过程
移都武昌,以利督战
重地部兵
主动后撤
重拳出击
适时而止
三、吴胜蜀败的必然性分析
第十章 决策新变
一、两手对曹魏
虚与委蛇
顽抗曹魏三路兵
再抗魏军
二、不再向魏称藩
“教不如丕”
主动示兵
大战曹休
三、吴蜀复通
主动向刘备请和
响应诸葛亮,绝魏联蜀
第十一章 做皇帝
一、积极准备
构建有利环境
大造舆论
二、“正尊号”
秉承汉统
-爵赏将吏
三、吴蜀“中分天下”
第十二章 固土拓疆
一、加强交州的控制
争夺岭南治权
加强直接控制
二、谋有幽燕之地
公孙渊称臣
封渊为王
徒送使者和万人性命
三、遣将浮海求夷洲
四、平“蛮夷”、讨山越
潘浚“讨五溪蛮夷”
全琮征六安、诸葛恪平丹杨
吕岱讨李桓、罗厉,镇压廖式
陆逊讨彭旦、吴遽
周鲂诱杀董嗣
锺离牧平五郡
第十三章 吴魏边境的攻防战争
一、主动进攻
黄龙、嘉禾年间的战役
赤乌年间的战役
二、被动受敌
第十四章 巩固权力
一、自专军政,不给丞相实权
不用鲠臣为相
临兵设督,不置长久性军帅
二、地方上实行军事统制政策
三、峻刑苛法
立法严峻
果于杀戮
罪流、废罢大臣
四、两次吏治改革及其失败
暨艳改革
吕壹改革
第十五章 开发经济
一、宽赋息调
黄武年间“宽息”令
嘉禾年间“勿复督课”诏
赤乌年间“勿夺民事”和“开仓赐贫”诏
二、增广田亩
广屯田
用山民“补户”
掳掠、招徕人口
提倡农业新技术
三、发展商业、手工业和海上交通
通市易,铸大钱
手工业
水上交通和航海技术
四、提倡节俭
第十六章 实行文化宽容政策
一、好学习,广读书
二、“诏立都讲祭酒,以教诸子”
三、重儒,但不斥诸子之学
重儒
不斥诸子之学
四、礼遇道士,为道教盛行南方奠定了基础
五、亲准建立佛寺
第十七章 诚待将,善用贤能
一、善御将,会用人
优赏功勋
彰示诚待
美誉亡故,恩及后人
二、求谏、纳谏与拒谏
求谏与纳谏
拒谏
第十八章 暮年诸失及其最后的岁月
一、废立失度
并宠太子与鲁王
立幼子为储
授辅政权力太重
二、信异兆,崇鬼神
三、最后岁月
立皇后
封诸子为王
改元、大赦、减徭赋
四、孙皓失国
后记
重印后记
精彩书摘
《孙权传(平)—历代帝王传记》:
第一章 父兄开基立业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治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东汉灵帝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于三国吴大帝神凤元年(魏嘉平四年,公元252年),终年71岁。他的祖先,《三国志·孙坚传》说:“盖孙武之后也。”孙武是春秋齐人,以兵法十三篇求见吴王阖庐,阖庐用以为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显名诸侯。然其家系传承,已不可究。只知自孙坚上溯数代,都在吴地为官,因而“家于富春”,祖坟也在富春城东。
孙权得有一方天下,是在其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业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如他自己对鲁肃曾经说过的那样:“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齐)桓(晋)文之功。”①因此,要知孙权功业之所成,自然必须首先了解孙坚、孙策的业绩和历史地位。
一、父亲孤微发迹
孙权的父亲、孙氏基业的开山人孙坚(公元155一192年),字文台,曾被袁术表荐为“行(代理,代行)破虏将军,领(兼)豫州刺史”,因而史称孙破虏。
从社会动乱中崛起
孙氏鼎足东吴以后,孙坚的出生如同诸多帝王一样被附会了不少传奇异兆,见诸《三国志·孙坚传》注引的韦曜《吴书》中就有两则,一说:祖坟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众皆往观视。父老相谓日:‘是非凡气,孙氏其兴矣!”’;二说:母亲怀着孙坚的时候,“梦肠出绕吴昌门,寤而惧之,以告邻母。邻母日:‘安知非吉征也。”’果然,孙坚生来“容貌不凡”,少长“性阔达,好奇节”,颇得乡人瞩目。
孙坚少年时期已经锋芒毕露,表现出了非凡的智勇,刚刚十七岁便开始做官了。《三国志》作者称其为“勇挚刚毅,孤微发迹”。
史载,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十七岁的孙坚与父亲一起乘船至钱唐(古县名,唐代改称钱塘,治今杭州市),正好遇上海盗掠取商人的财物,在岸上分赃,“行旅皆住,船不敢进”。孙坚观察到海盗忙于分赃而放松警惕的情势,便对父亲说:“此贼可击,请讨之。”父亲不同意,认为:“非尔所图也。”孙坚不顾父亲的劝阻,即操刀上岸,“以手东西指麾”,做出正在调动士兵对海盗进行包围的样子,“贼望见,以为官兵捕之”,丢下财物,四散逃走,孙坚恃勇,追上去,斩杀一人,然后手提被杀者的脑袋回来见父亲,“父大惊。”此事惊动了地方和官府,“由是显闻,府召署假尉。”这是孙坚进阶的第一步,官虽不大,仅仅是一个临时的代理武官,但从此便可拥有并发展自己的武装了。所以这也是东吴孙氏崛起的第一步。
次年,熹平元年(公元172年),孙坚参与了镇压东南地区农民起义的战争。当时,有一股农民起义军在江浙一带活动。《后汉书·灵帝纪》称:“会稽(郡名,治今江苏苏州,辖今江苏长江以南、浙江大部及福建全部)人许生,自称越王,寇郡县”;《三国志·孙坚传》称:“会稽妖贼许昌起于句章(今浙江慈溪境),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许)韶(按:《东观记》作许昭)扇动诸县,众以万数”。朝廷令扬州刺史臧曼、丹阳太守陈夤进行镇压。孙坚以郡司马的名义招募精勇,得千余人,参与战斗,“与州郡合讨破之”,立有战功。刺史臧曼上报孙坚功劳,朝廷诏书,授孙坚“盐渎(今江苏盐城)丞,数岁徙盱眙(江苏今县)丞,又徙下邳(治今江苏睢宁西北)丞”。④
孙坚历任三县县丞,成绩卓著,并且切实培养了自己的根基,所以《江表传》说:“坚历佐三县,所在有称,吏民亲附。乡里知旧,好事少年,往来者常数百人,坚接抚待养,有若子弟焉。”
光和七年(是年末改号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孙坚参与了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黄巾起义,三十六方一旦俱发,天下响应,燔烧郡县,杀害长吏。朝廷派北中郎将卢植、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偏率领军队镇压。孙坚时为下邳丞,被右中郎将朱儁看中,“儁表请坚为佐军司马”。《三国志》孙坚本传载,“乡里少年随在下邳者,皆愿从。坚又募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许人,与儁并力奋击,所向无前。”朱儁同黄巾军的几次重要战役,孙坚都参加了。六月,在皇甫嵩、朱儁大战汝南黄巾的西华(治今河南西华南)战役中,孙坚受伤,伤未痊愈,又复参加战斗,为史所称。《三国志·孙坚传》注引《吴书》说:“坚乘胜深入,于西华失利。坚被创堕马,卧草中。军众分散,不知坚所在。坚所骑骢马驰还营,踣地呼鸣,将士随马于草中得坚,创少愈,乃复出战。”大破汝南黄巾以后,皇甫嵩、朱儁分兵,嵩讨东郡,儁讨南阳。孙坚跟随朱儁到了南阳。宛城一战,孙坚功拔头筹。史谓:“汝、颍贼困迫,走保宛城。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众乃蚁附,遂大破之。儁具以状闻上,拜(授官)坚别部司马。”①司马一职,可大可小,“别部司马”不同于“佐军司马”。《后汉书-百官志》说,将军属官有长史、司马各一人,秩千石,司马主兵,“其别营领属为别部司马,其兵多少各随时宜。”可见,中郎将的别部司马,已是一个职级相当高的可以独当一面的武职了。
……
孙权传(平)—历代帝王传记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