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眼库实用技术 [Practical Guide for Modern Eye Banking]

现代眼库实用技术 [Practical Guide for Modern Eye Banking]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姚晓明,祝枚东,于莉 编
图书标签:
  • 眼库
  • 眼科
  • 角膜移植
  • 组织工程
  • 生物材料
  • 眼科手术
  • 眼库技术
  • 角膜
  • 眼科护理
  • 再生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48099
版次:1
商品编码:12241780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Practical Guide for Modern Eye Banking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8
字数:67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现代眼库实用技术》详细介绍了眼库的机构设置,眼球供体的获取、保存、质量评估,以及相关法律知识。书中从不同视角和不同方面详尽叙述了眼库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将世界上眼库研究的新成果介绍给读者,对于指导我国角膜捐献、器官捐献和眼库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姚晓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1995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现为成都爱迪眼科医院业务院长、深圳市政协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理事、深圳市慈善会晓明眼库基金创始人兼法人、斯里兰卡国际眼库国际荣誉顾问、美国国际复明眼库会员、仲和视觉康复发展中心理事。《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和《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编委。曾任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眼科医院眼表与角膜病区主任,云南省中心眼库、长沙爱尔眼库、金华红十字眼库、呼和浩特红十字眼库和西安市眼库的顾问。推动中国大陆第一部器官移植法《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的立法,促成了深圳、湖北、吉林、湖南、新疆等多个省市的角膜捐献。主编和参编了《眼库》《眼表移植学》《共焦显微镜临床应用指南》《手法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等10多部专业著作。获多项省市科技成果奖、2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从1999年至今,率队前往西藏、云南、青海、新疆、江苏等国内多数省区和缅甸、柬埔寨、尼泊尔等国为上万例贫困患者实施复明手术。2014年9月,参与了由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元首夫人共同启动的“爱的回馈——中斯友好光明行”大型慈善活动,为1000例斯里兰卡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了复明手术,受到了两国元首的接见。获得的荣誉包括:2009年“感动伊春年度人物”、2012年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2013年度深港生活大奖“年度致敬人物”、深圳关爱行动10年“慈善楷模”。
  
  祝枚东,中国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外科学学士(MBBS),眼科学医学硕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眼科学博士。现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狮子会眼库和新南威尔士州组织库及澳大利亚眼生物库高级科学家、悉尼大学医学系副教授、高级研究员、医学硕士和博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di一临床医学院客座教授、江苏省眼库医学顾问及国际华人海外眼科及视觉研究协会理事。长期于国内外从事眼科临床、科研和教学,擅长视网膜眼底病、角膜病和眼库专项及各类眼科药物临床实验,参与完成及在研各级科研课题40余项,临床药物试验50余项,在SIC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主、参编Macular Degeneration、Eye and Vision Research Developmen,ts: Eye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Sleep Disorders等专著。自199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现代眼库的建设。自1996年起帮助中国眼科医生在悉尼大学眼科系和悉尼眼科医培训并向中国眼库输送新技术,同时帮助中国眼库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除参与指导中国的眼库工作外,她还在印度和越南等亚洲国家为眼库建立、技术支持和员工培训做出贡献。
  
  于莉,医学博士,深圳市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眼科系访问学者。
  从事角膜与眼表病专科医师工作十年,任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库副主任、外联办主任,深圳市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眼科管理委员会委员。di一作者发表国内外眼科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授权专利11项,出版眼科专著3部。曾多次赴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尼泊尔及大陆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免费白内障扶贫手术,擅长白内障、角膜及眼表病的诊治。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全球防盲形势
第一节 盲和视力损害
一、盲和视力损害的分类标准
二、视功能分级
第二节 全球盲概况
一、全球盲流行病学
二、全球盲的发病特点
第三节 角膜盲的病因及防治
一、角膜盲病因
二、角膜盲的防治
第四节 国际防盲组织和主要防盲项目
一、国际防盲协会
二、国际奥比斯组织
三、华柏恩视觉研究中心(中国)
四、弗雷德·霍洛基金会
五、海伦凯勒国际基金会
六、塞瓦基金会
七、视觉生命
八、国际狮子会
第五节 中国防盲治盲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一、视力障碍的发病率
二、主要复明项目
三、角膜病的防治

第二章 眼库的发展史
第一节 中国的眼库发展历程
一、内地眼库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香港的眼库和角膜移植
三、中国台湾的眼库和角膜移植
第二节 国外的眼库发展史
一、美国
二、斯里兰卡
三、韩国
四、日本
五、泰国
六、印度
第三节 全球主要眼库协会
一、亚洲眼库协会
二、泛美眼库协会
三、欧洲眼库协会
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眼库协会
五、印度眼库协会
六、美国眼库协会

第三章 眼库的资源配置
第一节 眼库的设施
一、美国
二、印度
三、德国
第二节 眼库人力资源
一、管理类雇员
二、非管理类雇员
第三节 眼库发展的资源拓展
一、合作伙伴
二、拓展客户
三、兄弟眼库

第四章 角膜移植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角膜移植的历史
一、灵感触发阶段(1789~1824年)
二、试验和受挫阶段(1825~1872年)
三、验证阶段(1873~1905年)
四、成功阶段(1906~1965年)
五、改进和创新阶段(1966年至今)
第二节 角膜移植的现状
……
第五章 眼库的医学、社会和法律关注
第六章 建立眼库的程序
第七章 知情同意
第八章 病史和社会史调查
第九章 眼组织的摘取
第十章 眼库实验室检测
第十一章 供体的筛选和评估
第十二章 内皮移植植片的制备
第十三章 移植用供体的保存
第十四章 供体的标记、包装和分配
第十五章 眼库环境监控
第十六章 眼库质量保证
第十七章 眼库的社会责任

前言/序言

  据统计,全球的角膜盲约1000万,其中我国的角膜盲约400万,而每年实施的角膜移植手术仅有5000例。这个数字的背后就是绝大多数需要角膜移植的角膜病或角膜盲患者将因供体角膜的匮乏而无法接受角膜移植手术。
  1993年,当我还在广州暨南大学攻读角膜移植专业博士学位,听闻国内尚无一本论述眼库的专著后,便萌发了编撰《眼库》的想法。我的建议得到了李辰教授和我的导师徐锦堂教授的鼓励和支持。李辰教授还向他任顾问的广东优秀科技专著出版基金会申请了出版基金资助,由李辰、李志杰和我共同担任主编。不过,由于出版时仅仅印刷发行了600册,以至于甫一面世便告售罄,至今仍有不少同事和朋友向我索要该书。有趣的是,某些电商仍称有存货,但售出的却是质量低劣的复印本。
  2000年10月,我受邀前往日本群马县桐生市的日本临床眼科研究所,师从著名眼科学家百濑皓教授学习角膜移植和白内障手术技术。为了更方便快捷地进口角膜,百濑皓教授特地从斯里兰卡雇请了一位秘书,专职负责与斯里兰卡国际眼库的联络。每隔几天,便有数只装有僧伽罗人无偿捐献的角膜的保温泡沫箱空运到日本,这给我以极大冲击和震撼,也使我萌生了去探访这个神秘眼库的念头。为此,百濑皓教授为我写了一封访问斯里兰卡国际眼库的推荐信。但由于当时斯国内“猛虎”组织活动猖獗,我始终未能成行。斯战乱结束后,我终于在2011年1月前往科伦坡参观这个享誉全球的眼库,并拜访了斯里兰卡角膜捐献之父Hudson Silva先生的遗孀、时任斯里兰卡眼捐献协会主席Silva夫人。2011年4月,在Sil-va夫人的支持和时任斯里兰卡总统Mahinda Rajapaksa的夫人Shirandi Rajapaksa女士的推动下,斯里兰卡国际眼库向深圳市眼科医院捐献了4只角膜。之后,我先后协助成都爱迪眼科医院、西安市第一医院眼库、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河北省眼科医院、朝聚眼科医院和厦门眼科中心等从该眼库获赠1000多只角膜。2014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访问斯里兰卡,我带领由深圳市眼科医院等国内医院的专家组成的医疗队在科伦坡Lanka Hospital共实施了100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应邀出席了由两国元首夫人启动的仪式,其主题“爱的回馈——中斯友好光明行”正是对斯里兰卡人民向中国捐赠角膜的真诚回报。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2003年我与时任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常委的吴江影等数届人大代表和社会有识之士共同推动了国内第一部器官移植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的立法之来,以深圳为先导的国内角膜捐献和器官捐献持续加速,对国内其他省市的组织器官捐献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现在,再回头审视《眼库》发现,尽管它对眼库和角膜的保存做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但未涉及与捐献者亲属沟通、捐献者筛查、眼库的社会责任等工作细节,很多内容亦嫌过时,论述亦显粗糙,因此,很有必要撰写一部更能全面介绍现代眼库的专著。于是,在4年时间里,我先后前往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眼库、澳大利亚悉尼眼库、墨尔本眼库、美国SightLife眼库、得克萨斯移植服务中心、国际复明眼库、佛罗里达眼库、斯里兰卡国际眼库、斯里兰卡国家眼库等地考察,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我邀请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以及美国、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的眼库同道共同编写了这部全新的著作。除在内容上不囿于传统思维外,在形式上也进行了创新,并荣幸地采纳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李海凌博士的建议,将书名确定为《现代眼库实用技术》。全书共17章,30余万字,300多张照片,26张表格。编者们试图以与时俱进的方式展示近20年来中外与眼库相关的人文和理念的发展,侧重反映眼库的最新实用技术。
  2009年6月13日,深圳的一位大学教师向春梅去世,她捐献角膜的善举开深圳角膜捐献之先河。2001年9月24日,鲁彩云(蒙古族名宝丽德)不幸去世,她的丈夫赵显廷先生毅然捐出妻子的角膜,使一位藏族和汉族角膜盲患者得到及时救治。2005年9月17日,我的母亲丁剑芬,一位普通的离休医生去世。我遵照母亲生前的嘱托,和我的同事袁风波一道,摘取了她的角膜,并亲手移植给了8例角膜病患者。怀着对逝去生命的惋惜和对传承光明的景仰,我亲自参与了深圳大多数角膜捐献的获取和移植全过程,在伴随一个个生命消逝和见证一只只盲眼复明的过程中,我历经了无数沉重和兴奋并行、悲痛与喜悦交集的难忘时刻。在本书付梓之际,我特地邀请角膜捐献者亲属、书法家赵显廷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以表达对向春梅、鲁彩云、我的母亲等为中国角膜捐献和眼库建设做出贡献的角膜捐献志愿者及其亲属的崇高敬意,我还要感谢斯里兰卡和美国的不知名的逝者将角膜捐到中国,在异国他乡延续着光明。不过,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眼科医生实施角膜移植所需的供体将完全来自于中国公民的无偿捐献!
《现代眼库实用技术》:为视界重塑的专业指南 本书《现代眼库实用技术》(Practical Guide for Modern Eye Banking)是一部聚焦于眼库运营与实践的权威著作。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现代眼库在角膜捐献、保存、评估、匹配及移植手术中的关键技术与流程,旨在为眼科医生、眼库技术人员、医学研究者以及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实用的操作指南。本书不仅涵盖了基础理论,更侧重于实际操作中的细节与技巧,力求将最新的科学进展与最成熟的临床经验相结合,以期最大程度地提高角膜利用率,惠及更多角膜病患者,重塑他们的光明未来。 第一章:角膜捐献的基石——捐献意愿的推动与伦理考量 本章将深入探讨角膜捐献的社会意义与伦理原则。内容将聚焦于如何有效地提升公众对角膜捐献的认知与接受度,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角膜捐献的必要性与流程。我们将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捐献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如何建立健全的捐献登记体系,简化捐献流程,降低捐献门槛。同时,本章还将详细阐述角膜捐献过程中的伦理规范,包括知情同意的获取、捐献者隐私的保护、以及确保捐献过程公平公正的原则。内容将涵盖对逝者尊重、家属关怀以及社会责任的全面理解,确保角膜捐献在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框架下进行。 第二章:生命的延续——眼球获取与初步处理的精细化操作 眼球的获取是角膜捐献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章将详尽介绍眼球获取的标准化技术,包括术前评估、消毒、切口、以及眼球的完整取出。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情况下(如特定死亡时间、特殊病史)眼球获取的注意事项与技巧,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角膜组织的损伤。此外,本章还将重点介绍眼球获取后的初步处理,包括眼球的封装、冷藏、以及初步的质量检查。所有操作都将以保障眼球活力、预防污染、为后续的评估和保存打下坚实基础为目标。内容将强调精确性、无菌操作以及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使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从捐献者离世到眼球安全转移的每一个环节。 第三章:质量的保障——角膜评估与分类的科学标准 高质量的角膜是成功角膜移植手术的前提。本章将全面阐述角膜评估的标准与方法,涵盖肉眼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测量以及内皮细胞计数等。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通过这些评估手段,判断角膜的健康状况、病变类型以及适用于何种移植术式。内容将涵盖对角膜上皮、基质、内皮层等不同结构的评估要点,以及对角膜病变(如角膜溃疡、角膜瘢痕、圆锥角膜等)的鉴别诊断。此外,本章还将介绍角膜的分类标准,为角膜的有效储存与匹配提供科学依据。对各项评估指标的深入解析,将帮助技术人员做出最准确的判断,从而提高角膜的利用率。 第四章:生命的守护——角膜保存技术的前沿与实践 角膜的有效保存是延长其临床使用时间的关键。本章将深入探讨目前主流的角膜保存技术,包括低温保存液(如Corn-So、OptiSol等)的使用方法、保存液的配制与质控、以及不同保存液的适用范围和保存时限。我们将详细介绍角膜在保存液中的最佳储存温度、储存时间以及储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最大程度地维持角膜细胞的活力和功能。此外,本章还将介绍一些新兴的角膜保存技术,如冷冻保存、组织工程角膜等,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潜力与临床应用前景。对保存液成分、生物化学机制以及保存过程的细致解读,将为眼库提供科学可靠的保存方案。 第五章:精准的匹配——受者与供者角膜的匹配原则与策略 成功的角膜移植依赖于精准的受者与供者角膜匹配。本章将详细阐述角膜匹配的原则与策略,涵盖血型匹配、ABO血型不合的患者的角膜移植考量、以及免疫排斥的风险评估。我们将重点讲解角膜的组织相容性、角膜形态(如曲率、厚度)、角膜病变类型等因素在匹配中的重要性。内容将包含如何根据受者的角膜病变程度、角膜形态特点以及手术方式,选择最合适的供者角膜。同时,本章还将探讨计算机辅助匹配系统在角膜匹配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优化匹配流程,提高移植成功率。对各类匹配参数的详细分析,将指导眼库人员做出最优化的匹配决策。 第六章:重塑光明——不同类型角膜移植术的眼库支持 不同类型的角膜移植术对角膜的需求各不相同。本章将围绕各类角膜移植术,阐述眼库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内容将涵盖全层角膜移植(PKP)、深板层角膜移植(DALK)、角膜内皮移植(DMEK、DSAEK)等术式对角膜的特殊要求。我们将详细介绍眼库如何根据不同术式的特点,提供特定质量和准备的角膜。例如,DMEK/DSAEK需要高度健康的内皮细胞,这就要求眼库在角膜的评估、保存和处理过程中,特别关注内皮细胞的存活率。本章还将讨论如何为科研目的提供高质量的角膜样本,支持角膜疾病的研究与新技术的开发。对各类移植术的深入理解,将帮助眼库更有效地服务于临床。 第七章: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眼库运营的管理与规范 一个高效、规范的眼库是确保角膜移植质量的基石。本章将重点关注眼库的质量控制体系与持续改进机制。内容将涵盖眼库的组织架构、人员培训、设备管理、以及记录与追踪系统。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标准,确保从捐献到移植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最高标准。本章还将探讨眼库的日常运营管理,包括库存管理、紧急需求响应、以及与医院、捐献者家属的沟通协调。通过对案例分析和最佳实践的介绍,本书将指导眼库管理者如何不断优化运营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最终实现角膜移植的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新兴技术与未来展望——推动眼库发展的创新力量 科技的进步为眼库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本章将展望眼库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介绍一些前沿的创新技术。内容将涵盖组织工程角膜的最新研究进展、生物打印技术在角膜制造中的应用、以及基因治疗在角膜疾病治疗中的潜力。此外,本章还将探讨人工智能在角膜图像分析、疾病诊断以及匹配预测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对这些新兴技术的介绍,本书旨在激发眼库从业者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积极拥抱变革,为角膜移植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患者重获光明。 《现代眼库实用技术》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它承诺将最新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可行的技术,将严谨的伦理原则融入日常操作,最终将一份珍贵的生命礼物——清晰的视界,传递给那些渴望光明的人们。这本书将是每一位致力于眼库事业的专业人士的必备参考,也是推动角膜移植技术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刚收到这本《现代眼库实用技术》,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严谨又专业的气息,淡蓝色的背景搭配银灰色的书名,简洁大方。翻开目录,我立刻被里面详实的内容吸引住了。从眼角膜捐献的伦理考量,到捐献者评估的标准流程,再到眼库的日常管理和质量控制,几乎涵盖了眼库运作的每一个环节。我尤其关注了关于眼库信息系统建设的部分,现代眼库的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化的管理,书中对数据收集、储存、检索和分析的介绍,让我对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的眼库信息平台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此外,关于眼库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也让我认识到专业人才是眼库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将复杂的眼库工作梳理得井井有条,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即使我不是直接操作眼库的专业人员,也能从书中了解到眼库工作背后所付出的严谨和不易,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保障,让更多的角膜捐献能够转化为复明的希望。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眼库领域的一大贡献,为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作为一个刚接触眼库工作的新手,我之前总是感觉摸不着头绪,很多流程和技术细节都让我感到困惑。然而,当我拿到《现代眼库实用技术》后,这些困扰迎刃而解。书中对角膜获取、保存、评估、分发等每一个步骤都做了非常详尽的阐述,并且配以大量的图表和案例分析,使得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生动易懂。我尤其喜欢关于角膜保存液配方和保存时长的讨论,这部分内容直接关系到角膜的质量和最终的移植效果,书中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不同保存液的优缺点有了深刻的理解,也明白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保存方案。另外,书中对各种眼库设备的选型、维护和使用也给出了专业的建议,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更让我对眼库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眼库技术和管理的人来说,这本书都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宝藏。

评分

作为一个对眼科医疗领域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翻开《现代眼库实用技术》时,原本预想会读到一些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然而,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出乎意料地平易近人。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了眼库从成立到日常运作的方方面面。我被书中对捐献者家属沟通的技巧和人文关怀的描述所打动,这部分内容充分体现了眼库工作并非冷冰冰的技术操作,而是充满着人性的温暖和希望。书中还用生动的语言解释了角膜的结构、功能以及移植的基本原理,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眼库工作的意义所在。我尤其对“让光明重现”这一章节印象深刻,它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展现了眼库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精神,以及角膜移植给无数患者带来的新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眼库背后的人文关怀和专业素养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书籍,让我对这个默默奉献的群体充满了敬意。

评分

我从《现代眼库实用技术》中获得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过去,我可能只从新闻报道或浅显的科普中了解眼库,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这个领域背后庞大而精密的体系。书中对不同类型角膜移植物的处理和保存方法的详细对比,让我理解了根据不同病情和需求,如何选择最适合的移植物。对于角膜的病理学知识和评估标准,书中的讲解也十分到位,让我能够区分哪些角膜适合捐献,哪些需要进一步的检测。另外,书中对眼库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以及如何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都体现了其高度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眼库与医院、科研机构之间协作的论述,这让我认识到眼库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整个医疗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这本书的内容涵盖面广,从基础理论到实际操作,从技术细节到管理规范,都做到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眼库的窗户,让我看到了这个领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并非枯燥的技术堆砌,而是将复杂的眼库运作过程,通过逻辑清晰的章节划分和条理分明的论述,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的详细介绍。在眼库这样涉及生命健康的领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捐献者的筛选到角膜的评估,再到最终的移植,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质量把控。书中详细阐述了ISO等国际标准在眼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追溯系统,确保每一片角膜的来源清晰、质量可靠。此外,关于生物安全和伦理规范的探讨,也让我对眼库工作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让我能够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地审视和优化眼库的各项工作。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指导,更是一种理念的传递,强调了以人为本、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于提升眼库整体运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