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希腊人书

致希腊人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古罗马] 塔提安 著
图书标签:
  • 哲学
  • 历史
  • 希腊
  • 古典文学
  • 文化
  • 思想
  • 政治
  • 柏拉图
  • 苏格拉底
  • 西方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83175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9857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两希文明哲学经典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公元1世纪末叶到公元3世纪初是基督教思想史的护教时期。由于基督教的兴起,希伯来文化(犹太—基督教信仰)与希腊文化形成激烈的交锋。护教士们透过激烈的护教辩辞劝谕希腊罗马世界去探究更深的真理,指出寻求真理之途必须透过基督信仰,希腊哲学的真理必须也唯有在耶稣基督的道路上才能真正有所回应。本书收录的早期教父的辩护性文章,充分显示了护教士们呈现“真理”形像的方式。安提阿的提阿菲罗与雅典的阿萨那戈拉,试图在独一神论和多神论之间尝试建立初步的三一神论。这与塔提安《致希腊人》的主题是一致的,它们都指向“耶稣基督是谁”这个基督教神学核心的问题。

作者简介

  塔提安(Tatian,约卒于180年),其文笔朴实无华,学识广博,曾在罗马开设一所哲学学院。他是基督教早期的护教士,据说是殉道者查士丁的学生,发展了老师查士丁关于上帝、道和世界之间关系的学说。塔提安编撰的《福音汇编》,赋予马太、马可、路加、约翰四部福音书真正的权*地位。

目录

2016年再版序 ∣ 1 2004年译丛总序 ∣ 1 中译者序 ∣ 1
赫马的牧人书
《赫马的牧人书》导言 ∣ 3
第一篇抵挡不洁与骄傲的意念及教训赫马对其子女的 疏于管教 ∣ 12 第二篇再次论到有关他对其多嘴的妻与好色之子的 疏于管教及其自身的疏于警醒 ∣ 15 第三篇论及圣教会的建筑及各样因堕落受罚者的序列 ∣ 19 第四篇关于即将临到众人的审判与苦难 ∣ 30 第五篇关于诫命 ∣ 33
第一篇信靠上主 ∣ 35 第二篇远避恶言,素常施济 ∣ 35 第三篇论远避谎言及赫马对其伪善的忏悔 ∣ 36 第四篇论以淫乱之故休妻 ∣ 38 第五篇论忍耐之德 ∣ 41
第一卷异象第二卷诫命十二篇第三卷寓言十则
第六篇如何认识每个人具有的两种灵及如何分辨之 ∣ 43 第七篇论敬畏上主,不惧鬼魔 ∣ 45 第八篇节制以避恶行善 ∣ 46 第九篇向上主恒切祷告,不致动摇 ∣ 48 第十篇勿使我们里面的圣灵担忧 ∣ 49 第十一篇先知与灵可以通过其行为查验出来,
以及论两种灵 ∣ 51 第十二篇双重的愿欲:上主的诫命能够被保守, 信众无须惧怕魔鬼 ∣ 54
第一在此世我们没有永久的母邦,应寻求上主的 来临 ∣ 59 第二正如葡萄藤为榆树所扶持,富者也为贫者的祈祷 所扶持 ∣ 60 第三正如在冬季难以分辨活树与槁木, 在此世公义者与不义者也是如此 ∣ 62
第四正如在夏之树木可借着果实与枝叶分辨出, 在将来之世中义者与暂乐的不义者之分别也是 如此 ∣ 63
第五论真实的禁食祷告及其赏赐:兼论身体的圣洁 ∣ 64 第六论两种纵欲者及其死亡、堕落与永罚 ∣ 70 第七悔改者必须结出与悔改相称的果实 ∣ 75 第八蒙召者与悔罪者之罪各自不同,
但所有人都将按照其悔改与善功的分量受报 ∣ 76 第九在建塔中战斗与得胜的教会的奥秘 ∣ 85 第十论忏悔与天使的职权 ∣ 110
致希腊人书
亚述的塔提安导言 ∣ 115
第一章希腊人无理地宣称其创造的技艺 ∣ 118 第二章哲学家们的恶习和谬误 ∣ 120 第三章嘲诸哲学家 ∣ 121 第四章基督徒们单单敬拜上帝 ∣ 122 第五章基督教中创世的教义 ∣ 123 第六章基督徒关于重生的信念 ∣ 124 第七章关于人类的堕落 ∣ 125 第八章诸神在人类中的罪恶 ∣ 126 第九章他们助长迷信 ∣ 128 第十章异教之神的荒谬可笑 ∣ 130 第十一章人类的罪并非由于命定,而是由于自由意志 ∣ 131 第十二章两种类型的灵 ∣ 132 第十三章魂之不朽的推论 ∣ 134 第十四章守护神应受到比人类更为严厉的惩罚 ∣ 135 第十五章与圣灵合一的必要性 ∣ 135 第十六章诸神所展现的能力是徒劳的 ∣ 137 第十七章诸神向追随者空言许诺以健康 ∣ 138 第十八章诸神是在行骗,而非医治 ∣ 139 第十九章诸神崇拜是堕落的起源 ∣ 140 第二十章感恩永远归于上帝 ∣ 141 第二十一章基督教教义和希腊人关于神的比较 ∣ 142 第二十二章希腊人的节庆仪式之可笑 ∣ 144 第二十三章拳击手与角斗士 ∣ 145 第二十四章其他大众娱乐 ∣ 146
第二十五章众哲学家的自我吹捧和相互争吵 ∣ 146
第二十六章对于希腊人学问的嘲笑 ∣ 147
第二十七章基督徒所受的憎恨是不公正的 ∣ 149
第二十八章对于希腊人的立法的谴责 ∣ 150
第二十九章塔提安皈依之缘由 ∣ 150
第三十章他是如何断然反抗魔鬼的 ∣ 151
第三十一章基督徒的哲学远比希腊人的古老 ∣ 152
第三十二章基督徒的教义与那各执一词的争论迥异,
且适合于所有人 ∣ 154
第三十三章为女性基督徒辩护 ∣ 155
第三十四章对于希腊人所树立的雕像的嘲笑 ∣ 157
第三十五章塔提安作为目击证人的陈述 ∣ 159
第三十六章关于摩西的古老的迦勒底的证词 ∣ 159
第三十七章腓尼基人的证词 ∣ 160
第三十八章摩西在伊那科斯统治下的埃及 ∣ 161
第三十九章希腊国王名录 ∣ 162
第四十章摩西远早于那些异教的英雄们且更可信 ∣ 163
第四十一章续上 ∣ 164
第四十二章作者的总结陈词 ∣ 166
致奥托莱库斯书
安提阿的提阿菲罗斯导言 ∣ 169
第一章奥托莱库斯:一位偶像崇拜者与藐视基督徒者 ∣ 172 第二章灵魂之眼睛一定要先洁净才能得见上帝 ∣ 173
第一卷第二卷
第三章上帝的本性 ∣ 174 第四章上帝的属性 ∣ 175 第五章不可见的上帝通过其作品得以被感知 ∣ 175 第六章上帝被他所造的杰作知晓 ∣ 176 第七章当我们被披戴上不朽之时,我们将得见上帝 ∣ 177 第八章信心在一切的事物中都是必需的 ∣ 178 第九章诸神的种种所谓不朽 ∣ 179 第十章偶像崇拜的荒谬 ∣ 180 第十一章国王应予尊敬,上帝应被敬拜 ∣ 181 第十二章基督徒之名的意义 ∣ 182 第十三章复活之事被许多事例表明 ∣ 183 第十四章提阿菲罗斯现身说法:皈信的一个例子 ∣ 184
第一章本书写作的缘起 ∣ 186 第二章当他们被雕凿之日,诸神无人理会;
但当其被人买进之时,便身价倍增 ∣ 186 第三章诸神是如何变出来的? ∣ 187 第四章哲学家论及上帝的荒谬观点 ∣ 189 第五章荷马和赫西俄德关于上帝的看法 ∣ 190 第六章赫西俄德论世界的起源 ∣ 192 第七章传说的异教神谱 ∣ 194 第八章关于神意的观点 ∣ 196 第九章被圣灵感动的先知 ∣ 199 第十章世界是上帝通过圣言创造的 ∣ 200 第十一章六天创造的工作描述 ∣ 201 第十二章六天工作的荣耀 ∣ 203 第十三章论世界的创造 ∣ 204 第十四章世界与海洋相较 ∣ 206 第十五章第四天 ∣ 207 第十六章第五天 ∣ 208 第十七章第六天 ∣ 208 第十八章人类的创造 ∣ 209 第十九章人类被置于乐园之内 ∣ 210 第二十章圣经对于乐园的记载 ∣ 211 第二十一章人类的堕落 ∣ 212 第二十二章为什么经上说到上帝行走 ∣ 213 第二十三章《创世记》所讲述的真理 ∣ 214 第二十四章天堂的美好 ∣ 215 第二十五章上帝在禁止人类吃智慧树上的果子之事上是
公义的 ∣ 216 第二十六章在将人类逐出乐园之事上的上帝的仁慈 ∣ 218 第二十七章人类的本性 ∣ 218 第二十八章为什么夏娃从亚当的肋骨中受造 ∣ 219 第二十九章该隐的罪行 ∣ 220 第三十章该隐的家族及其发明 ∣ 221 第三十一章在洪水后的历史 ∣ 223 第三十二章人类是如何被分散的 ∣ 225 第三十三章世俗的历史未曾解释这些事 ∣ 226 第三十四章先知指示了生命的圣洁 ∣ 227 第三十五章来自先知书上的教训 ∣ 227 第三十六章女先知西比尔的预言 ∣ 229 第三十七章诗人的证言 ∣ 234 第三十八章希腊诗人与哲学家的教导佐证了希伯来人的
先知的教导 ∣ 237
第三卷
第一章奥托莱库斯尚未信服 ∣ 240 第二章渎神的作者无法知道真理 ∣ 240 第三章渎神的作者们自相矛盾 ∣ 241 第四章奥托莱库斯是如何被针对基督徒的诽谤误导的 ∣ 242 第五章灌输食人之念的哲学家 ∣ 243 第六章哲学家们的其他观点 ∣ 243 第七章关于神灵的众多说法 ∣ 244 第八章异教徒笔下诸神的邪恶 ∣ 247 第九章关于上帝及其律法的基督教义 ∣ 247 第十章善待外邦人 ∣ 248 第十一章关于悔改 ∣ 249 第十二章关于公义 ∣ 250 第十三章关于贞洁 ∣ 251 第十四章论爱我们的仇敌 ∣ 251 第十五章为基督徒的无辜辩护 ∣ 252 第十六章哲学家们的臆测 ∣ 253 第十七章基督徒的准确信息 ∣ 254 第十八章希腊人关于大洪水的错误 ∣ 254 第十九章大洪水的真实记载 ∣ 255 第二十章摩西古经 ∣ 256 第二十一章马内托的不精确性 ∣ 257 第二十二章神庙的古老 ∣ 258 第二十三章比希腊诸作者更古老的众先知 ∣ 259 第二十四章从亚当开始的编年史 ∣ 260 第二十五章从扫罗到巴比伦被囚 ∣ 262 第二十六章希伯来和希腊史书的矛盾之处 ∣ 263
第二十七章迄至马库斯·奥理略(M. Aurelius) 之死的罗马编年史 ∣ 265 第二十八章自古迄今最重要的几个时期 ∣ 267 第二十九章基督教的古老 ∣ 268 第三十章为什么希腊人没有提及我们(基督教) 的历史 ∣ 270
为基督徒一辩
雅典的阿萨那戈拉著作导言 ∣ 273
第一章针对基督徒的明显不公 ∣ 277 第二章在[基督徒]遭到指控时要求与其他
受指控者同等对待 ∣ 279 第三章对基督徒的种种指控 ∣ 281 第四章基督徒并非无神论者,而是承认独一的上帝 ∣ 282 第五章对于上帝的独一性的诗人的证言 ∣ 282 第六章对于独一上帝的哲学家的看法 ∣ 284 第七章关于上帝的基督教教义之优越 ∣ 286 第八章多神教的荒谬 ∣ 287 第九章众先知的证言 ∣ 288 第十章基督徒敬拜圣父,圣子和圣灵 ∣ 290 第十一章基督徒的道德教导反驳了针对他们的指控 ∣ 291 第十二章将基督教指控为无神论的一系列荒谬 ∣ 293 第十三章基督徒为什么不举行献祭 ∣ 294 第十四章那些指控基督徒的人本身自相矛盾 ∣ 295 第十五章基督徒区分上帝和物质 ∣ 296 第十六章基督徒不敬拜宇宙 ∣ 297 第十七章诸神的名号及其偶像只是晚近才出现的 ∣ 299 第十八章如诗人所承认的,诸神他们本身是受造的 ∣ 301 第十九章哲学家在论及诸神问题上同意诗人的上述观点 ∣ 303 第二十章诸神表现出的种种荒唐 ∣ 305 第二十一章归于诸神的不洁的爱 ∣ 307 第二十二章虚妄的象征化解释 ∣ 312 第二十三章泰勒斯和柏拉图的看法 ∣ 315 第二十四章关于天使和巨人 ∣ 317 第二十五章诗人和哲学家否认神性的上帝 ∣ 319 第二十六章魔鬼引诱人们崇拜偶像 ∣ 321 第二十七章魔鬼的诡计 ∣ 323 第二十八章异教的诸神只是凡人 ∣ 323 第二十九章来自诗人的相同的证明 ∣ 326 第三十章将神性归功于人的原因 ∣ 328 第三十一章针对基督徒的其他指控之反驳 ∣ 330 第三十二章基督徒对道德的提升 ∣ 331 第三十三章在尊重婚姻上基督徒的圣洁 ∣ 332 第三十四章基督徒与其控告者之间的道德上的显著差异 ∣ 333 第三十五章基督徒谴责并憎恶所有的残忍 ∣ 334 第三十六章在基督徒的践行基础上产生的复活的教义 ∣ 335 第三十七章公平审判的恳求 ∣ 336
译名对照表 ∣ 337


致希腊人书:文明的低语与回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如同奔腾不息的河流,孕育了无数思想的火花,塑造了我们今日所见的宏大叙事。而在这条河流的源头,古希腊文明无疑是最为璀璨夺目的星辰之一。它不仅在哲学、艺术、政治、科学等领域留下了不朽的遗产,更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深刻影响着后世的文化发展。 《致希腊人书》并非一部冰冷的学术专著,也不是陈旧的史书记录,它更像是一封穿越时空的对话邀请,是一场关于古希腊文明核心精神的深入探讨,旨在唤醒读者内心深处对智慧、美德、理性和自由的追寻。 本书并非简单地梳理古希腊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传记,而是试图深入挖掘那些构成希腊精神内核的理念。它关注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为什么会这样”,以及“这些思想对我们意味着什么”。通过对古希腊思想家们的深刻洞察,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是如何思考世界、理解自身、构建社会,以及探求永恒真理的。 第一部分:智慧之光的闪耀——理性与哲学的源泉 古希腊文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其对理性的极致追求。本书的开篇,将带领读者重返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巨匠的时代。 我们并非仅仅罗列他们的哲学体系,而是深入剖析他们提出的核心问题: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幸福?人的本质是什么?宇宙的本质又是什么? 苏格拉底的“詰问法”被视为点燃理性火种的火把。本书将生动地展现苏格拉底如何在雅典街头与各色人等对话,通过不断提问,揭示人们思想中的矛盾与盲点,引导人们认识到自身的无知,从而激发对知识的渴望。这不是一场冷冰冰的逻辑推演,而是一场充满生命力的思想启蒙。读者将有机会跟随苏格拉底的脚步,体验探究真理的艰辛与乐趣,学习如何独立思考,不被表象所迷惑。 柏拉图的“理念论”则将理性的触角伸向了形而上学的领域。本书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柏拉图关于“理念世界”的构想,以及我们所处的“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之间的关系。我们将探讨“善的理念”是如何成为万物的本源,以及如何通过理性认识来抵达真正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并非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而是关于理解现实世界背后更高层次秩序的尝试,是对人类认识能力的深度探索。 亚里士多德,这位集大成者,则将哲学从抽象的思辨拉回到了对现实世界的细致观察。本书将着重介绍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和政治学。我们将看到他如何通过观察自然,总结出“四因说”,如何探讨“潜能”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如何提出“德性伦理学”的观点,强调“中庸之道”在个人品格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应用于实践的理性,它关乎如何过上一个美好而充实的人生。 第二部分:美的律动与和谐——艺术与文学的巅峰 古希腊文明在艺术和文学上的成就,同样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瑰宝。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古希腊的剧场、雕塑馆和诗歌殿堂,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我们不会仅仅欣赏那些精美的雕塑或宏伟的建筑,而是去理解这些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精神。例如,古希腊雕塑对人体比例的精确把握,以及对理想化人体美的追求,不仅仅是对技艺的展现,更是对人类潜能和完美的向往。那些描绘神话故事的陶器,则反映了古希腊人对宇宙秩序、英雄精神以及人神关系的理解。 在文学领域,古希腊的史诗、悲剧和喜剧,更是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命运的无常。本书将探讨荷马史诗所展现的英雄主义、荣誉观和神祇在人类生活中的影响。我们将深入分析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等悲剧大师的作品,探讨他们如何通过讲述神话故事,来引发观众对命运、自由意志、罪与罚等永恒主题的思考。这些悲剧并非只是宣泄痛苦,而是通过引发观众的“怜悯”与“恐惧”,达到“净化”心灵的艺术效果。 喜剧,以阿里斯托芬为代表,则以辛辣的讽刺和幽默,揭示了社会现实的种种弊端。本书将探讨喜剧的社会功能,以及古希腊人如何通过笑声来反思自身,追求更理想的社会。 第三部分:公民的觉醒与秩序——政治与法律的探索 雅典的民主制度,是古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之一。本书将深入剖析雅典民主的运作机制,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精神。 我们并非简单地描述投票、辩论等形式,而是去理解“公民”这个概念的内涵。在古希腊,公民意味着一种责任,一种对城邦事务的积极参与。本书将探讨公民大会、陪审团等制度的设计初衷,以及它们如何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同时,我们也会正视雅典民主的局限性,例如排斥女性、奴隶等群体,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民主制度的演变和挑战。 此外,古希腊对法律和正义的思考,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本书将探讨梭伦的改革,以及他如何试图在贵族和贫民之间寻求平衡,建立更公正的法律体系。我们将追溯古希腊人对“自然法”的初步探索,以及他们如何理解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这些思考,为后世的法治精神奠定了基础。 第四部分:探索与创新——科学与技艺的萌芽 尽管古希腊的科学发展并非像现代科学那样系统和精确,但其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为后世的科学发展播下了种子。本书将介绍古希腊在天文学、数学、医学等领域的早期探索。 例如,泰勒斯对天体的观测,毕达哥拉斯对数与宇宙关系的探索,以及希波克拉底对医学的理性研究,都展现了古希腊人试图用理性去理解自然规律的努力。本书将强调他们的“观察”和“推测”方法,以及他们对“万物皆数”或“万物皆水”等早期哲学观念的追求。这些探索,虽显稚嫩,却蕴含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致敬文明,启迪未来 《致希腊人书》的写作目的,并非仅仅是为了回顾历史,更是为了在当下,重新审视古希腊文明所传递的智慧与精神。在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我们时常感到迷失和困惑。而古希腊文明,以其对理性、美德、自由、公正的深刻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一面能够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渴望的镜子。 本书将鼓励读者,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思考,主动地探究。它呼唤着一种“求知”的激情,一种对真理不懈的追求,一种对美的敏锐感知,以及一种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它希望能够点燃读者内心的“希腊精神”,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一颗独立思考的心,追求更加充实、有意义的人生。 《致希腊人书》是一本关于“看见”的书。看见古希腊文明的辉煌,看见人类思想的起源,更看见我们自己内心深处对智慧、美德和真理的永恒渴求。它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一个邀请你踏上探索之路的起点。 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的阻隔,聆听那来自爱琴海彼岸的文明低语,让古老的智慧之光,重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就是一场语言的盛宴,丰富、精准,并且充满了一种内敛的激情。它没有使用那种浮夸的辞藻来堆砌深度,而是依靠对词义最深层次的挖掘和组合,构建起一个坚不可摧的意义体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伦理困境时的那种克制与深刻,他没有给出简单的对错标签,而是将我们置于情境的中心,去感受选择的重量和责任的边界。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进入了一个高度有序却又无限包容的精神领地,在那里,所有的疑问都有了合理的安放之处,即使问题本身没有得到“解决”,至少也得到了被理解和尊重的机会。我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模仿书中的某些表达方式,不是鹦鹉学舌,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我的思维结构似乎也被重塑了,变得更加有条理,更加善于捕捉事物之间的隐秘联系。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让你知道多少知识,而在于它能让你如何去思考——那是任何速成指南都无法给予的宝贵财富。这是一部需要被珍藏、被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智力上的攀登,需要勇气和毅力,但一旦到达顶峰,那视野的开阔是无与伦比的。作者的逻辑框架搭建得极其严密,就像一座精密的钟表,每一个齿轮都咬合得天衣无缝,没有任何松动或多余之处。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他对历史的引用和解读,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历史事件,在作者的重新梳理下,展现出了全新的因果链条和深层含义,让人不得不佩服其广博的学识和独到的洞察力。这本书的美妙之处在于,它并不强迫你接受任何既定的观点,它只是铺陈出所有的证据和论证路径,然后将最终的判断权交还给你。这种对读者独立思考的尊重,在当代快餐文化中是极其罕见的。它鼓励你去质疑,去推翻,去在旧有的框架上搭建自己的思想宫殿。这本书对我而言,已经超越了一本普通读物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份长期的思想伙伴,我预感未来很多年里,我都会时不时地回翻其中的某些章节,与作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辩论。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简直像一股清新的山泉,流淌过干涸的心田,让人忍不住一饮而尽。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有力,仿佛能捕捉到最微小的光影变化,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我尤其欣赏他对哲学思辨的把握,那种层层递进的论证,不咄咄逼人,却自有其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与古老智慧的对话,那些看似晦涩的观念,在他的阐释下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这本书没有给我那种生硬的说教感,更多的是一种启迪,引导我以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周遭的一切。我常常在读完一章后,需要停下来,走到窗边,让思绪在风中飘一会儿,消化那些文字带来的震撼。它不像许多畅销书那样追求即时的快感,而是更像一坛陈年的美酒,初尝或许略显醇厚,但回味无穷,每一次品味都有新的领悟。书中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巧妙,章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即使内容深奥,读起来也不会感到丝毫的疲惫,反而会因为期待下一处的洞见而心生雀跃。这本书无疑是献给所有对深度思考抱有敬意的人们的一份珍贵礼物,它挑战你的认知边界,同时也温柔地安抚你对真理的追寻。

评分

说实话,刚翻开这书的时候,我内心是抱着怀疑态度的,毕竟市面上标榜“深刻”的作品太多,真正能触及灵魂的凤毛麟角。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近乎傲慢的自信,将所有的质疑击得粉碎。它不是在向你解释什么,而是在向你展示一种思考的方式,一种对待存在的姿态。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韵律感,读起来有一种古老的、仪式性的庄重,仿佛每一个词汇都被放置在了它最精确的位置上,不可增减,不可替代。我特别喜欢他处理矛盾冲突的手法,不是简单地二元对立,而是将对立的双方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审视,让人看到冲突本身的美感和必然性。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需要投入精力的,它要求你全神贯注,因为它不会轻易重复,更不会迁就读者的惰性。我甚至在某些段落反复阅读了三四遍,不是因为没看懂,而是因为那精准的表达让我感到一种智力上的愉悦,仿佛自己也参与了那场精妙的推导过程。对于那些追求阅读效率的人来说,这本书可能不太友好,但对于渴望深度交流的灵魂而言,这绝对是一次不虚此行的旅程。它没有提供廉价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把精良的钥匙,让你自己去开启门扉。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布局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无声的邀请。那种留白的艺术,那种字体与行距的微妙平衡,都在无形中营造了一种沉静的氛围,让人自然而然地放下外界的喧嚣。内容上,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宏大、抽象的议题,用极其生活化、贴近人性的案例来阐述,使得原本高悬于云端的理论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受。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时间”的那几章,作者没有去纠缠于物理学的复杂公式,而是探讨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时间流逝的感知错位,那种失落感和对永恒的渴望,被描绘得如此真实,让我不禁反思自己是如何虚掷光阴的。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极佳,你知道它在引导你走向某个结论,但这个过程充满了惊喜,让你乐于迷失其中。它不像教科书那样冷峻,而是饱含着一种人本主义的温情,即便在探讨最严酷的命运主题时,也透着一股坚韧的乐观。这本书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看世界的眼神都变得更加柔和了一些,少了一些评判,多了一些理解。

评分

买了几本年底送人的书,这是之一。

评分

很不错哟,值得购买。

评分

京东搞活动买的,送货快,包装好,京东淘书很不错

评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还好还好哈哈哈还好还好好好好

评分

,“品格”一词在英文中源于印刷业的用语,指的是“按照模子印出来的一种永存的记号”。其实即便在中文里,“品格”本来就兼具“品性”与“人格”两方面的含意。这让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品格,势必与这个人的人格、性情、品质、德行息息相关;甚至在很多的时候,也与他/她为人的个性和做人的格调有关。

评分

两希文明的书真想趁着六一八的活动全部收集齐

评分

好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读读古罗马的哲学 学习一下经典的思考方式

评分

很喜欢的书籍,适合收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