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海洋技术专业教材,全面、系统介绍了海洋技术学科发展脉络,重点立足于面向海洋观测的海洋技术,旨在引导读者从海洋观测的角度认识海洋技术的定义与范畴,掌握海洋观测的基本组成部分——传感器技术、采样技术、通用的水下载体技术(主要是潜水器技术)和海洋观测技术等方面的海洋技术知识。 陈鹰,工学博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兼任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等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海洋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洋学报》副主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机械工程学报》编委、中国大洋协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协会理事等职务。建设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任创院院长。曾任第五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863计划“十一五”海洋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等职务。 主要从事海洋技术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开展深海装备技术、海底观测技术、人工上升流技术、水下直升机等研究工作。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4)、1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和4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均列前2)在内的国家与省部级科技进步和教学成果奖十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逾百篇。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本书共分6章,从海洋技术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趋势等讲起,重点介绍海洋技术涉及的声光电等基础知识、海洋传感器技术以及海洋探测技术、海洋采样技术、支撑海洋观测作业的重要载体——潜水器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海洋观测技术及其应用,包括遥感技术和海底观测网络技术等。
第1章 绪论
1.1 海洋技术的定义与范畴…2
1.2 海洋技术的发展…8
1.3 发展海洋技术的意义…18
1.4 小结…21
思考题…22
参考文献…22
第2章 海洋技术基础知识
2.1 海洋学基础…26
2.2 水下声学基础…34
2.3 水下光学基础…39
2.4 海洋电磁学基础…50
2.5 小结…61
思考题…61
参考文献…63
第3章 海洋传感与测试技术
3.1 海洋传感基本原理与方法…66
3.2 海洋探测基本原理与方法…76
3.3 海洋传感集成技术…100
3.4 海洋探测技术应用实例...105
3.5 小结...109
思考题...110
参考文献...110
第4章 海洋采样技术
4.1 海洋采样技术概述...114
4.2 水质采样技术...115
4.3 底泥采样技术...132
4.4 沉积物采样技术...133
4.5 生物采样技术...135
4.6 岩石采样技术...137
4.7 海洋采样技术举例——IODP计划...138
4.8 海洋采样技术发展趋势...140
4.9 小结...140
思考题...140
参考文献...141
第5章 潜水器技术
5.1 潜水器技术基础...144
5.2 无人遥控潜水器技术...147
5.3 自主式潜水器技术...170
5.4 载人深潜器技术...179
5.5 水下滑翔机技术...192
5.6 混合式潜水器技术...208
5.7 小结...216
思考题...216
参考文献...217
第6章 海洋观测技术
6.1 海洋观测的基本概念...220
6.2 定点式海洋观测技术...227
6.3移动式海洋观测技术...236
6.4海底观测网略技术...249
6.5海洋遥感观测技术...251
6.6 小结...268
思考题...268
参考文献...269
附录:
实验一 光在水流中的全反射...274
实验二 CTD 测定海水的温度和盐度...275
实验三 海水PH值及溶解氧含量测量...278
实验四 无人遥控潜水器操作...280
参考文献...282
从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海洋技术领域的普通读者角度来看,《海洋技术基础》这本书,真的是一种非常棒的学习体验。它最大的优点在于,用一种非常“有温度”的方式,来讲解那些听起来就很有距离感的“技术”概念。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海洋工程结构的部分,书里详细介绍了大型海洋工程,比如海上风力发电站的建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从基础的打桩到巨大的涡轮机安装,每一个步骤都关乎到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如何抵御海浪和风暴的侵袭。我看到了工程师们如何运用流体力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来设计出能够经受住极端海洋环境考验的宏伟工程。书中配有的图示和模型,更是将这些复杂的结构展示得一清二楚,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大致理解其工作原理。作者的语言风格也很幽默风趣,有时候甚至会穿插一些小故事,让阅读过程一点都不枯燥。读完这本书,我对海洋技术不再是敬而远之,而是充满了兴趣和好奇。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我一直以为“海洋技术”是离我们日常生活很远的东西,但《海洋技术基础》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让我看到了它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比如说,书中关于海洋通信技术的部分,让我了解了海底光缆是如何连接世界各地的,以及卫星通信在海洋监测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看似遥远的技术,实则支撑着我们现代社会的运转。作者在分析每一个技术的时候,都会从其产生的背景、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阐述,这让我不仅仅是了解了技术的“形”,更理解了技术的“魂”。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海洋环境保护技术的探讨印象深刻,比如如何进行海洋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如何利用技术监测海洋污染,以及如何发展清洁能源来减少对海洋的破坏。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海洋技术除了开发和利用的一面,还有它守护和修复的一面,这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让我觉得,海洋技术是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领域。
评分读完这本《海洋技术基础》后,我简直要被那些生动详实的案例和清晰易懂的原理给惊艳到了!原本以为涉及“技术”的书籍会枯燥乏味,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的叙事风格极其流畅,仿佛在给我讲一个关于蓝色星球上各种奇妙发明的故事。从早期的潜水设备如何克服巨大的水压,到如今先进的深海探测器如何在高压、低温、黑暗的环境下工作,每一个章节都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海洋生物采样的技术讲解印象深刻。想象一下,如何用一种既能不伤害到脆弱的海洋生物,又能精确采集到样本的方式,这背后需要多么精巧的设计和严谨的科学推理!书中的插图和图表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些复杂的设备结构图,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标注,立刻变得清晰明了。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真正地参与到探索海洋技术的思考过程中。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海洋科学充满好奇,但又缺乏专业背景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贵的灯塔,它照亮了我理解海洋世界背后复杂技术的道路,让我对人类探索海洋的智慧和勇气充满了敬意。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这种对“海洋”这个概念既着迷又有点畏惧的读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海洋是神秘而广阔的,但具体到“技术”层面,脑子里就一片空白。《海洋技术基础》却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我领进了这个领域。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论著,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边带我漫步在海底,一边耐心讲解着沿途的风景和背后的故事。例如,在讲述海洋观测和监测技术时,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设备名称,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才能捕捉到洋流、温度、盐度等关键数据。我了解到,原来海面上的浮标和水下的传感器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通信和数据传输机制,才构成了我们今天所知的全球海洋信息网络。书里关于海洋工程的部分也让我大开眼界,从石油钻井平台的稳固性设计,到海底管道的铺设挑战,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工程上的智慧和对自然力量的尊重。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撰写过程中,一定是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力求将复杂的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
评分我不得不说,《海洋技术基础》这本书在内容的编排和信息呈现上,给了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没有按照传统的教科书那样,将概念一层一层堆叠,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案例,将抽象的技术概念具象化。比如,在介绍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时,作者并没有一上来就讲采矿设备,而是先讲了一个关于深海稀土资源的故事,然后顺势引出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钻探、输送、分离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以及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攻克它们的。这种“故事驱动”的叙事方式,让我沉浸其中,仿佛亲身参与了这场技术革新。更重要的是,书中对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发展趋势的分析也相当到位。它不仅仅是介绍“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以及“将去向何方”。我读到了关于可持续海洋开发的思考,也看到了人工智能在海洋探测中的潜力。这种前瞻性的视角,让我对海洋技术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这本书让我明白,海洋技术并非仅仅是冰冷的机器,它背后蕴含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以及对地球家园的责任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