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與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編製——以景東彝族自治縣為例

縣域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與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編製——以景東彝族自治縣為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俊生 著
圖書標籤:
  • 生態係統服務價值
  • 自然資源資産
  • 縣域發展
  • 生態評估
  • 彝族自治縣
  • 景東縣
  • 資源環境科學
  • 生態經濟
  • 可持續發展
  • 負債錶編製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555403
版次:01
商品編碼:12339843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4-01
頁數:184
字數:23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縣域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與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編製——以景東彝族自治縣為例》係統總結瞭國內外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與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研究進展;結閤景東彝族自治縣(簡稱景東縣)自然資源特徵,提齣瞭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和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編製框架與指標體係。在此基礎上,核算瞭景東縣全域的生態係統服務價值,包括供給服務、調節服務、文化服務三大類多項服務內容;核算瞭景東縣森林、草原、耕地和水資源資産,並編製瞭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為景東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齣瞭相關的政策建議。

目錄

目錄

前言
1 自然資源資産研究意義與進展 1
1.1 自然資源資産核算的由來 1
1.2 自然資源資産核算的意義 3
1.2.1 為政府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3
1.2.2 是將自然資産納入社會經濟發展體係的重要前提 3
1.2.3 是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的有效手段 3
1.2.4 有助於利益分配公平性的實現 4
1.2.5 有助於提高公眾環保意識 4
1.3 生態係統與生物多樣性經濟學研究進展 4
1.3.1 生態係統服務概述 5
1.3.2 理論形成及其研究內容 6
1.3.3 個案研究 11
1.3.4 國傢研究 13
1.3.5 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應用 14
1.4 自然資源資産核算的研究進展 15
1.4.1 自然資源資産概述 15
1.4.2 自然資本核算全球倡議 17
1.4.3 國外研究進展 18
1.4.4 國內研究進展 23
2 景東彝族自治縣基本概況 32
2.1 地理概況 32
2.1.1 地理位置 32
2.1.2 地形地貌 33
2.1.3 氣候特徵 34
2.1.4 水文條件 35
2.1.5 土壤類型 36
2.2 資源概況 37
2.2.1 土地資源 37
2.2.2 森林資源 38
2.2.3 生物多樣性 39
2.2.4 水資源 46
2.2.5 礦産資源 47
2.2.6 文化資源 47
2.3 社會經濟 49
2.3.1 行政區劃 49
2.3.2 人口 49
2.3.3 經濟 50
2.4 生物多樣性存在的問題與保護行動 51
2.4.1 生物多樣性管理中的問題 51
2.4.2 林地保護 52
2.4.3 自然保護區 53
2.4.4 生態縣創建 53
2.4.5 其他措施 54
3 核算框架與指標體係 55
3.1 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研究框架與指標體係 55
3.1.1 構建原則 55
3.1.2 篩選方法 57
3.1.3 指標體係 57
3.1.4 技術路綫 58
3.2 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研究框架 59
3.2.1 主要賬戶 60
3.2.2 資産負債錶形式 62
3.2.3 技術路綫 63
3.3 定價機製 64
3.4 數據來源 65
4 景東彝族自治縣生物多樣性與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 67
4.1 供給服務 67
4.1.1 農業産品 67
4.1.2 林業産品 67
4.1.3 畜牧業産品 69
4.1.4 漁業産品 69
4.1.5 水資源利用 69
4.2 調節服務 69
4.2.1 水源涵養 70
4.2.2 土壤保持 71
4.2.3 固碳釋氧 77
4.2.4 空氣淨化 78
4.2.5 水質淨化 80
4.2.6 氣候調節 81
4.3 文化服務 81
4.4 生態係統服務總值 82
5 景東彝族自治縣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 85
5.1 森林資源資産負債錶 85
5.1.1 森林資源實物量核算 86
5.1.2 森林資源價值量核算方法 87
5.1.3 森林資源價值量核算 90
5.1.4 森林資源資産負債錶編製 91
5.1.5 基於灰色GM模型的自然資源資産預測方法 93
5.1.6 森林資源資産預測分析 95
5.2 草地資源資産負債錶 98
5.2.1 草地資源實物量核算 98
5.2.2 草地資源價值量核算方法 99
5.2.3 草地資源價值量核算 100
5.2.4 草地資源資産負債錶編製 101
5.2.5 草地資源資産預測分析 103
5.3 耕地資源資産負債錶 106
5.3.1 耕地資源實物量核算 107
5.3.2 耕地資源價值量核算方法 108
5.3.3 耕地資源價值量核算 109
5.3.4 耕地資源資産負債錶編製 110
5.3.5 耕地資源資産預測分析 112
5.4 水資源資産負債錶 113
5.4.1 水資源實物量核算 114
5.4.2 水資源價值量核算方法 116
5.4.3 水資源價值量核算 116
5.4.4 水資源資産負債錶編製 118
5.5 自然資源資産流量核算 119
5.5.1 森林資源資産流量核算 119
5.5.2 草地資源資産流量核算 121
5.5.3 耕地資源資産流量核算 122
5.5.4 水資源資産流量核算 124
5.6 核算結果 124
5.6.1 森林資源資産 124
5.6.2 草地資源資産 127
5.6.3 耕地資源資産 129
5.6.4 水資源資産 131
6 景東彝族自治縣自然資源現狀總結與對策建議 134
6.1 生物多樣性現狀及特點 134
6.2 生態係統服務價值情況 135
6.3 自然資源資産及負債情況 135
6.4 對策建議 136
6.4.1 將生物多樣性納入政策規劃 136
6.4.2 為生態保護紅綫的劃分提供數據支撐 137
6.4.3 將生物多樣性納入生態補償 137
6.4.4 將評估結果應用到政府績效考核 139
6.4.5 開展碳交易研究 140
6.4.6 提高公眾環保意識 140
參考文獻 142
附錄 150
附錄1 關於印發編製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試點方案的通知 150
附錄2 景東彝族自治縣相關報道 154
附錄3 景東彝族自治縣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激勵辦法 162
圖目錄
圖1-1 TEV方法中的價值分類 8
圖1-2 國傢和地區層麵的TEEB政策工具 10
圖1-3 地方和區域層麵的TEEB政策工具 11
圖2-1 景東縣在普洱市的地理位置圖 32
圖2-2 景東縣地形地貌圖 33
圖2-3 景東縣降水分布圖 34
圖2-4 景東縣水文水係分布圖 35
圖2-5 景東縣土壤類型分布圖 36
圖2-6 景東縣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 38
圖2-7 景東縣森林資源分布圖 39
圖2-8 景東縣2015 年各鄉鎮森林覆蓋率統計圖 40
圖2-9 景東縣遺傳資源圖(無量山烏骨雞) 47
圖2-10 景東縣行政區劃圖 49
圖2-11 景東縣人口分布圖 50
圖2-12 景東縣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分布圖 51
圖2-13 景東縣自然保護區分布圖 54
圖3-1 景東縣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編製技術路綫 64
圖3-2 景東縣遙感影像圖 65
圖4-1 景東縣生態係統水源涵養量分布圖 71
圖4-2 景東縣生態係統土壤保持量分布圖 74
圖4-3 景東縣生態係統保肥量分布圖 75
圖4-4 景東縣生態係統減輕淤積量分布圖 76
圖4-5 景東縣生態係統固碳量分布圖 78
圖4-6 景東縣生態係統釋氧量分布圖 80
圖4-7 景東縣生態係統服務重要性空間分布圖 83
圖5-1 景東縣林地資源期初、期末實物存量 125
圖5-2 景東縣各林齡段林木資源期初、期末實物存量 125
圖5-3 景東縣森林資源資産負債項目支齣額 126
圖5-4 景東縣森林資源資産負債項目組成比例 127
圖5-5 景東縣草地資源資産實物存量 127
圖5-6 景東縣牧草資源資産實物存量 128
圖5-7 景東縣草地資源資産負債項目支齣額 129
圖5-8 景東縣各類耕地資源資産實物存量 129
圖5-9 景東縣耕地資源資産價值存量 130
圖5-10 景東縣耕地資源負債項目支齣額 131
圖5-11 景東縣耕地資源災害損失額 131
圖5-12 景東縣水資源實物存量 132
圖5-13 景東縣水資源負債項目支齣額 132
圖5-14 景東縣水資源資産負債項目組成比例 133
錶目錄
錶1-1 TEEB框架下生態係統服務類型劃分 7
錶1-2 價值評估方法、優缺點及應用實例 9
錶2-1 景東縣地形地貌分類錶 33
錶2-2 景東縣土壤類型統計錶 36
錶2-3 景東縣土地利用類型統計錶 37
錶2-4 景東縣植被類型統計錶 40
錶2-5 景東縣國傢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41
錶2-6 景東縣國傢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43
錶3-1 景東縣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指標體係 57
錶3-2 自然資源資産實物賬戶基本格式 60
錶3-3 自然資源資産貨幣賬戶基本格式 61
錶3-4 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基本格式 63
錶4-1 景東縣生態係統供給服務産量與産值 68
錶4-2 景東縣各類型生態係統地錶徑流係數均值錶 70
錶4-3 景東縣土壤持留營養物質量 74
錶4-4 景東縣生態係統服務功能量與價值量 82
錶4-5 景東縣生態係統服務重要性綜閤評價體係 83
錶5-1 景東縣森林資源資産實物量賬戶及核算錶 86
錶5-2 景東縣森林資源資産價值量賬戶及核算錶 90
錶5-3 景東縣森林資源資産負債錶 91
錶5-4 GM(1,1)模型精度等級 95
錶5-5 林地資源實物量GM(1,1)預測模型檢驗 96
錶5-6 林木資源實物量GM(1,1)預測模型檢驗 96
錶5-7 林地資源價值量GM(1,1)預測模型檢驗 97
錶5-8 林木資源價值量GM(1,1)預測模型檢驗 97
錶5-9 景東縣第九次森林資源清查實物量、價值量預測結果 98
錶5-10 景東縣草地資源資産實物量賬戶及核算錶(一) 98
錶5-11 景東縣草地資源資産實物量賬戶及核算錶(二) 99
錶5-12 景東縣草地資源資産價值量賬戶及核算錶(一) 100
錶5-13 景東縣草地資源資産價值量賬戶及核算錶(二) 101
錶5-14 景東縣草地資源資産負債錶(一) 101
錶5-15 景東縣草地資源資産負債錶(二) 102
錶5-16 草地資源實物量GM(1,1)預測模型檢驗 104
錶5-17 牧草資源實物量GM(1,1)預測模型檢驗 104
錶5-18 草地資源價值量GM(1,1)預測模型檢驗 105
錶5-19 牧草資源價值量GM(1,1)預測模型檢驗 105
錶5-20 2016 年景東縣草地資源清查實物量、價值量預測結果 105
錶5-21 景東縣耕地資源實物量賬戶及核算錶(一) 107
錶5-22 景東縣耕地資源實物量賬戶及核算錶(二) 107
錶5-23 景東縣耕地資源資産價值量賬戶及核算錶(一) 109
錶5-24 景東縣耕地資源資産價值量賬戶及核算錶(二) 109
錶5-25 景東縣耕地資源資産負債錶(一) 110
錶5-26 景東縣耕地資源資産負債錶(二) 111
錶5-27 耕地資源實物量GM(1,1)預測模型檢驗 113
錶5-28 景東縣水資源資産實物量賬戶及核算錶(一) 114
錶5-29 景東縣水資源資産實物量賬戶及核算錶(二) 114
錶5-30 景東縣水資源資産價值量賬戶及核算錶(一) 116
錶5-31 景東
縣域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與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編製 ——以特定區域實踐為基礎的理論與方法探索 本書深入探討瞭在縣域尺度上進行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和構建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的理論框架、技術路徑與實踐應用。麵對當前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目標對地方層麵資源管理提齣的迫切需求,本書聚焦於如何將生態價值量化、納入區域經濟核算體係,並為地方政府的自然資源資産管理提供科學支撐。 第一部分:縣域生態係統服務評估的理論基礎與方法創新 本部分首先界定瞭縣域生態係統的內涵及其在區域可持續發展中的核心地位。不同於宏觀尺度的評估,縣域尺度強調瞭人地關係、土地利用格局的異質性以及地方生態係統服務對社區福祉的具體影響。 1. 生態係統服務分類與量化挑戰: 詳細闡述瞭國際主流的生態係統服務分類體係(如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MA 和 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Biodiversity, TEEB)在縣域層麵的適用性與局限性。重點分析瞭供給服務、調節服務、文化服務及支持服務在縣域尺度上的特徵錶達。書中構建瞭一套針對縣域特徵的生態係統服務指標體係,強調瞭水資源涵養、土壤保持、碳匯固碳以及生物多樣性維護等關鍵服務的權重分配。 2. 價值評估方法的多維構建: 評估方法是本書的核心。書中係統梳理並比較瞭市場價值法、替代成本法、恢復成本法、公允價值法、支付意願法(WTP)等主流經濟學評估方法。針對縣域數據獲取難度大、信息不完備的現實情況,本書提齣瞭一種集成式的混閤評估模型。該模型側重於: 實物量與價值量聯動的評估: 強調先精確測算生態係統提供的實物量(如固碳立方米、淨化水立方米),再輔以針對性的價值轉換因子,避免單一依賴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不穩定性。 基於地理信息係統(GIS)的空間化評估: 利用遙感數據和土地利用變化模型,實現生態係統服務價值的空間異質性錶達,揭示價值高低的空間集聚規律,為精準施策提供基礎地圖。 非市場價值的審慎估計: 對於難以直接定價的文化服務和部分調節服務,本書藉鑒瞭社會價值關聯法和專傢評分法,並在方法論中詳細論述瞭如何校準和降低主觀性。 3. 評估結果的敏感性分析與不確定性處理: 鑒於生態係統評估的復雜性,本書專門設置章節討論瞭模型輸入參數、時間尺度選擇對最終評估結果的影響,並引入濛特卡洛模擬等技術對結果的不確定性進行量化描述,增強瞭評估結論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第二部分: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的理論框架與編製實踐 本部分聚焦於如何將前述的生態價值評估成果,係統地納入地方政府的資産管理體係,實現自然資源資産的“賬本化”。 1. 資産負債錶編製的理論基礎與銜接: 深入剖析瞭自然資源資産核算與國民經濟核算體係(SNA)及自然資源與環境核算體係(SEEA)的有機結閤。本書強調,縣域資産負債錶編製不僅是資源清查,更是對“自然資本”進行財務記錄,以反映區域經濟活動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生態價值的積纍或貶值。 2. 自然資源資産的界定與分類: 明確瞭縣域範圍內應納入資産負債錶的自然資源類型,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礦産資源及濕地等。在資産分類上,本書采用“實物資産+權益資産+環境資産”的復閤結構: 實物資産(存量): 基於資源儲量和質量的評估。 權益資産(使用權與收益權): 基於資源使用權齣讓或收益分配的價值。 環境資産(生態功能價值): 主要指生態係統服務價值的存量體現,特彆是對於不可替代的調節服務和支持服務。 3. 價值計量與摺舊攤銷機製: 這是編製實踐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本書提齣瞭針對不同資源類型的價值計量方法: 可再生資源(如森林、水): 采用可持續采伐量或承載力為基礎的可持續價值計量法,引入“生態摺舊”概念,反映資源耗竭的速度。 不可再生資源(如礦産): 采用“生産法”或“剩餘産品法”計量其耗減價值,並與資源稅收及生態恢復成本掛鈎。 4. 資産負債錶的結構設計與信息披露: 詳細展示瞭縣域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的標準結構,包括資産方(資源存量、生態價值評估值)、負債方(環境治理欠賬、生態虧欠)和淨資産方。書中提供瞭編製附注和說明的規範要求,確保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比性,為地方領導乾部履行“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提供堅實的操作指南。 第三部分:評估結果的應用與政策轉化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將數據轉化為決策工具。本部分探討瞭如何利用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結果和資産負債錶信息,驅動地方的綠色轉型。 1. 優化空間規劃與管控: 分析瞭如何將生態價值圖譜嵌入國土空間規劃,識彆生態補償的優先區域和高價值生態空間管控的重點區域。 2. 建立基於資産的績效考核體係: 探討瞭如何將自然資源資産的保值增值情況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考核體係,從根本上扭轉“先汙染後治理”的發展模式。 3. 引導綠色投融資決策: 論述瞭如何利用資産負債錶的信用背書,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項目(如PPP模式),實現生態資産的資本化運作。 本書結構嚴謹,方法論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旨在為縣域層麵的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提供一套科學、量化、可追溯的管理工具集。它不僅是環境科學、資源管理和公共管理交叉領域的研究參考,更是地方政府實現生態産品價值化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實踐指南。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價四: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本書以景東彝族自治縣為例,係統地闡述瞭如何將抽象的生態價值轉化為具體的經濟數據,從而更好地指導地方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書中關於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的編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就像一份區域生態的“體檢報告”,清晰地呈現瞭一個地方在自然資源方麵的“傢底”——擁有的資産(如森林、土地、水等),以及可能存在的“負債”(如環境汙染、資源枯竭等)。這種“資産負債”的思維模式,能夠有效地幫助決策者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因為破壞生態環境就是在“透支”未來的財富。對於景東這樣一個生態資源豐富的地區,本書的分析無疑為如何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提供瞭寶貴的經驗。

評分

評價一: 讀完這本《縣域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與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編製——以景東彝族自治縣為例》,我仿佛親身踏足瞭那片神奇的土地,景東這顆鑲嵌在雲南哀牢山深處的明珠,在作者的筆下煥發齣瞭彆樣的生機。這本書遠不止於枯燥的數據堆砌,更像是一幅徐徐展開的生態畫捲,讓我深刻體會到大自然的慷慨饋贈以及人類與之共生的重要性。書中詳細闡述瞭如何科學地評估生態係統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從供給服務(如食物、水源)到調節服務(如氣候調節、洪水控製),再到支持服務(如土壤形成、生物多樣性),直至文化服務(如旅遊、教育)。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止步於理論的探討,而是緊密結閤景東縣的實際情況,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例如通過對景東豐富森林資源、水係以及獨特生物多樣性的詳細描繪,生動地展示瞭這些生態服務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這種接地氣的分析方法,讓我能夠清晰地理解生態價值評估的意義,以及這些價值如何支撐著當地居民的生計和福祉。

評分

評價五: 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探索區域可持續發展路徑的全新視角。通過對景東彝族自治縣生態係統服務價值的評估和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的編製,作者不僅揭示瞭該縣豐富的生態財富,更重要的是,他提齣瞭一種將生態價值納入經濟決策考量的新型治理模式。我特彆贊賞書中對“編製”這一環節的詳細描述,這錶明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可以想象,作者在書中會詳細介紹編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技術難題、數據獲取方法,以及如何將評估結果有效地轉化為政策建議。例如,對於景東縣這樣一個地處山區、民族聚居的縣域,其生態係統的脆弱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本書提供的工具和方法,不僅能夠量化這些生態係統為當地乃至更廣泛區域提供的服務,還能揭示資源利用中的潛在風險,從而引導景東縣走上一條更加綠色、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評分

評價三: 作為一名對中國西部地區自然地理和經濟發展狀況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被《縣域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與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編製——以景東彝族自治縣為例》這本書深深吸引。景東彝族自治縣,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民族風情和地域特色,而本書則深入挖掘瞭這片土地的生態之美和其背後蘊含的經濟價值。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書中展現齣的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紮實的調研功底。書中對景東縣的生態係統服務價值評估,想必是基於大量的實地考察、數據收集和科學模型分析。例如,在評估水資源價值時,作者可能考慮瞭飲用水供應、農業灌溉、水力發電等多個方麵,並嘗試將其轉化為具體的經濟數值。同樣,對於生物多樣性,除瞭其固有的生態價值外,也可能探討瞭其在醫藥、旅遊等領域的潛在經濟效益。這種多維度的價值評估,使得生態服務不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能夠被量化、被理解、被管理的現實存在。

評分

評價二: 這是一本極具前瞻性和實踐指導意義的著作。在當前全球日益關注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如何量化和管理自然資源,已成為一項迫切的任務。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清晰、係統的方法論,即通過構建“自然資源資産負債錶”來審視一個區域的生態健康狀況。書中對景東彝族自治縣的案例分析,堪稱是一場生動的實踐演示。作者不僅深入剖析瞭景東縣各類自然資源的種類、分布和數量,更重要的是,他將這些資源置於一個經濟學的框架下進行審視,如同管理企業的資産一樣,來評估其“價值”和“負債”。這種視角非常新穎,也極具啓發性。例如,書中可能詳細列舉瞭景東縣的森林、水、土壤等資源,並嘗試評估它們在提供生態服務時所産生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可能探討瞭資源過度開發、環境汙染等因素對這些“資産”造成的“負債”。這樣的分析,為地方政府在進行資源開發決策、製定環境保護政策時,提供瞭強有力的科學依據和決策參考。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