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类经典约占大乘经典的三分之一,而《金刚经》和《心经》是流传*广的般若经典,对中国佛教乃至中国文化的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金刚经》全文无一“空”字,但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心经》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诸条,同样讲求性空之智,二经意在说明用智慧认识宇宙一切现象的本质。如何阐发此中真意?本书以三教文献来释二经旨归,以生动言语解读空有虚实,以历代史录详叙生民佛性。故持善心而读《金刚经》《心经》二经,秉妙笔以书“不执著”“中道”之奥秘,如此是本书所愿与众鉴也。
张松辉,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从事中国思想史、文学史教研工作。著有《道冠儒履释袈裟: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老子研究》《庄子研究》《老子译注与解析》《庄子译注与解析》《论语译注与解析》《儒释道与文人》《新译妙法莲华经》等三十几部专著和译著。其中《道冠儒履释袈裟: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入选第二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张景,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哲学博士,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哲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出版《孙子兵法(译注与解析)》《抱朴子外篇(三全本)》《论语译注与解析》《南华真经精义》等专著。
目 录
◎体例说明 / 001
《金刚经》译解
◎导读 / 003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 011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 017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 021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 025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 030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 034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 043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 055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 058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 065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 071
1 0 0 目 录/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 078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 081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 087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 101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 105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 114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 120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 127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 131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 134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 147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 151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 156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 159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 161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 167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 169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静分 / 173
◎第三十品 一合相理分 / 177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 180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 184
《心经》译解
◎导读 / 193
◎总纲分第一 / 196
2 0 0 / 《金刚经》 《心经》 译解
◎色空分第二 / 202
◎本体分第三 / 205
◎妙用分第四 / 207
◎果德分第五 / 212
◎证知分第六 / 224
◎秘密分第七 / 226
附录
◎附录一: / 231
一、内圣外王与不执着 / 231
二、渐修与顿悟 / 242
◎附录二: / 252
《金刚经》原文 / 252
《心经》原文 / 266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值得称赞,虽然评价内容和装帧设计本身无关,但好的阅读体验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的。拿到书后,那种纸张的触感和字体的设计,就让人感到这是一本值得珍视的书。内容上,我必须强调的是,它对我个人生活态度的影响。我发现自己对日常琐事的焦虑感明显降低了。比如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过去我会陷在细节里无法自拔,但现在,我会下意识地联想到经文里关于“不着相”的教诲。这并不是说我变得消极或者逃避责任,恰恰相反,它帮助我把精力更有效地集中在“当下能做的事”上,而不是沉溺于对结果的过度担忧。作者在解释“降伏其心”时,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比喻——把心念比作一匹野马,它需要被引导,而不是被粗暴地捆绑。这个比喻让我对自我管理有了全新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理论框架,更重要的是,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将宏大的佛法智慧,真正落地为一种可操作的生命艺术。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介绍《金刚经》和《心经》的书汗牛充栋,但真正能让人感受到“智慧流淌”的却凤毛麟角。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那种经过时间沉淀和作者心血浇筑的“老酒”。它没有迎合当代社会追求“速成”的心态,反而鼓励你沉下心来,慢慢品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译解的语言充满了人文关怀,丝毫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腔调。作者似乎深知每一个初学者的困惑点在哪里,总能在最恰当的时机,用最贴切的方式点破迷思。比如,在解释《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时,作者没有直接陷入对物质与非物质的哲学辩论,而是引导我们去观察一朵花的盛开与凋谢,这朵花的“色”与它的“空性”是如何同时共存的。这种诗意的、贴近自然的阐释,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同时又保持了宗教哲学的深度。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译解,不如说是一次由内而外的自我对话引导,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审视自我,最终获得一种平静而清澈的洞察力。我已经向身边几个对佛学感兴趣的朋友力荐了,这是一个真正能“带回家”的智慧宝库。
评分老实说,我之前看过几本类似的译解本,大多要么过于注重文学性,导致对原意的阐释流于表面,要么就是过于学院派,堆砌了太多专业术语,让人读完后仍旧一头雾水。但《金刚经·心经译解》在这方面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它的语言风格是那种沉稳而富有力量感的,像是智者低语,而非高声说教。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处理一些容易引起误解的段落时,展现出的那种极大的耐心和精确性。例如,关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阐述,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辨析“住”和“生”这两个动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微妙差别,并引用了多位祖师大德的批注来佐证。这种扎实的考据和深入的辩证,让读者不得不信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在参与一场与古人智慧的深度对话。它教会了我如何提问,如何带着批判性思维去审视那些看似不可动摇的观念。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这种感觉,比起单纯的知识获取,更能触动灵魂深处。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它的结构布局,简直是为深度阅读者量身定做的。它不是那种一页是原文、下一页是白话翻译的简单对照版本,而是将译解和辨析融为一体。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关键概念上的“多维视角”解析。比如对于“般若”的探讨,它不仅引用了禅宗的观点,还结合了天台宗和唯识宗的一些重要论述,虽然内容丰富,但作者的引导非常清晰,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知道什么时候该深入挖掘,什么时候该适时抽离,让读者保持思考的活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这种严谨又不失灵活的学术态度,让整本书的知识密度非常高,每次翻开都能发现新的体会。我发现自己读得很慢,常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对着窗外发一会儿呆,去消化那些关于“无我”和“法相”的讨论。这种慢读的体验,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对于那些想系统了解佛教核心教义,又不想被晦涩的古籍原文绊倒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坚实的桥梁,它既保留了经典的庄重感,又赋予了现代人容易理解的阐释力,读起来既有学术上的满足感,又有心灵上的慰藉感,非常难得。
评分哎呀,最近终于下定决心要好好啃啃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佛经了。选了这本《金刚经·心经译解》,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我对佛学经典了解不多,总怕那些艰涩的古文会让我望而却步。但拿到手后,我真是被里面的编排和讲解方式惊喜到了。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并没有把《金刚经》和《心经》简单地当作两篇独立的经文来翻译,而是将它们放在一个更宏大的哲学体系中进行阐释。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特别是对“空性”这个核心概念的解读,简直是醍醐灌顶。他用现代的语言和生活中的例子,将那些抽象的佛理变得触手可及。比如,当讲到《金刚经》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时,作者没有直接进行说教,而是引导我们去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执着的事物,是如何像泡沫一样瞬间破灭的。这种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轻松跟上思路,不至于在浩瀚的佛海中迷失方向。我特别喜欢它对心法的剖析,感觉它不仅仅是在解释古老的文本,更像是在提供一套实用的“心智操作系统升级指南”。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都微妙地发生了一些变化,那些曾经困扰我的烦恼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沉重了。
评分价格比平常便宜,希望多搞活动。虽然质量好,但很反感商品自动评分为5分。
评分书好快就收到了,满意,会用心读起来,也会静下心来写写字,完美
评分《金刚经》和《心经》译解
评分挺好的
评分不错。质量很好。是我喜欢的简装版。
评分书不错,而且送货很快,值得一读。
评分物流分单,但是合并一单送货,多收快递费,很差!
评分《金刚经》和《心经》译解
评分《金刚经》和《心经》译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