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類經典約占大乘經典的三分之一,而《金剛經》和《心經》是流傳*廣的般若經典,對中國佛教乃至中國文化的發展都有深刻的影響。《金剛經》全文無一“空”字,但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心經》所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諸條,同樣講求性空之智,二經意在說明用智慧認識宇宙一切現象的本質。如何闡發此中真意?本書以三教文獻來釋二經旨歸,以生動言語解讀空有虛實,以曆代史錄詳敘生民佛性。故持善心而讀《金剛經》《心經》二經,秉妙筆以書“不執著”“中道”之奧秘,如此是本書所願與眾鑒也。
張鬆輝,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從事中國思想史、文學史教研工作。著有《道冠儒履釋袈裟:中國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老子研究》《莊子研究》《老子譯注與解析》《莊子譯注與解析》《論語譯注與解析》《儒釋道與文人》《新譯妙法蓮華經》等三十幾部專著和譯著。其中《道冠儒履釋袈裟:中國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入選第二屆嚮全國推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圖書。
張景,江蘇師範大學哲學係講師,哲學博士,先後在《光明日報》《中國哲學研究》《中國文化研究》發錶二十餘篇學術論文,齣版《孫子兵法(譯注與解析)》《抱樸子外篇(三全本)》《論語譯注與解析》《南華真經精義》等專著。
目 錄
◎體例說明 / 001
《金剛經》譯解
◎導讀 / 003
◎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 011
◎第二品 善現啓請分 / 017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 021
◎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 025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 030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 034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 / 043
◎第八品 依法齣生分 / 055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 058
◎第十品 莊嚴淨土分 / 065
◎第十一品 無為福勝分 / 071
1 0 0 目 錄/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 078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 081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 087
◎第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 101
◎第十六品 能淨業障分 / 105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 114
◎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分 / 120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 127
◎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 131
◎第二十一品 非說所說分 / 134
◎第二十二品 無法可得分 / 147
◎第二十三品 淨心行善分 / 151
◎第二十四品 福智無比分 / 156
◎第二十五品 化無所化分 / 159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 161
◎第二十七品 無斷無滅分 / 167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 169
◎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靜分 / 173
◎第三十品 一閤相理分 / 177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 / 180
◎第三十二品 應化非真分 / 184
《心經》譯解
◎導讀 / 193
◎總綱分第一 / 196
2 0 0 / 《金剛經》 《心經》 譯解
◎色空分第二 / 202
◎本體分第三 / 205
◎妙用分第四 / 207
◎果德分第五 / 212
◎證知分第六 / 224
◎秘密分第七 / 226
附錄
◎附錄一: / 231
一、內聖外王與不執著 / 231
二、漸修與頓悟 / 242
◎附錄二: / 252
《金剛經》原文 / 252
《心經》原文 / 266
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也值得稱贊,雖然評價內容和裝幀設計本身無關,但好的閱讀體驗是建立在這些基礎之上的。拿到書後,那種紙張的觸感和字體的設計,就讓人感到這是一本值得珍視的書。內容上,我必須強調的是,它對我個人生活態度的影響。我發現自己對日常瑣事的焦慮感明顯降低瞭。比如在工作壓力大的時候,過去我會陷在細節裏無法自拔,但現在,我會下意識地聯想到經文裏關於“不著相”的教誨。這並不是說我變得消極或者逃避責任,恰恰相反,它幫助我把精力更有效地集中在“當下能做的事”上,而不是沉溺於對結果的過度擔憂。作者在解釋“降伏其心”時,用瞭一個非常巧妙的比喻——把心念比作一匹野馬,它需要被引導,而不是被粗暴地捆綁。這個比喻讓我對自我管理有瞭全新的理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供瞭理論框架,更重要的是,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讀者的行為模式和情緒反應,將宏大的佛法智慧,真正落地為一種可操作的生命藝術。
評分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是它的結構布局,簡直是為深度閱讀者量身定做的。它不是那種一頁是原文、下一頁是白話翻譯的簡單對照版本,而是將譯解和辨析融為一體。我尤其欣賞作者在關鍵概念上的“多維視角”解析。比如對於“般若”的探討,它不僅引用瞭禪宗的觀點,還結閤瞭天颱宗和唯識宗的一些重要論述,雖然內容豐富,但作者的引導非常清晰,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知道什麼時候該深入挖掘,什麼時候該適時抽離,讓讀者保持思考的活力,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這種嚴謹又不失靈活的學術態度,讓整本書的知識密度非常高,每次翻開都能發現新的體會。我發現自己讀得很慢,常常需要停下來,閤上書本,對著窗外發一會兒呆,去消化那些關於“無我”和“法相”的討論。這種慢讀的體驗,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對於那些想係統瞭解佛教核心教義,又不想被晦澀的古籍原文絆倒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座堅實的橋梁,它既保留瞭經典的莊重感,又賦予瞭現代人容易理解的闡釋力,讀起來既有學術上的滿足感,又有心靈上的慰藉感,非常難得。
評分哎呀,最近終於下定決心要好好啃啃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佛經瞭。選瞭這本《金剛經·心經譯解》,說實話,一開始我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我對佛學經典瞭解不多,總怕那些艱澀的古文會讓我望而卻步。但拿到手後,我真是被裏麵的編排和講解方式驚喜到瞭。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並沒有把《金剛經》和《心經》簡單地當作兩篇獨立的經文來翻譯,而是將它們放在一個更宏大的哲學體係中進行闡釋。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特彆是對“空性”這個核心概念的解讀,簡直是醍醐灌頂。他用現代的語言和生活中的例子,將那些抽象的佛理變得觸手可及。比如,當講到《金剛經》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時,作者沒有直接進行說教,而是引導我們去觀察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執著的事物,是如何像泡沫一樣瞬間破滅的。這種由錶及裏、層層遞進的講解方式,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輕鬆跟上思路,不至於在浩瀚的佛海中迷失方嚮。我特彆喜歡它對心法的剖析,感覺它不僅僅是在解釋古老的文本,更像是在提供一套實用的“心智操作係統升級指南”。讀完第一部分,我感覺自己看世界的方式都微妙地發生瞭一些變化,那些曾經睏擾我的煩惱似乎也變得不再那麼沉重瞭。
評分老實說,我之前看過幾本類似的譯解本,大多要麼過於注重文學性,導緻對原意的闡釋流於錶麵,要麼就是過於學院派,堆砌瞭太多專業術語,讓人讀完後仍舊一頭霧水。但《金剛經·心經譯解》在這方麵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它的語言風格是那種沉穩而富有力量感的,像是智者低語,而非高聲說教。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在處理一些容易引起誤解的段落時,展現齣的那種極大的耐心和精確性。例如,關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闡述,作者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辨析“住”和“生”這兩個動詞在不同語境下的微妙差彆,並引用瞭多位祖師大德的批注來佐證。這種紮實的考據和深入的辯證,讓讀者不得不信服。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地接受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在參與一場與古人智慧的深度對話。它教會瞭我如何提問,如何帶著批判性思維去審視那些看似不可動搖的觀念。每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有一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感,這種感覺,比起單純的知識獲取,更能觸動靈魂深處。
評分說實話,市麵上介紹《金剛經》和《心經》的書汗牛充棟,但真正能讓人感受到“智慧流淌”的卻鳳毛麟角。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那種經過時間沉澱和作者心血澆築的“老酒”。它沒有迎閤當代社會追求“速成”的心態,反而鼓勵你沉下心來,慢慢品味。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譯解的語言充滿瞭人文關懷,絲毫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腔調。作者似乎深知每一個初學者的睏惑點在哪裏,總能在最恰當的時機,用最貼切的方式點破迷思。比如,在解釋《心經》中“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時,作者沒有直接陷入對物質與非物質的哲學辯論,而是引導我們去觀察一朵花的盛開與凋謝,這朵花的“色”與它的“空性”是如何同時共存的。這種詩意的、貼近自然的闡釋,極大地降低瞭理解的門檻,同時又保持瞭宗教哲學的深度。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譯解,不如說是一次由內而外的自我對話引導,它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審視自我,最終獲得一種平靜而清澈的洞察力。我已經嚮身邊幾個對佛學感興趣的朋友力薦瞭,這是一個真正能“帶迴傢”的智慧寶庫。
評分書好快就收到瞭,滿意,會用心讀起來,也會靜下心來寫寫字,完美
評分打開包裝發現書麵棱角有擠壓痕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很好的書籍,很好的服務,贊!
評分打開包裝發現書麵棱角有擠壓痕
評分物流分單,但是閤並一單送貨,多收快遞費,很差!
評分心經
評分《金剛經》和《心經》譯解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