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2017.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2017.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证券法
  • 期货法
  • 法规汇编
  • 法律法规
  • 金融法律
  • 资本市场
  • 中国法律
  • 2017年
  • 法律参考
  • 政策文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20575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2753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51
字数:582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辑《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共收录57件法规。其中法律4件,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12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13件,司法解释、司法文件5件,其他部委发布的相关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23件。
本辑《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按下列顺序编排:1.法律;2.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4.附录。其中,第3大类按照综合、证券、基金、信息披露规范类分类编排,证券篇中按照发行类、机构类编排,各类别依次按颁布时间顺序排列。

目录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四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节录)
(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六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2017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七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节录)
(2017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一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行政法规 法规性文件
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2017年8月2日国务院令第683号)
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
(2017年8月6日国务院令第684号)
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2017年11月17日国务院令第690号)
国务院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决定
(2017年11月19日国务院令第691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7年7月18日国办发〔2017〕69号)
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节录)
(2017年7月21日国发〔2017〕37号)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的通知
(2017年8月4日国办发〔2017〕74号)
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
(2017年8月8日国发〔2017〕39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7年9月1日国办发〔2017〕79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7年11月9日国发〔2017〕49号)
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节录)
(2017年11月19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节录)
(2017年12月5日国办发〔2017〕95号)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综合
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
(2017年11月17日证监会令第136号)
关于修改《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等七部规章的决定
(2017年12月7日证监会令第137号)
中国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的指导意见
(2017年7月4日证监会公告〔2017〕10号)
关于修改、废止《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等十三部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2017年12月7日证监会公告〔2017〕16号)
资本市场主体全面实施新审计报告相关准则有关事项的公告
(2017年12月28日证监会公告〔2017〕19号)
证券
发行类
关于修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的决定
(2017年7月7日证监会令第134号)
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
(2017年9月8日证监会令第135号)
机构类
关于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决定
(2017年7月6日证监会公告〔2017〕11号)
基金
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
(2017年8月31日证监会公告〔2017〕12号)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
(2017年9月5日证监会公告〔2017〕13号)
信息披露规范类
内容与格式准则类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2017年修订)
(2017年9月21日证监会公告〔2017〕14号)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7年修订)
(2017年12月26日证监会公告〔2017〕17号)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7年修订)
(2017年12月26日证监会公告〔2017〕18号)
附录
附录一
2017年下半年中国证监会明令废止或停止执行的文件、条款
附录二司法解释及其他司法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
(2017年8月25日法释〔2017〕16号)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2017年8月4日法发〔2017〕22号)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为改善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2017年8月7日法发〔2017〕23号)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保护和规范当事人依法行使行政诉权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2017年8月31日法发〔2017〕25号)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2017年11月24日公通字〔2017〕25号)
附录三其他部委发布的相关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发挥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推进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相关工作的通知
(2017年7月15日发改办财金〔2017〕1238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的通知
(2017年8月1日发改办财金规〔2017〕1340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的通知
(2017年8月1日发改办财金规〔2017〕1341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监会等印发《关于对保险领域违法失信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通知
(2017年8月28日发改财金〔2017〕1579号)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关于印发《国债承销团组建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2017年8月31日财库〔2017〕145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
(2017年9月29日银发〔2017〕222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购房融资和加强反洗钱工作的通知
(2017年9月29日建房〔2017〕215号)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管理的通知
(2017年10月13日财文〔2017〕140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关于印发《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2017年10月23日发改价监〔2017〕1849号)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
(2017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令〔2017〕第3号)
十六部门关于印发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指导意见的通知(节录)
(2017年10月27日工信部联规〔2017〕243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7年10月30日发改财金规〔2017〕1798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关于加强对外经济合作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7年10月31日发改外资〔2017〕1893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关于印发《关于对对外经济合作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通知
(2017年10月31日发改外资〔2017〕1894号)
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关于继续执行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2017年11月1日财税〔2017〕78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的通知
(2017年12月13日银发〔2017〕281号)
中国人民银行自动质押融资业务管理办法
(2017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7〕第18号)
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暂行)
(2017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公告〔2017〕第20号)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租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2017年12月25日财税〔2017〕90号)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17年12月26日银监发〔2017〕56号)
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
(2017年12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1号)
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设立股权投资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7年12月27日保监资金〔2017〕282号)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债券市场参与者债券交易业务的通知
(2017年银发〔2017〕302号)

前言/序言

编辑说明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编辑,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1992年、1993年为合订本,1994至2002年按年度编辑。从2003年起,改为每半年出版一辑,其中上卷本收录每年1至6月公布的法规,下卷本收录每年7至12月公布的法规。本辑为2017年下卷本。
三、本辑《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共收录57件法规。其中法律4件,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12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13件,司法解释、司法文件5件,其他部委发布的相关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23件。
四、本辑《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按下列顺序编排:1.法律;2.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4.附录。其中,第3大类按照综合、证券、基金、信息披露规范类分类编排,证券篇中按照发行类、机构类编排,各类别依次按颁布时间顺序排列。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法律部
二○一八年三月一日
跨越时空的金融脉络:全球证券与衍生品市场监管前沿探析 本书聚焦于全球范围内证券与期货市场的最新监管动态、结构演变及其对金融稳定性的深远影响。我们深入剖析了自2017年下半年至今,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在应对技术革新、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复杂金融产品带来的挑战方面所采取的关键举措和改革方向。 本书的结构围绕三大核心主题展开:技术驱动下的市场重塑与监管应对、跨境金融活动的合规深化、以及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穿透与管理。 第一部分:金融科技(FinTech)浪潮下的监管重构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DLT)以及云计算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证券与衍生品市场的运作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本书细致梳理了这一变革中涌现出的新业态和新风险。 一、数字资产与代币化证券的监管边界 本章重点探讨了加密货币、稳定币以及证券型代币发行(STO)在全球范围内的监管定性难题。我们比较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欧盟的MiFID II框架以及亚洲主要经济体(如新加坡、香港)在界定数字资产是否构成“证券”或“投资合同”时的核心法律标准和实践案例。特别分析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崛起对传统中介机构和监管职能构成的挑战,以及各国监管机构试图通过“监管沙盒”机制来平衡创新与风险的尝试。内容涵盖了对智能合约的法律效力评估、首次代币发行(ICO)后的投资者保护措施落地情况的实证分析。 二、算法交易、高频交易(HFT)的效率与稳定性 本书对高频交易策略的复杂性及其在市场波动中可能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详细介绍了自2017年以来,各国交易所为提高市场韧性而实施的“熔断机制”的优化、限价订单簿(Limit Order Book)的微观结构分析,以及对算法模型的透明度要求和压力测试标准的更新。通过对特定市场事件(如闪崩事件的后续调查报告)的深度解读,揭示了监管机构在确保市场公平性、维护价格发现功能方面所面临的技术瓶颈。 三、监管科技(RegTech)的应用与效能评估 面对海量交易数据和日益复杂的合规要求,RegTech的引入成为必然趋势。本部分探讨了如何利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来提升反洗钱(AML)、制裁合规(Sanctions Compliance)和市场滥用监测的效率。我们考察了监管机构如何利用共享数据平台和监管科技来提高跨机构信息交换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分析了当前RegTech解决方案在数据隐私保护与监管穿透力之间的权衡艺术。 第二部分: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跨境监管协调与冲突 在全球资本自由流动的大背景下,证券与衍生品交易的跨境属性日益凸显。本部分侧重于分析国际合作机制的进展、贸易摩擦对金融监管的影响,以及核心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所引发的管辖权争议。 一、衍生品市场的中央清算与互换执行便利化(SEF/OTF)改革的深入实施 在《多德-弗兰克法案》和《欧洲市场基础设施监管条例》(EMIR)的持续影响下,中央清算(CCP)的要求已成为全球衍生品市场的基石。本书详细对比了美国(CFTC)、欧盟(ESMA)和日本(FSA)在实施CCP强制清算、交易报告以及中间商(Dealers)资本要求的具体差异。重点分析了场外衍生品(OTC)交易的透明度提升措施,以及如何在新形势下,评估单一主体面临的集中清算风险(如单一CCP的系统重要性)。 二、司法管辖权冲突与跨境执法协作 随着金融犯罪的全球化,跨境调查与证据收集变得至关重要。本章梳理了近年来主要司法管辖区之间在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案件中达成的重要执法合作备忘录(MOU)进展,并剖析了在数据主权和法律适用法冲突下,监管机构如何有效行使域外管辖权。特别是,在涉及全球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处罚案例中,不同司法体系对“适当勤勉义务”的认定差异,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在制定全球标准中的角色演进 IOSCO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致力于弥合不同国家间监管标准的分歧。本书评估了IOSCO在可持续金融(ESG)信息披露标准、零售投资者保护原则,以及打击影子银行风险传播方面的最新工作文件和建议书的实际落地情况,探讨了这些全球性倡议如何被本土监管体系所吸收和转化。 第三部分:系统性风险管理与投资者保护的精细化 面对复杂金融工具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对金融系统的韧性提出更高要求。本书深入探讨了监管机构如何深化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穿透式监管,并强化了对零售和专业投资者的保护框架。 一、金融基础设施的韧性与网络安全风险 本章将系统重要性支付、结算、清算系统(PSCS)和中央对手方(CCP)视为关键的金融基础设施,探讨了监管机构对这些实体进行常态化压力测试和恢复计划(Resolution Planning)的严格要求。特别关注了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频发背景下,金融市场参与者在运营连续性、数据恢复能力和抵御协同攻击方面的监管标准提升。 二、资产管理行业(AMS)的流动性风险与稳定运营 本书详细分析了2020年全球市场动荡期间,共同基金(Mutual Funds)和ETF等集合投资工具在面对大规模赎回压力时所暴露的流动性错配问题。监管改革的重点已转向要求基金管理公司建立更具前瞻性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如“门限赎回”机制的引入),以及对固定收益市场中“链式反应”风险的量化评估。 三、零售投资者保护的“适合性”与“公平对待”原则的深化 在产品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如何确保中小型投资者获取的信息充分且适当地匹配其风险承受能力,是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书分析了“目标市场确定”(Target Market Identification)原则在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应用差异,以及在金融顾问和机器人顾问(Robo-Advisors)提供建议时,如何量化和持续监控“适合性”评估的有效性。同时,也探讨了针对结构性产品和复杂债券的教育与信息披露的创新方式。 通过上述三个维度的全面考察,本书旨在为金融从业者、监管官员、法学研究者以及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清晰、深入且高度聚焦于2017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证券与衍生品监管前沿动态的知识图谱。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入手了一本《金融风险管理实务指南》,这是一本对于我这种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这本书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极其侧重于实操。它系统地阐述了各类金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并针对每一种风险,都给出了详细的识别、计量、监控和缓释的策略和方法。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贴切,很多都是我工作中曾经遇到过的实际问题,作者结合理论框架,给出了清晰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操作步骤。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风险量化模型的部分,虽然有些模型需要一定的数学功底,但作者的讲解循序渐进,并辅以图表和公式推导,让我这个非统计学背景的人也能逐步理解。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前沿的监管要求和合规指南,这对于我时刻保持业务的合规性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著作,强烈推荐给所有在金融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

评分

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叫做《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国模式的探索》的著作,作为一名对城市发展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市民,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书中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和数据,更多的是对中国过去几十年来城市化进程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审慎探讨。作者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城市在经济腾飞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比如如何在快速扩张中保持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如何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构建更具包容性和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中国模式”的解读,它并非简单地照搬西方经验,而是结合了中国独特的国情、文化和发展阶段,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实践路径。读完这本书,我对自己居住的城市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期待,希望我们的城市能够变得更加宜居、更有韧性。

评分

作为一个常年关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动态的投资者,我对各类权威法规和政策的解读一直都抱有浓厚的兴趣。最近,我收到一本名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事记》的书,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编纂严谨的史料汇编。书中详细记录了自1978年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和里程碑式的事件。从改革的初期探索,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每一个节点都被细致地梳理和呈现。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的描绘,这不仅增加了可读性,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改革的艰辛与伟大。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希望全面了解中国发展历程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考资料,它帮助我构建了一个宏观的历史视角,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逻辑和未来发展趋势。书中大量的原始材料和官方文件,也为深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名对历史文化细节有着强烈好奇心的读者,我最近偶然接触到了一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科技与文明的辉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科普读物,它更像是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古代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从造纸术的诞生如何改变知识的传播方式,到印刷术的普及如何推动文化的繁荣,再到指南针引领的航海时代,以及火药在军事和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每一个发明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巧妙地将技术细节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相结合,让我深刻理解这些发明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深深地根植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壤之中,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还探讨了这些发明如何在丝绸之路上走向世界,进而深刻影响了全球文明的进程,这一部分的解读让我感到由衷的自豪。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历史的好奇,更让我对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有了更深层次的敬佩。

评分

近期,我阅读了一本名为《现代艺术思潮解析:从印象派到后现代》的书籍,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并非艺术专业出身,但又渴望理解当代艺术世界的人来说,简直是一本引路明灯。作者以非常清晰且富有条理的方式,梳理了自19世纪中叶印象派以来,西方艺术史上各个重要流派的起源、发展脉络以及核心思想。从印象派对光影的捕捉,到立体派对空间的解构,再到抽象表现主义的纯粹情感表达,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多元解构和跨界融合,每一个流派的介绍都配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分析。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抽象概念时所使用的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那些精选的、能够直观体现各流派特点的艺术品图片,这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能够更轻松地进入艺术的世界。这本书帮助我理解了艺术是如何随着社会、科技和哲学思想的变迁而不断演进的,也让我对当下层出不穷的艺术现象有了更深刻的洞察力,不再是“看不懂”,而是“有自己的看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