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建立戏剧冲突到完成电影剧本,让编剧过程有章可循;
2、用清晰、朴实的对话式文体阐释影像化法则,为初学者排疑解惑,推动写作进程;
3、专门列出关于剧本格式的章节,让你写出既有艺术创造力又具技术规范的剧本;
4、为每一章节特别设置相应的练习题,帮助初学者巩固、提高写作基本功;
5、作者提出的宝贵意见,让你在写作剧本时得心应手,绕开低级错误。
6、本书涵盖的专业编剧知识,让你的剧本具备盖起万丈高楼的根基。
本书是针对编剧爱好者和编剧新手的经典入门教程。作者从她丰富的写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出发,设置了一整套科学、完整、有针对性并且极易操作的学习方法。
作者提供了创作剧本的十二个步骤,从“初级六步”:剧本的标准格式、如何塑造人物、提炼剧本主旨、设计戏剧动作、建立剧本结构、修改剧本;一直到“高级六步”:第二幕写作、建构人物弧、设置次要情节、运用潜文本、如何写结局等——为你展示完成一个规范、专业、具有拍摄潜力的商业电影剧本的完整过程。
温迪?简?汉森(Wendy Jane Henson),表演学学士、编剧硕士。早年从事戏剧创作,后转入电影剧本创作领域。温迪的首部电影剧本入围“艺术新星奖”(Artist Trust Awards)决赛以及由奥斯卡赞助的“尼科尔奖金”(Nicholl Fellowships)半决赛。从1995年起,温迪先后在波特兰公共学院(Portland Community College)、波特兰州立大学(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以及玛丽赫斯特大学(Marylhurst University)开设编剧课程,并担任圣菲剧作家协会(Santa Fe Screenwriters Conference)顾问,为电影杂志《好莱坞剧作家》(Hollywood Scriptwriter)开设网络课程。
郝哲,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新闻学硕士,以编剧为副业的新闻工作者。
柳青,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以编剧为主业的文字工作者。
Part1编剧:初级六步
引言:学会写戏剧
第—章格式5
1.1你的初稿
忘记烦恼,前程无忧
1.2使用正确字体
正文整洁准确
设置空白
避免事项
1.3编剧软件
1.4开始写作
行间距
你的标题页
写作第—页
场景标题
写作动作段落
设计场面
摄影机角度和剪辑说明
介绍人物
“致命”的问题
写作对话
避免事项
1.5特殊情况
括号
持续的争论
转场
声效
特效
1.6打破常规
被动语气
废话太多
形容词和副词
练习
第二章人物
2.1干扰事件
2.2可信度
2.3为故事创造可信的人物
2.4神奇的“如果”
2.5光荣属于希腊
象棋游戏
寻找主角和对手
附加人物
2.6插上一脚
环境与非人类角色
拦路石
练习
第三章主旨
3.1准备一个主旨陈述
你的主题
你的基本动作
目的句
需要避免的情况
3.2严峻的考验
3.3好消息
主旨陈述的价值所在
3.4主旨陈述的模板
寻找主题
寻找基本动作
寻找目的句
保持句子简洁并避免运用细节
练习
第四章动作
4.1理解戏剧性动作
行动和动作
4.2设计戏剧性动作
将思想转换为行动
奏效的检验
放松一下
4.3讲出故事和演出故事
4.4令人沮丧的背景故事
练习
第五章结构
5.1剧本的长度
5.2转折点的探戈
5.3运用这些原则
5.4第二幕转折点
5.5戏剧性前提
5.6前提的价值所在
练习
第六章回顾前文和深入修改
6.1删减到只剩要点
6.2远离那些官样文章
现实的检验
练习
Part2编剧:高级六步
引言:为电影写剧本
第七章第二幕
7.1从后往前
7.2对动作点概念的回顾
7.3动作力度
保持悬念
专注于目标
7.4持续的节拍
7.5增加赌注
7.6写作主导场面
别管我!我正处于危机中!
一些好建议
7.7第二幕转折点
练习
第八章人物弧
8.1人物类型
写作人物小传
人物的发展
8.2心存信念
设下埋伏
更多有用的提醒
把你的人物当作是真实存在的
加强你的逻辑性
**观众的期待
**人物套路
练习
第九章次要情节
9.1故事A和故事B
次要情节的一些作用
次要情节是否属于另一个情节?
关键决定
次要情节的作用
9.2严峻的考验
练习
第十章潜文本
10.1视觉象征
10.2动作潜文本
10.3对话潜文本
10.4信任你的观众
练习
第十一章第三幕
11.1后的欢呼
展示主角解决问题的过程
完善主题和人物关系
“回报”观众
11.2结局的几项禁忌
老套侦探的解决之道
病急乱投医
大团圆式的结局
11.3大结局
唯—的结局
轰动式结局
成功的秘诀
11.4老师的后一句叮嘱
练习
第十二章生手七路
12.1专业素质
12.2写作的激情
12.3恰当的表述
剧本范例
参考书目
延伸阅读
参考网站
中英文片名对照表
出版后记
第二章 人物
通常,当想到人物时,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是那些演出剧本的人。但是,人物的含义远比这个复杂,我们需要考虑得更多。
早在2500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总结并阐明了一种至今还在指导着我们的戏剧理论,他说我们只是在模仿动作(action),然后又说:“模仿的对象是动作中的人。”(是的,这意味着人们处于动作之中。古希腊人都是极端的沙文主义者,不要让亚里士多德的阐释妨碍你的理解。)
所以也难怪,在20世纪早期,康坦斯丁?S?斯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 Stanislavski),现代表演之父,将动作视同为人类的行为。确实,如果动作不是人类的行为,那演员们到底在模仿什么?如果剧作家写下对动作的模仿,但我们并没有创造人类行为,我们到底在创造什么?
某些事物,例如石头、树和天空,的确没有动作。除非一个演员变成的石头、刚冒出的新芽,或者变成蓝天,否则他不可能去模仿事物。是的,我们能模仿放牧的牛或者是抓挠土地的鸡,但是它们的动作很难在舞台或银幕上形成伟大的时刻。
总而言之,人物就是人。无论戏是为何种媒介而写,它们都集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上——人类,而不是企鹅或者大篷货车。(请容许我假设,如果你模仿一只正在和大篷货车交战的企鹅,这个动作会变得极其简单。)
在你举出例如《小猪宝贝》(Babe,1995)、《森林王子》(The Jungle Book,1967)或者《玩具总动员》(Toy Story,1995)这样的电影做反例前,请记住这些动物和玩具都带有人的性格特征,编剧们将它们当做人一样刻画,而且迪斯尼经常证明我们可以将所有的东西人格化。但是在戏剧中,一个人物所展现的行动必须是演员可以模仿的,而且演员也必须能完成全部行动。这两方面中的任何一方出了问题,你都不可能创造出人物来。你可以创造出别的什么东西,但决不能被称为人物。
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人物的完整概念和人的性格以及人们作出的或者避免的选择有关。无独有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鼓励我们去理解人们显现的行为背后的心理依据。假设你在写一个关于杂志内页模特的故事,她有27只猫,却没有一个男友,准确的人物刻画会显示为何她是杂志模特,以及为何她有27只猫却没有男友。
确实,“为什么”可能是对编剧而言重要的问题。接下来,将有第二个问题:“你的人物做这些事,是否符合他们的性格处境?或者只是因为你要他们这样做?”明白这两者的不同非常关键。千万不要因为你个人的乐趣,而让人物做他们不该做的事情。
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和逻辑编排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作者在开篇部分就建立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写作框架,像搭建摩天大楼的地基一样,为后续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发现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各种写作技巧,而是将这些技巧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比如,在谈论人物弧光的时候,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紧接着给出了好几个经典案例的拆解分析,让你能立刻理解“如何操作”。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叙述方式,让初学者也能很快抓住重点,不至于在海量的知识点中迷失方向。整个阅读过程就像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逐步拆解一个复杂的项目,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有条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吸引人了,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烫金的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沉甸甸的,翻开扉页,一股油墨的清香扑鼻而来,这让我对阅读充满了期待。整体装帧质量很高,纸张的触感也很好,很适合长时间阅读。我尤其喜欢它排版上的小细节,字号大小适中,行距也处理得非常舒服,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书脊的工艺处理得很精良,感觉这本书可以一直陪伴我很多年。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完全对得起它这个价格,看得出出版社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让人爱不释手,甚至都不舍得随便丢在桌子上。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没有那种学院派的刻板和说教感,反而更像是一位老练的行业人士在跟你进行一场私密的、推心置腹的交流。作者的表达非常精准且充满画面感,很多复杂的概念都能用极其生动的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清楚。比如,在谈到“场景过渡的无缝衔接”时,他用“像水流过鹅卵石一样自然”来形容,一下子就让那个抽象的技术问题变得可感可知。这种既专业又不失温度的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那些晦涩的专业术语不再让人望而生畏。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像是在听一位大师讲故事,充满了启发性。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市场反馈与剧本打磨”这一环节的探讨。很多技术类的书籍往往止步于“如何写出好故事”,但这本书明显更进一步,关注到了剧本从纸面到银幕的转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挑战。它探讨了如何平衡艺术追求与商业可行性之间的关系,甚至还涉及到了如何与制片人进行有效沟通,确保你的核心创意不被稀释。这部分内容为我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职业化视角,让我意识到,一部优秀的剧本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它还是一份面向投资人的商业计划书。这种将创作技巧与行业运作紧密结合的深度,是我在其他同类书籍中很少看到的,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职业视野。
评分我对作者在处理“冲突构建”那一章节的深刻见解印象尤为深刻。通常很多书都会泛泛而谈冲突的重要性,但这本书却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不同类型冲突的内在张力及其在叙事节奏中的作用。它不仅讲解了正面冲突,还深入探讨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甚至连潜意识层面的张力是如何影响观众情绪的都有涉及。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利用“未解决的张力”来持续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一点对于我这种正在尝试创作长篇故事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甚至停下来,重新审视了我自己正在构思中的那个剧本,发现自己之前对冲突的设置过于平面化了,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后浪的出版的书很不错,干货比较多。
评分后浪的出版的书很不错,干货比较多。
评分买的第三本了,实用,入门书籍。
评分后浪的出版的书很不错,干货比较多。
评分买的第三本了,实用,入门书籍。
评分后浪的出版的书很不错,干货比较多。
评分后浪的出版的书很不错,干货比较多。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