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速成围棋:高级篇:下 |
| 作者: | (韩)黄焰,金成来 |
| 定价: | 25.0 |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0-01-01 |
| ISBN: | 9787543658936 |
| 印次: | 1次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 笔者与韩国围棋教育家金成来先生合著的“速成围棋”《入门篇》(上、中、下)、《基础篇》(上、中、下)、《初级篇》(上、中、下),由青岛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以其系统性、理论性、趣味性,以及便于作、便于实践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围棋爱好者和围棋从教者的青睐。这是令笔者始料未及的,也是令笔者大为欣慰的。 近两年笔者经常在各种教育场所出现,初次见面被介绍时不再仅仅因为是“专业棋手黄焰”而被认可,更因为编著并翻译引进了韩国“速成围棋”教材而受到重视和欢迎,这让我吃惊又感动,也督促我作为一位相对来说对中国文化和韩国文化都比较了解的棋手,要更积极地促进中韩文化,特别是中韩围棋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岁月如梭。“速成围棋”系列从《入门篇》到《中级篇》在中国大陆出版已经三年有余,其间许多有实力的学员多次询问《高级篇》的出版情况,现在《高级篇》(上、中、下)终于要出版了,且应读者要求在书后附上了参考答案,我们期盼着《高级篇》的出版能对那些学完了《中级篇》而又需要提高棋力的朋友能有切实的帮助。我们也将尽快把《有段者篇》(上、中、下)早日奉献给大家。 |
| 目录 | |
| 1节 接触战的技术 1.综合练习 2.逃脱 3.靠断 4.对 5.弃子整形 6.挤的手筋 2节 筋与形 1.浅消的形 2.常用手筋 3节 死活 1.角的死活 2.边的死活 3.中央的死活 4.劫活(、) 5.综合死活 4节 布局 1.急所(安定)优先于大场 2.双方形势的分界点是形势消长要点 3.对方好点即是我好方点 4.互为一间之处是急所 5.综合问题 5节 中盘作战的要领 1.靠断 2.反击 3.中盘作战的部分战法 6节 大小(收官) 1.官子价值的计算 2.收官的技巧 3.未定形地的计算 实力测验1 实力测验2 实力测验3 参考答案 |
这本书的作者似乎对“高级”二字的理解与我所期待的完全不同。我购买它是希望能够深入探讨一些现代围棋中流行的布局策略、中盘的复杂计算技巧,或者是一些关于棋形变化和官子的精妙之处。然而,书中内容的大部分篇幅似乎都集中在一些非常基础的、甚至可以说已经过时的定式和手筋上,其深度远没有达到“高级篇”应有的水准。举例来说,关于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书中几乎没有涉及,这在当前的围棋环境中是极大的缺失。我翻阅了其中关于“模样经营”的一章,发现其论述停留在非常表层的阶段,没有给出任何能让我眼前一亮的、能够立刻应用到实战中的新思路。与其说这是一本高级教程,不如说它更像是一本优秀初学者向中级棋手过渡时可能用到的参考书。我对这种货不对板的体验感到非常失望,感觉像是被一本过时的教科书误导了方向。
评分从阅读的流畅度和作者的笔触来看,这本书似乎是由一个经验丰富但表达能力相对受限的棋手写成的。它的行文风格非常平铺直叙,缺乏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感。我发现自己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啃读下去,阅读过程更像是一种任务,而非享受。书中关于某些“陷阱”的描述,虽然揭示了对手可能犯的错误,但对于如何主动设置和利用这些陷阱,却着墨不多。这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避错指南”而非“进取手册”。我希望高级篇能给我带来的是一套积极的、具有攻击性的策略框架,教会我如何主动施加压力,引导棋局走向对自己有利的复杂局面。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更侧重于让你避免犯下低级错误,而不是教你如何去赢得那些原本胜率五五开的艰难对局。整体而言,这本书的价值更偏向于一个资深棋手的个人笔记整理,而非一本结构完善、面向大众的高级教学作品。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某些论述在逻辑构建上是相当严谨的,至少从文字上看是如此。作者对于某些特定局面下“必然”走法的推演,显示出他深厚的古典功底。然而,这种严谨性却导致了内容上的巨大障碍:它过于依赖读者自身的想象力和对棋盘的全局感知能力。书中几乎没有提供实战的对局示例来佐证其理论的有效性。当他提出一个复杂的概念时,我需要自己拿出棋盘、棋子,甚至请出电脑分析软件来反复模拟,才能真正把握住那个“绝妙”的一手究竟妙在何处。这种教学方式对时间宝贵的成年棋手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负担。我更倾向于那种在理论阐述后,紧接着给出多角度的实战复盘,并配以详细的胜率分析的现代围棋书籍。这本书仿佛一本高冷的学术论文,其深度令人敬畏,但其实用性却严重不足,无法直接转化为战斗力。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灾难,厚厚的纸张印刷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让人一看就觉得头大。我原本是希望能通过这本书系统地学习一些更深入的围棋理论,结果发现它更像是一本陈旧的棋谱汇编,缺乏现代教学书籍应有的清晰度和逻辑性。插图少得可怜,即使有几张图,也因为模糊不清的线条和灰暗的色调,让人难以分辨棋子的具体位置和走势。更令人抓狂的是,书中的术语和概念解释得含糊不清,很多时候需要我反复对照其他资料才能勉强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我花了大量时间去“解码”这本书,而不是真正地学习棋艺。感觉作者似乎是在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个人经验一股脑地倾倒出来,却完全没有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曲线。对于一个追求高效学习的高级爱好者来说,这种学习体验无疑是非常痛苦和低效的。我期望的是一本能引导我突破瓶颈的工具书,得到的却是一本需要我花费更多精力去克服阅读障碍的“文本砖头”。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勉强可以接受,但它的一个致命缺陷在于,它几乎完全忽视了现代围棋学习者的媒介偏好。全书都是纯文字叙述,没有任何多媒体辅助,这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显得尤为格格不入。对于一个习惯了通过视频教学、交互式练习来深化理解的学习者而言,要仅凭书本上的符号和文字来构建三维的棋局空间,是一件极度考验专注力和耐心的事。我尝试着去阅读关于“大局观”的章节,但文字描述的抽象性让我感到云里雾里,缺乏生动的案例来锚定这些概念。如果这本书能在附带的数字资源中提供棋谱文件,或者至少提供清晰的二维码链接指向相关的线上资源,或许还能挽回一些失分。但就其作为一本独立印刷品的表现来看,它在提升学习体验方面做得非常不到位,显得有些墨守成规,甚至可以说是固步自封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