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13
張維迎(企業理論四書)理解公司+企業的企業傢契約理論+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企業傢書籍 圖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主編 | |
1. 重新思考企業運行的邏輯。人類的發展全靠企業傢精神,因此,要確保真正具有企業傢精神的人領導和控製企業,同時讓他們有積極性去創造價值!因為企業傢之所以是企業傢,是因為他們與由與常人不同的想象力,冒險精神,判斷力,願景和能力。 2. 構建企業傢為中心的企業理論。主流經濟學(新古典理論)遠不是市場如何運行的好的、正確的描述,因為它是靜態的、沒有企業傢的模型。要真正理解市場,必須把企業傢置於中心地位。 3. 把脈國企改革的曆史與現實。國有企業經理人的選擇,更多地基於關係和政治考量,而不是纔能和效率考量。經理人職位的性與經濟業績沒有什麼關係。這意味著國有企業經理人不可能有長遠的激勵;當然也就不可能有創新精神! 4. 尋路中國未來的方嚮。讓企業傢主導企業,這對所有股東是一件好事,對整個經濟也是一件好事。同時要建立正確的管製,減少交易成本,使得聲譽機製更好地工作。中國的問題不是“一股獨大”,而是“國股獨大”;關鍵是如何把國有股轉變為私人股,而不是消滅大股東。 5. 首屈一指的學術影響力。根據南京大學CSSCI編製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年度統計報告(2013)》,《在國內管理學著作學術影響力排行榜上,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一書位居第二,《企業的企業傢—契約理論》一書位居第三。 |
內容簡介 | |
《企業傢——經濟增長的國王》 《企業傢》是張維迎“企業理論四書”之一,是張維迎、盛斌,厘清“企業傢”基本常識的經典著作,精裝紀念版。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齣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這意味著一個理念上的舊時代的結束,企業傢新時代的開始。但什麼樣的人纔能成為企業傢?企業傢做什麼?哪些人可以成為企業傢?經濟增長的原動力是政府還是企業傢?如何從簡單的套利者(商人)和模仿者轉變為熊彼特意義上的創新者?商學院能培養齣企業傢嗎?就産業發展的走嚮而言,能對未來做齣好判斷的是企業傢,還是政府官員、專傢學者?中國企業傢麵臨的挑戰是什麼? 本書是寫給學者和政府官員的,也是寫給企業傢的。此書雖然成書於20多年前,但它的內容對當下的中國更具有理論和現實的針對性。特彆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有關企業傢與政府關係的討論對我們理解當下政府産業政策麵臨的睏境具有重要意義。 《理解公司——産權、激勵與治理》 《理解公司》是張維迎“企業理論四書”之一。 為什麼要有公司和企業?企業究竟是如何運作的?中國的企業和公司究竟齣瞭什麼問題? 經濟學傢張維迎有關公司治理的核心著作,為中國提供一個“企業傢為中心的公司治理模型”。隻有解決産權製度缺陷,纔能突破增長瓶頸。公司治理結構是所有企業參與人及其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係。公司治理結構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在不同的企業參與人之間分配企業的剩餘索取權和控製權。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性主要取決於四個方麵的製度安排;企業所有權安排,國傢法律製度,市場競爭和信譽機製,經理人的薪酬製度及企業內部的晉升製度。 《企業的企業傢—契約理論》 《企業的企業傢—契約理論》由正文與附文兩部分構成。正文是張維迎先生的博士論文,探討的是主流經濟學的一個核心問題,即到底是什麼因素決定市場經濟中企業委托權(所有權)的安排:為什麼資本雇傭勞動而不是勞動雇傭資本?為什麼企業傢監督工人而不是工人監督企業傢?為什麼資本所有者選擇經營者而不是工人選擇經營者?什麼因素決定在均衡中什麼人將成為企業傢?附文收錄瞭汪丁丁先生、張春霖先生以及張曙光先生撰寫的書評,以及張維迎先生對三篇書評的迴復。 《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 《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是張維迎“企業理論四書”之一,收錄瞭張維迎先生自 1986 年至 2014 年寫就的 19 篇學術含量非常的文章,涉及的問題包括企業傢與所有製、公司治理結構、國資管理體製、企業重組與並購、地區間競爭、民營企業融資、資本市場的發展、民企與國企的未來等。這些文章是作者將企業理論應用於中國企業改革的研究成果。但本書並不僅僅是一部經濟學著作。因其是對中國近三十年的改革進程所作的持續觀察與研究,它實際上又是一部中國改革史著作。 |
作者簡介 | |
張維迎,中國改革前沿的經濟學傢、企業製度和國企改革的理論、堅定的市場經濟主義者,現為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 究院教授。1984年獲西北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同年進入國傢體改委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所;1994年9月獲得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2011年,因 對雙軌製改革的開創性研究獲得第四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奬”。主要著作包括:《企業的企業傢—契約理論》《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博弈論與信息經濟 學》《市場的邏輯》、《理解公司》、《企業傢——經濟增長的國王》等。 |
精彩文摘 | |
談改革1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進行的“利改稅”和“撥改貸”我們不能否認它的積極意義,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理解為政府與企業之間玩的虛擬遊 戲。……這就是國有經濟中政府與國有企業之間的模擬遊戲。當然,中國的許多改革都有一個從假戲假唱到假戲真唱,再到真戲真唱的過程。沒有“利改稅”,沒有 “撥改貸”,中國的改革也走不到這一步。 談改革2 從理論上講,租、稅、利三個概念是很不一樣的,在市場經濟情況下代錶不同的 製度安排。租是閤同收入,稅是法定收入,利是剩餘收入。為什麼在我們國傢,這些概念老攪在塊?很簡單,因為資源是國傢所有的,企業是國傢投資的,國傢的所 有者職能和公共管理職能又都是政府本身承擔的,這些肯定要攪在一塊。這就像一個體戶開一個飯館,菜是自己種的,房子是自己所有的,所有服務工作都是自己乾 的,你非要站齣來說我的資本收益是多少,工資是多少,利潤是多少,就顯得有點無聊。 談改革3 中國的經濟改革是從地方分權化而非民 營化開始的。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特彆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起,中國的民營化進程在速度和廣度上都有所深化。我們的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一自發的民營化進 程。基本的邏輯是,放權導緻瞭地區間競爭,地區間競爭又反過來引發瞭民營化。……從1979年開始的經濟改革實際上可以看作將經濟剩餘分享權和控製權由中 央政府重新分配給地方政府和由地方政府重新分配給企業經理的演進過程。我們可以將前一種過程視作“地方分權化”(decentralization),後 一種過程視為“企業分權化”(deregulation)。 談改革4 若要理解中國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的未來,則我們首先需要理解中國國企改革和民企崛起的曆程。 在發起改革之前,和其他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國傢一樣,中國的城市經濟被國有部門壟斷,幾乎完全不存在民營企業。因此自然地,從計劃經濟嚮市場經濟的轉變中的一個核心內容,即改革國企和發展民營經濟。 接下來的30多年,國企改革經曆瞭三個階段:1978—1992年,1992—2003年,2003—2012年。每個階段背後的理論和政策工具都不同。 在一階段,即從1978年直至1992年初,改革派官員與大多數經濟學傢都認為,國企可以通過改善管理、引入競爭機製提效率,因此,沒有必要變更國 有産權。在這一理論指導下,官方的改革政策是“政企分開”、“放權讓利”—也就是給予企業必要的經營自主權,以讓經理人根據市場供需狀況作經營決定,並且 允許企業保留一部分經營利潤,以激勵管理層和員工努力工作。 應當說,這樣的改革政策取得瞭一定的積極成效。然而,國企的整體錶現卻不盡如人 意。到1980年代末期,麵對來自非國有企業(主要是鄉鎮企業)和外資在華閤資企業的激烈競爭,國企不僅在效率和競爭力上落後前者,大部分國企離開瞭政府 補貼和銀行貸款就無法存活。到1990年代初,許多國企過度負債,難以償還銀行的本金和利息,直接威脅到銀行體係的穩定。對地方政府來說,國企從曾經的財 政主要貢獻者變成瞭嚴重的財政負擔。1992年,工業國企中虧損國企的虧損額超過瞭盈利國企的盈利額。 |
張維迎(企業理論四書)理解公司+企業的企業傢契約理論+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企業傢書籍 圖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